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4章 增產一百萬畝

售價高達一百萬的棉花收割機,普通的農民肯定是買不起了,放眼全國,有能力買棉花收割機的,就只有國營的大型農場。

在農業機械化方面,國營大型農場始終是走在前列的,早在拖拉機還是珍貴農機的年代,國有農場就用上了聯合收割機這種高端的農業機械。

當時國內企業生產出來爲數不多的專業農機,大多也是供給國有農場使用。

改革開放以後,國家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很多國營農場也借鑑承包責任制的經驗,開始嘗試承包經營的組織形式。

但是在比較大的農墾區,還是國營農場爲主。

國內最大的兩處農墾區,一個是在東北。當年的北大荒,經過五十年代大規模開墾,已經變成北大倉。

只不過東北的農墾區主要是以種糧食爲主,不種棉花。

第二個大的農墾區,就是在西北的自治區,也就是生產建設兵團開墾出來的土地。

在生產建設兵團的農場裡,棉花是最主要的經濟作物。

李衛東要推銷棉花收割機,去找生產建設兵團,算是走對了路子。

生產建設兵團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他既要完成國家佈置的戍邊任務,又要完成國家賦予的屯墾職責。平時搞生產,戰時轉軍事,生產戰備兩不誤。

兵團雖然是身在在之前,但卻受到中央和自治區雙重領導的。其組織結構類似於省市自治區。

生產建設兵團的的級別上屬於副部級,但是根據國家規定,享受省級社會經濟計劃單列管理權限。生產建設兵團的領導也會給予高配,明確高官。

按照慣例,都是自治區的副書記兼任生產建設兵團的書記、政委,自治區副主席兼生產建設兵團的副書記、司令員。

在管理權限上,兵團享有省級的經濟管理權限,其中經濟、財政等管理權限計劃單列,直接受中央管理;

行政司法事務,由兵團依照國家法律管理;稅收事務則由自治區分管;人口和麪積計入地方政府統計,但GDP是單獨列出的。

也正是因爲生產建設兵團的財政管理權限是計劃單列,所以他們有能力購置大批的棉花收割機。

……

何大伯幫李衛東約了個時間,然後親自帶著李衛東,去見了生產建設兵團的張建設書記。

張建設顯得很熱情,他親自給李衛東倒了一杯茶,隨後開口問道:“李董事長看起來好年輕啊,有三十歲了麼?”

“今年剛好三十週歲。”李衛東開口答道。

“真是年輕有爲啊!如果不是老何親自把你帶過來,我都不敢相信那麼有名氣的小狗集團,董事長竟然這麼年輕!”

張建設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說起來啊,我要代表自治區,向你表示感謝,你幫我們這裡幾十所中小學修建了宿舍,讓更多的孩子可以就學,真是爲我們自治區解決了大問題啊!”

“爲教育出力是我應該做的。”李衛東謙虛的說道。

張建設則繼續說:“不光是教育,我們自治區有很多領域,也非常歡迎投資。比如水利、石化、礦產資源,如果李董事長對哪方面有興趣的話,我也可以安排人陪你考察!”

簡單的幾句話,就扯到了招商引資方面。

對於地方而言,招商引資的確是一件大事,像是西北這種地方,交通運輸不如東部沿海省份便利,想要吸引到外資是比較困難的,只能將招商引資的重點放在本土企業上。

李衛東這種大企業家,自然是地方招商的重點對象,所以當張建設見到李衛東後,便將話題引到了投資方面,他巴不得李衛東能來自治區投資建廠。

李衛東自然是聽出了張建設的意思,他不由得感到有些好笑,自己可是來賣東西賺錢的,卻被客戶來了個反客爲主。

李衛東只好實話實說道:“張書記,其實我這次是來推銷產品的。”

“商品流通也可以促進經濟發展,不過跑到我這裡來推銷產品的,可不多見。”張建設接著問道:“李董事長,那你打算賣我點什麼?”

“棉花收割機。我們富康農機廠與農機研究院聯合研發的國產棉花收割機,日前已經成功下線。”李衛東趕緊介紹起來。

“我在新聞上看到過這方面的報道。”張建設默默的點了點頭。

李衛東則繼續說道:“棉花收割機的效率,可比人工採摘棉花高的多,一臺棉花收割機,一小時能作業十畝地,一天工作十個小時的話,就是一百畝地,頂的上一百個人的工作量。

而且棉花收割機是機械,只要加上油,可以一直工作,完全不需要休息的。若是一臺棉花收割配備兩名司機的話,那麼工作效率還可以再加倍。”

“農業機械化,的確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我們生產建設兵團的農場裡,農業機械使用的也是比較普遍的。”

張建設話音頓了頓,然後接著說道;“如果價格合適的話,我們倒是不解釋嘗試一下使用機器採摘棉花。”

“因爲採用了很多進口零部件,目前棉花收割機的價格還有些高,正常的話每臺棉花收割機的售價是110萬,大批量購買的話,價格可以降到100萬一臺。”李衛東開口答道。

聽到100萬這個價格,張建設並沒有顯得很吃驚,他只是淡然的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說道;“之前有幾個美國來的客商,也曾經來找過我,推銷的就是棉花收割機。”

對面的何大伯臉上的疑惑一閃而過,彷彿是在問,爲什麼我不知道。

張建設轉頭望向何大伯,接著解釋道;“那大概是三年前的事情,當時你還在機械工業部,所以不知道這件事情。

當時美國客商的就已經向我介紹過棉花收割機的優點,也介紹了棉花收割機在美國的使用情況,而且還拿來了一份詳細講解棉花收割的錄像帶。

這錄像帶是英文的,拍攝的很詳細,現在還放在檔案室裡。我當時看了這個錄像帶,真的是大爲震驚,沒想到美國的農業竟然發展到了這麼先進的程度。

說實話,我看完錄像帶之後,是有些動心的,想買上一批棉花收割機,讓咱們的生產建設兵團也能用上先進的農業機械。

結果我一聽報價,直接就懵了。最便宜的棉花收割機,報價也接近三十萬美金,高檔一些的型號,要賣五六十萬美金。賣的這麼貴,我們哪買得起啊!

我當時還覺得是那幾個美國客商故意報高價坑我呢!後來我託人在美國打聽了一下價格,才知道棉花收割機這東西,真這麼貴!

跟美國的棉花收割機相比,你這個每臺一百萬的報價,的確是便宜了不少,但以咱們國家的經濟水平,這樣的價格還是太高了啊!”

張建設說著,擺出一副嚴肅的語氣,接著說道;“棉花收割機的研製成功,填補了國內這方面的空白,我們也應該支持國內的農機研究事業。

這樣吧,生產建設兵團可以採購兩臺棉花收割機,先試一試效果如何,如果效果好的話,我們再談後續採購的事情。”

張建設用這種嚴肅的語氣說話,顯然不是在跟李衛東商量,而是做出了最終的決定。

區區兩臺的採購量,可不是李衛東想要的結果。

李衛東琢磨著,也是因爲自己親自上門推銷,張建設才決定採購兩臺棉花收割機,換成別人的話,可能一臺都不買。

李衛東畢竟是掏了不少錢,給自治區的中小學建宿舍,就衝著這個情分,張建設也不好直接拒絕李衛東,所以才決定買兩臺棉花收割機,算是給李衛東一個面子。

所謂的試一試效果之類的話,也不過是客套一下而已。

“那就多謝張書記了。”李衛東只得先道了聲謝,隨後話音一轉,開口問道:

“張書記,國家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也有兩三年了,我們漢東省的協作對象,恰巧是你們這裡,所以我想問一問,現在自治區最缺什麼?”

“缺什麼?那可多了!”張建設微微一笑,掰著手指頭數了起來:“我們這裡啊,除了自然和礦產資源,基本什麼都缺。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缺基礎建設、缺企業投資……”

“最核心的,還是缺人吧?”李衛東笑著問。

“對,缺人!歸根結底,人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想要把經濟搞起來,必須要先有人,有了人才能去做經濟建設。”張建設點了點頭。

“那張書記有沒有覺得,人口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治區的經濟發展?”李衛東接著問。

張建設開口答道:“也不能說是限制了經濟的發展。人口過多的話,會消耗更多的資源,對於就業也會有比較大的負擔,所以國家纔會制定計劃生育的政策嘛。

但反過來說,人多一些的話,生活需求會變大,各方面的機會也會增多,反過來會帶動很多產業的發展,促進就業。

所以人口也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但對於我們自治區而言,總體上還是歡迎東部地區的有志青年,來我們這裡就業的。”

當時的西北自治區,大概有1750萬的人口,這個人口規模在國內各省份當中算是少的,若是再考慮到自治區166萬平方公里的龐大的面積,平均一平方公里也只有十個人。

李衛東接著說道:“其實也有很多人來自治區尋找機會的,只不過大多數並不打算長期居住在這裡,很多人待個兩三年,還是要回東部去的。

還有就是一些季節性的勞動者,比如每年的棉花收割季,全國各地的勞動力不都會彙集到這裡麼?每年能有三十萬人來摘棉花麼?”

“可不止三十萬,少的時候有四十多萬,多的時候能超過五十萬呢!”張建設回答道。

“五十萬人夠用麼?”李衛東立刻問。

“以我們的棉花種植面積而言,頂多算是勉勉強強夠用。到了採棉花的季節,很多農場都要工作十二個小時以上,這樣才能及時完成棉花的採摘。”張建設開口說道。

“那爲什麼不多引進一些人來摘棉花?”李衛東接著道:“我聽說摘棉花的報酬還是很不錯的,幹一個月等於平時三四個月的收入,肯定有不少人願意過來。”

張建設回答道:“我們也想多找些人來摘棉花,但是受到交通運輸能力的限制,所以來不了那麼多人。

每年到了棉花收割季,即便是多加開幾班專列,全都坐滿也只能多來幾萬人,對於我們這裡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

採棉花的勞動力自然捨不得花錢坐飛機,他們會選擇最便宜的火車。

一列火車大概能乘坐1200名乘客,如果將軟臥換成硬座,再加上賣一些站票,大概也就是2000名乘客。

這麼算起來的話,哪怕是一天增加五班專列,也只能多運送一萬人。

關鍵運送所花費的時間成本非常的高。

西北自治區的土地面積實在是太大了,以當時的火車速度,即便是進入了自治區的境內,想要到抵達烏市,火車還得再跑好幾個小時。

若是再去自治區的其他比較偏遠的地方,路上花費幾天幾夜也是正常的。

專列去一趟自治區,來回可能要七八天的時間,但整個棉花采摘季節有幾個七八天?

所以正常情況下,專列頂多跑兩個來回。兩個來回跑完,棉花采摘季差不多就過去三分之一,也沒有采棉大軍繼續入疆了。

受到交通運力的限制,每年去自治區採棉花勞動力,頂峰也就是五十萬人左右。

李衛東當然知道運輸能力有限的事情,他立刻順著張建設的話,繼續說道;“張書記,我們生產的棉花收割機,可以完美的解決棉花采摘季人力不足的問題。”

“怎麼又扯到棉花收割機上了!”張建設微微一愣。

沒等張建設再開口,李衛東接著說道;“一臺棉花收割機,只需要一個駕駛員,就能替代100個勞動力。兩個駕駛員兩班倒,就能頂的上200個人。

有了棉花收割機,就不用擔心棉花沒有人採摘,同時還可以擴大棉花的種植面積,所以生產建設兵團想要擴大棉花種植面積的話,就應該大批量的採購棉花收割機!”

張建設則開口說道:“其實最近幾年,自治區的棉花種植面積一直是穩中有升,就目前而言,人工採摘還是能滿足我麼難道棉花增產需求的。

而隨著交通環境的改善,特別是火車提速帶來了運力提升,每年來採棉花的勞動力也在不斷增加,我相信以後的運力情況,也會越來越好。”

張建設的言外之意顯然是在說,就算沒有棉花收割機,隨著交通運力的提升,我們一樣可以和擴大棉花種植面積。

李衛東卻是微微一笑:“張書記,你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人工採摘棉花的話,勞動力供給並不穩定。

我舉個例子,比如某個農場,今年來了200個人採摘棉花,但誰又能保證,明年還會有200過來摘棉花麼?如果只來了100人,豈不是要損失一半的棉花?

每年種多少畝的棉花,是棉農可以決定的事情,但每年能來多少人摘棉花,棉農可沒有辦法決定吧?

有些工人今年來了,說不定明年找到了更好了工作,就不會再來。即便有的人每年都來,要是別的農場裡開的工錢更好,也會跳槽去別的地方。

如果是使用棉花收割機的話,就不會有這個問題,機器買過來,等到採摘棉花的季節,找個駕駛員就能去收棉花。對於生產建設兵團來說,駕駛員應該不難找吧?

而且棉花收割機還不用休息,一臺棉花收割機,找兩個駕駛員,兩班倒的幹活,一個棉花采摘季節,最多可以採摘一萬畝的棉花。

也就是說,如果買一臺棉花收割機,每年種棉花的時候,就能多種一萬畝,而不必擔心沒有工人來採摘,這就是棉花收割機所帶來的穩定性。

雖然棉花收割機的一次性的投入會比較高,但是在採摘棉花的時候,也不需要承擔人工採摘的風險,這相當於是多花點錢,增加產量,且能降低風險。”

李衛東一邊說著,張建設的眉頭也逐漸的皺起,他開始認真思考李衛東的話。

李衛東所說的這一套理論,張建設此前還真的沒有考慮過,他一直都在關注棉花采摘的成本,而忽略了棉花采摘的風險。

棉花這種東西,最佳的採摘時機也就是短短的幾天,摘早了或者摘晚了,都會影響到棉花的品質。

對於棉農而言,棉花種出來,卻來不及採摘,必然會造成很大的損失。與其沒有人摘棉花,反倒不如讓土地休耕,什麼都不種,至少不至於虧錢。

若是使用棉花收割機的話,雖然成本是提高了,但採摘的風險卻降低。一臺棉花收割機的工作量是固定的,多一臺棉花收割機,就能穩定增加種植面積。

從這方面而言,棉花收割機的確比人力採摘要有優勢。

李衛東則接著說道:“生產建設兵團跟普通的棉農不一樣,棉農生產規模相對較小,在生產的各個步驟流程也比較靈活。

比如種了一兩百畝棉花的棉農,若是僱不到人採摘的話,拜託一下親戚朋友來幫幫忙,也能及時完成採摘,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可生產建設兵團都是國有農場,動輒就是幾萬畝的棉田,這若是僱不到人的話,找親戚朋友幫忙也是杯水車薪,根本不可能完成採摘。

這種大規模的農業生產,需要的是穩定的產出,所以我認爲,生產建設兵團的國有農場裡,就應該使用棉花收割機,來確保棉花的穩定產出。”

生產或者經濟活動當中,規模做的越大,就越是要去避免風險。

就比如買股票,手握一百萬資金,和手握一百億資金的玩法肯定是不一樣的。散戶炒股動輒吃好幾個漲停,一年能把資本翻番。巴菲特炒股,一年能賺20%,就已經被稱爲“股神”了。

這個道理,張建設是明白的,他思考了片刻,然後點了點頭:“大規模農業生產,降低風險,追求穩定,的確是符合農業發展的客觀規律。”

李衛東則繼續加碼道:“張書記,我們可以再算一筆賬,一臺棉花收割機,可以採摘一萬畝的棉花,如果有一百臺呢,那就可以採摘一百萬畝的棉花。

也就是說,如果生產建設兵團購買一百臺棉花收割機,那麼以後每年播種的時候,就能多種一百萬畝的棉花!

增產一百萬畝的棉田,每年能增加生產多少噸棉花!若是靠人工採摘的話,增產一百萬畝,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做到。”

聽到“增產一百萬畝”這幾個字,張建設的表情終於出現了變化。

增產一百萬畝的棉花,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第十八章 淳樸的國企工人第350章 貴賓一位樓上請!第636章 用福利砸他第513章 經濟諸葛亮第105章 年輕人腎好第四十二章 論資排輩(求推薦票)第565章 軸流式壓縮機引發的慘案第563章 架在火上烤第558章 淘寶達人李衛東第181章 來個歡迎儀式(求訂閱)第351章 廣告做得好(求訂閱)第645章 當個煤老闆,真香!第375章 老凡爾賽(求訂閱)第397章 捷足先登第106章 出口創匯三百五十萬(三更)第550章 做局第153章 申請專利第497章 誰是凱子?第683章 終極白忙活第517章 競爭還是合作第625章 電動三輪車第405章 規劃未來第363章 白撿一波好處(求訂閱)第七章 質量問題第426章 這分明是價格戰!第325章 拯救民族品牌(求訂閱)第443章 咋就不一樣了!(求訂閱)第119章 千萬富翁李衛東第八十五章 資訊的作用(四更)第124章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第590章 天上掉餡餅,真香!第513章 經濟諸葛亮第521章 股市纔是關鍵第727章 事雖難,做則必成!第101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20章 猴子派來滴第五十八章 第一桶金第二十六章 壞掉的進口車第452章 李衛東打官司第626章 又是老熟人第162章 廣交會水很深第八十三章 李廠長駕到(二更)第294章 牛皮吹破天(求訂閱)第577章 快來投資建廠啊!第699章 南波灣又來了第486章 強援到來第462章 開啓三蹦子時代第127章 沃爾瑪不買了(三更)第116章 握手言和第720章 瞞天過海第155章 老子不承包了!第480章 這張臉,饞死老孃了!第720章 瞞天過海第508章 資本家都是不要臉的第550章 做局第422章 玩嘴遁,需要主角光環!第195章 又見山寨大軍(求訂閱)第379章 正宗資本家嘴臉(感謝各位訂閱)第216章 堅決遏制不正之風(補欠11)第329章 三尸腦神丹?豹胎易筋丸?第205章 她這是在撩我嗎(補欠10)第432章 來歐洲搶生意第645章 當個煤老闆,真香!第601章 參觀第145章 坐地起價第653章 我是善良的人第495章 分大餅!第495章 分大餅!第655章 傳感器第四十三章 拼爹第415章 追加五個億第154章 轉移陣地第638章 盜版也要看廣告第660章 顯得很有錢第150章 搞個假集體第424章 有錢大家賺第487章 學歷碾壓第397章 捷足先登第579章 誰在釣魚?第290章 我比竇娥還冤啊!(二合一章節)第273章 懶蛤蟆想吃天鵝肉(求訂閱)第721章 賠本賺吆喝第166章 廣交會套路深,我要回農村(補欠3)第380章 大烏龍(求訂閱)第318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502章 高危職業第512章 神預測!第492章 全靠提前佈局第477章 升級職業技校第468章 撈快錢項目第672章 教科書級宣傳案例第376章 何家女婿不好當第588章 窩裡鬥第209章 霸王硬上弓(求訂閱)第178章 投降退一半,行不?第四十六章 考試第124章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第八十七章 我們不接低端訂單(2400均定加更)第390章 要地的技術(求訂閱)第325章 拯救民族品牌(求訂閱)
第十八章 淳樸的國企工人第350章 貴賓一位樓上請!第636章 用福利砸他第513章 經濟諸葛亮第105章 年輕人腎好第四十二章 論資排輩(求推薦票)第565章 軸流式壓縮機引發的慘案第563章 架在火上烤第558章 淘寶達人李衛東第181章 來個歡迎儀式(求訂閱)第351章 廣告做得好(求訂閱)第645章 當個煤老闆,真香!第375章 老凡爾賽(求訂閱)第397章 捷足先登第106章 出口創匯三百五十萬(三更)第550章 做局第153章 申請專利第497章 誰是凱子?第683章 終極白忙活第517章 競爭還是合作第625章 電動三輪車第405章 規劃未來第363章 白撿一波好處(求訂閱)第七章 質量問題第426章 這分明是價格戰!第325章 拯救民族品牌(求訂閱)第443章 咋就不一樣了!(求訂閱)第119章 千萬富翁李衛東第八十五章 資訊的作用(四更)第124章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第590章 天上掉餡餅,真香!第513章 經濟諸葛亮第521章 股市纔是關鍵第727章 事雖難,做則必成!第101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20章 猴子派來滴第五十八章 第一桶金第二十六章 壞掉的進口車第452章 李衛東打官司第626章 又是老熟人第162章 廣交會水很深第八十三章 李廠長駕到(二更)第294章 牛皮吹破天(求訂閱)第577章 快來投資建廠啊!第699章 南波灣又來了第486章 強援到來第462章 開啓三蹦子時代第127章 沃爾瑪不買了(三更)第116章 握手言和第720章 瞞天過海第155章 老子不承包了!第480章 這張臉,饞死老孃了!第720章 瞞天過海第508章 資本家都是不要臉的第550章 做局第422章 玩嘴遁,需要主角光環!第195章 又見山寨大軍(求訂閱)第379章 正宗資本家嘴臉(感謝各位訂閱)第216章 堅決遏制不正之風(補欠11)第329章 三尸腦神丹?豹胎易筋丸?第205章 她這是在撩我嗎(補欠10)第432章 來歐洲搶生意第645章 當個煤老闆,真香!第601章 參觀第145章 坐地起價第653章 我是善良的人第495章 分大餅!第495章 分大餅!第655章 傳感器第四十三章 拼爹第415章 追加五個億第154章 轉移陣地第638章 盜版也要看廣告第660章 顯得很有錢第150章 搞個假集體第424章 有錢大家賺第487章 學歷碾壓第397章 捷足先登第579章 誰在釣魚?第290章 我比竇娥還冤啊!(二合一章節)第273章 懶蛤蟆想吃天鵝肉(求訂閱)第721章 賠本賺吆喝第166章 廣交會套路深,我要回農村(補欠3)第380章 大烏龍(求訂閱)第318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502章 高危職業第512章 神預測!第492章 全靠提前佈局第477章 升級職業技校第468章 撈快錢項目第672章 教科書級宣傳案例第376章 何家女婿不好當第588章 窩裡鬥第209章 霸王硬上弓(求訂閱)第178章 投降退一半,行不?第四十六章 考試第124章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第八十七章 我們不接低端訂單(2400均定加更)第390章 要地的技術(求訂閱)第325章 拯救民族品牌(求訂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涪陵区| 砚山县| 视频| 兴义市| 来安县| 波密县| 海原县| 建阳市| 华安县| 荔浦县| 赤水市| 盈江县| 绥阳县| 铁岭市| 盐山县| 红桥区| 永州市| 台中市| 宜昌市| 库伦旗| 镇安县| 东平县| 临沭县| 南漳县| 团风县| 福清市| 达拉特旗| 龙岩市| 长子县| 定襄县| 长治市| 巴马| 道孚县| 武汉市| 乌拉特前旗| 海淀区| 云浮市| 民县| 中卫市| 阜新市| 乌审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