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徵

中使向延嗣爲此擬了一道詔書,裡面有一句話“王衍一行,並從殺戮”。

詔書出來了,就要到朝中來蓋印,樞密使張居翰看了一遍,感覺不妥,就著殿前的柱子改了裡面一個字,把“行”字改成了“家”字。

別看只是一字之差,救活的可有上千條人命。

因爲如果是“王衍一行”,那就要把跟隨他的人全部殺掉,什麼前蜀的百官啦、宮人啦、僕從啦全都要死。

改成“王衍一家”那就簡單了,只把王家那一大家子殺掉就行了,其他人都可以免死。

張居翰這事兒辦得漂亮啊,值得點贊。

要知道私改詔書這可是冒著天大的風險,但可以救活人命,即便有風險,我老張也要辦。

這就是有溫度的人,也是有責任感有良知的人。

王衍被殺的時候,母親徐氏(之前王建的徐賢妃)面對行刑的人大聲號呼:

“我兒以一國迎降,尚且被族滅,你等背信棄義,受禍也不遠了!”

禍,確實不遠了,王衍前腳被殺,李存勖一大家子也要馬上步其後塵了。

意氣風發(fā)的後唐皇帝李存勖馬上就要帶兵出征。

出征這事兒他以前常幹,往東打桀燕的劉仁恭父子,往北打契丹,向南打後梁的朱友貞,他都是帶頭衝鋒,在命懸一線的戰(zhàn)陣中享受殺伐的快感。

這幾年入主洛陽,他把自己的興趣愛好轉移到唱戲和打獵。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嘛,已經定鼎中原了,老爺子李克用交代給的三件事也都完成了,總要放鬆一下自我嘛。

再說了,強敵已滅,四周的人都服服帖帖的,哪還有什麼像樣的硬仗要打呢?

雖然無仗可打,但李存勖毫不懷疑,自己一旦提槍上馬,還是那個生龍活虎縱橫疆場的李存勖,任何叛亂在自己的鐵蹄之下都會偃旗息鼓!

事實證明,雄心壯志在事實面前往往會被撞得粉碎。

李存勖啊李存勖,你之所以能得天下,當然與自身的勇武有很大關係,但最主要的是你團結了士卒,代表著民意。

那時候,天下人盼望著李唐的迴歸,夢想著開元盛世的美景,他們相信一個叫做李亞子的英雄會救民於水火,結束這遍地狼煙的無義之戰(zhàn)。

李存勖,你的力量是天下人賦予的,戰(zhàn)功是抱著必勝信念的勇士給你加持的,你的勝利是天下人的勝利。

然而當你不再代表天下人的時候,這個勝利還有意義嗎?當你走到人民對立面的時候,當宦官、伶人藉著你的威名禍國殃民的時候,你的根基還在嗎?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幾百年前那位姓李的老人發(fā)出的肺腑之言,你難道真的沒有聽說過嗎?

然而現(xiàn)在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敗局已然註定,孤家寡人的你,註定不可能重複之前的神話了。

李存勖任命元行欽爲先鋒,沿黃河東進,自己則率領大軍押後。

在行軍的過程中,李存勖感覺到了不安,這份不安源自士兵們的冷漠,源自不斷地有人逃亡,源自整支軍隊營造出來的壓抑氛圍。

李存勖這幾年深居宮中,這種情況之前完全沒有見過,這不再是一支嗷嗷叫的部隊,而是一羣死氣沉沉毫無生氣的散兵遊勇。

士兵逃亡的現(xiàn)象屢禁不止,憑藉這樣的軍隊去打勝仗那是不可能的。

李存勖當機立斷,想到了和談。

向誰和談?李嗣源。派誰去?李從審。

兒子去跟父親談,成功的機率總會大一些吧。

然而讓李存勖始料未及的是,李從審不去。

這孩子是個死心眼兒,之所以不去倒不是因爲有情緒,而是他想在李存勖面前盡忠,以自己的堅守證明自己的父親是不會謀反的。

李存勖非要派他去,李從審打死也不去,用他的話說:我就想死在您的面前,來證明自己的忠誠。

忠孝難兩全,父親跟皇帝打起來了,李從審選擇了站在皇帝身邊。

能有這樣的兒子,父親難道會是亂臣賊子?

可惜啊,不想反、最不可能反的李嗣源最後還是被逼反了。

而造反這項工作開弓沒有回頭箭,只能一條路走到黑了。

李從審,這是李嗣源最喜愛的孩子,因爲他最像乃父。

君命難違,李從審還是被迫上路了,他要去河陽找到自己的父親李嗣源,然後接洽雙方的和談工作。

然後好心辦壞事的元行欽再次壞事兒了。

沒錯,他又把李從審給逮住了,這次他沒有多說廢話,手起刀落,取走了李從審的腦袋。

至此,李存勖最後一次生的希望也被終結。

在李存勖惶惶不可終日的同時,李嗣源正在做一件事情——整肅軍隊。

當時他帶著大部隊到達白皋,這裡是個渡口,正好遇到幾船從山東運過來上貢的絹帛。

絹帛這東西是可以當錢來用的,既然錢送到眼前來了,不要白不要,李嗣源照單全收,然後拿著這些東西來賞賜軍隊。

軍隊需要講究紀律,賞賜給你們東西可以,但要排隊來領撒,要不然一擁而上成何體統(tǒng)?

安重誨的部衆(zhòng)就是那些一擁而上不講規(guī)矩的人,別人都在排隊呢,他們上去就開搶。

李嗣源大怒,下令將亂軍當衆(zhòng)斬殺!

鮮血、人命是樹立規(guī)矩的利器。

殺了幾個人,全軍肅然,一羣烏合之衆(zhòng)瞬間有了紀律部隊的樣子。

接下來李嗣源渡過黃河,到達滑州,召見符習。

符習是平盧節(jié)度使,之前被手下人佔了老巢,現(xiàn)在還帶著兵在小城裡呆著呢。

接到李嗣源的書信,他不敢不聽,在胙城與李嗣源相見,安申通的部隊隨後也趕到這裡。

現(xiàn)在符習是被這些人裹挾著造反,但是心裡還在猶豫,畢竟造反這種事兒就是一場豪賭,下錯了賭注那可是要抄家滅門的。

而戰(zhàn)皇李存勖的威名如日中天,跟他作對,能落著好?

霍彥威當時已經投靠了李嗣源,拉著符習說了一句話,徹底打消了對方的猶豫:

“主上點名要殺的十個人,你排名第四,還要猶豫個啥呢?”

當然,這是假話,人家李存勖根本就沒說要殺人。

但是你說沒說不重要,重要的是符習信了。

既然李存勖那邊押注已經不可能,那就只能押李嗣源了。

於是乎,符習帶著本部軍馬也加入了造反的隊伍。

統(tǒng)一了內部意見之後,李嗣源率大軍向汴州進發(fā)。

而李存勖進軍的目的地,也是汴州。

雙方相向而行,就要展開一場高手之間的較量。

第一百六十九章 滅樑(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九十四章 南漢帝國發(fā)家史(二)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zhàn)前夜第三章 北伐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zhèn)州之亂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jié)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zhàn)前夜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zhàn)之後第六十八章 大唐晚鐘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zhàn)役第二十三章 海龍王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三十二章 戰(zhàn)神李存孝(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七十四章 極品刺客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十八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jié)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九十四章 南漢帝國發(fā)家史(二)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十五章 決戰(zhàn)汴州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zhàn)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zhàn)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zhàn)第六十章 楊行密手下的悍將們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zhàn)第十章 李克用與朱溫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一百零七章 朱溫之死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宁市| 湟源县| 温州市| 麻城市| 迭部县| 金寨县| 湘潭县| 玛多县| 义乌市| 增城市| 开平市| 奉节县| 息烽县| 峨边| 万荣县| 三门县| 张家港市| 双城市| 阿拉善右旗| 噶尔县| 西华县| 太康县| 清水河县| 镇赉县| 区。| 德保县| 仙桃市| 杨浦区| 平安县| 青阳县| 雅江县| 易门县| 上饶市| 肃宁县| 东莞市| 阳高县| 阳西县| 秀山| 封开县| 托克托县| 文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