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

曹廣弼聽劉錡說要取陝西,搖頭道:“不行,我們的兵力不夠。除非……除非是能聯繫上鐵奴,讓他南下。”想了一想,又搖頭道:“不,恐怕便是鐵奴來了也未必打得下陝西。”

舊宋西兵之強韌天下知名,張浚用之以攻雖不能輕易便破河東,但用之以守,在本土作戰的情況下便是金軍西路軍全力一擊也未必能摧毀它。曹廣弼自忖要打下陝西非傾盡漢部全力不可,現在單憑河東軍要攻下陝西已無可能,要以一旅偏師得到秦川更無異於做夢,甚至就是蕭鐵奴鐵騎南下會師,也未必能在陝西兵將手裡討到好去!

“六將軍?”聽了曹廣弼的話,劉錡卻道:“不用六將軍,我只需自己帶來的三千人馬,再問曹帥借個人便行。”

曹廣弼愕然道:“借誰?”

劉錡道:“種忠武、種彥崧將軍。”

曹廣弼聽得眉毛一軒,說道:“你要用攻心戰麼?”

“攻心也罷,攻城也罷。”劉錡道:“我只是覺得陝西的男兒,不當如此沒有血性!”說到這裡他握緊了拳頭,眼睛忽然紅了,這不是哭泣的徵兆,而是憤怒的顏色:“我華夏二百年來何以積弱?還不就爲石敬瑭等人賣土求安、引胡入塞之故?其實天下姓折也好,姓趙也好,都該等將胡人趕出去後大家再來打個明白,現在趙構爲他一己之私,竟然幹出這等親痛仇快的事情來,如何不令人寒心?我料秦隴兵將士人必深以爲恥,這便是我們的良機!”

在武將不幹政這一條上,漢部的教育與大宋的教育是相同的,劉錡自幼沐此家教,只管打仗、遠離政爭的灌輸早已內化,這時忽然說出一句“姓折姓趙”的話來,卻不僅因爲他和曹廣弼志氣相投,而且因爲兩人乃是親戚,利害相關,所以這等敏感話語纔會脫口而出。

曹廣弼道:“你說的甚是,帝姓爲何並不重要,但天下興亡、華夷之變卻不能不慮,我與應麒文武契合,也正是在這一點上。趙構這次做出這等事來自有他的道理,但就長遠來說,除非是就在此役中亡我漢部,否則恐怕他會弄巧成拙!”取出一幅地圖來,對圖思慮良久,說道:“好,我們就冒個險,看看趙構在陝西的人心到底還剩下幾分!”

劉錡道:“此事雖然危險,但我卻還有幾分把握——頂多是所謀不成,自保當非難事。再說有我以攻爲守,牽制陝西兵馬,河東西線便無可慮。只是我們在此決定這等大事,中樞那邊知道,不知是何反應。”他畢竟還留著幾分舊宋時代的顧慮,建功立業之前都要擔心中央政府會否反而因此怪罪。

“放心,漢部不是趙家。”曹廣弼道:“你儘管放手辦事,只要我們恪守將道,應麒那邊必會與我呼應。”

——————塘沽,楊開遠站在城頭望著城外如蟻金兵,如林金營,彷彿又回到了遼口大戰的前夕。在他的背後,站著一個年過花甲的儒生,正是新漢政權的副總理大臣之一陳顯。

“沒想到齊魯軍團竟會潰敗得這麼快!”陳顯嘆道:“三將軍,這塘沽……”

“塘沽不會有事的!”楊開遠道:“現在該擔心的,不是這裡。”

“那是……東海?”

“嗯。還有遼陽。”楊開遠道:“塘沽能否守住,不在於塘沽本身,而在於本部能否穩住。而本部能不能穩住,就要看東北那邊大哥和老七怎麼處理了。”

“那山東那邊……”

“山東那邊的得失,也不僅僅在於山東方面守戰之成敗。”楊開遠道:“我料宗弼兵鋒到大名府後便會開始疲鈍,要單方面覆滅山東並非易事。聽說應麒在齊東的改革頗得人心,只要齊東人心歸漢,趙立便有守土一戰之力。現在可慮的是趙構那邊——如果趙構以大兵猛進與金人南北夾擊,那山東就危險了。不過趙構是否進軍,卻又取決於另外一個人。”

“四將軍?”

“不錯。”楊開遠嘆道:“現在有可能對付趙構的人,就只有他了。”

——————遼陽。

聽到趙構發兵襲擊山東的消息時,齊魯軍團全軍潰敗的消息還沒有傳來,但楊應麒已知道漢軍在燕雲的軍勢要糟。果然,沒多久他所擔心的事情就發生了。

“七將軍……”手下幾個官僚聽到這件事情後聲音都有些顫抖,他們擡頭望向楊應麒,卻發現這個曾被人稱爲“軟蛋”的總理大臣臉上一點驚駭都沒有。

“果然——”楊應麒輕輕嘆了一口氣,說道:“傳令下去,山東、河北、塘沽全面戒備。所有州縣若被戰火隔斷,便由其地最高官員臨機專斷。自太行以西,軍政大事由河東軍副元帥曹廣弼行權。”

楊樸道:“四將軍那邊,是否也該促他援護山東?”

聽楊樸提起歐陽適,楊應麒的神色忽然變得很奇怪,楊樸和楊應麒共事日久,知道他如此神色是爲了掩藏內心的某種情緒。過了好久,楊應麒才道:“東海那邊,什麼也不用說。對於大宋的作爲,四哥應該會知道得比我們早!他想怎麼做,我們在這邊遙控不了他;他會怎麼做,我們看著就是。”

楊應麒這句話說得沒有半點火氣,但楊樸卻莫名其妙感到背脊一陣寒意,咳嗽一聲,提起另一件事情道:“那我們是否該在通州增防?”

“增防?”

楊樸道:“若聽說我們在中原大敗,會寧一定會反撲的啊!”

楊應麒的眼睛閃了閃,說道:“大哥現在在瀋州吧?北邊的軍事是由他直接掌控,你何必擔心?”

楊樸道:“軍隊的行動自然是由大將軍直接調遣,但後勤補給我們也要跟上啊。”

楊應麒點了點頭道:“不錯,不錯……不過……不過我估計大哥不會防守的。”

楊樸愕然道:“不會防守?那、那是……”

“大哥會反攻!全面的反攻!”

楊樸和張浩聞言無不駭然:“反攻?”

“反攻!當然是反攻!”楊應麒道:“所以我們的後勤也要多送些攻擊武器,而不是守城器械!當然,糧草還是最根本的。”

楊樸和張浩給楊應麒這麼一說,轉念一想,也覺得在這種形勢下也唯有反攻纔是上策,因此都默默點頭。

果然,第二日折彥衝便傳來照會,告訴楊應麒他要再次挺進黃龍府,阿魯蠻也會兵逼大定府,命楊應麒好生接應各路大軍的後勤補給。

與此同時,中原軍勢潰敗的消息也已開始在一些大商家之間傳開,趙履民、劉介、阿依木思等聞訊後聚到一起,最後推出趙履民去探探楊應麒的反應。趙履民本以爲楊應麒在這節骨眼上未必會接待自己,誰知道帖子遞上去輕而易舉便得到了迴應,得允明日到府上相見。

第二日趙履民從楊府出來,來到商人會館,衆商紛紛打聽消息,趙履民笑道:“不怕,不會有事的。”

衆商聽了都不信道:“打了這麼大一個敗仗,怎麼會沒事?”

趙履民笑道:“你們不知道,我去到府裡時,七將軍卻是手裡拿著一支筆出來見我。我當時以爲他正忙著公事,誰知卻有一個丫鬟追出來問七將軍要筆。我當時不免奇怪,細看之下才發現那筆不是書寫之筆,而是畫眉之筆。再聽那丫鬟言道:‘公主言,左邊眉毛畫得不好,待會重新畫過。’我才知道他不是在辦公,而是在畫眉了。”

衆商人一聽無不愕然,劉介則笑道:“七將軍並非沉迷女色之人,他如此悠閒,多半戰事並不緊張。大家想想,漢部面臨危機也不是第一次了。阿骨打南下時七將軍不在,宗望南下時大將軍不在,但結果還不一樣挺過來了?而且漢部的事業是越來越大。現在大將軍七將軍都在,我們還怕什麼!”

衆商人猶未肯深信,但不久便有消息傳來:折彥衝竟又領兵北上進攻會寧,同時阿魯蠻也領兵向大定府進發。消息傳出,遼河流域人心大定,中原雖然人心惶惶,但遼陽府卻是穩如泰山。

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160章 利害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164章 請辭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198章 五論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349章 聞逝(上)第9章 塞外(上)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345章 輾轉(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188章 定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195章 李綱第27章 得文吏(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162章 講演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187章 匕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146章 故人矣第152章 舟中議第5章 出谷(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184章 戰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七十二章 下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146章 故人矣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3章 整軍備(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184章 戰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341章 聚首(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344章 北遊(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11章 夜遁(下)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9章 塞外(上)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349章 聞逝(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171章 文詞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
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160章 利害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164章 請辭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198章 五論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349章 聞逝(上)第9章 塞外(上)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345章 輾轉(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188章 定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195章 李綱第27章 得文吏(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162章 講演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187章 匕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146章 故人矣第152章 舟中議第5章 出谷(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184章 戰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七十二章 下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146章 故人矣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3章 整軍備(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184章 戰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341章 聚首(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344章 北遊(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11章 夜遁(下)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9章 塞外(上)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349章 聞逝(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171章 文詞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郓城县| 阳高县| 全南县| 长岛县| 噶尔县| 龙岩市| 遂溪县| 瓦房店市| 汉川市| 襄垣县| 乌海市| 垦利县| 辽阳县| 许昌县| 新民市| 长春市| 扬州市| 密云县| 白水县| 临沭县| 屏边| 乌拉特前旗| 庆阳市| 禹城市| 屏东市| 翁牛特旗| 聊城市| 金门县| 嘉祥县| 会同县| 青河县| 常宁市| 政和县| 修武县| 曲靖市| 无锡市| 吉安市| 汤阴县| 乌拉特中旗| 齐齐哈尔市| 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