連六國都幹翻了,劉邦加項羽,兩個連政權都沒有組建好的餘孽有多大力量?
最根本原因還是老秦人對於大秦失望了!
雄起了數百年時間的老秦人,心中那口氣泄了,所以選擇了躺平。
既然大秦沒有讓我們享受統一天下的紅利,那麼我們爲什麼還支持大秦?
這纔是歷史上老秦人最根本的想法。
而這也是馮逍爲什麼,寧願將羅網多餘的財富,補貼給那些軍屬,也不給朝廷的根本原因。
只要思想和歸屬感沒有完全統一的一天,老秦人就是大秦根基所在。
只有當天下人都認爲自己是大秦人之後,所有人在朝廷面前,纔有一視同仁的資格。
而目前來說,關東地區,也只能算是被大秦征服的地方。
甚至都不能算是統治的地方,因爲人心都還沒有完全收服。
否則,當陳勝、吳廣挑撥人心的時候,也不會天下響應者雲集。
可以說除了八百里秦川之外,都在響應大澤鄉。
爲什麼?
因爲大秦一直在用秦律苛刻六國普通百姓,卻對貴族沒有任何約束。
該仁慈的人沒有寬宏,該針對的人,卻寬恕了。
這就是法治走到了極端的結果。
而數千年的歷史證明了,只要是人類的社會,那就是法治和德治一條腿都不能少。
走極端是要付出代價的。
推行法治體系,倡導文明道德,纔是最完美的理念。
而現在,馮逍就要向在場的所有人,推行他的理念,爭取所有人的支持。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多麼美好的描述啊,令所有人都向往,但周幽王依然出現了!”
“大家對於周幽王的出現如何看待?周朝的統治方式沒有變化啊,可是周幽王就是出現了!”
“這是爲什麼呢?烽火戲諸侯的事情告訴我們,將天下的安危寄託在君王的賢明上,是多麼的可笑。”
“因爲在某些白癡的心目中,天下百姓都還不如一個女人的笑容。”
“而這,就是你們心中純粹的德治的結果。”
看著部分人臉色難堪的坐在那裡,哪怕已經放棄了王位爭奪的扶蘇,也不怎麼自然。
畢竟對於這些,爲了理想都能無視生命的學者來說,沒有什麼比否定他們的主張,更爲讓人難堪的了。
“單純的德治不行,那麼單純的法治行不行?”
“歷史上沒有人走過這條路,大秦目前正在走,但看看目前大秦的境況。”
“數千裡的關東大地,反抗大秦的聲音,一刻都沒有平息。”
“這其中有哪些餘孽的關係,但過於嚴厲的秦法絕對是最爲關鍵的因素。”
“天下百姓是人,不是皮影戲的木偶,不是你擺一下他動一下,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如果一言一行都要用法律來規範,那麼對於他們來說就沒有了任何的自由。”
就在馮逍說得興致勃勃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嬴政帶著胡亥還有蕭何,出現在大殿的門口。
一些注意到嬴政到來的學者,看著馮逍說得起勁,原本就對學術崇拜高過權術的他們,乾脆就來個視而不見。
而因爲馮逍一直都在講述著自己的心聲,所以他所說的也就是自己所想的。
所以嬴政也沒有聽到什麼其他的聲音。
所以,阻止了其他人準備打斷馮逍講話的舉動,他想聽聽自己看好的肱股之臣最後會說出什麼個道理來。
不知道嬴政到來的馮逍,背對著門口的他,依然在說著心中的主張。
“大秦的律法,之所以沒有在關中引起波瀾,那是因爲秦川之地,從商鞅變法開始,已經適應了上百年數代人的過程。”
“所有老秦人都已經適應了秦法的存在,就像是吃飯的時候,大家都先喝口湯一樣,習慣成爲自然。”
“而六國的人不同,之前的時候,六國的朝堂本身就已經爛掉了,基本都不怎麼管理國家。”
“所以六國的百姓就處於無律法的狀態。”
“而如今天下歸一,雖然太平日子來了,可是嚴苛的律法同樣來了。”
“就好比以前吃飯大家隨便吃,可是忽然有一天,你要強制人家,吃飯前必須經過十個時辰的禮儀儀式,哪怕吃飯都要有一定的次序。”
“對於一個快要餓死的人來說,如何能受得了?”
“反而對於那些六國的餘孽貴族來說,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財富,勾結當地的官員,秦法被他們視若無物。”
“秦法本來是打擊不法之徒,保護老百姓的。”
“可是因爲過於嚴厲,在實施的過程當中,本該打擊的貴族卻因爲有錢有關係而躲過了打擊。”
“本不該被打擊的六國百姓,卻因爲無力反抗而成爲了最主要的打擊對象!”
“期盼和平的百姓,迎來的不是舒心的太平日子,反而是苛刻的律法監管。”
“這樣的後果,大家想過沒有?”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十年之後,‘天下苦秦久矣’的感慨,就絕對不是說說而已。”
“因此,制定一個可以通行全天下的核心律法,然後用德治的方式補充剩餘的空缺,纔是大秦最應該實行的制度。”
“對於民智未開的百姓來說,過於細緻的律法,只會招來反抗,因爲他們不會去想爲什麼這麼做,只會去想爲什麼不讓我這麼做。”
“這就是如今大秦的現狀!”
“而我們大秦學府,任務有兩個:一是公平公正地傳承著所有先賢的知識;二是提出解決大秦困境的辦法,爲大秦培養出能解決難題的人才。”
“傳承知識和培養人才,是大秦學府應該永遠堅持下去的核心主題,任何違背這兩點的其他做法,都應該被驅逐出去。”
到了這裡,雖然說了這麼一大堆,但其實不過是開講前的鋪墊。
但這個鋪墊甚至比後面的措施更加重要。
因爲只有當馮逍將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向著所有大秦學府的博士宣講出來,爭取得到他們的認同。
大秦學府所有人的思想才能統一起來,纔不會有人拖他的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