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八章 國事家事

對於太祖留下來的制度,皇帝大多數滿意,但總有些地方不那麼滿意。尤其是對於朝會制度,他更是一直都有深深的怨念。太祖皇帝倒是改了歷朝歷代的上朝時間,上朝人數,於是他這個當皇帝的至少不用摸黑起牀,呵欠連天上朝,但朝會的議題卻並不是他能夠做主的。

前一天晚上,由內閣篩選第二日朝會上的議題,司禮監呈送御前進行勾選,然後在事先決定的議題發言者中勾選官員,提早通知並限定時間。而每天的朝會上,天子可以提出一件不在議案上的事情,然後聽取朝議。但是,朝會的時間卻有嚴格的限制。

不允許超過一個時辰!因爲太祖皇帝認爲,官員從進殿上朝到回到衙門,路上至少還要花半個時辰,一次上朝如果要浪費超過一個時辰的話,怎麼有充足的時間處理其他事務?

於是,今天早上這次朝會看戲看得津津有味,以至於沒注意最後自己提出的那件議題引來太大爭議,於是超過了朝會限時,皇帝便只能自認倒黴地任由起居舍人在起居注上記下了一筆——某年某月某日,帝御奉天殿常朝,因議皇次子妄言狂縱罪,朝議超時。

如此一來,當朝議結束之後,陰沉著臉的皇帝吩咐把大皇子和二皇子拎到乾清門,親自監刑,狠狠教訓兩個皇子時,內侍宮人誰也不敢吭聲。

傍晚時分,皇帝正打算離開乾清宮西暖閣,去清寧宮太后那兒昏定時,聽到內侍報說皇后一直就在清寧宮沒走時,他就沒好氣地冷笑了一聲:“這是又打算求太后主持公道了?”

當著內侍宮人的面,他沒有繼續說什麼,但心裡卻是不耐煩極了。他就這麼兩個年長的兒子,一個被她教得大誠若僞,一個被她教得暴躁衝動,她還不知道反省,只知道抱怨?因爲懶得在清寧宮和皇后撞上,他乾脆讓人送了個信給太后,改換方向,直接殺去了內閣。

皇帝絲毫沒有預兆,甚至連個招呼都沒打就突然駕臨,一時自然惹來了好一陣雞飛狗跳。畢竟,內閣中除卻那些高品的大學士,還有衆多草擬敕命誥命,處理各種雜務的中書舍人。而皇帝彷彿是閒逛似的在這裡兜了一圈之後,卻點了次輔孔大學士隨自己出來。

到了外頭那寬闊的甬道上,他就隨口問道:“臨海大營的事情,你查出結果了嗎?”

那封王傑通過張壽解出來的,唯一不同的密信,因爲朝會上只是虛晃一槍公佈了假消息,因此真正的內容,皇帝只告知了寥寥數人,其中便有在密信中明確提到的孔大學士。

這位曾經擔任過兵部尚書的次輔微微沉吟了一下,這才字斟句酌地說:“臨海大營主將杜衡,乃是趙國公舊部,剛調入臨海大營不滿三月,因此絕難掌控軍中上下。故而此前叛亂時,他只是靠著身邊親兵驍勇突圍,隨即強令兩部未參與叛亂的兵馬平叛,事後雖降罪解職,但可以說,他也算是戴罪立功。那封信上字句,應是陷害無疑。”

見皇帝不置可否,孔大學士便誠懇地說:“臣雖說彈劾趙國公貽誤戰機,但絕不會因私廢公。杜衡此人,也算是個人才……”

沒等孔大學士把話說完,皇帝就笑了一聲:“孔閣老還真是大公無私啊!朱涇是朕軟磨硬泡,這才答應出戰的,結果他謹慎得等了幾日,朕不巧病了幾天,你們商量出來的結果就是逼他速戰,把朕的那個外甥也坑了進去,然後就是鋪天蓋地的彈劾把朱涇給埋了。”

面對皇帝這直言不諱地揭破,孔大學士卻是面色紋絲不動。他退後一步,舉手一揖,這才沉聲說道:“北虜來襲,朝中並非無將可派,皇上緣何要派多年未上戰場的趙國公?”

見皇帝沒說話,這位內閣次輔又加重語氣道:“趙國公當年從睿宗皇帝南征北戰,加封國公時,不到二十五歲,如今也不過五十出頭,確實正在盛年。可皇上莫非忘了,趙國公乃是外戚?女爲后妃則父兄子侄皆釋兵權,這是祖制!”

“哪來那麼多祖制!”皇帝終於有些不耐煩了,眉頭一挑道,“太祖皇帝留下的那些祖制裡頭,可有這一條?”

孔大學士頓時被噎得面色一緊,繼而就只見皇帝目光幽深地看著自己:“朕不是非要用朱涇不可,是因爲從前鎮守宣府大同的某些人,吃相實在是太難看了!更何況,朕不但用了朱涇,還用了張瑞他們三兄弟。先帝功臣馬放南山這麼多年,也該拎出來看看是否還有用了!”

“可大戰之前,怎是試人能耐的時候!”孔大學士依舊據理力爭。

皇帝將雙手隨隨便便地揣入袖子裡,對孔大學士的質疑卻顯得淡然若定:“朕知道孔卿你的顧慮,也知道你的堅持。但是,朕早已不是當年的稚齡孩童,也不是剛親政那會兒的毛頭小子。你既然說杜衡不錯,那就調入京吧。銳騎營左營給他。”

此話一出,孔大學士登時倒吸一口涼氣。他是覺得杜衡此人應該並無叛心,所以可用,但把麾下出過叛亂之事的主將調回京作爲銳騎營主將之一,皇帝膽子是不是太大了?

然而,還不等他開口,皇帝卻施施然轉身,留給他一個背影:“至於雄威,之前平叛也算是小有功勳,調去臨海大營。”

見鬼的小有功勳……那些叛賊還是張壽帶著那些貴介子弟抓到的,雄威只不過是奉旨把人給押回來,哪來的功勳?孔大學士雖說滿腹反對,但皇帝揚長而去,壓根沒有給他勸諫的機會,他只能暗自決定回頭朝議又或者上書時阻止。

可當他懷著這心思回到內閣,卻發現苗頭不對。就只見素來彌勒佛似的,排位第三的吳閣老笑呵呵地對他眨了眨眼睛,猶如老朋友似的。

而下一刻,一貫強勢的首輔江閣老便冷冷說道:“皇上單獨對孔兄你面授機宜,還派人把守了出入之路,好些內閣文書送不出去,外頭的公文也送不進來,這還真是信賴有加!”

因爲政見激進,孔大學士一貫和保守的江閣老不和,此時面對這冷嘲熱諷,他當仁不讓地選擇立刻頂了回去:“我是無所不對人言,但隔牆有耳,皇上如此提防,自然有他的道理!”

“笑話,老夫身爲首輔,有什麼話聽不得!”

“那就要問首輔大人自己了!”

吳閣老一貫是阿彌陀佛,萬事只聽聖意的性子,此時見兩強相爭,他本來還和稀泥勸解。結果立刻就被江閣老翻了之前皇帝一有命就遵旨而行的舊賬。而剛進內閣不到三個月的大學士張鈺,素來沉默寡言,卻也不知不覺被捲進了爭端。

鬧到最後,江閣老和孔大學士險些動手。

去了一趟內閣,和孔大學士吵了一架,皇帝並沒有預計到之後會引來內閣首輔次輔幾乎互毆,自顧自神清氣爽地折返去清寧宮。這個時候,他忍不住讚歎太祖皇帝內閣票擬分權制。

就算是首輔,也不能獨攬票擬大權,各方奏疏按照六部的門類一一分配給所有閣老。一旦沒有六個閣老的情況,那就首輔攬兩宗,其餘依次分配。而每一季,所有閣老輪換一次,力求杜絕攬權。當然,一旦國有幼主,那就沒辦法了,但其後的天子都會進一步強調此節。

如今就是如此,最近這一季,兵部事務正好輪換到了大學士張鈺主理,這位不哼不哈的大學士乃是他一手栽培起來的,比之阿彌陀佛的吳閣老更稱得上心腹臂膀。如此一來,臨海大營和銳騎營指揮使互調,應該能夠完成。

至於朝中的反對……嗯,他這些年比起剛親政那會兒,確實有點軟,但絕不是不會強硬。

去清寧宮的路上,皇帝得到了司禮監秉筆楚寬特意親自來稟報的消息,張壽已然上書請求歸還太祖遺稿,並明言已經命學生抄錄數份,自留一份,其餘分送葛雍等人。對此,他不禁啞然失笑道:“朕剛從內閣回來,居然沒聽說此事。”

“在內閣諸位閣老眼裡,這應該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楚寬一路跟從皇帝去清寧宮,很想瞅個空子提起古今通集庫,奈何無論他說什麼,皇帝只是了無興致地嗯一聲,讓他根本無從說起。直到清寧門時,瞧見前面太后身邊的女官玉泉正好出來,他這才心裡咯噔一下。

難道皇后竟然會在清寧宮盤桓到這麼晚?所以太后派人在外頭守著?

“皇上。”玉泉匆匆上前,屈膝行過禮後,這才低聲說道,“皇后娘娘剛剛走,她之前說,皇上既然要改皇子選妃的制度,那公主下降的制度,是不是也應該改一改?皇子選妃既然只選七品以下,那公主下降,自然降皇子一等,只選庶民!”

聽到這話,縱使皇帝早有預計,知道自己那位妻子不是哭哭啼啼的性格,仍舊一時怒極。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壓下熊熊怒火,這才沉聲問道:“太后怎麼說?”

玉泉整理了一下情緒,一字不漏地說:“太后說:‘高門嫁女,低門娶婦’,皇子宗室日後娶的王妃夫人,都是禮部精挑細選,而後再由專人精心教導,出身又相對較低的女子,自然不會自恃出身而驕縱跋扈,而是會時時不忘恭謹。而公主卻不一樣,金枝玉葉怎可輕嫁?”

第三百七十八章 偷換概念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國公第五百三十二章 虛懷若谷求教忙第六百七十二章 密度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違第二百九十一章 誤打誤撞第四百八十四章 鄭鎔和齋長第五百九十九章 適可而止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八百三十一章 好爲人父第一百零一章 知道你聽不懂第四百一十九章 弄巧易成拙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覺得你樣樣都好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一百三十四章 釣到了好大一條魚……第六百八十七章 拍案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黑暗英雄第八百二十五章 踐行第三百四十三章 揍成想要的模樣第六百零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四百五十三章 規則是用來歪的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都亂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輕鬆和緊張第六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憤和蹭飯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計和沒見識第六百五十一章 能翻幾層浪?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比花嬌,羣賢薈萃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禮第六百三十七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四十二章 母親第二百四十九章 拜年和騙婚第兩百零九章 勞煩張博士多多費心第四百零八章 鐵公雞第七百二十七章 厲鬼過境第六百五十七章 排名大殺器第四百四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百九十八章 治個病換心情第一百四十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六百二十九章 今非昔比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張旗鼓,退避三舍第七百零七章 夜無瀾而晨驚第七百六十三章 擇日不如撞日第兩百一十章 熊少年的書房第七百五十三章 賞賜和賀禮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哥歸來第四百四十章 興隆茶社的預熱日第五百八十三章 冠禮如戲第七百九十五章 神坑第七百三十四章 雞犬不寧第一百章 二進制?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頭通達第八百八十二章 餘韻第一百零五章 不簡單第四十九章 賞樂做題,饕客惡客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憤和蹭飯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唱婦隨第七十八章 薪火傳承靠閹黨?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設第六百八十一章 黑鍋第一百四十七章 善惡有報,陸三難人第二十一章 有智慧的陸豬頭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說夫第一百七十二章 戲到一半亂紛紛第六百四十三章 心如堅鋼意如鐵第八十八章 戲精和行動力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罰站的小夥伴第兩百一十七章 選婿之後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兩百一十章 熊少年的書房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聖駕第一百章 二進制?第八百四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四百二十五章 奉旨試吃?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七百零三章 願者上鉤第八百零二章 不輕狂,枉少年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願爲前驅第兩百零四章 輩數亂了?第兩百二十四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五百八十七章 好爲人師第一百四十一章 甩鍋和背鍋第兩百零三章 奇怪的朱公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童言無忌第一百一十一章 編碼方式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瑩激公主第六百九十五章 抱大腿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四百一十七章 謝生婚否,會館吃客第四百一十章 來考九章堂吧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三百四十二章 誰人不解風情?
第三百七十八章 偷換概念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國公第五百三十二章 虛懷若谷求教忙第六百七十二章 密度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違第二百九十一章 誤打誤撞第四百八十四章 鄭鎔和齋長第五百九十九章 適可而止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八百三十一章 好爲人父第一百零一章 知道你聽不懂第四百一十九章 弄巧易成拙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覺得你樣樣都好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一百三十四章 釣到了好大一條魚……第六百八十七章 拍案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黑暗英雄第八百二十五章 踐行第三百四十三章 揍成想要的模樣第六百零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四百五十三章 規則是用來歪的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都亂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輕鬆和緊張第六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憤和蹭飯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計和沒見識第六百五十一章 能翻幾層浪?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比花嬌,羣賢薈萃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禮第六百三十七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四十二章 母親第二百四十九章 拜年和騙婚第兩百零九章 勞煩張博士多多費心第四百零八章 鐵公雞第七百二十七章 厲鬼過境第六百五十七章 排名大殺器第四百四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百九十八章 治個病換心情第一百四十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六百二十九章 今非昔比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張旗鼓,退避三舍第七百零七章 夜無瀾而晨驚第七百六十三章 擇日不如撞日第兩百一十章 熊少年的書房第七百五十三章 賞賜和賀禮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哥歸來第四百四十章 興隆茶社的預熱日第五百八十三章 冠禮如戲第七百九十五章 神坑第七百三十四章 雞犬不寧第一百章 二進制?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頭通達第八百八十二章 餘韻第一百零五章 不簡單第四十九章 賞樂做題,饕客惡客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憤和蹭飯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唱婦隨第七十八章 薪火傳承靠閹黨?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設第六百八十一章 黑鍋第一百四十七章 善惡有報,陸三難人第二十一章 有智慧的陸豬頭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說夫第一百七十二章 戲到一半亂紛紛第六百四十三章 心如堅鋼意如鐵第八十八章 戲精和行動力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罰站的小夥伴第兩百一十七章 選婿之後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兩百一十章 熊少年的書房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聖駕第一百章 二進制?第八百四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四百二十五章 奉旨試吃?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七百零三章 願者上鉤第八百零二章 不輕狂,枉少年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願爲前驅第兩百零四章 輩數亂了?第兩百二十四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五百八十七章 好爲人師第一百四十一章 甩鍋和背鍋第兩百零三章 奇怪的朱公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童言無忌第一百一十一章 編碼方式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瑩激公主第六百九十五章 抱大腿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四百一十七章 謝生婚否,會館吃客第四百一十章 來考九章堂吧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三百四十二章 誰人不解風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海县| 吉木萨尔县| 安西县| 宜黄县| 洪泽县| 长海县| 廊坊市| 长乐市| 常山县| 盐津县| 四子王旗| 宁晋县| 全椒县| 蒲城县| 武安市| 乌苏市| 宁晋县| 永福县| 哈尔滨市| 沁阳市| 合水县| 伊吾县| 伊金霍洛旗| 抚宁县| 扶沟县| 娱乐| 信阳市| 天津市| 威宁| 邵武市| 沾益县| 丰镇市| 河津市| 崇义县| 济宁市| 昌江| 天祝| 定边县| 都安| 贵溪市| 甘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