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疼的不止小馬哥一個。丁磊同樣滿腹鬱悶。
原本定在11月1日公測的《陰陽師》,如今卻撞上《榮耀世界》的全民狂歡。這時候上線,砸再多的宣發(fā)預算也是白費,性價比極低。
“老闆,要不……再延後幾天?等《榮耀世界》的熱度過去,咱們再推?”
“行吧,再延一週。”丁磊擺了擺手,語氣裡透著疲憊,
“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遊戲行業(yè)有個不成文的潛規(guī)則:遊戲越差,測試越多!
當一款遊戲在公測前各種內測,沒完沒了,準沒有好事,或許測著測著,遊戲就沒了。
而且各種測試巧立名目,什麼封閉測試、不刪檔測試、刪檔測試、付費刪檔測試,二測、三測.幾個名詞翻來覆去窮舉組合。
這些放在小說裡都會被讀者罵水字數(shù),廠商卻對此樂此不疲,但明眼人都清楚——這恰恰暴露了對產(chǎn)品的不自信。
《陰陽師》的反覆測試,便是最好的例證。
網(wǎng)易對這款遊戲寄予厚望,資源傾斜堪稱頂級:自研NeoX引擎適配、遠赴京都實地採風、斥資聘請日本一線聲優(yōu)全劇情配音。
每個式神獨立設計,原畫超200張,動態(tài)特效精細打磨,光是酒吞童子就迭代了17版才最終定稿。
丁磊砸下上億預算,顯然是要打造一款現(xiàn)象級產(chǎn)品。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
早在5月20日,該遊戲就開啓了技術封測,僅限少量安卓用戶測試。
6月17日開啓IOS的覺醒測試。
一個多月後,到了8月下旬又進行了一次全平臺的集結測試。
按原計劃,9月就該公測。
可就在此時,彼岸召開了一場遊戲發(fā)佈會。
丁老闆當時出於重視全程看了直播,當他看到《神魔錄》宣傳片和遊戲demo,並官宣9月開啓內測。
他感覺自己的天塌了。
彼岸的強大,世人皆知。
在行業(yè)內有條不成文的潛規(guī)則,不要在小米前面開發(fā)佈會,不要跟彼岸遊戲打擂臺。
前半句是因爲在小米前面開發(fā)佈會,在雷軍那神經(jīng)刀一般的營銷和定價策略下,明明很高的價格,消費者都會覺得很便宜,有些違背常理。
而後半句的重點在於,跟彼岸遊戲打擂臺,將會在各個維度被碾壓。
丁磊當機立斷:延期!先避其鋒芒。
事實證明,這一決策無比明智。
《神魔錄》內測開啓後,Zen工作室全員通過各種渠道搞到測試資格,連夜體驗這款“競品”。
要知道他們的遊戲從立項至今已經(jīng)有2年多的歷史,而且這種自主研發(fā)的3D半即時回合制類型在手遊領域也屬於鳳毛麟角的存在。
這令《陰陽師》團隊成員化作陰陽師開始陰陽起來對家這款遊戲。
起初,他們還能嘴硬:“玩法相似?養(yǎng)成系統(tǒng)雷同?戰(zhàn)鬥機制差不多?彼岸果然靠抄襲起家!”
可隨著深入體驗,他們的臉色漸漸凝重起來,吐槽的聲量也消失了。
這些業(yè)內的好手仔細琢磨後發(fā)現(xiàn)了兩者還是有諸多差異。
《神魔錄》在引擎性能、畫面表現(xiàn)、世界觀架構乃至玩法創(chuàng)新上,全面碾壓《陰陽師》。
如果遊戲有版本,《陰陽師》是日式和風V0.1,那麼彼岸出品的這個《神魔錄》是東方奇幻V0.3。
“這還怎麼打?”團隊陷入絕望。
唯一的出路,只剩“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既然彼岸擅長借鑑,那我們就反向“學習”。
於是,《陰陽師》團隊開始瘋狂拆解《神魔錄》,取其精華,縫入自家遊戲。
公測日期也從9月一路推遲到11月。
就像汽車召開發(fā)佈會,直接講技術,秀肌肉,但售價下回分解。
彼岸遊戲缺德的也是這點,發(fā)佈會demo,搞實機演示,甚至線下舉辦十萬活動,但公測時間從來不透露具體時間,只是說11月份。
逼得丁磊只能賭一把,選了11月8日這個“黃道吉日”硬上。
2016年11月8日,週二。
《陰陽師》公測。
公測一出果然受到市場熱烈反饋,直接登頂華夏蘋果商店當日暢銷榜首,要知道這個榜首,網(wǎng)易已經(jīng)許久不曾染指了
開服首日連續(xù)增開8組新服務器,“春之櫻”“夏之蟬”等服務器需排隊3小時以上。
甚至到了凌晨3點,還有近10萬人在同時抽卡。
單日流水高達千萬。
在網(wǎng)易宣發(fā)部門的發(fā)力配合下。
微博話題#陰陽師#單日閱讀量破2億;
“SSR玄學畫符”攻略轉發(fā)量超50萬次;朋友圈出現(xiàn)“曬歐氣”刷屏現(xiàn)象;
甚至引起了日本媒體專文報道華夏製作的日式和風遊戲,也引來許多日本網(wǎng)友的關注。
這款由網(wǎng)易移動遊戲公司歷時2年多,自主研發(fā)的3D半即時回合制RPG手遊一經(jīng)公測,在整個華夏遊戲圈掀起漣漪。
但也僅僅是漣漪而已
看著屏幕中網(wǎng)易不遺餘力的宣傳《陰陽師》公測的火爆場面。
其中彼岸系媒體也出力頗多,畢竟網(wǎng)易也是投流的甲方,這點職業(yè)操守彼岸還是有的。
但這一切在孫子維眼中,不過是獵物最後的掙扎。
《神魔錄》早已準備就緒,之所以按兵不動,就是在等——等《陰陽師》先出手。
“是時候了。”孫子維掃視會議室,嘴角微揚。
“全體注意,《神魔錄》——上線!”
“是!”
11月10日,週四。
在《陰陽師》公測僅僅兩天後,隨著孫子維一聲令下,《神魔錄》正式公測。
與網(wǎng)易鋪天蓋地的營銷攻勢不同,彼岸的宣發(fā)堪稱“極簡主義”。
僅在知乎、微博、B站等平臺發(fā)佈一條“《神魔錄》今日公測”的公告,便再無動作。
然而,憑藉彼岸在業(yè)內的金字招牌和龐大的玩家基礎,《神魔錄》甫一上線就展現(xiàn)出碾壓之勢。
那個在暢銷榜榜首隻坐了兩天的《陰陽師》,轉眼就被掀翻在地。
一款好遊戲到底好不好玩,除了玩家,誰說的都不算。
當《陰陽師》團隊懷著“知己知彼”的心態(tài)體驗公測版《神魔錄》時,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如果說他們之前玩的《神魔錄》內測版是《陰陽師》V0.3的版本,那公測的這款直接就是V3.0。
也就是說之前《神魔錄》都內測了還在藏!
僅僅一天,乾坤顛倒,《神魔錄》做大,《陰陽師》做小。
丁磊現(xiàn)在算是體會到了當初小馬哥的‘快樂’,原來正面對上彼岸,壓力這麼大。
本來這樣的情況,丁三石也不是不能接受,
網(wǎng)易目前的遊戲矩陣中,唯有《夢幻西遊》憑藉端遊時代積累的龐大用戶基礎苦苦支撐,《大話西遊》《亂鬥西遊》尚可一戰(zhàn),其餘作品如《乖離性百萬亞瑟王》《率土之濱》早已被彼岸打得潰不成軍。
但就整體而言,網(wǎng)易依舊是華夏僅次於彼岸和藤迅的遊戲大廠。
作爲華夏第三大遊戲廠商,網(wǎng)易太需要《陰陽師》這場翻身仗了。
投入上億資金、數(shù)百人團隊,精心籌備兩年,卻還是被《神魔錄》堵在了死衚衕。
不過不戰(zhàn)而降不是前首富丁老闆的風格,既然上了賭桌,籌碼都押上去了,怎麼都要試試,萬一成了呢?
隨後網(wǎng)易開始發(fā)力啓動B計劃,跟許多遊戲和短視頻平臺主播簽了重金合同,讓其玩《陰陽師》爲期進行宣傳推廣。
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旗下編輯開始化作陰陽師,開始帶著節(jié)奏,在遊戲外暗戳戳透露出友商的一款新遊,許多機制都是抄《陰陽師》。
但這件事由於彼岸的威名顯赫,丁磊叮囑下面還是不要做的太過於明顯,萬一真把陳默的目光吸引過來,他自覺自己是扛不住的。
最終只能‘零丁洋裡嘆零丁,陰陽師外話陰陽!’
這些小花招自然逃不過彼岸的眼睛。
當孫子維看到輿情報告時,不禁冷笑。
因爲他發(fā)現(xiàn)《陰陽師》跟之前有了許多的不同,而這些新增的內容跟他們的《神魔錄》極爲相似。
明明是你抄我們,現(xiàn)在反而倒打一耙。
但如果真在這事上進行爭論,反而給了對方機會,畢竟《陰陽師》立項更早,這事根本說不清。
孫子維想起之前陳默的一句話,“有的時候,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反而有奇效,總之不要落入對方的節(jié)奏。”
他看著手機裡面《陰陽師》的畫風,一個念頭計上心來。
三天後,一篇專訪引爆網(wǎng)絡。
“老闆!出大事了!”《陰陽師》負責人慌慌張張衝進辦公室。
丁磊慢條斯理地擺手:“之前開會跟你們強調過多少次,每逢大事要有靜氣,怎麼就記不住呢?”
說著他接過平板看去,原來是彼岸那個姓孫的一個專訪,前面還好,無非對自家遊戲進行一番吹噓。
“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不過是小孫賣瓜罷了”
“呃老闆你看最後,最下面那段話.”
丁磊手指一番劃拉,當他看到文章最後那段話時,臉上的從容瞬間凝固。
最終,這位互聯(lián)網(wǎng)大佬還是破防了:
“這個姓孫的,簡直是近狗者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