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門航天順利發射了天狼星月球無人空間站之後,徐申學並沒有第一時間離開瓊州島,一方面是陪著家人順便度假,另外一方面則是繼續看看南門航天的一些研究。
徐申學因爲經常跑過來瓊州島看南門航天,而當地也有著環境優美的海岸線,所以徐申學也經常帶著家人跑過來度假。
爲了方便度假,柳河投資旗下的後勤辦公室,還在附近收購了一個海邊度假村,這樣徐申學一家子跑過來度假的時候也就方便一些……外頭的公共場所安保做起來比較麻煩。
自己搞一個度假村就方便多了,平日裡徐申學他們不過來的時候,還可以對外營業,也不會造成資源浪費。
林雅嫺她們幾個帶著孩子們在海邊度假村玩的時候,徐申學則是繼續在南門航天裡進行視察。
看過了規模龐大的發動機工廠……這個發動機工廠也算是全球範圍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3D打印工廠了,這是因爲朱雀發動機以及正在研發的畢方發動機,其製造的時候都是大規模應用3D打印工藝。
這家火箭發動機工廠,也是全球範圍內規模最大,產能最高,技術最先進的火箭發動機工廠,每年都生產大量的朱雀火箭發動機。
發動機工廠的隔壁,則是火箭工廠,這是一個規模極爲龐大的工廠!
裡頭有一些常規,用來生產火箭各種零部件的工廠!
而最爲顯眼的則是三座的非常高大廠房,其中最小的一個也有八十米高,而新建造的最高的一個,則是達到了一百二十米高……相當之誇張。
這三座巨型廠房,是屬於火箭最後的組裝廠房,安裝了起重機,用以最後的火箭階段……火箭組裝起來後高度非常高,標準型號的五號火箭的總高度都得六十八米。
而正在研發的七號火箭和八號火箭更高、更大!
爲了提升組裝生產的效率,南門航天先後建造了這三座巨型廠房!
這是爲了避免火箭的組裝生產以及維護過程裡,露天進行導致颱風、雨水等氣候的侵襲。
遠遠看去,有點類似摩天大樓,上面還有南門航天的字樣以及LOGO,非常的顯眼!
在其中最新的一座組裝廠房裡,徐申學看到了一枚已經組裝完成的六號重型火箭。
其龐大的箭體豎立其中,看起來相當的誇張!
“這枚六號重型火箭目前已經完成了最後的檢測任務,半個月後我們就會用它發射一枚超高軌道的重型通訊衛星,以滿足智雲科技的太空互聯網網絡組網需求,併爲月球方向的天狼星空間站以及後續的玉兔號地月飛船提供遠距離的高質量網絡通訊。”
“這枚火箭是我們的第一批次的六號火箭,之前已經執行過八次發射任務了,不過現在我們現在新生產的六號火箭技術已經成家成熟,更加先進,發射成本更低,這些第一批次生產的六號火箭,後續將會陸續用於承擔大重量的一次性發射任務,耗盡它們的最後價值!”
“後續我們將會全部使用第二批次的新一代六號火箭,用來執行可回收發射任務,這樣可以有效降低發射成本,安全性也更高!”
徐申學看著眼前的這枚火箭,這火箭是三枚一級火箭並列,火箭上都可以看到高溫烘烤過的黑乎乎的痕跡……可重複回收的火箭嘛,外觀就是醜了點。
但是這並不影響它的性能:六號重型火箭是全球最新先進,也是最成熟,還是最便宜的可重複使用重型火箭!
哪怕是今年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也成功發射了他們的獵鷹重型火箭,同樣是採取三枚獵鷹九號火箭捆綁的方式,但是他們的火箭剛首飛成功沒多久,在技術穩定性,經濟成本上還是有一些差距的。
也只有六號重型火箭這樣的大傢伙,才能夠把六十噸級別的空間站核心艙、超重型的高軌道通行衛星、天狼星無人月球空間站,這些大重量的載荷送上太空。
不過在發射一些常規衛星的時候,用這東西就顯得比較貴的,比如五號火箭便宜……五號火箭,用來發射中小質量的衛星,執行空間站補給任務之類的常規發射如內務,好用的很。
便宜量大管飽!
一級五號火箭回收加二級白龍航天飛機回收的模式下,每公斤發射成本已經下降到了區區一千美元,這個價格是其他航天公司或機構想都不敢想的,太便宜了。
而數天後,趁著天氣好,南門航天又發射了一枚五號火箭,使用了一枚十五手的一級火箭,再加上一艘第四手的白龍航天飛機,爲智雲衛星科技有限公司,發射了數十枚低軌道小衛星。
其中的一級火箭在發射升空後沒多久,就順利返回陸地降落場回收。
而白龍航天飛機,也是在釋放了衛星後順利返回,並在數個小時後順利降落到附近的航天飛機回收機場。
白龍號航天飛機,在今年秋天開始首次飛行成功後,多艘白龍航天飛機已經先後執行了十多次的飛行任務了,每次都獲得了任務成功並回收……當然,這只是現在所看到的成功。
而在這之前,白龍航天飛機在正式投入商業運營階段,研發測試的時候,也經歷過幾次事故,兩次在太空裡解體爆炸,讓全球人看了兩場非常絢麗的‘流星雨’。
還有一次則是在降落階段裡出現意外,下降,臨近地面的時候突然遭遇劇烈風切變,最終這架造價昂貴的航天飛機墜毀而爆炸!
也是這一次的事故,讓南門航天公司不惜耗費巨資,自行重新選擇一個氣流環境更好的地方重新修建了一個航天飛機降落場!
同時也對航天飛機的飛控系統以及機載人工智能系統進行了新一輪的設計,爲了解決航天飛機的飛控問題,還請了一些玩戰鬥機的航空企業的幫忙呢。
畢竟玩飛控,這些人更專業。
最後,解決了諸多問題後,今年的幾次試驗飛行才獲得了成功,最後今年秋天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目前的白龍航天飛機,是用來發射衛星或者向空間站提供物資補給,現役的幾架白龍航天飛機都是屬於無人貨運版本。
雖然白龍航天飛機,是有載人版本的,但是目前還處於研發,試驗階段……主要是載人版本對安全性要求更高,技術也更復雜。
在航天飛機的安全性沒有抵達極致的時候,不管是南門航天飛機還是航天機構,都不可能用這東西載人的……一旦出現事故就太嚇人了。
而且南門航天的黑龍載人飛船以及航天機構的神舟載人飛船,看著老土了點,但是安全啊!
這兩種傳統的載人飛船,技術相當成熟,安全性極高,出事概率不說是零,但是也極小……至少比現在的白龍航天飛機安全多了。
兩種載人飛船互爲備份的情況下,短期內已經夠用了。
白龍航天飛機,用來載人暫時還不太行,或者說其實也不是技術不行,而是暫時沒人敢用…但是用來載貨還是非常好用的。
它便宜!
以前五號火箭發射,只有一級火箭是回收的,二級火箭沒辦法回收,青龍貨運飛船雖然可以複用,但是設計壽命也只有五次。
但是現在呢,五號火箭的一級火箭回收,作爲二級的白龍航天飛機也能回收,這成本一下子就降低了不少。
物廉價美的很!
————
徐申學親眼看了一次白龍航天飛機的返回後,還順道去看了南門航天的飛船工廠!
在這裡,徐申學看到了正在新建造或返修的黑龍載人飛船以及青龍貨運飛船。
這兩種飛船,徐申學看過好幾次了,而且是傳統飛船類型,也沒啥新鮮感。
但是這裡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飛船則是讓徐申學駐足良久。
那就是玉兔一號地月星際飛船!
南門航天公司,聯合航天機構以及大量科研機構、高校一起設計研發、製造的第一代星際飛船!
南門航天的首席科學家鄧飛躍教授,就對這個玉兔一號星際飛船感到了相當的自豪。
“我們的玉兔星際飛船,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星際飛船……它可不是一次性使用的產物,而是可以通過空間站多次補充燃料,反覆使用的飛船!”
“我們爲它專門研發了太空燃料補充系統,能夠利用我們的半馬人座空間站爲它補充燃料,讓它可以長期在太空中停留並執行任務!”
“飛船全重爲二十八噸,將會由六號重型火箭採用可回收模式進行發射,飛船的體型細長,這是爲了進入太空後展開更大面積的太陽能板的,爲飛船提供充足的電力!”
“飛船主要可以對接半馬人座空間站,天狼星月球空間站,並且裡頭還有一個儲物倉,不過更多的空間則是用來作爲燃料艙了!”
徐申學看著這東西,感覺有點像是粗長的大雪茄。
完全不像是科幻小說裡的那些星際飛船的外觀……怎麼說呢,不夠科幻感!
不過人家工程師設計飛船的時候,可不考慮科幻感,而是考慮技術限制,還要爭取展開更多的太陽能板。
鄧飛躍道:“此外,玉兔一號飛船,實際上也算是某種空間站了,我們也預留了兩個額外的對接口,未來可以額外的對接載人艙,以實現在載人飛行!”
“在飛船上,我們也安裝了大量的探測、通訊等設備,以滿足飛船自動飛行的諸多技術要求!”
“爲了實現精準的無人自動駕駛,我們在飛船裡安裝了專門研製的智能飛船控制系統,該系統都可以在非遙控的情況下,自動操作飛船並操控飛船上搭載的太空機器人,對飛船本身進行常規的維護以及應急修理!”
“就在這裡,我們給飛船準備了四臺太空維維修機器人。”
徐申學在飛船的一側,看到了一臺模樣古怪的機器人,說是機器人呢,但實際上就是一個大箱子再加上幾個機械臂組合成一起的東西,和人形機器人沒啥關係。“在飛船動力上,我們給飛船安裝了傳統的化學火箭外,還採用了多臺的最新的磁等離子推進器,該磁等離子推進器是智雲集團旗下的智雲衛星的新技術,之前我們也大規模應用在了衛星上以及空間站上。”
“而相對比我們之前使用的等離子推進器,智雲衛星的新一代磁等離子推進器推重比更高,能耗更低,整體性能提升了很多,單通道推力已經達到了十二牛。”
“我們之前新一代的重型衛星上應用了這一技術,而現在玉兔飛船上安裝的磁等離子推進器,則是屬於推力更大的新一代磁等離子推進器,可以有效的作爲玉兔飛船的長期在軌道以及航行,提供持續的補充動力使用!”
電推雖然單臺推力不大,但是比衝極高,可以達到化學火箭的十倍甚至更高,對於長時間航行,維持軌道高度是具有非常大的作用的。
因此,在航天領域裡,南門航天在動力的技術路線推進上,是採取了化學火箭和電推進配合的模式!
化學火箭負責瞬時大推力,比如從地球上起飛到太空的,太空中的一些需要短時間大推力的變軌或機動等。
而在太空中的無重力環境,則是使用電推做持續性的加速……比如衛星或空間站的維持軌道高度就已經大量使用電推進技術。
南門航天旗下的半馬人座空間站上利用電推技術,每年可以節省至少兩億美元的燃料成本……這還是早些年研發,技術比較落後的電推技術呢。
因爲電推瞬時動力小,但是它可以一直穩定的輸出動力,長時間航行的話更具有優勢……唯一的問題就是費電!
如果未來可控核聚變技術搞出來了,還能夠把的可控核聚變小型化,搬到太空的話,供能上來了,同時電推技術也在持續進步,智雲衛星那邊的電推技術,已經朝著百牛級別推進了。
假以時日,電推進技術必將成爲太空航行的核心技術!
不過在電推領域裡,南門航天本身研究的不多,之前都是採購航天機構的電推技術使用,後來則是智雲集團旗下的智雲衛星的電推技術。
爲了滿足自家衛星的電推需求,智雲衛星那邊下了大力氣研發電推技術。
現在搞出來的磁等離子體推進技術已經相當不錯了,單通道推力都能做到十二牛了,遙遙領先全球其他國家的電推技術……其他國家的電推技術都還停留在一牛級別,好幾個通道聯合起來,才能提供三四牛的推力呢。
而智雲衛星的電推技術,單通道就能提供十二牛,領先幅度可不是一點半點。
南門航天也就使用了智雲衛星的這個新一代的磁等離子體推進技術了,不僅僅南門航天用,航天機構也採購了不少使用呢。
現在的玉兔一號地月星際飛船,就是應用了這種新的磁等離子體推進器!
而類似的新技術,還有很多!
有些是南門航天自己研發的,有些則是智雲集團提供的,還有的則是仙女山控股提供的,同樣也少不了其他各類航天航空機構、科研所的各類技術。
玉兔一號地月星際飛船,是一個彙集大量企業、科研所的高科技技術的集大成者,代表的是當下人類最頂級的航天技術!
要說技術先進程度,比半馬人座空間站都要更先進……而這麼先進的東西,其實也就是個試驗品。
這個飛船,只是南門航天用來實驗、探索星際飛行的實驗飛船,前期實驗成功了,後面纔會根據實驗成功去設計更完善,更好的真正投入商業運營的星際飛船!
徐申學對這個玉兔一號飛船非常有興趣,甚至是期待!
等下個月玉兔一號發射的時候,他還會再來一趟看發射!
不過那個時候,南門航天這邊還要準備一些對外宣傳的說辭……畢竟天狼星月球空間站都還好說,可以當成月球探測器宣傳。
然而玉兔一號,這可是個正兒八經的星際飛船,還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艘長期在太空反覆使用的星際飛船……儘管它長的不太像是科幻小說裡的飛船,反而更像是空間站。
但是,不管它長的咋樣,它都是一艘星際飛船!
等它發射升空,然後啓程前往月球的時候,地球上稍微有點太空探測技術的國家,基本都能捕捉到它的身影……
這根本藏不住!
既然藏不住,那麼就要提前準備好理由公佈了,總不能說這東西是爲了以後開採運輸氦三的……
所以到時候將會是說一半藏一半!
玉兔飛船本身會說,甚至天狼星空間站也會說,未來的月球基地也會說……但是這些都會被宣傳爲科學探索的行爲,但是是不會說什麼去月球開採氦三的。
至於南門航天這種商業航天公司,爲什麼要搞這種科學探索的事……哪來那麼多爲什麼。
我徐申學錢多,願意燒著玩不行啊!
全球人都知道徐申學對星空的嚮往,連空間站都搞了,現在燒錢搞個星際飛船,月球基地之類的很正常啊。
有錢人嘛,有個燒錢的興趣愛好很正常,只是徐申學的興趣愛好和其他有錢人區別大了他。
別人都玩私人飛機,遊艇,跑車之類的,徐申學則是喜歡玩火箭,玩飛船。
而且也不是隻有徐申學一個人這麼幹,隔壁的馬斯克也這麼幹,還有其他的一些超級富豪也玩太空啊。
這年頭,超級富豪們玩火箭和飛船,也是一種潮流……
只不過他們都沒徐申學做的這麼成功,引不起那麼大的新聞熱度而已。
徐申學在瓊州島這邊待了好些天,抽空陪陪家人度假,時不時去南門航天看一看。
待了一個星期左右這才乘坐私人飛機返回深城。
回到深城後,徐申學重新進入了工作狀態!
十二月的事情也挺多的,智雲集團要舉辦冬季發佈會,發佈一些新產品。
其中最爲重磅的產品,當時智雲集團即將發佈的新一代的Yun Robot機器人。
包括C系列入門級機器人,B系列中高端機器人,E系列特殊機器人。
而這三個系列的機器人也將會發布一些新型號,比如C系列裡,將會發布一款外形相對可愛的輪式機器人,以刺激銷量。
而最重要的則是,這些機器人將會全部採用固態電池!
海藍汽車旗下的海藍電池,在廣城投資建設的固態電池生產基地,已經在十一月份開始小批量投產了。
儘管投產數量不多,無法大規模用於汽車量產,但是用在固態電池需求量比較小的機器人裡,則是已經初步夠用了。
一輛汽車上的固態電池都得四五百公斤,而C系列的機器人上的固態電池,用量才二十公斤。
生產一輛汽車用的固態電池,都可以用來生產二十多臺C系列機器人了。
再加上智雲集團採購固態電池給的價格也高了……所以海藍汽車那邊包永言等高管們,寧願自己先不用,也要先給智雲集團的機器人業務供貨。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海藍汽車的車型發佈,一般都是在五月份!
而海藍汽車的固態電池三大生產基地,都會在明年上半年裡陸續大規模投產,是能夠趕上明年五月份的發佈,以及後續的大規模量產銷售的。
採用了固態電池的智雲機器人,將會在電池安全領域裡獲得巨大的提升……至少不用擔心機器人充電起火,爲了防止機器人自燃還搞一大堆電池安全保護的設計了。
而省卻了這些設計後,也能夠節省更多的成本,並反過來減輕結構重量。
最重要的還是大幅度提升續航!
今年十二月份開始,智雲集團發售的新機器人,採用固態電池後,常規續航能力普遍能夠達到十個小時以上,高動力輸出模式也能夠達三個小時以上,這將會是非常巨大的進步。
將會進一步擴大,延伸智雲機器人的使用場景,刺激銷量的進一步上漲!
對此,徐申學也是比較重視……畢竟機器人業務已經是智雲集團的新核心業務,帶動智雲集團營收和利潤增長的新主要業務之一,徐申學不重視也不行。
所以今年的發佈會,徐申學也會親自主持!
而外界對今年冬季的智雲機器人發佈,也是都有了預期,至少股市上的投資者們就是沒太大的反應,早就有所預料並提前下注了,現在已經是等後續銷量營收的時刻了。
所以,冬季機器人發佈會前夕,智雲集團的股價波瀾不驚!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外界不關注,實際上,外界高度,尤其是潛在的機器人用戶,高度關注這一次的發佈會。
很多人已經是提前準備好了錢,就等著購買新一代搭載固態電池的機器人了!
甚至因爲很多潛在用戶都在等新一代的固態電池版本的智雲機器人,都導致了老版本的智雲C系列以及B系列的機器人銷量在過去一兩個月裡不太行!
大家都等著新版本的機器人呢,老版本的機器人哪怕是降價也賣的不太行!
所以說,智雲集團這邊也好,消費者那邊也罷,其實都在等著新款的固態電池版本的智雲機器人的發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