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6章 未雨綢繆

祁縣“點金錢莊”,莊虎臣的婚禮還在有條不紊的張羅著。今天是個大陰天,雖然還只是剛過了晌午,天就黑的如同黃昏,眼看就要下雨了。天氣雖然不好,但是人們都是掛著笑意,一副喜氣洋洋。現在連趙馭德看這個年輕的欽差的眼神都變了,這個打小自己看著長大的少爺,真的是不一樣了。擱在別人身是就是抄家滅門的大罪過,居然到他這裡就是風平浪靜,慶王爺還專門派人到祁縣給他送賀禮,來的人滿嘴都是道謝的詞。這還真稀罕了,真的被少爺說中了,打了他還得說聲謝謝。

昨天更是來了天大的喜事,朝廷發了電諭,授予莊虎臣果毅巴圖魯勇號,賜紫禁城騎馬、佩授紫繮,賞黃馬褂,最難得的是封了個子爵。這可是能傳之子孫的榮耀啊!雖然不是鐵帽子的,後代還要減等襲爵,可畢竟也能傳三代,後世就算不肖,入不得考場,中不得科舉,起碼也算有個出身了。真是好事接連不斷,又是賞東西,又是封爵,再加上莊虎臣小登科之喜,“點金錢莊”現在比過大年還熱鬧。

楊士琦看著電諭,偷偷的樂,莊虎臣看著他笑的賊忒兮兮的,有些奇怪了,問道:“杏城兄,你怎麼笑成這樣?”

楊士琦顧左右而言道:“大人的榮寵在年輕一代的漢員裡,怕是一時無兩,這紫禁城騎馬怕是難了些,現在洋兵還佔著北京城,怕是容不得大人在裡面打馬揚鞭吧。”

莊虎臣對他太瞭解了。搖頭道:“杏城兄,你笑的怕不是這個吧?實說了吧,你到底笑什麼?”

楊士琦在桌子上拿起一個核桃,用小錘子砸開,一邊吃一邊道:“我想起乾隆朝的兩個故事。”

莊虎臣知道,這故事肯定和自己有些關聯,忙問道:“是什麼故事?”

楊士琦還是不緊不慢。邊砸核桃邊道:“乾隆朝有個宰相叫傅恆。大人聽說過吧?就是大將軍福康安地爹。”

莊虎臣道:“知道,知道,你說吧。”

楊士琦又是一陣懷笑,看的莊虎臣直想用腳踢他,半天才道:“當年傅相爺年輕的時候,也被封了子爵,然後乾隆爺就讓紀曉嵐給他寫個牌匾,這紀曉嵐大人必是知道的吧?”

莊虎臣急道:“知道!你就快說吧。別賣關子了!”

楊士琦微笑道:“當時紀曉嵐看著他家的門樓直笑,笑的傅恆也是直發毛,問他爲什麼發笑,紀曉嵐就說道,這有了封爵以後,私邸可以稱宮了,不曉得這子爵府應該稱個什麼宮?”

莊虎臣被他說的臉都紅了,還能叫什麼?子宮唄!這紀曉嵐也真是個促狹鬼了。怪不得那麼好地學問,一輩子作不了宰相。莊虎臣心裡暗罵楊士琦口上無德,心裡還想聽,就又問道:“還有一個呢?”

楊士琦又笑道:“這紀曉嵐後來做了禮部地尚書,他這個人最是嘴上不吃虧的人。以前當御使的時候參過吏部的黃侍郎,後來這黃侍郎復了職,紀曉嵐也升了尚書,聽說黃侍郎背後罵他叫雞上樹,他也反脣相譏。叫他黃鼠狼!”

莊虎臣笑道:“兩個都不是好東西。這些文人心思都用在這兒上了!”

楊士琦挑著眉毛笑道:“這些都是野史和前人筆記的故事,當不得真的。不過剛纔我一直在想,將來不知道大人的雅號會是什麼?”

莊虎臣略一思忖,氣的蹦起來就給了楊士琦一拳。這些文人都不是好東西,罵人都不帶髒字地!自己是果毅的勇號,又是子爵,那不就是果子爵嗎?私邸稱宮?自己的綽號已經不用想了,肯定就是子宮裡的果子貍!這楊士琦真夠壞的!

楊士琦倒吸著涼氣,苦著臉邊揉著胸口邊道:“大人你也輕著點!手也太重了,真想打死我啊?”

莊虎臣笑道:“打死了你,我還省幾個銀子。”

楊士琦斜著眼睛看著他道:“呵呵,我死,早著呢,還沒喝過你的喜酒,哪裡捨得死。”

莊虎臣也不理他,自己也拿起個核桃敲著吃。

楊士琦正色道:“大人,說點正經的,大人受的這些封賞也有些蹊蹺。”

莊虎臣看他一本正經地樣子,也上了心,問道:“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

楊士琦一條條開始掰扯了起來。這幾天,賞賜是不少了,除了給大營衆將士的例行的恩賞以外,還專門給莊虎臣賞了銀子、綢緞、珊瑚、如意等物品。這次又是賞穿了黃馬褂,又是封了爵,真的可以說是聖眷優渥了。但是楊士琦一分析,卻大有文章,紫禁城騎馬和佩授紫繮,放到康熙朝,那是了不得地榮譽,必須是功勳老臣,而且都是輔助過兩代或者兩代以上帝王的元老重臣纔能有的榮耀,可是到了乾隆朝以後,就成了常例的一種榮譽,朝堂裡一半人都受過這樣的賞賜,算不得什麼了。黃馬褂更是在軍中賞地爛了,從曾國藩平長毛開始,那些遊擊、守備都能弄上一件穿穿,更是不值得什麼。只有這個子爵難得,畢竟是個可以傳之子孫地恩蔭。可到了清末,實缺的官纔是真地,有官纔有權力,才能撈到好處,而爵位已經是不值錢了,除了點可憐的俸祿,就什麼好處都沒了,只是被別人叫個“爵爺”,聽著好聽些,實際的用處不大。

所以,看起來受了不少的賞賜,卻沒給個實缺的官,有點不對頭了。起碼說給指個省,遇缺即補吧,可連這個在旨意裡也沒有,還是個候補道。而且都不知道往什麼地方補。眼下看著風光,多少一、二品的提督、總兵見了自己都要遞手本庭參,可是一但這個仗打完,回去繳了旨,就又是空筒子道臺了。到那時候,萬一朝廷過河拆橋,對自己的功勞視而不見。那可就是白忙活了。如果自己弄不到實缺。那手下這些人還能跟著自己嗎?那不都成了閒人,這些人都不聖人,自己也不是劉皇叔,哪裡有那麼多地關羽、張飛、趙子龍什麼都求就跟著自己混,到時候一股腦做了鳥獸散,怕是必然的結局。

楊士琦講的口乾舌燥,端了茶杯,“咕咚咚”灌下了半杯涼茶。最後的結論出來了:“大人,莫看你現在紅的發紫,可是朝廷還是在防著你呢!怕你又是個吳三桂!”

莊虎臣無奈的苦笑道:“我哪裡比得了吳三桂?朝廷的事情我能做得什麼主?”

楊士琦嘆了口氣道:“大人可惜太年輕了些,若是再大個十多歲,憑大人地見識,就是做個北洋大臣也是滿夠地。”

莊虎臣白了他一眼道:“你怎麼不說我做軍機大臣,總理大臣呢?”

楊士琦道:“軍機大臣再過十年你也做不了,總理大臣就更別想。惟獨這北洋大臣還有點希望。”

莊虎臣疑惑道:“這是爲什麼?”

楊士琦解釋道:“軍機大臣都是些老臣,誰個都有可能做,只要你官夠大,資歷夠老就行了,總理衙門是新設立的。現在是慶王的總理,今後怕不成了常例?估摸以後就是滿州王公當這個差了。而北洋大臣責任重大,不似大學士、軍機清貴,又要和洋人有諸般糾纏,雖然油水甚大。但朝廷裡夠資格的大佬都是避之不及。而垂涎三尺的卻都資望不夠。所以,有一天。李中堂要請辭的時候,他的推薦那是最重要的。怕是能一錘定音。”

莊虎臣笑道:“那你地意思,是讓我燒李中堂的熱竈了?”

楊士琦嘆氣道:“大人若是大上十多歲,不消你去燒李中堂的竈,怕是中堂大人拉攏你還來不及呢!李中堂對你讚譽有加,可惜了啊!中堂的身子骨不行了,怕是撐不許久了,早年行伍裡落下了病根,年歲又著實大了,大人你現在資歷尚淺,怕是等不及接老中堂的差使了!”

莊虎臣見他說的煞有介事,笑道:“既然是沒用的事情,想它做什麼?還是喝酒來的正經些。”

楊士琦道:“我說這麼多,實際上就是一個意思,大人要早做盤算了,未雨綢繆纔是王道,莫要臨渴掘井啊。”

莊虎臣把這個話聽到心裡去了,想了半天道:“你地意思是說,要抓權了?”

楊士琦笑道:“一說就中!大人果然聰明!”

兩人談了許久,現在的情勢已經不同於咸豐年間,洋人是強盜,來中國是要搶東西的,而長毛是家奴,他是要奪了大清的江山自己來坐,比較起來,還是家奴比強盜可怕些。所以朝廷準了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成立團練,而現在的局面,洋人是可以議和地,賠點銀子最多再割點地,這場災禍就免了,所以再想效法他們編制團練,怕是不行了。朝廷的旨意在東南各省已經和廢紙區別不大了,要不然怎麼能弄出個東南互保這樣的怪物。而在北方,朝廷還是可以控制的。清朝的制度是以文抑武,實際上掌握兵權地是地方地督撫,可是要想混到督撫一級,除了聖眷,年齡資歷那也是很重要的,按照莊虎臣二十歲地年紀,那是想也不要想。武職倒是容易,憑娘子關的功勞,封個提督那是滿夠的了,但是武職又沒實權,除了能喝點兵血,沒多大好處,見了督撫一級的官還得低三下四,有些混蛋點的地方官,一個小知府就敢不給你面子,無它,武人在清朝是被人瞧不起的。

莊虎臣聽他絮絮叨叨分析了半天,也好象有了點思路,問道:“杏城兄,你就直說,你是個什麼意思?”

楊士琦對著窗戶外面看了看,又把門給插上,輕聲道:“大人覺得,這大清還長的了嗎?”

“刷拉拉”一道閃電在空中劃過,然後“咚”的一聲炸雷,好象是在耳朵邊響過一般,莊虎臣的心“通”的一下吊在了半空中。

楊士琦陰沉著臉道:“大人拿我當兄長,那我這個做哥哥的就掏心窩子了,你看看這個朝廷,政令不過長江,已然是個南北朝了,現在太后在,還能控制的住,可太后也都是快七十的人了,說句殺頭的話,她今天晚上脫下的鞋,明天早上能穿上穿不上還是兩說著。太后在,沒人敢亂來,太后哪天歸了西,誰還能控制住這個局面?到時候,天下大亂,分崩離析,有槍便是草頭王!大人要抓兵權吶!”

莊虎臣苦笑道:“要抓兵權,非要混個總督、巡撫不可,我的年齡怕是危險。”

楊士琦笑道:“只要大人有這個心,那就有辦法!這大清那麼大的地盤,還能找不出條縫來?大人要做督撫自是難爲,但是要弄個提督那是滿夠了!”

莊虎臣疑惑道:“武職只有練兵的份兒,可沒有調兵的權力啊?”

楊士琦哈哈一笑道:“這天下的事情,總有個例外,大人現在只要結好榮中堂和慶王,只要和議一開,自然就是另一番天地!”

議和、議和,怎麼自己的命運就和這議和掰扯不開呢?連將來的出路都要靠議和!莊虎臣真是覺得自己所有的好運氣都要伴隨著中國的黴運,難道自己就是這老中國的災星?但是顧不得感慨,又問道:“杏城兄到底有什麼好主意,就一發都倒出來吧。”

楊士琦微微一笑道:“別說武職無用,要看什麼地方,君不見董福祥乎?”

莊虎臣突然明白了什麼,大叫道:“甘肅?”

楊士琦挑起大指,哈哈笑道。

外面的大雨落了下來,把窗柃打的“啪啪”,莊虎臣看著外面的雨感嘆道:“又是一個風雲變色的日子。”

第88章 初戰總結第42章 飛來橫禍第133章 聯軍裡的漢奸部隊第105章 殺俘(中)第177章 有仇必報第382章 心有餘悸第28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61章 伊藤博文的謀劃第310章 不期而遇的決戰(一)第211章 甘肅發展計劃第324章 困惑第347章 容齡歸國第187章 再回娘子關第211章 甘肅發展計劃第316章 國家與國民第32章 王霸之氣(上)第216章 新軍特訓第121章 鬼子逃了?第97章 全球通緝第15章 神槍王天縱第362章 鴻門宴第49章 楊士琦弔孝(上)第167章 自殘第301章 出征東北第320章 最不怕死的兵第316章 國家與國民第232章 要命的新政第195章 李鴻章死了第213章 武器標準化的考慮第43章 生意興隆第199章 莊屠夫第340章 日落紫禁城(上)第222章 包頭遇襲第117章 帝王之術第311章 不期而遇的決戰(二)第380章 火燒春帆樓(中)第84章 砍頭大賽第210章 螃蟹豆腐第295章 對馬疑雲第13章 滿漢全席一品鍋第103章 西安不安第117章 帝王之術第43章 生意興隆第90章 日本援軍第82章 毛驢與猴子之戰第177章 一肚子壞水第91章 第五師團第381章 火燒春帆樓(下)第209章 蘭州技工學堂第250章 捨生取義第86章 彈冠相慶第323章 痛打落水狗第124章 犯我中華者!殺!第228章 收服蒙古的計劃第33章 王霸之氣(下)第227章 騎兵對決第83章 騎兵對決第20章 偷聽來的發財大計第51章 楊士琦弔孝(下)第91章 第五師團第40章 容齡格格第241章 甘肅像日本第128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322章 最可怕的兵最怕死第269章 日本海軍的天才第140章 初到上海第12章 莊畢的兒子第125章 聯軍不連心第163章 中俄密約第150章 中華共和國第249章 左勾拳和窩心腳計劃第253章 擒虎容易縱虎難第211章 甘肅發展計劃第81章 戰場經紀人第226章 風雲色變第279章 勞資仲裁第33章 王霸之氣(下)第100章 《申報》第97章 全球通緝第36章 都拿戰國來說事兒第322章 最可怕的兵最怕死第179章 第三條道路第91章 第五師團第285章 空手套白狼第176章 收網發洋財第101章 莊虎臣的算計第262章 軍神的弱點第133章 聯軍裡的漢奸部隊第191章 好人難當第254章 頤和園奏對第139章 太后要變法第370章 俄國人的底牌第262章 軍神的弱點第10章 窩心的一戰成名(5)第213章 武器標準化的考慮第224章 回回營的援兵第359章 中華帝國第384章 看誰比誰奸第143章 修理黃金榮
第88章 初戰總結第42章 飛來橫禍第133章 聯軍裡的漢奸部隊第105章 殺俘(中)第177章 有仇必報第382章 心有餘悸第28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61章 伊藤博文的謀劃第310章 不期而遇的決戰(一)第211章 甘肅發展計劃第324章 困惑第347章 容齡歸國第187章 再回娘子關第211章 甘肅發展計劃第316章 國家與國民第32章 王霸之氣(上)第216章 新軍特訓第121章 鬼子逃了?第97章 全球通緝第15章 神槍王天縱第362章 鴻門宴第49章 楊士琦弔孝(上)第167章 自殘第301章 出征東北第320章 最不怕死的兵第316章 國家與國民第232章 要命的新政第195章 李鴻章死了第213章 武器標準化的考慮第43章 生意興隆第199章 莊屠夫第340章 日落紫禁城(上)第222章 包頭遇襲第117章 帝王之術第311章 不期而遇的決戰(二)第380章 火燒春帆樓(中)第84章 砍頭大賽第210章 螃蟹豆腐第295章 對馬疑雲第13章 滿漢全席一品鍋第103章 西安不安第117章 帝王之術第43章 生意興隆第90章 日本援軍第82章 毛驢與猴子之戰第177章 一肚子壞水第91章 第五師團第381章 火燒春帆樓(下)第209章 蘭州技工學堂第250章 捨生取義第86章 彈冠相慶第323章 痛打落水狗第124章 犯我中華者!殺!第228章 收服蒙古的計劃第33章 王霸之氣(下)第227章 騎兵對決第83章 騎兵對決第20章 偷聽來的發財大計第51章 楊士琦弔孝(下)第91章 第五師團第40章 容齡格格第241章 甘肅像日本第128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322章 最可怕的兵最怕死第269章 日本海軍的天才第140章 初到上海第12章 莊畢的兒子第125章 聯軍不連心第163章 中俄密約第150章 中華共和國第249章 左勾拳和窩心腳計劃第253章 擒虎容易縱虎難第211章 甘肅發展計劃第81章 戰場經紀人第226章 風雲色變第279章 勞資仲裁第33章 王霸之氣(下)第100章 《申報》第97章 全球通緝第36章 都拿戰國來說事兒第322章 最可怕的兵最怕死第179章 第三條道路第91章 第五師團第285章 空手套白狼第176章 收網發洋財第101章 莊虎臣的算計第262章 軍神的弱點第133章 聯軍裡的漢奸部隊第191章 好人難當第254章 頤和園奏對第139章 太后要變法第370章 俄國人的底牌第262章 軍神的弱點第10章 窩心的一戰成名(5)第213章 武器標準化的考慮第224章 回回營的援兵第359章 中華帝國第384章 看誰比誰奸第143章 修理黃金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清县| 莎车县| 福泉市| 射阳县| 会昌县| 栾川县| 钟山县| 公安县| 长汀县| 额济纳旗| 溧水县| 英超| 天全县| 崇义县| 平定县| 盐津县| 嘉定区| 江安县| 都昌县| 沽源县| 安阳县| 得荣县| 金山区| 郯城县| 吉木乃县| 八宿县| 晋城| 方城县| 绵阳市| 土默特右旗| 册亨县| 门头沟区| 金坛市| 翁源县| 资源县| 千阳县| 外汇| 台中县| 鹿泉市| 鄂尔多斯市| 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