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6章 清官與清倌

聯軍的主力離娘子關只有兩天的路程了,偵察哨的訊息一天一夜就沒斷過。這次聯軍可算是下了血本,足足兩萬五千人掛零,其中日軍七千、俄軍五千、德軍五千、英軍三千五百人,法軍一千二百人,其他各國多的七、八百,少的五、六十也算一路。拖了一百三、四十門大炮,浩浩蕩蕩的殺向山西。

可是這這緊急關頭,莊虎臣卻帶上大營衆將到山上拜神去了。除了傷得不能動彈的方友升和托克泰,其他人都去了。去的還是離大營不遠的山上,拜的還是那座白麪將軍陳餘廟。不過廟裡的白麪將軍塑像早就被扔到山溝了,現在殘破的大殿裡供奉的不是三清、四帝,也不是佛祖、菩薩,而是擺了密密麻麻上千個靈牌,因爲是連夜趕製的,連上面的油漆都還沒幹透。這上面的牌位全是在娘子關戰死的官兵的靈位,“砰、砰、砰”三陣排槍響過。莊虎臣全套的四品鴛鴦補服,紅頂子鮮豔似血。他第一個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響頭。其他的官員也按照品級順序磕頭行禮。

莊虎臣等大家都磕完頭,對著所有人道:“從今天開始,這就是新規矩,凡是戰死的官兵,一律設靈位,享受後人祭奠。”

這些武官有的感動的想流淚,有的卻不以爲然,死幾個小兵值得如此做作嗎?但是再心裡不痛快,也只能盛讚大人英明。莊虎臣本來是要建一座恢弘的陵園的,但是現在大戰在即,時間不允許,只能等打完仗才能修了。

大營衆將的反應不一,但是娘子關各營頭的兵勇對這個消息可是興奮到癲狂。大清的老爺們什麼時候把這些大頭兵當過人看?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除了湘西苗漢混居。民風彪悍出了“竿軍”這樣的怪胎之外,其他人誰願意當兵啊?就是綠營的兵也把做小買賣當成正經營生,當兵做了副業。只有朝廷派人視察地時候,纔出出操,那些有錢的就乾脆僱人頂替。現在欽差大人居然要把戰死的建廟祭奠,那就是不得了的大事兒了。中國人爲什麼那麼注重家鄉,所謂葉落歸根,萬川奔流終到海的說法,就是怕死在外面無人祭奠,成了孤魂野鬼。中國的神和洋人大不相同。他不是脫離世俗的存在,而是被人封的,姜子牙受玉虛宮符印,要享受人間富貴,不能成神,但是他卻可以封神。自古中國大部分的神都是朝廷封的,所以纔會有關二爺“漢稱侯明稱王清稱大帝”地說法。

什麼叫神?在中國人心目裡除了自家親族,還有外人供奉香火的人就算是神了。而莊虎臣是什麼人啊?他是欽差呀,代表著朝廷,他建廟供奉。那這些人就算是受了朝廷的皇封。也就是說,只要戰死的人都算是位列仙班,成神了。這太了不得了。現在大營裡所有的人都在談論這件事情。今後打仗死的人就不能算是客死異鄉了,而是可以四時八節受萬家香火,即使不算是成佛做祖,起碼也是個天兵天將。本來中國人就最在乎死後哀榮,再窮的家死了老子娘,借錢也要辦的排場,不然就算不孝。就連武則天當年想立武家的人做皇帝,也被狄人傑一句:“以侄祀姑,自古未聞,如後世不得血食。則爲孤魂野鬼”的話嚇地不敢再提。

本來一條人命三百兩就讓這些當兵的心動不已,現在又有如此尊榮,那還怕什麼?再加上娘子關有那麼多的義和團神棍給做業務解說員,把亂七八糟地故事講的真事兒一般,更是讓這些丘八熱血沸騰。

莊虎臣本來沒想那麼多的。只是覺得把戰死的士兵隨便找個坑一埋,實在心裡不好受,就當是建個烈士陵園,起碼有個看墳的也不那麼可憐,而且多少能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現在洋兵說話就到了。自己手裡能打的牌也就那麼多。兵力基本上夠用了。娘子關的地形也決定了人多了用處不大,三、四千人基本上把這裡擺滿了。現在自己手裡有一萬兩千人。又臨時從義和團裡挑選了三千作爲預備隊,算是一萬五千人,足夠滿員的三十個營頭了。防禦陣地和工事是早就修建好了的,現在也不過是把兩邊山路上地阻擊陣地再加強一些,防止再次被偷襲。當然並不是說不能增加兵員,現在只要莊虎臣說要,再調個三、兩萬人那絕對不是問題。可是,手裡這些兵剛剛好了些,總算是有膽量和洋人拼命了,如果再增加新兵,說不定他們鼓起的這點勇氣到時候被新兵的潰逃一帶,也跟著逃跑,那麻煩就大了。只有把士氣鼓得再足一點,纔是增加戰鬥力的唯一辦法。

本來這次被廓爾喀人偷襲,士兵居然沒逃跑,還敢去玩命,確實讓莊虎臣覺得驚奇。後來幾個榆林堡的親兵因爲和下面地士兵有過一些接觸,給他解了疑惑。這些兵們是算過一筆帳的,覺得自己幹一輩子都不可能給老婆、孩子留那麼多的錢,所以爲了三百兩,死就死了。甚至一些沒戰死的兵還暗暗羨慕他們。

這個解釋讓莊虎臣哭笑不得,原來人命也是可以用銀子衡量的,他們居然把生命當做了生意地本錢。可是往深裡想想,確實覺得悲哀。爲什麼清朝地兵這麼怕死?往往敵人槍聲都還沒聽見,就跑的無影無蹤?除了平日訓練太差,無法進入臨戰狀態,對戰場本能地恐懼之外,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窮了。世界上還能有比窮更可怕的事情嗎?窮能剝奪人所有的尊嚴,窮能消磨掉人的勇氣和意志。

莊虎臣前些日子審那些給洋人當奸細的教民時,發現他們和義和團有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原本都是農村最貧苦無依的人,只要誰給口飯吃,或者是有一股勢力可以依靠,那就會毫不猶豫的投靠,根本不會考慮什麼國家、民族、宗教信仰什麼的。吃飯和不被人欺負是他們最起碼的要求,誰能滿足這個。就給誰賣命。

而這些當兵的,爲什麼那麼怕死,也就很好解釋了。他們這些人都是家裡地經濟支柱,不管是一邊拿一兩半軍餉一邊做買賣的綠營或者是拿三兩四錢五的武衛軍,家裡都要靠他們養活。如果他們死了,家裡就塌了天,老婆孩子即使不餓死,也會成了叫花子。所以,保住自己的命就是保住一家的平安。中國人歷來是有家而無國的,只有家庭觀念沒有國家觀念。可是在這個體制下,有國家觀念又能如何?國家在自己死了以後能讓老婆孩子不捱餓嗎?國家能讓餓的受不了的老婆不改嫁嗎?國家能讓老婆改嫁後孩子不受欺負嗎?既然都做不到,那還是保住命要緊。現在有三百兩的燒埋銀子,那死了還怕什麼?這些錢能買幾十畝的好地,足夠老婆孩子過上好日子了,自己如果活著,怕是一輩子都賺不到那麼多地錢。

想通了這些,莊虎臣更難受了,爲什麼老百姓能窮的這個地步?能窮的可以做漢奸,可以一邊當了義和團一邊去搶劫。可以讓士兵爲了保住每個月那點可憐的軍餉而不敢英勇作戰,也可以讓這些士兵爲了三百兩銀子漠視自己的生命毫不猶豫的去死。

朝廷裡的大佬個個肥的流油,“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連李鴻章這樣算是比較開眼的大臣都貪的家財鉅萬,更何況其他人?

莊虎臣拜完了神,一路上都是心神不寧,回到大營,就鑽進了自己地大帳發呆。別人也不好問他什麼,只得各自回營,只有楊士琦跟著他進了中軍帳。

楊士琦對正在出神的莊虎臣問道:“大人想什麼吶?”

莊虎臣隨口說道:“我在想,這次傷亡上千人,撫卹的銀子可是好大一筆啊。”

楊士琦滿不在乎地笑笑:“區區之數。也值得大人如此掛心?”

莊虎臣瞪大了眼睛看著他道:“杏城兄,你好大的口氣,幾十萬兩,居然說是區區之數?”

楊士琦哈哈一笑道:“大人要論軍事和洋務上的學問,怕是可著大清找。也尋不出個比大人明白的,但是要論官場上的手段,怕是大人還欠缺了些。”

莊虎臣被他說迷糊了,怎麼又扯上官場了?忙問道:“這裡有什麼文章嗎?”

楊士琦笑著問道:“大人打了這幾仗,共花費幾何?”

莊虎臣撓撓頭。這個他還真沒太注意。似乎前幾天高玨大掌櫃和他提過,大致說了個數目。但是自己沒太在意,努力回想了一下道:“大約已經花了二百多萬了吧,這個包括給慶王、榮中堂和李大總管的那一筆,具體的也想不清楚了,其他的什麼伙食、被服、槍彈、火藥,亂七八糟的總共所有的加起來估計也就二百二、三十萬兩地樣子。”

楊士琦隨便找了個椅子坐下,笑瞇瞇的問他:“不知大人準備報銷多少?”

莊虎臣疑惑道:“除了送禮的七十萬,自然是報銷一百五十萬左右了,花多少報多少啊。”

楊士琦搖頭道:“大人錯了,弄顛倒了。”

莊虎臣更是不明白他葫蘆裡賣什麼藥了,問道:“什麼顛倒了?”

楊士琦笑道:“大人把數字弄顛倒了,要報五百一十萬還差不多。”

莊虎臣被驚的嘴都合不上了,站起來瞪著他半天方道:“你這是讓我貪污?”

楊士琦微笑著道:“大人坐下來,別激動,聽我說。大人如果真的按一百五十萬開具報銷,那就把滿朝都得罪光了,怕是太后那裡聖眷再好,也難保大人無恙了。”

莊虎臣真地被他弄迷糊了,怎麼不貪污就成了全民公敵了?但是知道楊士琦對於官場的事情門清,又看他不象說笑話的樣子,好奇的問道:“杏城兄還是說明白些,兄弟聽不懂。”

楊士琦又笑了笑,自己在西洋暖壺裡倒了杯白開水,吹吹熱氣,抿了一小口,方纔說道:“這個就是我說大人對官場手段不熟悉的地方,大人可知道。現在一個府道滅個蟊賊要報銷多少?起碼是五、六十萬地銀子!而和洋人開戰,報銷個三、五百萬平常之事罷了,而大人打了幾場那麼大地勝仗,如果只開具一百五十萬的報銷,那豈不是說各省各道都報了花帳,滿朝皆貪獨大人一個是清官?這些省道官員後面都有軍機、大學士、王爺站在身後,得罪了他們就是得罪了他們身後地人,這不是平白地把滿朝的官員都得罪了嗎?那大人在朝廷裡還有立錐之地嗎?”

莊虎臣終於聽懂了,這裡的學問居然如此之大,苦笑道:“這不是逼我做個貪官嗎?這朝廷裡就沒一個清官了嗎?”

楊士琦冷笑道:“這大清朝的清官怕是和窯子裡的清倌人差不多了。到底清不清的天知道!多少婊子爲了擡身價都說自己是個清的,實際上早就被人開了苞!只不過是騙那些花了大價錢梳籠的冤桶多出幾個銀子!朝廷裡所謂的清官也就是擺個樣子給人看,哪有不要錢的?真是不要錢,也不過是嫌少罷了。”

楊士琦地一番比較讓莊虎臣哭笑不得,原來當官和當婊子居然有這麼多的相通之處,也難爲他想得出來。莊虎臣苦笑道:“那如果想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就不行嗎?”

楊士琦看著莊虎臣不開竅的榆木腦袋,無奈道:“我的欽差大人啊,這烏鴉窩裡如何容的下一隻白烏鴉?大人,我問你。如果你的上司收了別人的銀子,讓你幫那個人做件事,你是幫還是不幫?”

莊虎臣楞了一下道:“幫自然是要幫。不幫的話今後恐怕日子就難過了,不過我幫可以幫,銀子可以不收啊。”

楊士琦苦著臉,看著這個平日裡挺精明,今天就是不開竅的欽差道:“大人又錯了,大人不幫,自然是將來要倒黴的,如果幫了不收銀子,恐怕就更倒黴。”

莊虎臣這下又不明白了:“我幫了他,爲什麼還會倒黴?”

楊士琦又喝了口水道:“大人你想。如果你幫了上司地忙,卻不肯和他一起收銀子,上司會如何想你?他必然認爲你是故意抓他的把柄將來好挾制他,他肯定也會退了銀子,然後還會告訴你。這件事兒不用辦了,先摘乾淨自己,不過你擋了他的財路,他又認爲你居心叵測,那不拿你作伐。還拿哪個整治?”

莊虎臣這下算是徹底明白了。這大清地官場要遠比自己想象的還要複雜百倍,喃喃道:“這官場就真的沒有好人的出路了?”

楊士琦一撇嘴。冷冷道:“這官場就是污泥濁水,哪容得你獨善其身?只要跳進來,自然就是一身的爛泥巴。”

莊虎臣沒想到,自己隨口的一句話,就引出來了這麼一大套的官場厚黑學,今天和楊士琦的一席話,算是對大清朝又多了幾分認識。原本以爲,那些當官是就是錢迷了眼,現在看來,只要你有當官的癮,那就必須要貪,否則別說把官當上去,越做越大,就是想安安穩穩的當下去,不求升遷,只求個平安那也是不可能地。

現在終於明白爲什麼清末到處是貪官,這樣的環境根本就沒有清官生存的土壤,要麼你和大家一起貪,要麼被大家踩死,只要不同流合污,自然會被排擠出官場,甚至身家性命不得保全。縱然你是海瑞、包龍圖轉世,到了這個時代,只要你還想當官,自然也能把你逼成了和紳。

莊虎臣苦笑道:“看來我也只能當個庸人了。”楊士琦笑道:“和光同塵纔是自保之道,況且大人所謀者大,只有先求自保,然後纔有進取之階。”

莊虎臣無奈道:“這樣的朝廷,生生是要把我逼成個貪官啊。”

楊士琦哈哈一笑道:“做貪官有什麼不好?起碼大人不用再擔心給士卒的撫卹銀子要掏自家地腰包了。”

莊虎臣看著他,無言以對,默然不語。

第177章 一肚子壞水第208章 袁世凱的城府第197章 蘭州教案第218章 誰是英國的盟友第358章 勸進第81章 戰場經紀人第361章 大清最後一個忠臣第344章 慈禧之死(上)第145章 冷夜清秋第18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78章 第一次交鋒第117章 帝王之術第239章 歐羅巴抄底第142章 海上聞人第355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六)第18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286章 史上最大詐騙案(一)第181章 租界之王第86章 彈冠相慶第257章 東京御前會議第43章 生意興隆第270章 大戰的前奏第52章 不解死局第197章 蘭州教案第14章 雞鳴驛裡無雞鳴第96 容齡來了第36章 都拿戰國來說事兒第137章 驚天陰謀第60章 子彈整容第53章 送別歌第229章 圍魏救趙六十三章 殺人如宰豬第119章 來歷不凡的扳指第112章 莊虎臣的心思第329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94章 連環毒計第199章 莊屠夫第1章 這夥難民不尋常(上)第228章 收服蒙古的計劃第18章 紅娘盜走張生線第312章 不期而遇的決戰(三)第224章 回回營的援兵第253章 擒虎容易縱虎難第54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95章 李鴻章死了第216章 新軍特訓第138章 正氣歌第25章 有錢人也發愁第274章 瘋狂而荒誕的夜襲(三)第116章 未雨綢繆二十八章 當家人不當家第176章 地產風波第107章 到底誰是條狗第88章 初戰總結第103章 出了什麼大事兒?第207章 一箭三雕第142章 海上聞人第206章 慈禧迴鑾第364章 東北巨匪第227章 騎兵對決第140章 初到上海第163章 中俄密約第384章 看誰比誰奸第108章 打你還得謝謝我(上)第210章 螃蟹豆腐第107章 到底誰是條狗第390章 皇上跑了第307章 揚帆出海第295章 對馬疑雲第178章 第一次交鋒第250章 捨生取義第386章 出走第356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第382章 心有餘悸第177章 一肚子壞水第224章 回回營的援兵第346章 讀史越讀越糊塗第176章 收網發洋財第170章 婊子也有祖宗第108章 打你還得謝謝我(上)第328章 逼上梁山第284章 菜鳥艦隊第171章 初試雲雨第102章 嚇唬慈禧第287章 史上最大詐騙案(二)第33章 王霸之氣(下)第351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二)第227章 一個都不放過第157章 不議的議和第312章 不期而遇的決戰(三)第29章 張燈結綵第384章 看誰比誰奸第312章 不期而遇的決戰(三)第330章 太監,太奸第364章 東北巨匪第226章 俄國僱傭兵第140章 初到上海第64章 精神力量的源泉第263章 清末三屠
第177章 一肚子壞水第208章 袁世凱的城府第197章 蘭州教案第218章 誰是英國的盟友第358章 勸進第81章 戰場經紀人第361章 大清最後一個忠臣第344章 慈禧之死(上)第145章 冷夜清秋第18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78章 第一次交鋒第117章 帝王之術第239章 歐羅巴抄底第142章 海上聞人第355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六)第18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286章 史上最大詐騙案(一)第181章 租界之王第86章 彈冠相慶第257章 東京御前會議第43章 生意興隆第270章 大戰的前奏第52章 不解死局第197章 蘭州教案第14章 雞鳴驛裡無雞鳴第96 容齡來了第36章 都拿戰國來說事兒第137章 驚天陰謀第60章 子彈整容第53章 送別歌第229章 圍魏救趙六十三章 殺人如宰豬第119章 來歷不凡的扳指第112章 莊虎臣的心思第329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94章 連環毒計第199章 莊屠夫第1章 這夥難民不尋常(上)第228章 收服蒙古的計劃第18章 紅娘盜走張生線第312章 不期而遇的決戰(三)第224章 回回營的援兵第253章 擒虎容易縱虎難第54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95章 李鴻章死了第216章 新軍特訓第138章 正氣歌第25章 有錢人也發愁第274章 瘋狂而荒誕的夜襲(三)第116章 未雨綢繆二十八章 當家人不當家第176章 地產風波第107章 到底誰是條狗第88章 初戰總結第103章 出了什麼大事兒?第207章 一箭三雕第142章 海上聞人第206章 慈禧迴鑾第364章 東北巨匪第227章 騎兵對決第140章 初到上海第163章 中俄密約第384章 看誰比誰奸第108章 打你還得謝謝我(上)第210章 螃蟹豆腐第107章 到底誰是條狗第390章 皇上跑了第307章 揚帆出海第295章 對馬疑雲第178章 第一次交鋒第250章 捨生取義第386章 出走第356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第382章 心有餘悸第177章 一肚子壞水第224章 回回營的援兵第346章 讀史越讀越糊塗第176章 收網發洋財第170章 婊子也有祖宗第108章 打你還得謝謝我(上)第328章 逼上梁山第284章 菜鳥艦隊第171章 初試雲雨第102章 嚇唬慈禧第287章 史上最大詐騙案(二)第33章 王霸之氣(下)第351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二)第227章 一個都不放過第157章 不議的議和第312章 不期而遇的決戰(三)第29章 張燈結綵第384章 看誰比誰奸第312章 不期而遇的決戰(三)第330章 太監,太奸第364章 東北巨匪第226章 俄國僱傭兵第140章 初到上海第64章 精神力量的源泉第263章 清末三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弋阳县| 南京市| 湖口县| 江西省| 宁武县| 鹤峰县| 米脂县| 武邑县| 卫辉市| 武胜县| 盖州市| 泰宁县| 蓬安县| 共和县| 运城市| 松桃| 宿迁市| 宜黄县| 营山县| 南丹县| 两当县| 民和| 中江县| 古蔺县| 文昌市| 黎平县| 淮滨县| 罗山县| 和平区| 巴青县| 资兴市| 南通市| 秦安县| 上蔡县| 南投县| 天全县| 敦化市| 平南县| 塔河县| 吴堡县| 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