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7章 容齡歸國

“大帥莫急啊,你把我的肩膀拍的好疼啊!我的小身板哪裡經受得起大帥這一掌!”

“好了,別賣關子了,趕快說吧!”莊虎臣急的跳腳。

“呵呵,顧小五在安南發來了電報,說是找到了大格格父女,二人都安然無恙,連根汗毛都沒傷,請大人儘管放心,顧小五現在安排船隻護送大格格到天津,從那裡登陸換馬車,估計用不一個月就到蘭州了!要不,直接去北京?那裡更快,大帥反正也是要進北京的!”李叔同樂呵呵的道。

聽見容齡平安無事,莊虎臣一顆懸在半空中的心總算是放進了肚子裡,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種深深的愧疚。已經五年了,五年的時間沒有見到容齡了。她由一個十九歲的少女變成二十四的成熟女人,不曉得她現在變成什麼樣子了?

在清末,一般女孩十六、七歲就要嫁人,在一些窮鄉僻壤,更是十二、三歲就成親,十四、五歲的女人就是孩子的媽媽了,二十四歲嫁不掉,基本上就沒人要了!

容齡是被自己給拖累了啊!事實上,不僅僅是容齡,連她妹妹齡也被牽連了。容齡是因爲心如死灰,一直不肯嫁人,而齡則是因爲已經被慈禧指婚給莊虎臣,又被拒婚。滿朝都知道這個事情,還有哪家王公大臣、親王貝勒敢去求親的?這兩姐妹熬成老姑娘,可以說,莊虎臣都脫不了干係。

“大人,顧小五電報說,裕庚貝勒已經發誓效忠大人了。”

“哦?真的?”

“千真萬確!”

莊虎臣有些喜出望外。容齡的爹既然不是滿清的死忠,那就好辦。要是裕庚是個老頑固,死活要效忠大清,這就麻煩了!

莊虎臣高興過後,突然感覺有些不對勁,盯著李叔同道:“息霜。你是不是老早就知道啊?要不然你怎麼一開始就信誓旦旦的說大格格肯定沒事兒?”

李叔同被他看得心裡發毛。忙賭咒發誓證明自己原本是不知情地。

莊虎臣從他地表情裡明明白白地看出。他一定是事先就知道。而且說不定容齡父女就是他安排給抓地。可也不想揭穿。也就沒有深究。

李叔同心裡發虛。忙要告辭。被莊虎臣一把拉住。

“大帥。還有什麼要交代地?”

“大格格不是還沒有出發嗎?通知顧小五。讓他將船開進旅順。”

“到旅順?那不是繞遠了嗎?”李叔同有些不理解。

莊虎臣詭秘的一笑道:“我也要去旅順,我還有兩件大事要辦。”

李叔同大感意外,忙問道:“大人不進北京城嗎?”

莊虎臣從荷包裡掏出銀煙盒,掏出兩支菸。扔給李叔同一支,自己拿一支在煙盒上磕了磕。李叔同忙掏出洋火,在牆壁上劃著,給莊虎臣點上。也給自己點了煙。

莊虎臣深深地吸了一口,辛辣而醇香的煙霧在肺裡轉了一圈,又被吐了出去。

李叔同一邊抽菸盯著莊虎臣,不曉得他要幹什麼。

莊虎臣過了半晌,方道:“去北京不急於一時,眼下又件最要緊的事情。”然後環顧四周,沒有外人,才悄悄的道:“你馬上安排十幾個敢死的勇士,我有天大地用處。”

李叔同見莊虎臣一本正經的樣子,連連點頭。

“事情一定要辦的機密。萬萬不能走漏半點風聲!”

“大人放心。一定辦的妥當,我親自去辦。不讓下人知道!”

莊虎臣滿意的拍拍他的肩膀道:“那就好!對了,說點私事吧。息霜啊,你也老大不小的了,該成個家了!”

李叔同眼睛裡閃過一絲悽楚,他忙壓抑住心神,強笑道:“大丈夫何患無妻?如今和俄國的仗還沒結束,和議還沒達成,大清雖亡了,各地督撫卻都還擁兵觀望,現在不是兒女情長地時候。”

“胡說,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連齊家都做不到,還談什麼治國、平天下!你和王天縱,一文一武,是我的左膀右臂,可看看你們倆,兩個連老婆都討不上的笨蛋!好了,你去辦差事吧,回頭我給你找個好的,知書達理又通洋文,還會跳舞、彈鋼琴地,如何啊?”

李叔同勉強擠出了一絲笑容:“大帥莫要拿我取笑。”

莊虎臣明白他心裡一直有個陰影,對被逼自殺的清倌人小翠喜一直念念不忘,也撫慰道:“息霜,人死不能復生,都好幾年了,人不能總活在過去吧?眼睛還得往前面看,我擔保給你找個好的,可你也得打起精神來,別到時候,我把你吹的雲山霧罩的,人家姑娘卻覺得你是個膿包廢物不肯應承,那可就打了我的臉了!”

李叔同也別他勾起了興趣,問道:“大人說是哪家的千金啊?”

莊虎臣呵呵一笑道:“怎麼,動心了?滾你的蛋吧,把正經事辦好,我包管給你找個稱心如意的。”

李叔同咧嘴一笑,轉身而去。

莊虎臣看著他略顯瘦消卻英姿勃發的身影,會心地一笑。

小格格齡被自己拖累一直嫁不出去,李叔同又是個大才子,這才叫個珠聯璧合,這兩個人要是走到一起,還是不錯地。今後也算是連襟了!

王天縱和馬櫻花的事情也該給辦了,兩人暗地裡已經好了四年了,一個非你不嫁,一個非她不娶,這都是公開地秘密,只是因爲馬家是回回,王天縱更不可能入贅才一直沒個結果。馬櫻花也被拖到了二十多歲,也算是標準的老姑娘了,這個事情也要給辦了。就算帶兵去搶親,也不能讓這倆人成了梁山伯、祝英臺!

等把旅順地事情料理清爽,乾脆自己娶容齡、李叔同娶齡、王天縱娶馬櫻花一起辦了得了,搞箇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集體婚禮。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不曉得後世的史官會不會說自己做事荒唐?

在上海地時候,自己將容齡摟在懷裡,兩個人看月亮看了整整一夜,雖然沒真的做什麼,但是那股處子幽香卻一直無法忘懷。

“總有一天。我會身披黃金戰甲,腳踏五彩祥雲來迎娶你!”,對她的承諾言猶在耳,本以爲今生無望了,沒想到,老天待自己還真的不薄,一定要辦個讓她意想不到的婚禮,也聊補一下對她的愧疚。只是楚顰兒那裡還需要安撫一下。她畢竟是正妻,而容齡也不能做妾吧?普通人可以一個正妻一個平妻,搞兩頭大,自己是準備當皇帝地。難道搞兩個皇后?那可是開天闢地頭一宗了!

莊虎臣不禁想的有些癡了,

一個憨厚的聲音笑道:“大帥,什麼事情想的如此入神?”莊虎臣正看著院子裡一樹的盛開地紅梅發呆,被嚇了一跳,忙回頭一看,原來是喬家的東家喬映霞,曹家的東家曹鴻彰和幾個西幫商人中有頭有臉的人物。

莊虎臣這纔想起,自己還約了他們談事情,而且交代了門房,看見他們來。直接給請進來。不需要另外通傳了。剛纔一出神,把正經事給忘記了!該死。該死!

“哦,沒什麼。院子裡的梅花開的好,一時興起罷了。”莊虎臣忙敷衍道。

“大人學貫中西,我等都是久聞的,只是一直無福,今天斗膽,求大人一幅墨寶,將來傳之子孫,也好光耀門楣啊!”曹鴻彰笑呵呵的道。

莊虎臣一聽這話,頭皮都發麻,自己地那筆字,私塾裡的孩子都比自己強,哪裡有膽量拿出來獻醜?莫非將來還要硬著頭皮說那叫“童體”,爾等不懂得欣賞?

“大人看,今日豔陽高照,梅花也開得嬌豔,大人何不趁此良辰美景,賦詩一首,也讓我等飽飽耳福,也添些雅趣!”喬映霞也在起鬨。

莊虎臣現在後悔的肝都疼了,當年提前剽竊了李叔同的《送別》,結果一下子出名了。盜版是要付出代價地,一個瞎話就得用另外一個瞎話掩蓋!

要是論起西學,莊虎臣還敢和別人吹幾句,而這作詩填詞,那就非自己所長了。在自己當年求學的年代裡,連老師都沒幾個人懂得平仄押韻,就更別提學生們了,所謂的詩歌都是:

毫無疑問

這是我見過的

最帥的一頭驢

它有兩隻眼睛還有四隻蹄意,要是敢拿出來顯擺,這些西幫的商人不把下巴都笑掉了。這些人雖然都是商人可也都是從小飽讀詩書的,莊虎臣打死也沒膽量班門弄斧。他們這個馬屁拍的,簡直是拿自己尋開心啊!

莊虎臣惡狠狠的用眼神掃視著這些人,看得他們心裡發毛,不曉得哪句話說錯了。

“今天咱們有大事要談,風花雪月、詩詞歌賦這些小道不過是末學,不關國計民生,還是正事兒要緊!”莊虎臣義正詞嚴地轉移著話題。

西幫商人心裡一凜,看莊虎臣地神色一定是有要事,忙收斂了笑容,跟著他進了簽押房。

幾個人分賓主落座,親隨們奉了各色香茶,毛尖、普洱、龍井還有甘肅特產的八寶茶,按照各人地喜好端了過來,大家道謝連聲。

莊虎臣用青花蓋碗的蓋子撇撇上面地浮沫,神情肅穆的看著這些西幫的商人,他們都是些人精,平日拜客的時候都是穿著官服,一個個都捐到了道臺,又都靠報效混了個紅頂子,一羣人湊在一起。不知道還以爲是朝會,可今天卻都是青衣小帽,大清的官服都扔在了家裡,只是還沒有剪辮子。

“各位,現在的形勢,不說你們都明白。滿中國到處都有你們的分號,你們地消息可比我靈通啊!”莊虎臣打著哈哈試圖緩解被自己搞的過於緊張的氣氛。

適得其反,喬映霞、曹鴻彰這些人反而更害怕了,臉色煞白、嘴脣烏青,身體也不由自主的哆嗦了起來。

莊虎臣覺得有些奇怪。稍微一思索,也就釋疑了,大清已經基本上算是亡了,慈禧已死,光緒被抓,各省督撫紛紛宣佈,袁世凱晚了一步,大軍還沒到直隸地界。北京城就破了,他反應也算是夠快,立刻通電,要求莊虎臣進京主政。現在西幫的商人看莊虎臣。已經是沒穿龍袍的皇帝,而莊虎臣說自己這些人比皇帝本事還大,那不是找死嗎?

“各位東家,別胡思亂想地,這次打俄國,你們有大功於國,我命人刻了個碑文,將各位的功績和捐獻的銀兩數目鐫刻在碑上,和陣亡將士的靈位一起讓後世子孫瞻仰,讓今後的人曉得。祖先們曾經爲國爲民作過什麼。”莊虎臣忙道。

“些許微勞。怎敢讓大人如此褒獎?這豈不是折了小地們的壽?”西幫商人各個喜不自勝,他們都知道陣亡將士在莊虎臣心裡的地位。每次出征前,所有將帥都要親自去拜祭。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莊虎臣都要親香祭拜,能講自己的名字放在神廟中,讓萬世子孫景仰,這份榮耀確實太讓人欣喜了。

“今天請大家來,有幾句話想和各位談談,各位對我莊虎臣,對甘肅的建設都是出過大力的,這個恩情我記下了

“不敢,不敢!爲大帥效勞,是應當應分的!”

莊虎臣話鋒一轉道:“可是私情歸私情,公義歸公義,各位這些年來和大清地官員打交道,不用銀子開路是萬萬不行的,這個我心裡有數。不過

曹鴻彰臉色的笑容立刻就僵硬了,忙跪下道:“大帥,我等雖然在別處如此,可是在甘肅卻萬萬沒敢賄賂官員啊,請大帥明察!”

莊虎臣俯下身子拉起他道:“曹東家,你不要害怕,聽我把話說完。曹鴻彰哆哆嗦嗦的爬起來,半個屁股坐在椅子上,腿依然在顫抖,靴子尖把地上地青磚敲的發出輕響。

莊虎臣笑道:“你們各位的功勞,我是記得的,今後一定論功行賞,喬東家你遠赴俄國,曹東家則去安南打點,各位都是冒著生命危險爲國家出力的,正是因爲各位有大功與國,我沒把你們當外人,這才說幾句掏心窩子的話。

各位這麼多年來,錢賺的不易,大清的官都是些什麼混賬王八蛋,我和你們一樣清楚,如不用銀子填他們的狗洞,你什麼都幹不成,別說你們了,本帥一年送給慶王、容齡的銀子就不下百萬兩之巨,否則地話,恐怕身家性命都不得保全。”

“謝大帥體諒!我們也是沒辦法啊!”

“可是各位想過沒有,你們有事情就想找官府,找官府出面,辦事是容易些,但是將來麻煩也大啊!我可是聽說在甘肅已經有人在拉攏廉政委員會地人了,這種事情,我是絕對不許的!至於是誰我就不點名了,這樣地事情,我希望今後不要再出現了,幾位和我都是多年的老相識,按你們西幫地說法是相與,你們又都是有功與國的,我可不想演一出含淚殺功臣的戲。”

一羣人聽的心驚膽戰,但是彼此卻互相對視,一副爲難的表情。莊虎臣明白他們想什麼,微微一笑道:“你們是擔心今後生意不好做了,對吧?”

喬映霞原本一直被壓在爺爺喬致庸的陰影之下,喬家的幾個大掌櫃閻唯藩、高玨、馬荀都不是很瞧的起他,自打認識莊虎臣以後,參股了“點金錢莊”。又在甘肅建了幾個工廠,喬家的財富在他手裡暴漲,喬家上下這纔算是對這個掌門人心服口服了,這才讓他腰桿硬了起來。他對莊虎臣最是忠心,又自恃聯絡俄國革命黨有功,所以壯著膽子咳嗽了一聲。

“喬東家。有什麼話就直說!”

“大帥,小人也就直言了,大清官場積弊重重,我等商賈本是四民之末,若不四時八節勤打點之些。那是禍不旋踵啊!若是稍有差池,不要說是幾代人數百年積累地一些財產,就是身家性命都難以保全,這個事情大人可以問一下點金錢莊的大掌櫃賈繼英,這裡的繁難他是最清楚的!”

一羣西幫商賈都是頻頻點頭。

“點金錢莊”最大的股東就是莊虎臣,趙裕德是名義上的東家,實際上裡裡外外地事情都靠賈繼英來操持,莊虎臣和趙裕德都很少問經營上的事情。幸好賈繼英的職業操守很好,西幫的規矩又嚴謹,每個掌櫃、跑街、夥計都有身股,最普通的夥計身股收入都超過縣太爺地封路了。誰要是想搗鬼就是傷害了所有人的利益,又有“用鄉不用親”的習慣,上下都是同鄉,卻沒有一個親屬,既貼心,又比親戚好管理,故此想貪污也不容易,辦事也活絡,十萬兩銀子以下的事情,大掌櫃自己就做主了。股東們都是相當的省

莊虎臣對於西幫還是相當有好感的。清末也怪了,最有操守和信用的居然是一羣被認爲是唯利是圖的商人。“萬兩銀子一句話”,很少有人借了錢不還地。西幫商人即使再有錢,也講究“千金之家食不兼味”,一頓飯有兩個葷菜都算是犯了家規。而最沒品行的則是自小熟讀聖賢書的文人和官吏,貪贓枉法自不必說了,朝堂之上拆爛污互相攻訐,下了朝眠花宿柳都算是輕的,養“兔子相公”地大有人在。

大清官場不是爛到這個程度,哪會幾千洋兵,三、五條兵船就可以隨時打進北京城?更不會亡國的時候,連個勤王、殉難的都沒有!

“你們擔心的事情,我很明白,可你們想過沒有,你們打點了張大人,李大人就心裡難受,要是連李大人也打點了,那也許師爺就拿住你們行賄的把柄,師爺那裡你打點不打點?等到你們把所有的大人、師爺、書吏都打點一遍了,那就變成一地官府全都爛了,那恐怕皇上心裡就要不舒坦了!要是當皇上的心裡不舒坦,你們的萬貫家財和身家性命還能有嗎?”莊虎臣淡淡的說道。

莊虎臣的話語雖然平淡,但是這些人卻如同五雷轟頂,皇上不舒坦?莊虎臣不就是未來地皇帝嗎?他這話裡有話啊,分明是上綱上線,意思是說行賄受賄動搖了他莊家地江山社稷啊!有這一條,任你原先有天大的功勞也是難逃一死!

“求大帥給指一條明路!”一羣人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

莊虎臣看他們嚇地全身都哆嗦,也不禁好笑,原先這些人還真的不怎麼怕自己,尤其是喬映霞、曹鴻彰,和自己是老熟人,一起喝酒都不曉得喝過多少回,酒酣耳熱地時候,放浪形骸也是常有的,現在一看大清要完蛋了,怕自己都怕成這個樣子。

君臣分際大如天啊!

辜鴻銘說的也未曾沒有道理,法律二字在中國嚇不住人,但是王法就不同了!中國人對於皇帝,那是有一種深入骨髓的畏懼。

“其實很簡單,你們結交官府的目的不過就是怕官府而已,你們可知道咱們中國的官員怕什麼?”

“怕皇上!”

莊虎臣哈哈大笑道:“你們說的對,是怕皇上,可是天高皇帝遠啊!皇帝不是菩薩,千手千眼,除了皇上之外,他們還怕什麼?”

喬映霞想了想道:“大清的官除了怕皇上,那就是一怕洋人,二怕報館!”

莊虎臣一拍大腿道:“著啊!既然當官的怕報館,你們就辦報紙啊!哪個當官的欺壓你們,勒索你們,你們就去告狀,狀子沒人接。那就在報紙上嚷嚷個驚天動地,搞它個朝野譁然,我就不信這些贓官不怕?當年楊乃武、小白菜的冤枉不就是靠的《申報》?李鴻章老中堂那在大清是何等地人物,軍機大臣的面子都不見得給,洋人公使、領事見他也是頭大,可他老人家見了報館的記者。一向也是敬重的很!”

“可這辦報館,我們都沒經驗啊!”

莊虎臣哈哈大笑道:“辦幾個報館能花多少銀子?就算打了水漂也比填贓官的狗洞強!”

喬映霞有些心動,可又面露難色道:“大人,這報紙上難免有些荒誕不經的言辭,干犯忌諱地事情。還是有些不妙!”

莊虎臣從椅子上一躍而起,正色道:“我向各位保證,今後絕對不許有因言獲罪的事情發生,這一條將來就作爲律法最高準則!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自古沒見過讓人說話亡國的,只有堵老百姓嘴纔會國將不國!”

“大帥英明啊!”

“大帥有唐宗宋祖之風,胸懷天下!”

一羣人立刻就拍起了馬屁。

莊虎臣不禁好笑,這些商人和官員有一樣的毛病。拍馬屁的套話幾乎是張口就來,流浪地不用經過大腦,都成了條件反射了。

“好了,這話我聽的也多了。沒什麼味道!我還是欣賞洋鬼子的做派,對政府看不順眼張口就罵,報紙上口誅筆伐。”

“那還得了?妄議朝政,這不是刁民、亂黨的作爲嗎?”一個西幫掌櫃搖著頭道。

莊虎臣哈哈大笑道:“虧你們還是和洋人做了幾百年買賣的,洋人的朝廷不就是由百姓選出來的嗎?既然捧的起他們,也踩地下他們,將來咱們中國也要這麼搞,你們將來也可以參與選舉啊,沒準你們這些人裡還能出個首相、總理大臣!”

一羣人湊趣的哈哈大笑,但是莊虎臣從他們的臉上分明看出來不相信的神情。不相信是正常地。中國數千年來,哪裡有百姓選出過政府首腦的?更不可能有官員怕百姓的。直到有一天。官逼民反了,當官的才曉得老百姓的厲害。可那時候,後悔也晚了!自打商鞅變法以後,中國幾乎就沒有一次真正意義上成功的改革!既然不肯自上由下的改革,只能等著改朝換代的造反了。

萬世尤行秦制度,自打秦朝以後,國家的形式基本就沒發生過變化,簡直是一潭死水!不停的重複造反皇帝、沒落、被推翻,新朝建立、再次沒落,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有時候,莊虎臣也覺得奇怪,爲什麼日本天皇七百年來一直都是擺設,可就沒有哪個幕府將軍把天皇制度給廢除了呢?要是換了中國,什麼萬世一系,早就連祖墳都給刨了!

莊虎臣已經想通了一個問題,虛君憲政和共和體制,實際上沒有多大地區別,最多就是國家多個要花錢養地廢物罷了,有沒有皇帝只是個名義。既然老百姓習慣頭上有個皇帝,那就給他們一個皇帝。

但是制度則必須結束,只要結束了國內的混亂局面,民主政治必須實行,否則中國這個隔些年就折騰一次地輪迴結束不了!自打甲午戰爭以後,西方對中國更加輕視,連公使都普遍給換了,把駐非洲各國的公使換到了中國,在列強地眼睛裡,中國和非洲殖民地國家的黑人,文明超度已經差不多可以畫等號了。

號稱五千年的文明之邦,浩如煙海的典籍、文章,可全國的識字率才百分之二,人民無知,官員無恥,老百姓對政治漠不關心,反正誰當皇帝都是一樣當差、納糧,知識與道德的傳承都出了莫大的問題,可以說好端端一箇中國被滿清統治了幾百年,硬生生給搞成了一個文化的沙漠!

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要完成國家的現代化和政治體制的民主化,真是難啊!

可正是因爲難,才更需要有人肯幹!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老天將我送到這裡,難道就是爲了繼續這千百年不變的輪迴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無論誰當皇帝,中國都一樣要衰落,老百姓都一樣過著牛馬般的生活。那反清還有什麼意義呢?

“大帥,眼下有件要務啊,這俗話說名不正言不順,言不順事不成啊!大帥眼看就要進北京了,這國號還沒定呢!天下百姓還在用大清的年號,這恐怕不成吧?”喬映霞提醒道。

莊虎臣微笑道:“這個都是小事。畢竟和俄國人地仗還不算真的打完了,就算打完了,議和也要議個一些時日,這個事情停停再說。”

喬映霞好心提醒,卻碰了個軟釘子。也就不說話了。

“今後就好了,太平盛世,天下一統,鑄劍爲犁,這天下的紛亂也要結束了!”太古“三多堂”的東家曹鴻彰急忙打圓場。

“是啊,收天下之兵,鑄成九鼎,以示江山一統!”

莊虎臣淡淡的一笑道:“天下一統是必須的。不過我也沒打算收天下之兵!”

“莫非大帥還要打仗?”曹鴻彰神色有些沮喪了,自打和俄國開戰以來,對俄國地貿易就徹底中斷了,西幫最大宗的貿易就是對蒙古和俄國。這一打仗,他們損失都不小。再要打下去,那恐怕就要傷了元氣了。

莊虎臣搖頭道:“仗是不能再打了,國家的經濟已經承受不了!我借了那麼多的洋債,現在連上海租界的地都給押給美國人了,說什麼也打不起了!”

“不打仗就好,不打仗就好!”幾個人擦著俄國地汗,心情終於平靜了些。

莊虎臣笑著道:“今後要立法,明確百姓手裡可以擁有槍支的權力,所以收天下之兵器的事情。我是不會幹的!”

“這恐怕不好吧?”

“有什麼不好?就是國家不許百姓有槍。那些壞人、盜匪還是有辦法弄到槍,而好人則任人宰割!老百姓有了槍。貪官污吏也就多了幾分忌憚,怕是作惡的時候。心裡也要掂量掂量!”

幾個西幫商人面面相覷,也不敢吭聲了。8226;分割線輪“里昂”號上,容齡站在甲板上,南海上溫暖的風吹的人心情想要飛起來,冬天地南海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節。

艦首劈開藍色的海水,激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海里可以清楚地看見魚羣遊過,海鷗圍繞著輪船飛行,不時俯衝下去掠過水麪,陽光在海面上灑下點點碎金。

這些日子像做夢一樣,原本心如枯井的日子,卻被慈禧的一道密旨給打亂了,裕庚貝勒被升爲北洋大臣,接旨立刻從法國回北京。而密旨的第二條則是讓長公主容齡下嫁陝甘總督莊虎臣。

莊虎臣,這個名字一直糾纏著容齡,想忘也忘記不掉,當年慈禧亂點鴛鴦譜,將齡許給了他,可他卻毅然給推了,寧可抗旨也不娶,儘管這個事情對妹妹齡是種傷害,可容齡心裡畢竟有了些許慰藉,自己的情郎要是成了妹夫,那恐怕她早就崩潰了。

滿心歡喜的回國,卻在西貢被人給綁了票,嚇了個半死,結果綁匪居然是莊虎臣的手下!現在莊虎臣已經是反了大清了,而自己是旗人,又被封了長公主的,算是慈禧的乾女兒,光緒的乾妹妹,如果再嫁給了莊虎臣,那旗人們該怎麼看待自己?自己一家人不被人用唾沫給淹死嗎?

容齡心思異常地煩亂,一會兒是喜一會兒是憂,喜中帶憂慮,算起來還是憂愁多餘喜悅。而貝勒裕庚則已經想通了,什麼旗人、漢人,莊虎臣當了皇帝,自己就是國丈了!女兒當皇后、貴妃,不比大清地長公主尊貴的多?況且自己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女兒和莊虎臣,郎有情妾有意,今後裕家的榮華富貴只會比以前更上層樓!

生了這樣地女兒,比生兒子還強啊!

貝勒裕庚心裡發出感慨!

“丫頭,回去吧,風大啊,不要吹出病來!”裕庚看著女兒,越看越喜歡。

容齡強笑道:“阿瑪,你回房吧,我再在上面呆一會。”

“海風大啊,傷了身子如何得了?這船是往北走的,以後越走就越冷了,到了旅順就是冰天雪地了!”裕庚從下人手裡接過一件外套,披在容齡身上。

容齡笑了笑,又看著遠方的海面發呆。

裕庚嘆口氣道:“齡這個丫頭,死活不肯跟我回來,非要留在巴黎,哎,都是我把她給慣壞了,學了一身洋人的毛病!”

“齡還是滿乖的,比起我來,她聽話許多。”

裕庚笑道:“你這個丫頭啊,當年瘋魔的很啊!一個人跑到北京城去,乖乖,那個時候,八國的亂兵都在北京城啊!我和你額娘都嚇壞了,生怕你出什麼事情,還好,皇天庇佑,你安然無恙,可你額娘卻被嚇的大病了一場,半個月都沒下了牀!”

容齡聽他說起這個,有些愧疚,低著頭撫弄著衣角道:“都是女兒不懂事,讓阿瑪、額娘操心了。”

裕庚一擺手道:“我和你額娘嚇了一場不假,可你和齡都封了公主,也算是光耀了門楣了!這次去旅順,你也不要想太多了,我也想明白了,咱們祖上都是漢人,你嫁給莊虎臣,也沒什麼把不對!”

容齡苦笑著道:“阿瑪,你覺得滿大清,誰把咱們漢軍旗人當漢人看過嗎?”

“好了,別胡思亂想了,兒女的親事,父母做主!這事你得聽我的!”裕庚一本正經的道。

容齡苦笑著不說話,只是望著大海的盡頭。

第20章 偷聽來的發財大計第215章 馬福祥掏大糞第165章 危機四伏第320章 最不怕死的兵第337章 兩隻紙老虎第328章 逼上梁山第126章 清官與清倌第181章 租界之王第330章 太監,太奸第310章 不期而遇的決戰(一)第387章 王師凱旋第338章 黃禍第204章 求才若渴第193章 拜訪長庚第139章 太后要變法第40章 容齡格格第57章 拜大神第248章 黃河裡面開兵船?第181章 租界之王第269章 日本海軍的天才第62章 政/治迫/害第167章 自殘第41章 兩處情思第261章 伊藤博文的謀劃第24章 攔路不劫道第363章 以戰促和第107章 到底誰是條狗第354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五)第22章 送銀子找死第320章 最不怕死的兵第192章 推廣牛痘第103章 西安不安第52章 不解死局第176章 收網發洋財第200章 圍攻沙家寨第188章 蛟龍入海第177章 有仇必報第316章 國家與國民第95 又見豬突第213章 武器標準化的考慮第262章 軍神的弱點第88章 初戰總結第142章 海上聞人第104章 殺俘(上)第60章 子彈整容第162章 火燒鑾儀殿第167章 自殘第283章 東鄉平八郎的好運氣(下)第185章 第三次婚禮第208章 袁世凱的城府第7章 窩心的一戰成名(2)第253章 擒虎容易縱虎難第162章 火燒鑾儀殿第355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六)第252章 誰是憤青誰是漢奸第380章 火燒春帆樓(中)第60章 子彈整容第230章 以卵擊山第323章 痛打落水狗第156章 捏了個軟柿子第362章 鴻門宴第140章 初到上海二十八章 當家人不當家第52章 不解死局第335章 陰謀的味道第137章 驚天陰謀第213章 武器標準化的考慮第384章 看誰比誰奸第43章 生意興隆第82章 毛驢與猴子之戰第305章 龍旗飄揚的艦隊第32章 王霸之氣(上)第212章 招股大會第101章 莊虎臣的算計第102章 嚇唬慈禧第374章 千頭萬緒第18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95 又見豬突第361章 大清最後一個忠臣第366章 提著豬頭找不到廟門第143章 修理黃金榮第195章 李鴻章死了第352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三)第229章 圍魏救趙第201章 栽贓陷害第235章 活佛見活佛第88章 初戰總結第364章 東北巨匪二十八章 當家人不當家第182章 甘肅回亂第116章 未雨綢繆第186章 洞房花燭第20章 偷聽來的發財大計第297章 大阪陷落(二)第166章 遇襲第99章 有錢能使洋鬼推磨第106章 殺俘(下)第333章 海上驚變第197章 招降納叛第50章 楊士琦弔孝(中)
第20章 偷聽來的發財大計第215章 馬福祥掏大糞第165章 危機四伏第320章 最不怕死的兵第337章 兩隻紙老虎第328章 逼上梁山第126章 清官與清倌第181章 租界之王第330章 太監,太奸第310章 不期而遇的決戰(一)第387章 王師凱旋第338章 黃禍第204章 求才若渴第193章 拜訪長庚第139章 太后要變法第40章 容齡格格第57章 拜大神第248章 黃河裡面開兵船?第181章 租界之王第269章 日本海軍的天才第62章 政/治迫/害第167章 自殘第41章 兩處情思第261章 伊藤博文的謀劃第24章 攔路不劫道第363章 以戰促和第107章 到底誰是條狗第354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五)第22章 送銀子找死第320章 最不怕死的兵第192章 推廣牛痘第103章 西安不安第52章 不解死局第176章 收網發洋財第200章 圍攻沙家寨第188章 蛟龍入海第177章 有仇必報第316章 國家與國民第95 又見豬突第213章 武器標準化的考慮第262章 軍神的弱點第88章 初戰總結第142章 海上聞人第104章 殺俘(上)第60章 子彈整容第162章 火燒鑾儀殿第167章 自殘第283章 東鄉平八郎的好運氣(下)第185章 第三次婚禮第208章 袁世凱的城府第7章 窩心的一戰成名(2)第253章 擒虎容易縱虎難第162章 火燒鑾儀殿第355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六)第252章 誰是憤青誰是漢奸第380章 火燒春帆樓(中)第60章 子彈整容第230章 以卵擊山第323章 痛打落水狗第156章 捏了個軟柿子第362章 鴻門宴第140章 初到上海二十八章 當家人不當家第52章 不解死局第335章 陰謀的味道第137章 驚天陰謀第213章 武器標準化的考慮第384章 看誰比誰奸第43章 生意興隆第82章 毛驢與猴子之戰第305章 龍旗飄揚的艦隊第32章 王霸之氣(上)第212章 招股大會第101章 莊虎臣的算計第102章 嚇唬慈禧第374章 千頭萬緒第18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95 又見豬突第361章 大清最後一個忠臣第366章 提著豬頭找不到廟門第143章 修理黃金榮第195章 李鴻章死了第352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三)第229章 圍魏救趙第201章 栽贓陷害第235章 活佛見活佛第88章 初戰總結第364章 東北巨匪二十八章 當家人不當家第182章 甘肅回亂第116章 未雨綢繆第186章 洞房花燭第20章 偷聽來的發財大計第297章 大阪陷落(二)第166章 遇襲第99章 有錢能使洋鬼推磨第106章 殺俘(下)第333章 海上驚變第197章 招降納叛第50章 楊士琦弔孝(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普洱| 德兴市| 松潘县| 邹城市| 镇江市| 平遥县| 吉林省| 巴林左旗| 罗山县| 工布江达县| 红河县| 鄱阳县| 宜良县| 东丰县| 筠连县| 招远市| 黄陵县| 达日县| 图们市| 淮南市| 宕昌县| 绥江县| 海原县| 西吉县| 聂拉木县| 河西区| 鹿泉市| 唐山市| 台南县| 奈曼旗| 化隆| 睢宁县| 高安市| 诏安县| 双牌县| 丹江口市| 苏尼特左旗| 吉木乃县| 深州市| 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