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2章 要命的新政

庫倫光顯寺,這是蒙古兩大活佛之一的哲布尊丹巴駐錫之地,當年準噶爾蒙古大汗噶爾丹率兵反叛,在這裡曾經打過一仗。

哲布尊丹巴,蒙古格魯派之首,蒙古語也稱爲溫都而格根,意思是聖光明者。

光顯寺的禪堂裡,八世哲布尊丹巴一直似笑非笑的表情。

今天這裡來了個特殊的客人,一個高鼻子藍眼睛的洋人,俄國駐庫倫總領事施什瑪勒福。

咸豐十年十月初二日簽訂的《北京條約》規定:“俄國有權在庫倫設領事官一人,可隨帶數人,並可自費蓋房一所。爲此所需地皮及住所面積,以及餵養牲畜所需之地,應與庫倫主管官員商定”

根據這個條約,俄國在庫倫、科布多、烏里雅蘇臺設了三個領事館,施什瑪勒福是總領事,他已經來中國當領事三十多年了,算得上是地道的中國通。

他不僅僅是中國通,他還通曉蒙古語和藏語,對藏傳佛教也比較瞭解,在庚子年的時候,他上躥下跳聯絡中外,俄國能在東北站住腳,他是出力不少。

這樣一個貨色,居然豐升阿還代表朝廷授予給他二等一級寶星勳章,以表彰他在庚子年的功績,據說他有保境安民的功勞,也不曉得滿清是按照什麼標準。

施什瑪勒福看著八世澤布尊丹巴一直光喝茶不說話。也有些急了。放下手裡地酥油茶道:“大喇嘛,我們俄國地態度是很明確的,我們支持蒙古人民獨立的願望,俄國將全力保證蒙古獨立以後,不受到清國的威脅。”

八世哲布尊丹巴還是那種似笑非笑的表情,手裡捻著念珠,眼睛半睜半閉。

施什瑪勒福看著他那副神棍樣子,真想掏出手槍崩了他。但是如果真敢這樣,蒙古人肯定把他撕成一片片的喂狗,他也只好強壓著怒氣道:“大喇嘛,勒王已經起兵了,我們俄國的兩千士兵也已經進入了庫倫,現在您必須表明態度。”

哲布尊丹巴終於睜開了眼睛,手指了一下俄國領事面前的酥油茶,示意他繼續喝茶。

施什瑪勒福盤腿在蒲團上坐了半天,腳都麻了。他一下子蹦了起來,結果腳麻地站不住,用手揉著抽筋的大腿道:“大喇嘛。勒王的大軍馬上就要打到庫倫了,作爲蒙疆的領袖,您的意見至關重要!不說話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哲布尊丹巴嘆了口氣道:“總領事大人,如果我發動蒙疆的百姓響應勒王,而他不能獲得勝利,那麼我們光顯寺在蒙古還有立足之地嗎?大清的駐庫倫辦事大臣和阿爾泰大臣那裡都是有大軍的,”

施什瑪勒福站地筆直,搖著頭道:“我們不可能不成功的。清國在庫倫依靠的是土謝圖汗和車臣汗地軍隊,而這些人對清國早就很不滿了。現在清國試行所謂的新政,大批的漢人到了蒙古,他們傾吞了蒙古人世代居住的土地,再這樣下去,你們蒙古人還有活路嗎?只有和俄國合作,你們才能保留你們的土地。大喇嘛。現在是你爲了你們的人民而出力的時候了!”

庚子年,義和團鬧了一下子。慈禧也不傻,從北京逃到西安這一路,大體也弄清楚了義和團是怎麼回事。到了清末,土地兼併一天甚似一天,大批沒地種的農民總要有個生路啊,這些人有地就投靠了義和團,有的投靠教會,南方的有些人聽說入了一些秘密的會黨,準備要推翻朝廷。

慈禧這趟罪沒白遭,也看出來了,要是無地的流民再繼續增加,那不需要洋人,就是這些人就把大清的江山給推翻了。

於是,這次實行新政,就廢除了從順治就開始實行的不許漢人進入滿蒙地“柳條邊”制度,改爲大力推行“放墾蒙地”。

放墾蒙地說起來不算什麼壞事,但是在清末,即使是好經也能被那些歪嘴和尚給念歪了,何況這個政策是太后老佛爺拍腦袋決策地結果。

開荒地在明朝朱元璋的時候就推行過,應該說是善政,但是明朝地時候開的是無主荒地,而且明確誰開墾的就是誰的,並且減免錢糧賦稅。

大清的朝廷可倒好,想開荒嗎?可以,先交錢,這個錢叫做“押荒銀”,這樣一來,那些真正缺地種的人根本就拿不出銀子,而能交的起錢的都是地主和當官的,朝廷的官一見這個東西來錢快,那還不賣瘋了?

大量的牧場被賣給了內地來的有錢人,大筆的雪花銀子就落進了朝廷官員的私囊。蒙古人不幹了,沒了牧場,牛羊不能吃沙子啊?而且這些朝廷的官越賣越膽大,竟然連那些蒙古臺吉的收租地都給賣了,這下不光是牧民不願意了,連蒙古八旗的老爺都要鬧事了。

蒙古現在對朝廷是怨聲載道,再加上新政廢了八旗的鐵桿莊稼,吃了幾百年鐵桿莊稼的蒙古四十九旗的旗人,也都是叫苦不迭。

現在,伊克昭盟等地被侵佔了牧場的蒙古人,都已經磨刀霍霍了,就等著有人挑頭就直接造反了,反正朝廷也不給活路,直隸、京畿等地,到處都是流浪乞討的蒙古人,北京城的老百姓給起了個綽號叫“蒙花子”。

施什瑪勒福看見哲布尊丹巴多少動了些心思,就繼續鼓動脣舌,沒有活佛的支持,俄國人想在蒙古站住腳,恐怕很難。英美必然要干涉,但是蒙古如果自己鬧著要獨立,俄國間接插手就容易了許多。

“活佛,您不能再猶豫了,在蒙古您是神,如果蒙古都沒有了,天下之大,您何處容身呢?我聽過你們的一句諺語:活佛只有在自己的廟裡才靈驗!等到蒙古都被漢人全部佔領了,您還能在光顯寺裡當神嗎?”

這句話,無疑說動了哲布尊丹巴,他的眼角不自覺的抽搐了一下。

八世哲布尊丹巴嘆了口氣道:“領事大人,您的話我聽明白了,但是我光顯寺世代受大清朝廷的恩典,讓我反叛朝廷,恕難從命。”

俄國領事看出來這個大喇嘛心思已經活動了,聽他口不應心的話,暗自冷笑了一下,然後又裝出無比誠懇的樣子道:“活佛,您是蒙古的神,蒙古人都是你的子民,你不能看著他們都被奪取了牧場,沒有地方放牧牛羊,活活餓死吧?您到外面看一下,多少蒙古人在庫倫的街頭乞討?您是大慈大悲的聖光明佛啊!”

哲布尊丹巴想了半天,手捻著念珠不再說話。

施什瑪勒福兀自在絮叨道:“大喇嘛,不能再猶豫了,勒王的大軍已經在路上了,估計已經進了包頭,兩、三天就會到庫倫。我們俄羅斯的大軍也會接應您的義舉,您要爲全蒙古的百姓著想啊。”

哲布尊丹巴站了起來道:“這麼大的事情,我不能自己決定,我需要打卦,看佛祖的意旨。”

俄國領事急的臉都白了,張嘴正要說什麼,哲布尊丹巴一擺手制止了他,然後恭恭敬敬的對著佛祖的像以手加額頂禮膜拜。

施什瑪勒福無奈了,自己的使命成功與否,居然要靠異教的神靈來決定!

哲布尊丹巴並沒有搖籤筒,而是回過頭來,笑容可掬的問道:“總領事大人,如果蒙古的僧俗百姓和俄國合作,那麼今後誰會是蒙古的大汗?”

俄國領事楞了片刻,突然明白了,眼睛裡放出血色的光芒道:“自然是您,我國公使維特伯爵希望您能成爲全蒙古的額真汗蒙古的政治、軍事、宗教一切都由您來決定。”

哲布尊丹巴嘴角挑出一絲玩味的笑容,雙手捧著籤筒,搖出一根竹籤,看了看,笑道:“真是根好籤啊!大吉大利!”

施什瑪勒福擦擦額頭的汗水道:“這麼說,我可以向維特伯爵回話了?”

哲布尊丹巴笑道:“那勒王來了,怎麼辦?”

俄國領事笑了笑:“俄國政府只認您這個額真汗是蒙古的大汗,勒王,我國不認爲他有能力統治這麼大的蒙古汗國。”

兩人相視一眼,都是會心的一笑。

作者話:今天三更了,一萬多字,我碼字速度慢,而且歷史類的書要查大量的資料,一萬字基本是我的極限了!大家給點更新票吧!更新票太難看,碼字沒動力啊!

蒙古之所以在清末、民初分離勢力能夠做大,慈禧這個拍腦袋的“放墾蒙地”是禍根,這個政策的本意,是給內地無地的農民提供土地,使他們有地種,不至於造反,但是朝廷的貪婪和官員的腐敗,給蒙古百姓也造成了巨大的傷害,而且內地的窮苦農民也沒落到任何的實惠。

拍腦袋決策,要不得啊!

第363章 以戰促和第52章 不解死局第77章 壞蛋狙擊隊(上)第389章 孤家寡人第317章 噩夢一場第232章 要命的新政第296章 大阪陷落(一)第376章 民以食爲天第361章 大清最後一個忠臣第47章 醋海翻波第188章 蛟龍入海第81章 戰場經紀人第82章 毛驢與猴子之戰第361章 大清最後一個忠臣第18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64章 姐妹易嫁第321章 倒黴的乃木希典第166章 遇襲第118章 倒黴的傳家寶第72章 三國聯軍第297章 大阪陷落(二)第66章 軍歌嘹亮第154章 偷換概念 先兵後禮第58章 下馬威第237章 逆鱗第379章 火燒春帆樓(上)第150章 中華共和國第134章 中國軍團(上)第209章 蘭州技工學堂第263章 清末三屠第33章 王霸之氣(下)第129章 託付竿軍第258章 上帝是哪國人第302章 挖牆腳第135章 中國軍團(中)第372章 朝鮮政策第378章 奸商第241章 甘肅像日本第227章 騎兵對決第216章 新軍特訓第258章 上帝是哪國人第372章 朝鮮政策第205章 莊虎臣的歪理第239章 歐羅巴抄底第162章 火燒鑾儀殿第21章 策劃案第136章 中國軍團(下)第7章 窩心的一戰成名(2)第123章 血肉城關第27章 錢莊的命運第315章 文人當流氓第258章 上帝是哪國人第235章 活佛見活佛第225章 城破在即第256章 密室會議第379章 火燒春帆樓(上)第95 又見豬突第262章 軍神的弱點第217章 初見成效第218章 誰是英國的盟友第148章 鐵齒銅牙辜鴻銘第358章 勸進第143章 修理黃金榮第285章 空手套白狼第298章 大阪陷落(三)第53章 送別歌第154章 偷換概念 先兵後禮第244章 蘭州軍事演習第104章 殺俘(上)第348章 練太極拳的螳螂第366章 提著豬頭找不到廟門第276章 猶太奸商第262章 軍神的弱點第343章 我要當皇帝第35章 英語也瘋狂第8章 窩心的一戰成名(3)第31章 羊肉落在狗嘴裡第264章 板磚破洋槍第281章 東鄉平八郎的好運氣(上)第271章 安南的八國聯軍第322章 最可怕的兵最怕死第252章 誰是憤青誰是漢奸第258章 上帝是哪國人第19章 大德通票號第326章 口水戰第90章 日本援軍第179章 第三條道路第192章 推廣牛痘第244章 蘭州軍事演習第206章 慈禧迴鑾第210章 螃蟹豆腐第337章 兩隻紙老虎第143章 修理黃金榮第75章 歷史書錯了?第13章 滿漢全席一品鍋第30章 開業大吉第44章 風雲再起第115章 一天封了仨公主第318章 梟雄
第363章 以戰促和第52章 不解死局第77章 壞蛋狙擊隊(上)第389章 孤家寡人第317章 噩夢一場第232章 要命的新政第296章 大阪陷落(一)第376章 民以食爲天第361章 大清最後一個忠臣第47章 醋海翻波第188章 蛟龍入海第81章 戰場經紀人第82章 毛驢與猴子之戰第361章 大清最後一個忠臣第18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64章 姐妹易嫁第321章 倒黴的乃木希典第166章 遇襲第118章 倒黴的傳家寶第72章 三國聯軍第297章 大阪陷落(二)第66章 軍歌嘹亮第154章 偷換概念 先兵後禮第58章 下馬威第237章 逆鱗第379章 火燒春帆樓(上)第150章 中華共和國第134章 中國軍團(上)第209章 蘭州技工學堂第263章 清末三屠第33章 王霸之氣(下)第129章 託付竿軍第258章 上帝是哪國人第302章 挖牆腳第135章 中國軍團(中)第372章 朝鮮政策第378章 奸商第241章 甘肅像日本第227章 騎兵對決第216章 新軍特訓第258章 上帝是哪國人第372章 朝鮮政策第205章 莊虎臣的歪理第239章 歐羅巴抄底第162章 火燒鑾儀殿第21章 策劃案第136章 中國軍團(下)第7章 窩心的一戰成名(2)第123章 血肉城關第27章 錢莊的命運第315章 文人當流氓第258章 上帝是哪國人第235章 活佛見活佛第225章 城破在即第256章 密室會議第379章 火燒春帆樓(上)第95 又見豬突第262章 軍神的弱點第217章 初見成效第218章 誰是英國的盟友第148章 鐵齒銅牙辜鴻銘第358章 勸進第143章 修理黃金榮第285章 空手套白狼第298章 大阪陷落(三)第53章 送別歌第154章 偷換概念 先兵後禮第244章 蘭州軍事演習第104章 殺俘(上)第348章 練太極拳的螳螂第366章 提著豬頭找不到廟門第276章 猶太奸商第262章 軍神的弱點第343章 我要當皇帝第35章 英語也瘋狂第8章 窩心的一戰成名(3)第31章 羊肉落在狗嘴裡第264章 板磚破洋槍第281章 東鄉平八郎的好運氣(上)第271章 安南的八國聯軍第322章 最可怕的兵最怕死第252章 誰是憤青誰是漢奸第258章 上帝是哪國人第19章 大德通票號第326章 口水戰第90章 日本援軍第179章 第三條道路第192章 推廣牛痘第244章 蘭州軍事演習第206章 慈禧迴鑾第210章 螃蟹豆腐第337章 兩隻紙老虎第143章 修理黃金榮第75章 歷史書錯了?第13章 滿漢全席一品鍋第30章 開業大吉第44章 風雲再起第115章 一天封了仨公主第318章 梟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门市| 玉门市| 西吉县| 绍兴县| 塔河县| 呼伦贝尔市| 五家渠市| 卓尼县| 正安县| 尼玛县| 贵阳市| 抚州市| 鹤岗市| 金沙县| 邹平县| 保德县| 台山市| 赫章县| 通化县| 宁明县| 柳林县| 土默特左旗| 乐平市| 三门峡市| 莱西市| 富平县| 峡江县| 怀集县| 海伦市| 莱阳市| 樟树市| 黄山市| 太湖县| 天津市| 青海省| 罗定市| 永胜县| 福建省| 开鲁县| 镇原县| 恩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