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八章 薪火傳承靠閹黨?

裕妃的講述,簡單而明瞭,張壽沒怎麼費勁就聽明白了。

那是當今皇帝剛親政還年輕的那會兒,很喜歡和年紀相差挺大,卻算是表兄的趙國公朱涇一塊微服出遊。當裕妃和趙國夫人全都懷孕了之後,兩人更是興高采烈地陪她們去進香——哪怕那時候朱家已經有了兩個兒子,皇帝也有一兒一女。

結果很不幸,遇到了有人趁機造反,兩個女人義無反顧把護衛都留給了男人,隨後相攜逃生,然後遇上了同樣挺彪悍的他生母張寡婦——也不知道是那大批人馬吸引了亂軍的注意力,還是三個女人戰鬥力太強大,又或者是亂軍太不頂用,反正三女成功逃出生天。

三個人都躲到了張寡婦家,張寡婦還找來了隔壁的穩婆。三個人在一團亂的情況下都生了孩子,裕妃和朱瑩的母親先後生下了女兒,而他的母親張寡婦卻因爲早產外加難產,拼死生下孩子,最終殞命。

張壽心情複雜地回味著這段過去,微微有些發呆,可心情卻陡然輕鬆了下來。

生下來就父母雙亡,這種身世會被某些人說命硬克雙親,但是,他卻完全不在乎。他會去祭拜那位可憐的秀才父親,會去祭拜那位可敬的寡婦母親,也會好好奉養把他養這麼大,他一直視之爲母親的吳氏。說實話,他只要知道身世背後沒有藏個雷,那就心滿意足了。

“阿壽?”

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喚醒,張壽這才擡起頭,見裕妃竟是有些小心翼翼地看著自己,他就笑道:“娘娘恕罪,我只是忍不住回想當時那驚險的情景。我母親很堅韌,很強大。只不過,這樣的母親,讓我這個當兒子的壓力很大,我怕配不上她用命換來的這條命。”

如果是她真正的兒子,這時候也許會義憤填膺地要公道,要旌表,甚至要立牌坊,可他卻到底不同,那個母親希望的,應該只是兒子平安喜樂活著。所以那些就留待以後吧。

裕妃聞言一怔,不但是她,就連一旁的葛雍,也不由得輕輕揪了揪鬍子。

“之前得知這些年一直都是趙國公撫養我們母子的時候,我就覺得很奇怪,還問過瑩瑩,可惜她也不知道,現在我總算是解惑了。這些年,我過得平安喜樂,就和村裡那些趙國公照應過的老兵一樣,我很知足。當然,也不是沒有遺憾。”

說到這裡,張壽微微一頓,隨即看向葛雍:“我認識字,讀過書,不可能像那些村人一樣,一直都一成不變地過日子。我一直想走出村子,只可惜母親不讓,村人也都盯著我,所以我只能教教孩子,讓他們的眼界也不侷限在田間地頭。但我一直想四處走一走看一看。” wωω?тTkan?¢ o

“現在,這個願望正在達成。裕妃娘娘,老師,國子博士這樣的美官,我當不起。我並不是在乎別人的非議,只不過,我志不在此。而且,除了老師傳給我的那些經史和算經之外,我因緣巧合接觸到不少離經叛道的東西,如果都拿來教,將來國子監絕對雞飛狗跳。”

葛雍正想說話,身後樓梯處突然傳來了一個慢悠悠的聲音。

“雞飛狗跳,也比死氣沉沉強。”

“想當初太祖皇帝在的時候,整個國子監那是一片欣欣向榮,曾經設過算科、格物、土木、船舶……各大門類應有盡有。太祖皇帝當年常唸叨,如果什麼地方是一潭死水,就放一條鮎魚進去。可瞧瞧現在,國子監幾乎就是那些死揪著時文制藝的腐儒佔了大頭,死氣沉沉。”

張壽簡直哭笑不得。太祖皇帝你還真行,連鮎魚效應都整出來了!

可是,如果當年真的把國子監當成現代大學這樣建設,那現在倒車怎麼會開成這個樣子?

看到是楚寬獨自從樓梯走了上來,而其他人就彷彿消失了似的不見蹤影,他不用想都明白,是別人創造機會讓他能和裕妃見這一面。

等到眼角餘光瞥見裕妃面色如常,反倒是旁邊侍立的常寧滿臉諛笑,他就認識到,眼前的這位楚公公肯定比常寧等級高得多,當下略一沉吟,照著朱瑩之前那稱呼,直截了當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那敢問楚公公,當年的算科、格物、土木、船舶等科目,如今國子監裡還有嗎?”

楚寬哂然一笑,若無其事地說:“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的時候,那些科目是有,培養出不少人才,可惜太祖退位早,太宗不長壽,太宗晚年,諸子奪嫡,亂了一場。高宗皇帝幼主登基,皇后和生母敬妃又雙雙早逝,就連近身宦官也都是某些官員扶持的。”

“出自國子監的兩位老師被人陷害,高宗皇帝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給帶歪了方向。再加上海外那些商船回來後都說,那些蠻夷之地風俗詭異,不懂禮法,遠不如我大明,便有人覺得收納那些西夷讀書人和番書沒必要。早年國子監培養的人,也漸漸因此被排擠了出去。”

“而後繼位的世宗體弱多病,同樣大權旁落,幾乎事事都聽內閣的,對太祖皇帝那些東西也似懂非懂,漸漸這些科目只是徒有虛名,幾乎連學生都沒了。太祖皇帝當年把開海和勸學的鐵牌樹立得天下四處都是,如今還是有人爲了一己私利,叫囂禁海外蠻夷和番書流入。”

“英宗皇帝想要重振太祖皇帝當年雄威,只可惜他是旁支,登基的時候四十了,心有餘而力不足。他駕崩時,太子又突然暴死,諸子紛爭,又亂成一團,還是睿宗爺爺起兵得了天下,重用了葛太師齊太常這種精通雜家的名士,這纔有所扭轉,只可惜……”

他面色一厲,連語氣也變得凌厲了起來:“只可惜睿宗爺爺去得早,定諡號的時候,竟然被人定了睿宗。什麼睿是美諡,是上諡,什麼克唸作聖曰睿,深思遠慮曰睿,聖知通微曰睿,慮周事表曰睿……可古往今來有幾個睿宗?

“睿宗爺爺這輩子只錯了一件事,信了那些個投誠的傢伙,沒把他們都殺光!太后娘娘那時幾乎要以死相爭,可爲了不重蹈高宗皇帝覆轍,咱們幾個死死勸住了太后娘娘,姑且讓步,垂簾訓政,可還是時時被掣肘,皇上剛親政就碰到業庶人謀逆,哼,哪有那麼巧的事!”

楚寬最終深深嘆息了一聲:“太宗皇帝留下的那些科目,如今已經只剩下一些書了,而懂得這些書的人,幾乎都在宮中內書堂裡!只可惜太宗皇帝當年念及蒼生,不願意多用傷殘身體的宦官,否則宮中代代薪火相傳,只要人多,也不至於就只剩下如今這麼寥寥幾個種子。”

張壽確信,自己如果此時此刻不是繃著一張臉,他那臉上的表情一定很滑稽。

楚寬這是想標榜,天下文官皆奸佞,唯有閹黨是忠臣?這意思他沒領會錯吧?

瞥見葛雍滿臉不以爲然,他就知道,楚寬這話估計有一定的真實性,但肯定在標榜宦官羣體,存在一定水分。然而,人家在自己面前都已經把話說得這麼深入了,如果他還一再堅辭這個國子博士,那他絕對會因爲不識好歹而倒黴。

在躊躇片刻之後,他便試探性地問了一句:“那麼,我這個國子博士是要去做一條鮎魚,攪動國子監那一潭死水?”

“話可不能這麼說,你是葛太師高足,皇上自然希望你去復興國子監。”

見楚寬說得義正詞嚴,張壽索性也不繃著臉了,直接露出了我覺得你在逗我的表情。

而比他表現更露骨的是葛雍,老頭兒直接板臉罵道:“楚寬,你少說這些糊弄人的,有話直說!”

楚寬瞥見裕妃此時秀眉低垂,怔怔發呆,他就滿臉誠懇地說:“葛太師,皇上真的是這麼說的。張琛陸三郎這些傢伙,從前在京城那都是什麼名聲,可現在呢?既然張壽能管好這些人,那麼其他人還在話下?皇上說,算科一類,準張壽另行招取監生。”

聽到這最後一句,張壽頓時精神大振。他不假思索地問道:“此話當真?”

眼見張壽分明心動,楚寬頓時笑了:“皇上金口玉言,自然當真。”

“不論年紀,不論出身?”

“那是自然,皇上要的是結果,英雄不問出處!”

“好。”張壽呵呵一笑,輕描淡寫地說,“那勞煩楚公公把昨天堵我家老師府門的那些人都給找出來,我昨天送了他們一人一本書,我覺得這些人就挺合適的。”

見楚寬一臉意外和茫然,他就笑瞇瞇地說:“要是這些人能通過考試,加上陸三郎,那第一批學生就算齊了!”

要我當老師,你先把學生給我找齊了!我那翠筠間裡的一批人,全都是朱大小姐塞給我的,除了陸三郎,幾乎沒人能學得了數學!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第三十三章 扯起虎皮做大旗第四百七十三章 教訓熊孩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月明亦是殺人夜第二章 童養……婿第八百二十五章 踐行第五百七十一章 求生還是作死第六百七十五章 故事裡的事第六百二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二十八章 激將第四百二十五章 奉旨試吃?第五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二十三章 今人勝古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四百七十章 方程第六百三十三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術……和詩第兩百一十一章 倒啃甘蔗第七百五十七章 稱呼,讒言第八百七十九章 意外的援兵第六百章 罰你去祠堂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第一百八十四章 通風報信的大小姐第三百零二章 各有所用第七十六章 沒功名沒出身?第八百一十三章 輕鬆和緊張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手放養第六百三十二章 保媒拉縴,醉翁之意第八百七十四章 老鄉遇老鄉?第一百三十一章 先立業,後成家第六百五十九章 居心不良第七章 三個人,兩張牀第六十四章 府試第七第五百四十七章 腹有數理氣自華第八百八十章 劫後第二百八十章 師生反目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三百一十二章 偏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七百三十八章 太勤奮,欠收拾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助,劫持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三百三十二章 直搗黃龍,絕妙捧哏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先立業,後成家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覺得你樣樣都好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視第七百四十一章 絕世而獨立第一百五十七章 地圖第十五章 棺材板和姑爺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一百零七章 特招還是統考第五百二十二章 刺心暖心,晴天霹靂第九十八章 拯救陸三胖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詞奪理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訓多第八百五十一章 可疑第四百七十六章 就是打擊你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覺得你樣樣都好第五十九章 鄉下小郎君進城第七十一章 公主的邀約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八十二章 滷煮和高薪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哥歸來第五十章 反派死於話多第兩百三十章 冬至第六十章 葛府堵門事件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胃王,拉客人第五百八十七章 好爲人師第八百四十九章 疑神疑鬼第五百二十六章 祖制和講學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術……和詩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靈犀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五百八十五章 誰難倒了誰?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設第一百四十九章 書非借不能讀也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貴子……第五十四章 青蓮紗衣,利益均沾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麗貢女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七十三章 誰誤人子弟?第兩百二十章 駙馬和儀賓第七百七十章 公道在人心?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講理,看張郎第四十九章 賞樂做題,饕客惡客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五百二十章 找麻煩的天子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第三十三章 扯起虎皮做大旗第四百七十三章 教訓熊孩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月明亦是殺人夜第二章 童養……婿第八百二十五章 踐行第五百七十一章 求生還是作死第六百七十五章 故事裡的事第六百二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二十八章 激將第四百二十五章 奉旨試吃?第五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二十三章 今人勝古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四百七十章 方程第六百三十三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術……和詩第兩百一十一章 倒啃甘蔗第七百五十七章 稱呼,讒言第八百七十九章 意外的援兵第六百章 罰你去祠堂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第一百八十四章 通風報信的大小姐第三百零二章 各有所用第七十六章 沒功名沒出身?第八百一十三章 輕鬆和緊張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手放養第六百三十二章 保媒拉縴,醉翁之意第八百七十四章 老鄉遇老鄉?第一百三十一章 先立業,後成家第六百五十九章 居心不良第七章 三個人,兩張牀第六十四章 府試第七第五百四十七章 腹有數理氣自華第八百八十章 劫後第二百八十章 師生反目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三百一十二章 偏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七百三十八章 太勤奮,欠收拾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助,劫持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三百三十二章 直搗黃龍,絕妙捧哏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先立業,後成家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覺得你樣樣都好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視第七百四十一章 絕世而獨立第一百五十七章 地圖第十五章 棺材板和姑爺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一百零七章 特招還是統考第五百二十二章 刺心暖心,晴天霹靂第九十八章 拯救陸三胖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詞奪理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訓多第八百五十一章 可疑第四百七十六章 就是打擊你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覺得你樣樣都好第五十九章 鄉下小郎君進城第七十一章 公主的邀約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八十二章 滷煮和高薪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哥歸來第五十章 反派死於話多第兩百三十章 冬至第六十章 葛府堵門事件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胃王,拉客人第五百八十七章 好爲人師第八百四十九章 疑神疑鬼第五百二十六章 祖制和講學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術……和詩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靈犀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五百八十五章 誰難倒了誰?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設第一百四十九章 書非借不能讀也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貴子……第五十四章 青蓮紗衣,利益均沾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麗貢女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七十三章 誰誤人子弟?第兩百二十章 駙馬和儀賓第七百七十章 公道在人心?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講理,看張郎第四十九章 賞樂做題,饕客惡客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五百二十章 找麻煩的天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木林县| 泊头市| 九寨沟县| 商水县| 大名县| 内乡县| 石门县| 乳山市| 襄城县| 东平县| 长葛市| 新安县| 三亚市| 新乡市| 长垣县| 射阳县| 华池县| 寿光市| 米脂县| 绥芬河市| 白水县| 光泽县| 柯坪县| 吴川市| 颍上县| 平谷区| 弋阳县| 宁强县| 昆明市| 晋城| 凤阳县| 红安县| 泌阳县| 罗城| 凌海市| 凭祥市| 偏关县| 凌云县| 年辖:市辖区| 永春县| 泰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