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8章 正氣歌

莊虎臣自打穿越以來,面對當時的人總覺得自己有種智力上的優越感,多你們一百年的知識,還不玩死你們?可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秘密被揭露,才覺得很多原本以爲非常簡單的事情後面居然都有那麼深的背景。自己所知道的歷史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兒,還談的是什麼先知先覺?

楊士琦拿給自己看的兩張紙片一張是那張僞造的照會,另外一份就是榮祿給李鴻章的電報抄稿。這些事情在朝堂上幾乎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那些軍機、大學士人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兒,只有莊虎臣這樣在朝堂沒根基的纔不曉得裡面的機關訣竅,沒人點撥他,更沒人會把這些不能明白說出口的東西告訴他。楊士琦倒是老早就知道的,但是總覺得時機不到,又怕莊虎臣太年輕,做事不老成。就沒對他說。在娘子關這段日子,他對莊虎臣早已經是服服帖帖,又聽說榮祿舉薦了莊虎臣當議和的欽差,當然還是副使,莊虎臣就是個老二命,做正欽差官職和資歷都差的太遠。

莊虎臣終於明白了榮祿爲什麼要推薦自己去議和,也明白爲什麼慈禧居然那麼輕易就答應了。朝廷里人才凋零,若說做駢四儷六的頌聖文章,或是填詞做詩的人那是不少,但是說到實務政治那自然是個懵懂,尤其是能帶兵通曉西洋事物的則是鳳毛麟角,李鴻章老了。榮祿也老了,中生代就剩下一個袁世凱是既然能掌兵。又通洋務地,可他的德行讓慈禧很不放心,朝廷裡現在迫切需要培養一個能鎮得住場面地重臣來撐持這個局面,將來代替李鴻章來裱糊這個四面透風的大屋子,劃這條到處漏水的破船。

別說袁世凱其人,李鴻章對他嗤之以鼻,連榮祿對他也有些含糊,現在榮祿已經是小醇王的岳父了,翁婿情深。自然要替他打算。更爲重要的是,朝堂裡現在都知道,皇帝無子嗣,如果醇王生了兒子的話,那肯定是要立爲儲君的,至於載漪家生的那個大阿哥,怕是議和一過。能留條命就算祖宗有靈了,還想承襲大統,搶榮祿這個還沒出世的外孫子地皇帝位置?那不是做夢是什麼?爲了這個外孫,榮祿也絕對容不得大阿哥即位!

可小醇王性格懦弱,如果袁世凱執掌朝綱,怕是他很難震懾的住他,榮祿清楚,自己活一天,袁世凱就一天不敢炸翅兒,但是要是自己死了。就醇王那兩下子,肯定不是這個項城出來的兵痞的對手。

榮祿覺得必須要再扶持一個人將來對抗袁世凱,否則將來有一天他一人獨大,可是相當的不妙!但滿朝裡挑來揀去,也就只有莊虎臣是個既懂軍事又通洋務的,並且他對朝廷裡的事還是個半懂不懂地,而且又沒什麼根基,最是合適。

以這次來看,他居然要花大錢謀個甘軍提督,提督固然說起來是個一品。但那有什麼實權?榮祿是做個十多年西安將軍的人,最是明白。糧餉控制在督撫手裡,沒糧沒餉的兵就是擺設,哪裡有弄個實缺的藩臺、臬臺實惠?而且文官也清貴些,將來升督撫甚至進軍機也更容易些!

既然他願意當這個提督。索性就支持了他。將來一旦袁世凱有不臣之心,有莊虎臣這個能打的。興許能讓袁世凱不敢輕舉妄動。而莊虎臣僻居西北苦寒之地,很難輕易做大,董福祥在甘肅和新疆那麼張狂,可到了北京不也什麼都不是嗎?難得太后又寵愛他,上次他制止了醇王他們殺洋人俘虜的舉動,給光緒也消弭了災禍,就算太后死了,皇上再次親政,也不會動搖他的地位。但是漢人權力過大,畢竟是很可怕的事情,如果不是滿州子弟太不成器,說什麼也不會讓漢人執掌大軍的。

榮祿既想用莊虎臣又想防著他,就動了心思,舉薦莊虎臣去參與議和。這個和不管議成什麼情況,割地、賠款這些事情自然是少不了的。不管莊虎臣在談判桌上在能爭取,多少也要給洋人賠些個銀子地,只要和議一成,莊虎臣在漢人心目裡的民族英雄形象立刻就毀了,漢奸的帽子自然就扣在頭上,將來就算有一天莊虎臣起了貳心,想造反的時候,也號召不起天下漢人支持,當年吳三桂不就是個例子?大清朝自然還是正朔,自己那個沒出世的外孫皇帝位置自然是穩穩的。

楊士琦把榮祿的心思都被猜透了,最後他說的話非常有道理:“大人,方今之時,外臣只有手握重兵纔是自保之道,大人只有先求自保,纔有進取之階,以大人之才,三五年時間必能訓出數萬雄師,憑此實力,縱橫天下四百軍州誰能阻抗?若大人去議和,必爲天下詬病,李中堂不敢行大舉,一則性格使然,再則甲午年之敗是其二,可最讓李中堂擔憂的就是《馬關條約》!李中堂在日本被人打了一槍,可李二先生是漢奸之說還是弄的天下皆知,哼,一個戲子楊三曉得什麼?必然是後面有人唆使若大人去議和,地不割尚有可能,但是不賠款怕是不成,到那時候,漢奸之名必起,大人聲譽必然被玷污,將來若天下有變,怕是大人舉大事難成

莊虎臣知道他說地有道理,對自己來說,把議和這個差使想辦法推掉倒不是什麼難事,反正洋人邀請去議和的是李鴻章,又不是自己。林雷然後立刻去甘肅上任,憑藉西幫財力作爲保障,加上自己的手段,三五年訓練出個幾萬精銳怕是不難,只要把軍隊訓練到“中國軍團”這個水平。三、兩萬人自然就可以把滿清朝廷地百萬大軍掃乾淨!如果不是爲了這個目的,留著那些漢奸做什麼?都殺了不是更爽利?這些人如果能收歸己用。就是好幾十個下級軍官地坯子!而且是最好地新兵教練,比洋教官強多了,起碼不需要翻譯來溝通。

有錢有兵,自然大事可期,但是一切的謀劃都必須有民衆地支持,“民心向背”這個最簡單的道理,自己是非常清楚的,就算滿清再腐敗,再被天下唾棄??捎钟袔讉€人肯跟著漢奸造反?

莊虎臣想明白所有的事情,苦笑了一下,然後下了決心:“杏城兄,我聽說過林則徐的一句話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我雖然不敢比肩先賢,但是我也不能眼看著國家被洋人瓜分,兄臺的意思。我全都明白,你就不必再勸我了。”

楊士琦跺腳嘆道:“大人是癡人?。∨率谴笕擞辛治闹夜?,而無他之清名??!大人現在人人皆稱爲英雄,何必趟議和這混水以自污呢?”

莊虎臣淡然地笑道:“杏城兄說的對,我就是個癡人罷了?!彪S即又想了來些事情,又道:“我爲兄寫了個請功的專折,兄臺看看,有什麼不妥之處沒有,杏城兄本來就有個道員的身份,加上這次的功勞。放個實缺的道臺不難,我讓趙叔給你開了張五萬兩的票子,你帶在身上,到西安再打點一下。你是聰明人,就別跟我這癡人胡鬧了,指省個好地方,上任去吧?!闭f罷,打開西洋式樣地三鬥櫥的抽屜,取出一張保舉的折片。

楊士琦死死的盯著莊虎臣,好象不認識他一樣。過了半天,莊重的正了正衣冠,恭敬的一揖到地。莊虎臣被他的舉動弄蒙了,急忙扶起他道:“杏城兄,你這是什麼意思?”

楊士琦長嘆一聲。把那張保舉他的摺子撕了個粉碎道:“罷、罷、罷!大人心懷天下萬民。不惜自損聲名,我還有什麼好說的?”苦笑了一下又道:“我這個聰明人就陪你這個癡人傻一回吧!讓我們這兩個傻子和癡人去北京走一遭吧!”

莊虎臣和楊士琦相對互相看了許久。兩個人的眼窩都有些熱了,莊虎臣沉默了半天,在屋子裡揹著手邊踱步邊緩緩吟道:“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爲河嶽,上則爲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

楊士琦紅了眼圈接道:“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碑斪钺醾z人齊聲道:“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

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钡貢r候,兩個大男人都已經淚流滿面了,楊士琦狂生之氣又發,大叫道:“拿文房四寶來!”

外面兩個親兵忙不迭的送進來筆、墨、紙、硯,楊士琦筆走龍蛇,在莊虎臣的公案上把這首文天祥的《正氣歌》用狂草寫了下來,那個羊脂玉爲底座,黃金打造的“馬上封侯”被他當了鎮紙。

他寫到得意處,帽子也給扔了,光著腦袋。寫完了,看著滿意,用嘴叼住大號羊毫,從懷裡掏出一方印章,蓋了下去。然後哈哈大笑道:“憑此歌,當浮三百杯!拿酒來!”

莊虎臣心頭一陣溫暖,誰說人是不可以改變的?誰說中國文人無行沒有風骨?楊士琦這樣典型的中國老派文人,又是習學的帝王之術,現在也肯不求結果的幹傻事!只要環境該變,人是會變的,橘生淮南爲橘,生淮北爲枳!中國有榮祿、載漪這樣地國賊,真正的漢奸,也有林則徐、左宗棠、方友升這樣爲國不惜一死的漢子!但是更多的是那些皓首窮經只求“學得文武藝,售於帝王家”的儒生和義和團、中國軍團這樣懵懂不知爲何而戰地人。你可以罵這些人愚昧,這麼人無知,可是這些人卻是這個時代地主流,希望能有一天,他們在大罵莊虎臣、李鴻章這些賣國賊的時候,真正能擁有民族意識。

應該是可以改變他們地。連楊士琦這種絕對的利益主義者,徹頭徹尾地野心家都能改變。那麼這些愚昧的百姓就更容易被影響了!只要我們的同胞能真正的覺醒,那麼這個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不在他們的怒吼下瑟瑟發抖?

莊虎臣大碗的喝著酒,心裡卻在感嘆,王霸之氣真是胡說八道,只有真誠和正氣纔是影響和改變的他人的最有力武器!

當莊虎臣和楊士琦喝的昏天黑地,說著胡話指點江山地時候,在上海的丁香花園裡,李鴻章最寵愛的小妾丁香正端出幾樣她親手燒製的江南小菜。

盛宣懷笑道:“夫人您別忙了,你們那裡也快點開席吧。菜夠多了!”

丁香笑盈盈道:“盛大人怕是擔心尊夫人餓著吧?你放心,在我家裡不會委屈了她?!?

盛宣懷被她打趣,尷尬一笑道:“夫人說笑了,在李中堂府上怎麼會餓著我們?”

李鴻章笑著擺了擺手道:“丁香,這裡沒你的事了,去陪陪那幾位女眷,我們這裡夠了。你們玩你們的,我們爺們說說話?!?

丁香和她的侍女罄兒轉身告退。

李鴻章指著桌子上地螃蟹道:“現在正是蟹肥之時,都自己動手吧,她們這些女人哪裡曉得吃飯的樂趣,怕是一會兒隨便填巴兩口就又開始打牌了?!?

衆人都是笑笑,一個抓了一個大閘蟹,用小八件掀開蟹殼剔出雪白的肉。

楊士驤笑道:“好鮮??!夫人的手藝果然不凡,把那些個名廚都比得沒有了。”

李鴻章哈哈大笑道:“他們那些廚子都是做溫火菜習慣的了,哪裡弄得了這些?不過也怪他們不得,都是宮裡出來的。一天十二個時辰,皇上、太后和各位貴妃隨時要吃,隨時就要有熱乎的端上去,也只好弄些溫火菜了敷衍,久了手藝就荒廢了。”

楊士驤笑著道:“現在洋人和朝廷都已經服了軟,這大清的天下還是要靠中堂撐持?!?

李鴻章鼻子哼了一聲道:“你們別信那個,日本人會有什麼好心思?”

這幾天,聯軍和公使團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國內對他們越來越不滿。尤其俄國和日本,都快臭斷街了。列強都不願意搭理他們,現在各國普遍的說法就是西洋文明之國家被日本、俄羅斯兩個野蠻國度給帶壞了!

俄國現在吃不住壓力,主動提出西洋各國都撤出北京,並且保證清國皇太后地安全。日本更是誇張,派了兵保護紫禁城。當官的告訴這些日本兵。誰敢進入皇宮的,殺頭沒商量?,F在成了慈禧的看門狗。其他各國也紛紛要求部隊不得再騷擾中國百姓,市面上漸漸有了人氣,有些膽大的商人竟又開門做開了生意。琉璃場的古董商人前些日子被聯軍搶劫,受了些損失,這幾天馬上就撈回了本,這些傻鬼子除了金子、銀子認的清楚,哪曉得什麼字畫、古玩的價值?這些古董商人仨核桃倆棗的價錢就收購了大批的珍貴文物,以前受地損失不但補回來了,還有大大的賺頭。

盛宣懷一邊吃著螃蟹一邊問道:“中堂現在是個什麼意思?太后前幾天的電諭可是說了,議和之事授予中堂全權,朝廷不爲遙制!朝廷現在把大清的命運已經託付給中堂了?!?

李鴻章用筷子夾起一塊最喜歡吃的鱸魚,仔細品了品道:“嗯,要說鱸魚,自然還是松江地最好!又鮮又甜,沒有半點腥味,清蒸最是合宜!”

楊士驤也接著問道:“依中堂地意思,這個和您老人家到底是去議還是不去?”

李鴻章放下筷子,冷笑道:“我不去,誰去?朝廷裡那些個東西,哪個能上得了談判桌?當年那個洪鈞還是出過洋的人,號稱知西北地理,結果在俄國地時候偷偷買了張地圖如獲至寶!不承想那是俄國人誆他入彀的!結果被英國人找上門來,問他爲何私自將土地割讓給俄國人?害的英國不得不在尼泊爾邊境增兵防止俄軍入侵!”

盛宣懷一聽他說了洪鈞。當時就笑地直咳嗽,半天平復過來道:“這位咱大清的駐西洋四國公使。同治七年地狀元,現在樂子大了,他人雖然死了,可故事還沒完,他那個小妾居然在北京八大胡同高張豔幟,打的旗號就是狀元夫人!據說恩客如雲,生意好得不得了!這位狀元公怕是做夢也沒想到,死了以後居然還被人戴了綠頭巾!”

一羣人都是笑的噴飯。

李鴻章笑了半天,突然長嘆了一聲。讓滿屋人立刻安靜了下來,只聽他幽幽的道:“這大清國人才凋零,文武均是蠢材!國家無人,如何能禦敵?偏偏這些廢物還好爲大言,這次和西洋萬國開戰就是例子?!?

楊士驤安慰道:“中堂不要過於傷懷,人才嗎,只要認真簡拔。還是有的,比如那個莊虎臣就是個文武兼備的,又是咱們兩淮子弟,我看就不錯。”

李鴻章點頭道:“這個莊虎臣倒是個好樣的,又是我兩淮軍中子弟,這一點殊是難得!你那個弟弟楊杏城都把他誇的如同神仙一般,就差說他能掐會算了!”滿屋人都笑,李鴻章看著楊士驤道:“這個莊虎臣,我還真的有點想見見他了?!?

楊士驤笑道:“怕是過不幾天,他就會來拜望中堂了?!?

李鴻章疑惑道:“哦?他要來上海?”

楊士驤把嘴裡地螃蟹嚥了下去??粗铠櫿碌溃骸俺⑽怂鲎h和的副欽差,估計這幾日就到上海了,中堂不是一直說有病不能去北京嗎?朝廷就讓他來上海促駕?!?

李鴻章拍著桌子大叫:“糊塗,糊塗!他沒來由的趟這趟混水做什麼?”

盛宣懷勸慰道:“中堂不要動氣,別傷了身子?!?

李鴻章用手指點著楊士驤道:“莊虎臣年輕,不懂得朝堂的事情,你弟弟楊士琦應該是個曉事的,爲什麼也如此的糊塗?這議和的事情就是爛泥塘,沾上就沒個好!”

楊士驤苦著臉道:“中堂,這裡地輕重舍弟又何嘗會不知道?但是如果莊虎臣藉故推脫。朝廷必起疑忌之心,今後怕是要有不測之禍!”

盛宣懷大有同感,搖頭道:“中堂不必動怒,蓮府兄說的不差,漢人本事越大。朝廷就越是猜忌!當年中堂去日本議和的事情。以中堂的地位和聲望,還由不得自己。更何況莊虎臣區區一個四品的道員!”

楊士驤陰沉著臉道:“榮祿也算夠絕的,先毀其聲譽,然後再用其人!用心何其歹毒!”

李鴻章怒氣漸消,只是無奈的搖頭道:“罷了,罷了,朝廷對漢人永遠是既用又防,概莫能外?!?

盛宣懷鼻子一哼道:“沒有漢臣,怕是幾十年前長毛作亂的時候,這大清就成了前朝舊事了!曾文正公和中堂幾十年殫精竭慮,才保住大清朝廷,可是朝廷卻對漢人如此猜疑,真是讓人寒心!”

李鴻章一擺手道:“這些話不要亂說,在我這裡說說也倒罷了,要是在外面也說,那是取禍之道!”

盛宣懷端起杯酒道:“中堂,莫說這些不開心的事情了,今朝有酒今朝醉吧!”

李鴻章清癯的臉上勉強擠出點笑容,也端起酒杯道:“都端起來吧,喝死比氣死強!”

幾個人都是端起杯子仰脖子一飲而盡,然後都拿著小八件掏螃蟹吃,沒人願意說話,屋子裡靜悄悄地,只有“慼慼查查”的咀嚼聲。

過了好半天,楊士驤想起了一件事情,問道:“中堂大人,上海道找了我好幾次,讓我替他求求中堂,給他調換個差使?!?

李鴻章奇怪道:“這上海道是個肥的流油的差使,搶都搶不到手,他居然還不想幹?那他想做什麼?當軍機大臣?他再熬五十年怕是也不夠格吧?!?

楊士驤道:“他是被洋人逼的沒辦法,幹不下去了?!?

李鴻章更是疑惑:“他幹他的上海道,與洋人有什麼相干?”

楊士驤笑道:“本來是不相干的,現在不是莊虎臣打贏了仗嗎?那自然就有相干了!”

盛宣懷白了他一眼道:“蓮府兄,你就快說吧,中堂面前還賣關子!”

楊士驤變把事情的原委原原本本的講了出來,自打義和團鬧起來以後,上海租界就不消停,謠言沒有腿卻比長翅膀的鳥飛地更快。一會說義和團要到上海了,一會又說太后下令殺進租界,殺光洋人,這些洋人嚇的魂飛魄散,都想把房產賣了逃回國內。小門小戶的好跑,那些大洋行在租界有不少的產業怎麼捨得就這麼走了,結果都跑到上海道臺衙門,說你們清國不是一直想收回租界嗎?現在就是機會,把租界的土地便宜賣給你們!上海道哭笑不得,現在租界裡地土地價格下跌了一百倍,原來值一萬兩地房產,現在一百兩就買了,即使這樣還是沒人要!而洋人只肯按照平日的價格打個九折,這可把上海道弄地沒辦法了,如果這樣買下來,那不是虧大發了?但是又惹不起洋人,所以是不勝其煩!乾脆想調換個差事,換個地方發財。

李鴻章聽完,冷笑道:“這樣的廢物管他做什麼?我平生最常說的就是,世界上的事情惟獨這做官是最容易的,一個人連官都不會做,那還活著做什麼?自己跳黃浦江算了!莫理他!”

楊士驤點頭稱是。李鴻章這個話流傳甚廣,現在連民間百姓開玩笑的時候都說:“你這個人笨的給個官你都不會做!”這大清朝的官只要會上拍下壓,多磕頭、少說話,勤送禮自然是做起來容易,其他三百六十行都需要手藝和功夫,惟獨做官不需要學,會逢迎即可!

李鴻章走到窗子邊,拉開厚厚的天鵝絨簾子,看著窗外馬路上散發著黃色光芒的洋電燈,悠然道:“我倒是很想見見這個莊虎臣!”

第189章 自作自受第114章 風雨欲來第259章 美軍觀察團第358章 勸進第239章 歐羅巴抄底第197章 蘭州教案第384章 看誰比誰奸第276章 猶太奸商第110章 一個小目標第148章 鐵齒銅牙辜鴻銘第152章 雷納洋行第108章 打你還得謝謝我(上)第226章 風雲色變第388章 中美暗戰第18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222章 包頭遇襲第129章 託付竿軍第290章 史上最大詐騙案(五)第352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三)第205章 莊虎臣的歪理第368章 皇帝也有搞不定的事兒第334章 容齡失蹤第129章 託付竿軍第35章 英語也瘋狂第359章 中華帝國第294章 聲東擊西第15章 神槍王天縱第246章 少年中國說第171章 初試雲雨第353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四)第243章 相互利用第33章 王霸之氣(下)第3章 一鍋燴了大清朝第345章 慈禧之死(下)第363章 以戰促和第254章 頤和園奏對第259章 美軍觀察團第204章 求才若渴第212章 招股大會第333章 海上驚變第215章 馬福祥掏大糞第293章 禍起宮掖第177章 一肚子壞水第250章 捨生取義第205章 莊虎臣的歪理第149章 力量與外交第366章 提著豬頭找不到廟門第40章 容齡格格第189章 自作自受第90章 日本援軍第258章 上帝是哪國人第10章 窩心的一戰成名(5)第354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五)第226章 俄國僱傭兵第101章 莊虎臣的算計第349章 強國夢第165章 危機四伏第319章 浴血苦戰第14章 雞鳴驛裡無雞鳴第371章 人近了,心遠了第335章 陰謀的味道第327章 猛回頭第176章 收網發洋財第72章 三國聯軍第96 容齡來了第241章 甘肅像日本第245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30章 開業大吉第341章 日落紫禁城(中)第303章 烈火焚城第107章 到底誰是條狗第34章 錢多愁死人第200章 圍攻沙家寨第260章 未來的元帥第218章 誰是英國的盟友第221章 沙俄的魔爪第132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45章 冷夜清秋第191章 好人難當第140章 初到上海第51章 楊士琦弔孝(下)第179章 第三條道路第146章 侵略有理?第234章 活佛也有算錯的時候第382章 心有餘悸第197章 招降納叛第51章 楊士琦弔孝(下)第262章 軍神的弱點第330章 太監,太奸第93章 東洋烤肉第54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52章 不解死局第276章 猶太奸商第318章 梟雄第312章 不期而遇的決戰(三)第311章 不期而遇的決戰(二)第56章 目標娘子關第252章 誰是憤青誰是漢奸第389章 孤家寡人第326章 口水戰
第189章 自作自受第114章 風雨欲來第259章 美軍觀察團第358章 勸進第239章 歐羅巴抄底第197章 蘭州教案第384章 看誰比誰奸第276章 猶太奸商第110章 一個小目標第148章 鐵齒銅牙辜鴻銘第152章 雷納洋行第108章 打你還得謝謝我(上)第226章 風雲色變第388章 中美暗戰第18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222章 包頭遇襲第129章 託付竿軍第290章 史上最大詐騙案(五)第352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三)第205章 莊虎臣的歪理第368章 皇帝也有搞不定的事兒第334章 容齡失蹤第129章 託付竿軍第35章 英語也瘋狂第359章 中華帝國第294章 聲東擊西第15章 神槍王天縱第246章 少年中國說第171章 初試雲雨第353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四)第243章 相互利用第33章 王霸之氣(下)第3章 一鍋燴了大清朝第345章 慈禧之死(下)第363章 以戰促和第254章 頤和園奏對第259章 美軍觀察團第204章 求才若渴第212章 招股大會第333章 海上驚變第215章 馬福祥掏大糞第293章 禍起宮掖第177章 一肚子壞水第250章 捨生取義第205章 莊虎臣的歪理第149章 力量與外交第366章 提著豬頭找不到廟門第40章 容齡格格第189章 自作自受第90章 日本援軍第258章 上帝是哪國人第10章 窩心的一戰成名(5)第354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五)第226章 俄國僱傭兵第101章 莊虎臣的算計第349章 強國夢第165章 危機四伏第319章 浴血苦戰第14章 雞鳴驛裡無雞鳴第371章 人近了,心遠了第335章 陰謀的味道第327章 猛回頭第176章 收網發洋財第72章 三國聯軍第96 容齡來了第241章 甘肅像日本第245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30章 開業大吉第341章 日落紫禁城(中)第303章 烈火焚城第107章 到底誰是條狗第34章 錢多愁死人第200章 圍攻沙家寨第260章 未來的元帥第218章 誰是英國的盟友第221章 沙俄的魔爪第132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45章 冷夜清秋第191章 好人難當第140章 初到上海第51章 楊士琦弔孝(下)第179章 第三條道路第146章 侵略有理?第234章 活佛也有算錯的時候第382章 心有餘悸第197章 招降納叛第51章 楊士琦弔孝(下)第262章 軍神的弱點第330章 太監,太奸第93章 東洋烤肉第54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52章 不解死局第276章 猶太奸商第318章 梟雄第312章 不期而遇的決戰(三)第311章 不期而遇的決戰(二)第56章 目標娘子關第252章 誰是憤青誰是漢奸第389章 孤家寡人第326章 口水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平县| 镶黄旗| 漳浦县| 元阳县| 周口市| 桃园市| 南部县| 邓州市| 沙湾县| 岳阳市| 平湖市| 西昌市| 静海县| 遂宁市| 江都市| 成武县| 稷山县| 河南省| 佛冈县| 沁水县| 旌德县| 靖安县| 钟山县| 博湖县| 绥芬河市| 宁陕县| 竹北市| 正定县| 武功县| 什邡市| 石泉县| 仪陇县| 颍上县| 邢台县| 腾冲县| 哈尔滨市| 深州市| 西吉县| 东城区| 台北市| 易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