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呆呆的坐在那裡,如被五雷轟頂。
他一直以爲花木蘭對他情動,他的心中也對花木蘭有情,但他沒想到,花木蘭縱情聲色,其實不過是爲了緩解內心的痛苦而已。
“木蘭,”衛青慢慢的說道,“我心中永遠有你,雖然你心中忘不了阿土,但只要你願意,我仍會娶你過門。哪怕你不願意,又何必留在這沙漠之中?跟我一起回去,到了中原,任你怎樣都行。”
花木蘭緩慢的、堅定的搖了搖頭:“衛青,我不想再去中原,中原的每一寸土地都讓我想起阿土,現在,又多了一個你。我只請求你,念在你我相識一場的份兒上,就讓我留在西域,在此終老吧,我寧願埋骨於此,也好過時時的見物思人,如果你能讓我在這裡留下,我還能多活幾年,否則的話,那份兒痛苦會日日夜夜的折磨著我,我想我也就死的快了。”
衛青的心中五味雜陳,實在不知說什麼纔好。過了良久,才點頭道:“也好。木蘭,你既然心中傷痛,那就在這裡先呆上一段時間,待我向皇帝陛下彙報了,皇帝陛下自會安排人定期輪換,你先在這裡安住,過一段時間自有人來接替,那時你如想回去,就可以回去了。任何時候如果你想回去,只要派人給我帶個話,我一定立刻向皇帝陛下請願,讓人替換你。”
花木蘭淡然答道:“這個多謝你了。我會記得的。只是,相信我用不到這個。”
“無論用得到用不到,”衛青堅定的說道,“我的承諾永遠不變。待得戰事一定,我會定期派人來探望你的,你有什麼需要只管說,我會盡一切力量爲你安排。”
花木蘭點頭,不再說話,看著衛青。
衛青也凝視著花木蘭。
不知不覺,兩人都在走向對方。
衛青突然一把摟過花木蘭,深深的吻了下去。
門外,萬里無雲,天晴氣爽。隱隱的,透過門縫,又響起花木蘭那激情的呻吟與呼喊之聲。
十天後,漢軍整隊出發了。這一回他們不再有敵人,至少在走出西域之前不再有敵人,沿路各國都已接到通知,將一路上接力護衛漢軍,提供食物、水、住所和坐騎。衛青一步三回頭,每離烏孫王城遠一步,他的心都如被刀割了一下。
那裡是花木蘭的住所,他現在正在一步步遠離他。然而,他不得不走,因爲他是大漢的大將軍,要統領整個左路漢軍回到中原。
他的腦海中一直迴響著一句話:男人是女人的全部,女人卻絕不是男人的全部。
一路上他們沒有再碰到什麼危險,西域各國紛紛接力相送,這一路比起來時,實在是舒適極了,非止一日,衛青統領著大軍再次回到了酒泉。他們從酒泉出發時,正是盛夏剛至,在大沙漠中經歷了炎熱、寒冷、毒蟲、缺水、流沙、作戰,待得返回酒泉時,已是金秋九月。
一到酒泉,衛青就接到消息:江侍郎正在酒泉相候。
衛青的一聽到這個消息,心中一熱。他想到的不是江侍郎,而是江小玉。
然而可惜的是,這一回江小玉沒有跟來。
江侍郎見到衛青,並沒有急於告訴衛青爲什麼江小玉沒有跟來,而是說了一句奇怪的話:“我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侍郎大人請講。”衛青答道。
一邊上,江侍郎的侍從咳嗽了一聲:“衛將軍,江大人已升任尚書。”
衛青一驚。江侍郎升任尚書?那顧尚書呢?他看向江侍郎-江尚書。
江尚書緩緩的說道:“查,顧衛東將軍,私下通敵,證據確鑿,皇帝陛下震怒,已將顧衛東問斬。顧懷仁前尚書,畏罪而逃,不知所蹤。”
衛青呆住。他和顧衛東一見面就結怨,與顧懷仁也是多次交鋒,心中對這兩個人實在是全無好感,所以聽得這兩個人如此下場,心中沒有一絲的憐憫,然而這樣的下場卻又讓他完全意想不到,他一時不知說什麼纔好。
江尚書見衛青發呆,輕聲嘆道:“這不算壞消息,壞消息我還沒有說。”
衛青心中一緊。這當然不算壞消息,但壞消息是什麼?
江尚書說道:“我軍中路、右路兩路大軍勢如破竹一路前行,本是不斷勝利,但萬沒料到,一個月前,大司馬謝玄于軍中被刺,謝司馬以身殉職,大將軍朱威也一同遇害,右路軍總指揮奮威將軍孫策在作戰中爲敵人流箭所傷,終於不治,連李廣將軍都力戰而死,我軍一時無主,連續戰敗,現已轉攻爲守。”
衛青的腦袋嗡了一聲。三個最高級指揮官居然都如此下場,實在是讓人出乎意料之外。
“是誰刺殺的大司馬和朱將軍?”衛青問道。
江尚書的臉上肌肉一跳:“據衛士說,是麻書謀。”
衛青又是一驚。麻書謀,是顧秀才所稱天下排名第一的人,一身的神奇兵器,一向獨來獨往,他並不經常出現,但每次出現一定都會殺人無數,而且每次都會吃人。他去刺殺大司馬和朱將軍,當然會得手。只是,這麻書謀爲什麼要刺殺大司馬和朱將軍?
江尚書知道衛青的疑惑,不待衛青發問已經說道:“誰也不知道麻書謀爲什麼會刺殺大司馬和朱將軍,大家猜測,也許是這人與顧懷仁有什麼關係,又或者是金人重金買動了他。現在各地都在嚴密搜查,希望能找到此人,捉拿其歸案。”
衛青苦笑。嚴密搜查?捉拿歸案?那些地方官查得到嗎?抓得著嗎?但這事情不歸他管,他也只能嘆息而已。
“我還有好消息。”江尚書說道,“奉皇帝陛下旨意,提升大漢左路軍總指揮,大將軍衛青爲護國將軍, 大漢全軍統一由護國將軍衛青指揮,以圖克敵。衛將軍,請擺香案,我好宣讀聖旨。”
衛青急忙傳令,大排香案,聚集衆將。江尚書往當中一站,宣讀聖旨。
這一回不但衛青有封賞,衆將皆有提升。衛青升爲護國將軍,是將軍中的最高級別,再往上就是兵馬元帥了,白不信被升爲大將軍,石遷、劉七、陳慶之和馬超都被升爲驃騎將軍,皇帝已經接到衛青的急報,花木蘭也同時升爲驃騎將軍,駐守西域,三年一輪換。
讀罷聖旨,又宣讀兵部命令。因中右二路軍損失較大,兵部決定將三路大軍合併,統一歸衛青指揮。
這一通命令下達完畢,又是謝恩儀式,又是慶祝儀式,亂了三日纔算安定下來。期間衛青與江尚書私下聊天,江尚書這才透露出爲何江小玉沒有跟來。
原來顧尚書和顧衛東這一出事,皇帝陛下心中不但怒而且驚。連奮威將軍和兵部尚書都是如此,他還能信得著誰?所以皇帝陛下下了一道旨意,凡高級官員出京,家屬不得隨行,以防投敵。雖然江尚書忠心耿耿,但江小玉也一樣要被留在京中。結果,衛青就無法與江小玉見面了。
衛青聽得這個原因,心中也是感嘆,但事情就是如此,他也沒辦法,只能希望儘快擊敗金人,待戰事結束,再與江小玉相會。
數日之後,衛青統領大軍出發了,他們的第一站是與中路軍相會。當衛青在西域遠征之時,漢軍的中、右兩路已經渡過黃河,深入了大漠。本來一切順利,金軍在漢軍的不斷打擊下連連失敗,漢軍一度前進至科莫多,再往前就是金國最後的重鎮烏里雅蘇臺,但三位統帥死亡導致漢軍無人指揮,一路戰敗,現在已經退到了金國邊境附近的達爾汗地區。要想再次攻擊烏里雅蘇臺,必須經達爾汗、額爾登特、科莫多,才能抵達烏里雅蘇臺。
衛青統領大軍進入大漠之時,已是九月中旬,行了半月,天氣已是十分寒冷,漢帝國南方還是溫暖的氣候,而這漠北之地居然已是氣候十分寒冷。
漢軍左路軍此前在西域作戰,二十萬大軍進入西域,扣除了戰損和傷病,加之又留下部分人歸花木蘭指揮長駐西域,現在還有十五萬人,衛青統軍急行,日夜兼程,第一目標是與中右二路軍匯合,重整旗鼓,以便再戰。
這一回他們進入的地區,與西域有幾分的相似,卻又不是完全相同。這大漠戈壁灘,東西約三千多裡、南北寬約二千里。這裡是金帝國的老家,自秦朝以來,漢字史書裡皆以“大漠”相稱,漠南之地近於漢帝國領土,漠北則是金帝國的腹地。
這戈壁上面是粗砂、礫石覆蓋,下面是長年不化的凍土,一片荒漠,大戈壁中氣候環境異常惡劣,極少降雨,晝夜溫差懸殊,風沙極大,風速極快且持續時間很長,經常是狂風怒號,吹的人馬都不能前進。在茫茫的戈壁灘上行軍,放眼望去,直到目力所及的極限處都是一片荒涼,灰色的沙石地上,沒有房屋,沒有人煙,天地間彷彿只剩下了漢軍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