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9章 第三條道路

?慶王聽莊虎臣把發(fā)生在上海的事情講了一遍,心裡暗暗叫苦。莊虎臣的話本著七分真三分假的原則,凡是載振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事情都是真的,至於他離開上海後發(fā)生的事情那就有真有假了。?

本來載振替慶王和那桐出面賣官鬻爵的事情,早就是官場上的公開秘密了。但是慶王位高權(quán)重,又是老佛爺最親信的人,這個放在清末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別人也想賣,問題是你得有那個本事。但是經(jīng)過莊虎臣的嘴事情就變了,賣官的事情本來是小事,不過量變的結(jié)果是引起質(zhì)變,大規(guī)模的賣官就有控制朝局,結(jié)黨營私的嫌疑了。?

營私不算大事情,但是結(jié)黨就會引起老佛爺?shù)募蓱劇,F(xiàn)在朝廷裡對南方各省督撫已經(jīng)失去了控制力,政令不過長江,如果北方再有慶王一黨,那麼老佛爺就要被架空了,這個是慈禧絕對不能容忍的,如果讓她心裡犯了猜疑,輕的也是罷官。?

慶王是當(dāng)了幾十年的閒散宗室的,窮的靠典賣家產(chǎn)過日子,要不是寫的一筆好字,靠著給慈禧的孃家兄弟桂祥寫家信得了老佛爺?shù)囊猓@才襲了王爵,又一步步升官到總理王大臣。窮過的人是最怕窮的,看別人白眼的滋味那是著實的不好受。慶王也是慌了神,拉住莊虎臣的袖子道:“紛卿啊,賢弟!咱們老哥倆可不少一般的情分!上次那個畜生在山西惹禍,差點就連累了皇上和太后,要不是你老弟手段高明,怕是哥哥全家都要上了菜市口,這次你不能看著哥哥遭難吧?”?

慶王原本就是個膽小的人,做總理王大臣的時候就是萬事不當(dāng)家。弄的洋人看他就討厭,以爲(wèi)他是故意擺架子,其實洋人哪知道他那是避禍自保的手段。?

莊虎臣故意裝做很爲(wèi)難的樣子道:“這個怕是難辦。王爺您是知道地,這些洋人報館都在租界裡面,咱們大清的王法也管不到他們,他們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怕是不好辦啊!”?

“我家那個畜生,賢弟你是曉得的,他雖然混賬但是也就是喜歡喝酒胡鬧,但是給他個天作膽也不敢公開買賣官爵!官爵是朝廷地重器,豈能是臣子可以隨意買賣的嗎?”慶王說的一臉真誠。?

莊虎臣心裡暗笑,你們家都把烏紗帽當(dāng)蘿蔔、白菜了,幾級幾品什麼、官缺的肥瘦早就明碼實價了,自己還花錢給楊士琦買過官。但是這些東西也不便說破,也是點了點頭,一副深信不疑地樣子:“王爺說的是,貝勒是個最規(guī)矩的人,哪裡會做這些事。可是下官清楚貝勒和王爺?shù)臓?wèi)人。洋人不清楚啊,下官信,洋人怕是不信啊!”?

慶王咬了咬牙道:“紛卿啊,你和洋人打交道是最有辦法的,你看看是不是能花幾個銀子讓洋人不要胡說。”?

慶王是個把錢栓在肋巴骨上的人,肯說花錢也是不容易了。?

莊虎臣苦著臉道:“王爺什麼時候聽說過洋人的報館是拿銀子能填平的?”?

大清朝地官對洋人的報紙都是懼怕三分,楊乃武和小白菜的案子就是被報紙給翻出來的。一百多的官員殺頭地殺頭、充軍地充軍。摘了頂子都算是輕的,可是偏偏又沒人曉得如何和報館溝通。別說慶王了。就連李鴻章對洋人記者都是客氣的要命。李鴻章平時對洋人的公使和領(lǐng)事傲慢無禮,但是對記者那是客氣的很,只要是求見的一般都要親自接見,而且又是安排飯局又是安排酒會,禮數(shù)周到的很。朝廷地大佬從這些得出了個結(jié)論,洋人記者比洋人地官要可怕的多。?

慶王見莊虎臣犯難,也是心裡如同壓了塊石頭,轉(zhuǎn)眼就換了怒容道:“都是那個段芝貴這個狗賊,沒來由地挑唆載振去什麼上海,這個狗東西想升官卻害了本王的一世清名。”?

莊虎臣急忙附和道:“王爺說的是啊,這個段芝貴頂不是個東西,他想巴結(jié)貝勒,結(jié)果貝勒正直,不受他這個虛人情,沒有收他送的妓女,結(jié)果他就遷怒那個妓女,強(qiáng)暴了那個清倌人,把個十幾歲的小女孩生生逼的上吊死了,可是洋人不曉得這裡的關(guān)節(jié),說是貝勒**民女,逼死人命?

慶王眼睛瞪的和鈴鐺一般大,怔了半天道:“還出了人命?這可如何是好?”隨即反應(yīng)過來道:“紛卿,你我立刻發(fā)電給上海道,讓楊士琦立刻緝拿段芝貴,不能讓載振無緣無故的被扣上這麼大一個屎盆子啊!”慶王說完了,又轉(zhuǎn)念道:“不行,楊士琦不行,他和段芝貴是同鄉(xiāng),又原來都是袁世凱手下的人,要是顧念香火之情徇私放了段芝貴,那洋人不曉得事情,還是要冤枉載振的?

莊虎臣見慶王緊張的樣子,也是感嘆,快樂天下父母心啊,雖然載振是個混蛋,但是再混蛋的兒子在當(dāng)?shù)难劬Χ际呛脙鹤樱褪亲隽藟氖履且捕际峭馊颂羲舻摹c王現(xiàn)在關(guān)心則亂,已經(jīng)沒了方寸了。?

莊虎臣勸慰道:“王爺,楊士琦倒是個曉得輕重的,一聽說了以後就親自去捉拿段芝貴?

慶王一聽這個,算是放下了點心,點頭道:“這就好,只要有人對證就好辦,楊杏城是你老弟幕府裡出來的人,果然是懂事的,功勞不小。”?

“可是,這個段芝貴一聽說上海道要抓他,就躲到了租界,而且和洋人報紙的記者胡說八道?

慶王的臉又拉成了馬一般長,喃喃道:“躲進(jìn)了租界?這如何是好?上海道的兵可是不能進(jìn)租界的啊?”?

莊虎臣這些日子把大清的官員地死穴摸的透透的。要是論玩陰謀詭計,自己拍馬也趕不上這些人,都是官場上混了一輩子地人精老油條了。太極拳打的個個精熟,什麼隔山拜佛、落井下石、坐山觀虎鬥都是平常手段,但是隻要一涉及到個洋人,立刻智商降低到二十以下。恨不得這輩子都不沾個洋字,能躲多遠(yuǎn)就躲多遠(yuǎn)。?

洋人則是對大清的官員也是恨的牙癢,再普通再正常地事情也不能順利辦理,地方官員和總理衙門都是一個德行,聽說洋人上門,要麼是搪塞說要請示上司或者是請旨,要麼是躲起來不見,甚至有的官聽說洋人要上門辦交涉。乾脆就關(guān)了衙門的大門不辦公了。後來洋人也摸著了大清的脾氣,小事情就先辦著,管朝廷同意不同意,大事情就派了兵船來辦,可是這個兵船外交也不是個常法。?

洋人出兵也是要通過本國國會批準(zhǔn)的。總不能任何事情都要請示國會吧?這也顯得公使和領(lǐng)事太廢物了。而且還容易引起其他強(qiáng)國的干涉,弄成了衆(zhòng)矢之的就劃不來了。?

李鴻章、袁世凱這幾個願意和洋人打交道的官員就成了各國公使眼睛裡地香餑餑,就連李鴻章的傲慢無禮也變的可以接受了,畢竟他能拍板辦事啊,現(xiàn)在洋人的眼睛裡又多了個莊虎臣,這也是個能當(dāng)家的。尤其是美國人對他地印象更好,莊虎臣能說一口流利地美國話。而且聽說他的老師是個美國神甫。這就更妙了,一個清教徒的學(xué)生那自然就是美國天生的盟友。?

摸透了這個。李鴻章、袁世凱自然就混的風(fēng)生水起,幾乎可以說是挾洋人以自重了。可是朝廷對他們也沒辦法,一遇見事情洋人就提出非李鴻章不談,而且朝廷裡的大佬都把和洋人打交道當(dāng)成是苦差事,好鞋不踩臭狗屎,所以李鴻章屢次被清流攻訐而能屹立不倒。莊虎臣對洋人的瞭解更是超過了李鴻章許多,這才能讓慶王這樣地老狐貍俯首帖耳。?

大清地災(zāi)禍,莊虎臣憑藉最近這些日子的認(rèn)識,三分地天災(zāi)七分的人禍。所謂天災(zāi)不是指老天爺不長眼睛,而是世界的格局,也就是洋人發(fā)展到現(xiàn)在,必然要大量傾銷剩餘物資,而一個有四萬萬五千萬人口的國家絕對是洋人不能忽視的,或者說難聽點就是不能放過的。這樣傾銷的結(jié)果是中國的固有自給自足的經(jīng)濟(jì)體系必然被打破,很多人將會失去安身立命的營生,沒飯吃的人多了,肯定會給社會造成巨大壓力,而老百姓仇恨洋人則就幾乎不可避免。?

朝廷雖然也搞了些洋務(wù),但是官辦企業(yè)的效率低下和貪污成風(fēng),讓辦企業(yè)成了賠錢的代名詞,進(jìn)口軍火和機(jī)器比自己生產(chǎn)還要便宜些,這樣就讓各地督撫和朝廷失去了辦洋務(wù)的興趣,沒有消化多餘勞動力的渠道,這些流民的生計就沒有著落,於是這些人對洋人和洋貨的憤恨就又增加了許多,這些人天真的認(rèn)爲(wèi),只要趕走了洋人就會日子好過了。?

洋人也不是傻子,他們也能感覺到民間地下風(fēng)起雲(yún)涌的力量,這就引起了他們本能的恐懼。而他們對利益的要求又需要中國開放更多的碼頭、商埠,朝廷的低效率讓他們更覺得不能忍受,朝廷對白銀外流,財政枯竭的局面也覺得不能忍受,朝廷裡的官員對洋人也是恨之入骨。幾方面的原因湊在了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局面,戰(zhàn)爭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結(jié)果。?

簡單的一句洋人貪婪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是不全面的。庚子年已經(jīng)不同於一、兩百年前,葡萄牙、西班牙、英格蘭人劃著幾條破船滿世界的尋找殖民地的冒險家時代,隨著工業(yè)化的進(jìn)程,過剩商品的銷售纔是洋人最在意的。洋人和朝廷的互不信任,造成了互相猜忌,雙方都不忌憚用最惡毒的想法猜測對方。利益不同造成了矛盾,隔離信息不通造成了猜忌,矛盾和猜忌造成了仇恨,仇恨引來了戰(zhàn)爭。一個惡性循環(huán)的過程。?

洋人不是一個媽生地,各國的利益訴求也不一樣,可是朝廷裡大人哪裡懂得這些。他們都覺得洋人都是一個心思來欺負(fù)自己的,所以慈禧地那個不分?jǐn)橙说男麘?zhàn)纔能有基礎(chǔ),可是消除這些矛盾的辦法是什麼呢?又怎麼能讓中國走上自強(qiáng)之路呢??

本來莊虎臣是想好了辦法的,自己那個舉國開放通商地大餅。讓洋人看起來覺得比月亮還大還園,照的他們都是心裡亮堂堂,一個個美的如同吃了蜜蜂屎,可是又被慈禧一句話給否決了。朝廷爲(wèi)了安撫自己,給了自己一個甘肅巡撫的職位。?

莊虎臣個人是撈到了點好處,但是慈禧這句話,怕是給大清最後一線改良自強(qiáng)的道路也給堵死了,看來革命是不可避免的了。對於革命。莊虎臣是舉雙手贊成的,全世界的國家都可以有個皇帝或者國王什麼地,英國不就是一直有國王的嘛。可是唯獨(dú)中國不行,中國的封建勢力太強(qiáng)大,兩千年的帝制讓中國人覺得頭上有個皇帝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只要還有個名義上地皇帝。就自然會有人替專制招魂。只要絕對地專制還存在,慈禧那種和全世界開戰(zhàn)的國際玩笑就還要重演。?

革命確實是治療封建餘孽的猛藥,但是革命的後果也是嚴(yán)重的,千萬人頭滾滾,國家被打成一片廢墟,那種推倒了重來的過程,對那些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人來說。就是一場噩夢。“寧爲(wèi)太平犬,不爲(wèi)亂世人”。這是經(jīng)歷了多少心酸地人才能概括地這麼準(zhǔn)確。?

一字一淚,一字一泣血。?

楊士琦曾經(jīng)給中間說了上、中、下三策。只要自己到了甘肅,擁有重兵以後,上策兵發(fā)北京,一舉定天下,中策奪蒙古、四川,和朝廷、東南督撫三足鼎立,下策是據(jù)甘肅、新建割據(jù)自保,成一方軍閥。莊虎臣明白,這三策無論哪一個,都要?dú)⒌膶茩M遍野,積骨成山,國家已經(jīng)衰弱到這個地步了,還能經(jīng)受地起這樣的折騰嗎??

這一刻,莊虎臣走神了,在改良和革命之外,中國是否還有別的道路可走?或者說是有沒有更中間的一條道路?改良和革命是否真的是冰炭不同爐?孔子說中庸之道,那麼改良和革命之間是否可以調(diào)和??

中國五千年的傳統(tǒng)智慧就真的沒用了嗎?孔子講禮樂教化天下,可六藝裡沒忘記讓儒生學(xué)習(xí)御、射,御是什麼?駕車,什麼車?戰(zhàn)車!射是什麼?射箭!射箭是幹什麼的?難道是爲(wèi)了娛樂?難道儒學(xué)就是後人說的孱弱的嗎?現(xiàn)在的儒生把以德報怨當(dāng)成了美德,可是孔子的教導(dǎo)是“以直報怨”,說的白點就是,誰欺負(fù)老子,板磚拍死他!?

就連佛家也不是一位的忍讓,一邊是觀音淨(jìng)瓶裡的甘露,一邊是降魔的霹靂手段。?

莊虎臣突然醒悟過來,本來是來談楊士琦的事情的,怎麼就想到政治和哲學(xué)的問題了,太深奧了!自嘲的笑了笑,然後又是習(xí)慣的撓撓頭。?

一直眼巴巴看著莊虎臣發(fā)呆的慶王,見莊虎臣笑了,眼睛立刻就亮了,估計他是想出了辦法了,有門!?

慶王急忙問道:“紛卿老弟,你想到辦法了?”?

莊虎臣的神思被慶王這一聲從九霄雲(yún)外給拉到了人間。官場裡叫老哥那是平常的稱呼,只說明對方多少算是對你有點客氣,可是稱呼老弟那就不同了,那是把你當(dāng)自己人的稱呼。莊虎臣暗想,慶王爲(wèi)了拉攏自己,把輩都給降低了。慶王平常對李鴻章是平輩論交的,而李鴻章是把莊虎臣當(dāng)了後輩子侄,所以慶王平日裡爲(wèi)了親切,也當(dāng)莊虎臣是後輩,現(xiàn)在爲(wèi)了兒子的事情主動把輩都給降了。?

莊虎臣裝著爲(wèi)難道:“這個事情說難辦也難辦,說好辦也好辦,只是需要楊士琦配合,我才能讓洋人就範(fàn)。”?

慶王頻頻點頭:“這個是自然,楊士琦是從你老哥幕府了出來的人,他謀這個上海道的差事,本王和載振都給他出過力氣的,他不會不幫忙吧?”?

ωωω★ TTKдN★ ¢Ο

莊虎臣笑道:“這個事情王爺是多慮了,楊士琦對王爺?shù)氖虑槭亲钌闲牡模蓝沃ベF躲到了租界,就帶著人殺到租界抓人。”?

慶王驚駭?shù)淖彀投己喜簧希骸皸钍跨鶐ПM(jìn)了租界?這還得了?”?

莊虎臣搖頭道:“楊士琦是知道輕重的,他是自己孤身去的租界,沒有帶兵。”?

慶王抹了把汗道:“這還好點,我的個皇天啊!這些日子把我都快愁死了,不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過楊杏城一個人去租界,能拿的住段芝貴嗎?”?

莊虎臣平靜的道:“段芝貴拒捕,被楊士琦給就地正法了。”?

慶王這下直接就跳了起來,大清的官在租界殺人?這下熱鬧可就大了!楊士琦還真不愧是跟過莊虎臣的人,不鬧事就算了,要鬧事就要驚天動地!?

慶王苦著臉道:“紛卿,你看本王是不是黴運(yùn)當(dāng)頭?”?

莊虎臣見他的樣子,也曉得他擔(dān)心什麼,如果楊士琦殺人的事情被洋人當(dāng)做了把柄,那麼追查下去就是載振賣官的事情,始作俑者就是他那個寶貝兒子,如果惹的洋人發(fā)怒,再次派兵攻打,那他這個總理王大臣怕是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慶王心裡不禁開始唸佛了,朝廷的大佬都有著著微見著的本事,從一件事情馬上可以聯(lián)想到下一件事情,所謂高手弈棋能走一步看三步,慶王就有這本事。而莊虎臣就恰到好處的給了他聯(lián)想的空間。?

慶王拉住莊虎臣的手,苦苦哀求道:“紛卿老弟,你是最懂洋人的事情的,你我兄弟的情分比別人不同,你可不能看著你老哥哥掉井裡不拉我一把啊!”?

莊虎臣勸道:“王爺,這個事情雖然難辦,但是也不是辦不了,關(guān)鍵是要堵住洋人報館的嘴,不要讓他們胡說八道亂寫一通。”?

慶王腦袋點的如同搗蒜的木杵:“這個自然,這個自然,紛卿,你說個章程,再多的錢咱也花,本王花錢買個平安。”?

莊虎臣裝出深思的樣子,半晌方道:“首先,楊士琦殺段芝貴這個事情一定要壓住,別人在租界殺人,那是不打緊的,要是朝廷的官員闖進(jìn)租界殺人,那就是潑天的大事了。”?

慶王一邊點頭,一邊心裡暗罵楊士琦辦事莽撞。?

莊虎臣又道:“第二,楊士琦是上海道,和被逼死的書寓裡的人都比較熟悉,由他出面安撫住苦主,讓他們出頭向洋人報館證明,段芝貴是和別人爭風(fēng)吃醋,被人殺的,貝勒爺從來就沒去過上海,他們也從來沒見過貝勒。”?

慶王激動的眼睛都放光,拍著手叫好:“紛卿啊,好計策啊!洋人又沒見過載振,他們也不過是聽人亂說的,這樣有了人證,自然洋人就不好亂寫了。?

莊虎臣笑著道:“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無非是找個替死鬼,反正上海道的監(jiān)獄裡關(guān)著那麼多的死囚,隨便找個人認(rèn)了是殺段芝貴的兇手,這個事情就了結(jié)了。“?

慶王摟住莊虎臣的肩膀道:“好計策啊!只是要辛苦老弟和楊道臺溝通一下,你是曉得的,這樣的事情本王和他說,怕是不妥。”?

莊虎臣笑了笑:“我和楊士琦還是滿熟的,他應(yīng)該會買我這個面子,王爺對下官也一直是很照顧的,爲(wèi)王爺效勞也是應(yīng)該的,不過?

慶王急忙問道:“你有什麼爲(wèi)難的只管說。”?

莊虎臣笑著道:“下官還有個事情想求王爺幫忙周全。”?

慶王恍然大悟道,這個莊虎臣幫忙不是百幫的,還要談價錢的。?

第205章 莊虎臣的歪理第248章 黃河裡面開兵船?第384章 看誰比誰奸第214章 軍閥坯子第141章 開張遇見黑社會第351章 聯(lián)合艦隊的覆滅(二)第353章 聯(lián)合艦隊的覆滅(四)第93章 東洋烤肉第222章 包頭遇襲第146章 侵略有理?第281章 東鄉(xiāng)平八郎的好運(yùn)氣(上)第375章 建國綱領(lǐng)第124章 犯我中華者!殺!第182章 甘肅回亂第193章 拜訪長庚第65章 武器試驗第273章 瘋狂而荒誕的夜襲(二)第184章 家有酸妻第287章 史上最大詐騙案(二)第86章 彈冠相慶第389章 孤家寡人第51章 楊士琦弔孝(下)第73章 沮喪的初戰(zhàn)第184章 家有酸妻第376章 民以食爲(wèi)天第13章 滿漢全席一品鍋第18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372章 朝鮮政策第250章 捨生取義第21章 策劃案第270章 大戰(zhàn)的前奏第111章 哪個女人不吃醋第32章 王霸之氣(上)第54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28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jīng)第41章 兩處情思第203章 大出血第194章 丐幫幫主第269章 日本海軍的天才第287章 史上最大詐騙案(二)第342章 日落紫禁城(下)第138章 正氣歌第30章 開業(yè)大吉第180章 老狐貍走麥城第45章 喬致庸(上)第381章 火燒春帆樓(下)第1章 這夥難民不尋常(上)第208章 袁世凱的城府第170章 婊子也有祖宗第192章 推廣牛痘第168章 苦肉計第214章 軍閥坯子第3章 一鍋燴了大清朝第165章 危機(jī)四伏第269章 日本海軍的天才第35章 英語也瘋狂第15章 神槍王天縱第109章 打你還得謝謝我(下)第91章 第五師團(tuán)第292章 史上最大詐騙案(七)第252章 誰是憤青誰是漢奸第314章 混亂第111章 哪個女人不吃醋第123章 血肉城關(guān)第230章 以卵擊山第299章 慈禧萬壽必“無疆”第96 容齡來了第213章 武器標(biāo)準(zhǔn)化的考慮第208章 袁世凱的城府第101章 莊虎臣的算計三十九章 一張照片第87章 丁香花園第119章 來歷不凡的扳指第300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第208章 袁世凱的城府第247章 刺殺計劃第349章 強(qiáng)國夢第38章 鴻門宴(下)第264章 板磚破洋槍第390章 皇上跑了第42章 飛來橫禍第283章 東鄉(xiāng)平八郎的好運(yùn)氣(下)第308章 國事與家事第224章 回回營的援兵第128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16章 議和議得議不得(上)第343章 我要當(dāng)皇帝第131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jīng)第347章 容齡歸國第8章 窩心的一戰(zhàn)成名(3)第1章 這夥難民不尋常(上)第128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26章 死路都想出活棋第265章 老樹發(fā)新芽第12章 莊畢的兒子第150章 中華共和國第156章 捏了個軟柿子第95 又見豬突第43章 生意興隆
第205章 莊虎臣的歪理第248章 黃河裡面開兵船?第384章 看誰比誰奸第214章 軍閥坯子第141章 開張遇見黑社會第351章 聯(lián)合艦隊的覆滅(二)第353章 聯(lián)合艦隊的覆滅(四)第93章 東洋烤肉第222章 包頭遇襲第146章 侵略有理?第281章 東鄉(xiāng)平八郎的好運(yùn)氣(上)第375章 建國綱領(lǐng)第124章 犯我中華者!殺!第182章 甘肅回亂第193章 拜訪長庚第65章 武器試驗第273章 瘋狂而荒誕的夜襲(二)第184章 家有酸妻第287章 史上最大詐騙案(二)第86章 彈冠相慶第389章 孤家寡人第51章 楊士琦弔孝(下)第73章 沮喪的初戰(zhàn)第184章 家有酸妻第376章 民以食爲(wèi)天第13章 滿漢全席一品鍋第18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372章 朝鮮政策第250章 捨生取義第21章 策劃案第270章 大戰(zhàn)的前奏第111章 哪個女人不吃醋第32章 王霸之氣(上)第54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28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jīng)第41章 兩處情思第203章 大出血第194章 丐幫幫主第269章 日本海軍的天才第287章 史上最大詐騙案(二)第342章 日落紫禁城(下)第138章 正氣歌第30章 開業(yè)大吉第180章 老狐貍走麥城第45章 喬致庸(上)第381章 火燒春帆樓(下)第1章 這夥難民不尋常(上)第208章 袁世凱的城府第170章 婊子也有祖宗第192章 推廣牛痘第168章 苦肉計第214章 軍閥坯子第3章 一鍋燴了大清朝第165章 危機(jī)四伏第269章 日本海軍的天才第35章 英語也瘋狂第15章 神槍王天縱第109章 打你還得謝謝我(下)第91章 第五師團(tuán)第292章 史上最大詐騙案(七)第252章 誰是憤青誰是漢奸第314章 混亂第111章 哪個女人不吃醋第123章 血肉城關(guān)第230章 以卵擊山第299章 慈禧萬壽必“無疆”第96 容齡來了第213章 武器標(biāo)準(zhǔn)化的考慮第208章 袁世凱的城府第101章 莊虎臣的算計三十九章 一張照片第87章 丁香花園第119章 來歷不凡的扳指第300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第208章 袁世凱的城府第247章 刺殺計劃第349章 強(qiáng)國夢第38章 鴻門宴(下)第264章 板磚破洋槍第390章 皇上跑了第42章 飛來橫禍第283章 東鄉(xiāng)平八郎的好運(yùn)氣(下)第308章 國事與家事第224章 回回營的援兵第128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16章 議和議得議不得(上)第343章 我要當(dāng)皇帝第131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jīng)第347章 容齡歸國第8章 窩心的一戰(zhàn)成名(3)第1章 這夥難民不尋常(上)第128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26章 死路都想出活棋第265章 老樹發(fā)新芽第12章 莊畢的兒子第150章 中華共和國第156章 捏了個軟柿子第95 又見豬突第43章 生意興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城县| 桑植县| 郁南县| 布拖县| 惠州市| 北票市| 泾阳县| 临湘市| 石林| 曲阜市| 海阳市| 长白| 淄博市| 翁源县| 通河县| 泰安市| 澄迈县| 汉阴县| 留坝县| 香河县| 唐山市| 阿鲁科尔沁旗| 青川县| 额敏县| 全椒县| 苍梧县| 泽普县| 白沙| 锡林郭勒盟| 海南省| 云安县| 新龙县| 通城县| 井陉县| 麟游县| 淅川县| 松江区| 图片| 舟曲县| 余干县| 张家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