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不信奇道:“難道你的身體大好了?”
衛青一笑,將方纔的奇事說了一遍。白不信卻沒有笑,他皺著眉頭說道:“我看我們要趁著這休整的日子好好整頓一下軍紀了,如果這不是猴子而是刺客,麻煩就大了。”
這一下分路軍將軍可說正是得其所哉,就一連休息了大半個月之久。這大半月裡倒也不是全無行動,主要是整頓軍械,訓練士卒,招收新兵。淮南一帶百姓久聞衛青大名,現在見他每戰必勝,也都踴躍從軍,漢軍的損失居然也已經補齊,在白不信的整頓下軍紀也是大爲改觀。
淮南一帶氣候暖的早,這一年的氣候又是異常,冷的早,暖的就更早,如是放在以前的年景,現在這個季節還應當是積雪遍地,但今年季節異常,此時已是積雪消融,有些地氣暖的地方已經是春暖花開了。
這日裡衛青巡視了營房,與白不信站在門前,閒談中又說起左慈來,衛青嘆道:“白將軍,你真是明見萬里,衛青拜服啊。”
白不信奇道:“何出此言?”
衛青一笑:“你可還記得你說過左慈不可大用之事?”
白不信立刻醒悟,笑道:“當日裡我也沒預見到此後會發生這樣的事。”
衛青搖頭說道:“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白將軍固然不知後來發生什麼事,但當時卻能看得出此人的品性,這便是大能了。”
兩人正在談著,卻見營門處人馬涌動,來了一員戰將。那戰將將近衛青和白不信二人時,首先揚聲大叫道:“衛將軍,白將軍,可想煞我了!”
衛青凝神細看,大喜,叫道:“李將軍!”
來者居然是李廣。李廣此前曾被提升爲牙將,後來因功又升爲常將軍,只是他一向在左路軍吳明手下,衛青沒想到他會突然來此,急忙上前,一把拉住李廣的手,連連說道:“真是太好了,什麼風把你吹來了?快進來說話。”
李廣卻沒有進屋,而是將手一舉:“先論公務,再敘私交。”
衛青將李廣手中拿著一卷帶封印的紙卷,立知這是兵部的命令,急傳令:“升帳,聚將,聽兵部命令!”
鼓聲大起,不一時衆將齊聚。李廣站在帳中,打開兵部文書,慢慢宣讀。
衆將的神色一時歡喜,一時迷惘。
兵部文書中,先是宣佈提升衛青爲奮威將軍,白不信提升爲定遠將軍,劉七、陳慶之、石遷一併提升爲常將軍,花木蘭因其帶軍投漢,功勞更高,連升兩級也爲常將軍,衆將中唯有馬超因是後來平調過來,暫不提升;然後又對顧衛東通報表揚,說他“謹慎敬業,嚴於治軍”。衆將一時多有憤憤不平之色。
衛青的心中也是一喜一憂,喜的是自己升爲奮威將軍,現在他的官職已經與吳明相平了,一年時間居然就能由一個小小的伍長一路升遷到了如此高位,任是誰也都會高興的,加之衆將皆有提升,更讓他高興,憂的是爲何江侍郎會表揚顧衛東。顧衛東屢次暗害衛青,最近一次是指使左慈下毒,雖則是私人恩怨,卻也危害漢軍安危,何況顧衛東每日裡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哪裡有什麼“謹慎敬業,嚴於治軍”之事?這等表揚,其實就是在爲顧衛東以後的長職做鋪墊,江侍郎久居官中,哪能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衛青實在不懂爲何江侍郎要表揚顧衛東。
白不信一看衛青的神色就知衛青在想什麼,他在衛青耳邊低聲說了四個字:“三月之期!”
衛青心中一驚。
他居然忘記了這件事。當初江侍郎以手中的證據威脅顧尚書,顧尚書答應將兵部權力全部交給江侍郎三個月,曲指算來,現在已是三月期滿,看來這個文書又是顧尚書和江侍郎相互妥協的結果,江侍郎在行使最後一次兵部大權,提升一衆將士,但同時也不得不與顧尚書妥協,表揚顧衛東。相到這裡,衛青的心中不由有些憂慮,此前在江侍郎庇護下,衆將一路血戰,雖有顧衛東的干擾,卻沒有兵部的強行亂命,現在顧尚書接手,只怕今後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李廣宣讀罷兵部命令,走到衛青眼前,又取出一封文書來說道:“大司馬命令,分路軍包抄到信陽之後,側擊汝南,中路軍正面拒敵於信陽,將金軍一戰全殲,三秦之地一戰盡得,上可報效君王,下可告慰黎民。”
此話一出口,好幾個將領都同時“哼”了一聲,連李廣都是一臉不屑的傳罷這話的。大司馬這種偉大的計劃都已經玩兒了兩回了,第一回是兵指南河,想一戰殲滅敵軍,清掃南河以南,結果失敗,然後是渡河之後,又想一戰收復中原,結果中了金軍的計,倉皇南逃,現在又來這一手,真搞不懂大司馬爲什麼就不長記性。但無論他怎麼不長記性,他是大司馬,底下的人只能聽從。
次日一早,李廣先拜別衛青而回,又過了一日,分路軍十萬大軍起兵,經淮南,過阜陽,兵鋒直指汝南!
汝南,屬豫州,豫州爲九州之中,汝南又居豫州之中,故汝南又有“天中”之稱。高帝二年始建汝南郡,郡治在上蔡,屬平輿、宜春和安城三縣所轄。文帝時,汝南郡已由陳郡析置。景帝二年置汝南國,立其子劉非爲汝南王。三年徙劉非爲江都王,汝南國除爲郡。武帝元朔五年削淮陽國之期思、弋陽二縣屬汝南。宣帝元康三年,又得淮陽郡長平縣。成帝元延三年,封淳于長爲定陵侯,置定陵侯國,屬汝南郡。又以新汲縣屬潁川郡。自古汝南有“負山面淮,控扼潁蔡”之險,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汝南又有汝水,汝南因汝水而得名,當年,周公營建東都洛邑時,廣建圭表測日影以找尋“天下之最中”,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汝河之濱建起天中山日表,以爲天下之中。衛青這一次,要佔領的就是這個“天下之最中”的汝南郡。
十萬大軍一路北行,非止一日,已至汝南城外。這一路上,十萬人衣不解甲,馬不離鞍,隨時防備著金軍來襲,可怪的是連金軍的人影都不見一個,詢問一衆百姓,都這原本有金軍駐紮,但在漢軍分路軍來前數日,都忽然紛紛拔營而去,至於到哪裡去了,則不得而知。
現在,汝南城也是一樣。漢軍還沒有紮營,城內就有鄉紳來拜,說道前幾天城裡還有大量金軍駐紮,但一夜之間突然拔營而走,不知所蹤,現在的汝南,已是一座無人佔領之城。
衛青雙眉緊鎖。
雖然底下的士卒們都十分高興,以爲金軍是懼戰而逃,甚至有人認爲是金人害怕衛將軍的威名而走,但衛青知道,事情絕沒那麼簡單。
金軍大軍屯駐信陽,與漢軍針鋒相對,現在衛青所部繞到了他們的身後,直逼重鎮汝南,金軍再怎麼白癡也不會這樣讓漢軍一路順順當當的佔領汝南,這無異於將自己的主力送入漢軍的包圍圈。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金軍放任漢軍一路佔領汝南?衛青百思不得其解。
帳簾一掀,白不信走進來請令:“我軍是否進駐汝南?”衛青不答,只是看著桌前的地圖沉思不語。
白不信慢慢走到衛青身邊,也去看地圖,看了一會兒,白不信伸手往地圖上一指:“這裡。”衛青一笑,點頭道:“正是此處。”
原來白不信所指,是汝南城西的宿鴨湖。此湖離汝南城只有數裡距離,南北寬而東西窄。
“傳令,”衛青見白不信和自己的想法一致,知道自己的想法沒有錯誤,當既下令,“命馬超領三萬人大張旗鼓,只說是全軍十萬衆入汝南城,晚上要偃旗息鼓,悄悄的再撤出城,退往宿鴨湖西,其他部隊今晚悄悄前往宿鴨湖西駐紮!”
白不信點頭答應,轉身出去傳令。
這一回,白不信對衛青的想法十分清楚,因爲他自己也是這樣的主張。
汝南如此重地,金軍絕不會不防守,但現在擺在眼前的事實卻是金軍蹤影全無,漢軍如果輕入汝南,可能會中計,但如不入汝南,又無法完成戰略計劃。所以衛青採用了另一個辦法:既入又不入。
首先,主力部隊悄悄的到汝南城西,隔著宿鴨湖駐紮,這裡離汝南十分的近,如果金軍真的沒有計謀陷阱,用不上半個時辰大軍就可以再入汝南,如果金軍有陰謀,金軍不善於水,隔著一個宿鴨湖,金人要想渡湖攻擊,漢軍大可從容應對,或戰或不戰,可以冷靜抉擇。爲了試探金軍虛實,衛青又令馬超領三萬人詐稱全軍入城,再於晚上悄悄撤出,一則引誘金軍出現,二則防範被金軍圍於城中。
當晚,七萬漢軍悄悄移師宿鴨湖畔,漢軍人數雖衆,卻全都是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