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眼中,淘寶打造自己的超級 IP,對阿里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流量爭奪:淘寶作爲傳統電商平臺,需通過直播對抗短視頻平臺,這是一場防止用戶流失的防禦戰。
而超級 IP主播的“直播綜藝化“,能將娛樂屬性注入電商場景,攔截抖音、快手的用戶時長。
流量重構:傳統搜索電商的流量成本持續攀升,直播創造的新流量入口,能重構流量分配機制。
鮎魚效應:扶持頭部主播成爲行業標桿,通過示範效應刺激商家轉型直播,形成“先播帶動後播“的格局,最終達成全民帶貨的長遠目標。
但蔣帆心裡也清楚,像這種方式雖能快速起量,卻會因過度資源傾斜導致生態失衡。
可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任何選擇都必將付出代價,世間安得兩全法?沒有摟著國王還能念著經的美事。
只有先打下江山,纔有資格去治理江山。
這天夜裡,在看完賈躍亭即將邁入直播電商賽道的新聞後,蔣帆開始撰寫淘寶全力扶持頭部主播的方案。
第二天,他帶著方案直接敲響了老馬辦公室的門。
幾個小時後,老馬同意了方案,一字未改!
華夏直播電商的風雲,已然初顯
6月初。
“什麼叫沒人接手……這麼好的業務打八折都沒人要,那幫老外是瞎了嗎?
你這邊繼續跟他們保持溝通……我這邊也再想想辦法。”
掛斷電話,賈躍亭有些頭疼地揉了揉眉心。
發佈會結束後,他一邊忙著籌備新公司的成立,組建核心團隊等相關事宜。
公司名已經敲定,就叫“樂途文化”。
他對樂視始終抱有深厚感情,想借著這個新賽道,讓“樂視”就像他一樣,以另一種方式踏上全新徵途。
從公司搭建流程、帶貨運作路徑,到供應鏈整合,他都列好了詳細計劃,預計到 9月份,就能以新身份帶領樂途開啓征程。
至於海外的造車業務,賈躍亭如今已無暇顧及。反正放著也是浪費,趁還能賣上價趕緊套現,起碼能還一部分債務,減輕當下的壓力。
早在 1月份,FF(法拉第未來)的首款概念車 FF 91就在 CES(國際消費品展覽會)首發,號稱“全球最快電動車”,當時整體估值高達 30億美元。
可隨著樂視暴雷,FF的估值也一落千丈。
如今即便喊價 10億美金出手,海外商家依舊望而卻步,生怕接下一個無底洞,甚至連盡職調查都不願做……
賈躍亭很清楚,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海外資產會越來越不值錢,因爲資金鍊已經斷裂。
他現在的心態,就像被套牢的股民,一心只想儘快“割肉”離場。
或許是依賴成了習慣,每次陷入困境,他腦海裡總會浮現出一道身影……
這次找他,還好使嗎?
可除此之外,賈躍亭實在想不出別的辦法。
再拖下去,恐怕他此前的全部心血,都會被當成“廢鐵”變賣。
“看不起就看不起吧,又不是第一次被他看不起了,都現在這鳥樣,面子算個屁!”
賈躍亭一咬牙,還是撥通了陳默的電話:
“喂,陳總,不知道您現在方便說話嗎……是這樣,我在海外還有一家叫法拉第未來的汽車企業……
我知道彼岸目前在智能駕駛和新能源汽車產業有不少投資……
您看看……對對,陳總英明,我就是這個意思……
……地址是吧……好,我微信發您!
哎哎~~~等您聯繫……”
一週後,彼岸科技園。
“……30億人民幣……陳總,您這哪是打五折啊,這是想打骨折啊!現在 FF的市場估值起碼值 10億美金……”
聽著賈躍亭在電話裡唉聲嘆氣,陳默面無表情。
一週前接到電話後,他立刻讓周受資從北美分公司派了一支專業的背調團隊,去法拉第未來做盡職調查。
在陳默的印象裡,老賈的造車比後來那些 PPT造車強些,起碼真能在道路上跑起來,但也有限,概念炒了一年又一年,錢也圈了一波又一波。
可幾天後,當他看到法拉第未來(FF)的盡調結果時,著實有些意外。
沒想到老賈弄的這個汽車工廠,還真有點東西:光新能源車相關專利就涉及 380多項,團隊裡的技術人員多來自前特斯拉、寶馬、通用,再加上位於加州的漢福德工廠……
這份報告給出的估值雖然不如老賈嘴裡說的10億美元,但也有8億。
顯然,陳默不會按這個價格報價,這纔有了 30億元人民幣的出價。
“這不是價格多少的問題,而是有沒有人買的問題。
你要是覺得便宜,可以再等等……等半年後,或許用不了 30億,20億我就能收了。
30億是今天的價格,明天,我的價格可能就變了。當然,你可以考慮清楚再答覆……我還有事,先掛了。”
“賣賣賣!陳總……我賣!”
“這是聰明的選擇,我會讓人跟你具體對接後續事宜。”
陳默頓了片刻,還是補充了一句,“我能感受到賈總對造車的熱愛和執著,或許等你還完債務,以後我們還有一起造車的機會也說不定……”
說完這句話,陳默明顯感覺到聽筒那頭的呼吸粗重了幾分……
看來,他給賈躍亭畫的“大餅”生效了。
掛斷電話,陳默繼續看著陸奇提交的一份工作報告。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電子支付市場的爭奪,他知道;
微信支付推出微貸,支付寶推出花唄、借唄,他也知道。
但他不知道的是,最近這段時間,全國各地遍地開花的花唄系列廣告。
當陳默看完網上花唄的相關視頻和海報後,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僅從第一條廣告裡,他就能看出更深層面的東西:
廣告裡的施工隊長(也就是包工頭),其實大衆對這個職業有誤解,以爲很賺錢,實則是倖存者偏差。
說白了,施工隊長是個辛苦活兒,帶著一羣工人四處打點接活討飯吃,很多時候並不比工人富裕多少。
在這裡應該是泛指收入僅夠基本溫飽的階層。
再看廣告裡說“給女兒過一場像模像樣的生日”。
可什麼叫“像模像樣”?
對普通家庭而言,給孩子過生日無非是家裡做頓孩子愛吃的家常飯,買個蛋糕點蠟燭唱唱歌。
可畫面裡明顯是在餐廳過一場有儀式感的生日。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硬上,這就是鼓勵消費升級。
想體驗消費升級時沒錢怎麼辦?
找花唄啊!
這就是這個廣告的套路。
更重要的是,這種提前消費的觀念,與老祖宗傳下來的理念完全相悖。
老百姓最能攢錢,正是因爲過去苦日子過多了,早就養成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習慣。
不說別的,據陳默如今的信息渠道瞭解,就連少林寺在商業化之後憑藉寺內屹立不倒的大樹,口吐“阿彌陀佛”之言,身處藏污納垢之地的方丈,也沒有讓人提前消費。
而提前消費觀念哪邊最流行呢?
看看大洋彼岸,是不是就熟悉了。
不知爲何,陳默第一個想起的,是某次發佈會上,一位女領導當著無數媒體的面,爲因堅守崗位錯過女兒 18歲成人禮而痛哭失聲的場景……
陳默從這四則廣告,能看到其藏著某些羣體壞到極致的醜陋嘴臉!
“老馬這王八蛋!”
自己吃幹抹淨不說,還愛吧唧嘴,就這樣還不滿足,把目光又瞄向了最底層!
陳默清楚,老馬現在做的這些事,是在爲後續搖旗吶喊。
而且時機抓得極其精準,如果放在經濟週期中的經濟下行期,人們不知道明天的太陽和失業哪個先來,誰還敢玩消費升級?
不用還錢嗎?家裡有礦嗎?
這些廣告出現只會被大家罵死。
可現在,經濟仍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大家覺得“明天賺的肯定比今天多”,提前體驗一把以後的生活似乎也沒什麼不可。
何況還沒手續費!
這種隱藏在光明中的陰影,才更顯黑暗!
從輿論,到認知,再到經濟
一條清晰的脈絡在陳默的腦海中成型,如果這一系列動作真成功,那整個商業市場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完全不亞於一場局部地區的金融危機。
如果說陳默想做的是扭轉華夏商業生態,那麼老馬(或他所代表的羣體)想顛覆的就是整個經濟結構——說嚴重點,連彼岸的模式都可能被徹底扭曲、摧毀……
花唄加上年輕一代,等於根深蒂固的超前消費價值觀,屆時再趕上經濟下行……
嚯,好一盤大棋,好深遠的謀劃。
即便陳默,也不得不承認老馬著實厲害。
還好他佔得先機,才能看清這些。
或許上頭也有高人,能察覺到一些跡象。
當然還有更大的比如房地產、比如房貸.
可惜有些事情,不是他能操心的,陳默只能盯著互聯網的這點事。
所以,於公於私,他都要趕緊關上這個剛打開的“潘多拉魔盒”。
想到這裡,陳默拿起桌面的直連董秘李段法那邊的內線電話,
“通知下去,半個小時後,博士、張小龍和陳彤,來我隔壁的會議室開會,立刻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