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310.第310章 28納米自主可控

四月下旬,智雲總部園區,A棟四十八樓,柳河投資董事長辦公室裡。

徐申學和季成河以及其他的幾個集團高層齊聚一堂。

季成河拿著手中的一份報告道:“目前我們的APO2000顯卡賣的挺不錯的,供不應求啊!”

“就在昨天,我又接到了一份來自微軟的訂單,是三萬片,而在這之前,我們已經接受了更多合作企業的訂單,包括谷狗的五萬片訂單,臉書的一萬片訂單,水果的一萬片訂單,然後其他國外互聯網企業也訂購了不少。”

“國內BTA這邊也總計訂購了三萬片,再加上其他企業加起來的幾萬片訂單,僅僅是這些大企業用以AI訓練使用的訂單數量已經達到了十八萬片!”

“此外,還有不少零售渠道商也向我們訂貨,用於投放在零售市場,這部分的訂單更多,但是我們採取了限量供應的措施,目前只接了五千片的訂單,做個樣子!”

“因爲我們發現,就算是我們供應給零售市場,這些顯卡最終也都流向到了各企業裡,與其讓企業溢價在二手販子裡購買,還不如我們直接向企業供貨呢。”

“該顯卡發佈上市一個多月,已經累計獲得了十八萬片的訂單,這算是個很不錯的成績了,而目前這個訂單量,並不是因爲市場容量有限,而是我們的產能有限,大量限制了我們接受訂單的能力。”

徐申學此時也從報道上看到近期APO2000顯卡的銷售報告。

就和季成河說的一樣,APO2000顯卡自從發佈上市後獲得了相當不錯的銷量,完全可以說一句供不應求。

只是產能受限,想要賣也沒那麼多貨賣!

而APO2000顯卡之所以賣的這麼好,這和它的卓越性能是有巨大關係的。

作爲一款定位於高端的高性能算力卡,APO2000的各方面性能比上一代的APO1500提升良多,綜合算力成本更低,用來進行AI訓練的話,性價比更高。

畢竟這是當代僅有的一款採用最先進量產工藝,即十八納米工藝(英特爾22納米)製造的高性能顯卡,並且還是專門爲了大規模並行計算打造的算力卡。

當下進行AI訓練的最佳選擇!

只是這樣的卓越性能,不僅僅讓APO2000的性能更好,價格更貴,同時也帶來了產能受限的問題。

智雲微電子裡的十八納米工藝的產能有限啊!

這導致APO2000顯卡嚴重缺貨,別說個人消費者了,就算是實力差一些的普通企業也是拿不到貨的。

而在華強南市場裡,一張官網零售價19999元的APO2000的顯卡,卡販子報出來的收購價已經超過三萬元,但是就這,卡販子也收不到多少貨。

因爲零售市場上的APO2000顯卡,實際上大部分也被各企業採購買走,零售渠道商前腳剛拿到貨,後腳就被這些不差錢的互聯網企業高價批量買走了,根本不會流入到市場裡。

真正能流落到消費級市場裡的APO2000顯卡,萬中無一!

以至於讓很多人都聽過APO2000的名頭,知道它性能極爲強悍,玩遊戲那更是超一流……但是,根本沒見過。

因爲市面上根本就沒有!

如果你在網購平臺上看到了所謂的二手APO2000顯卡,不用懷疑,一萬個裡有一萬個那都是騙子!

當下的APO2000顯卡,有一片算一片,全都進了那些不差錢的大企業的機房裡,根本就沒有進入消費級市場。

這款顯卡的產能有限,需求又太大,最終導致了這種供不應求的局面!

————

此時,智雲半導體的付正陽道:“我們這個APO2000顯卡的產能,短時間是提升不了多少的。”

“這款算力卡的GPU核心,其面積要比常規消費級顯卡的GPU核心面積更大,這樣每片十二寸晶圓片所能夠製造出來的核心數量就更少了。”

“但是智雲微電子那邊給到我們這款顯卡的的GPU核心的十八納米工藝產能有限也很有限!”

而另外一邊的智雲微電子的丁成軍道:“目前我們這邊的十八納米工藝產能很緊張,三家工廠已經全力運轉,除開了必要的設備檢修時間外,其他時間都是24小時生產!”

“而需要用到十八納米工藝產能的各類芯片也是一大堆,我們排產都排不過來啊!”

“總不能爲了生產個顯卡,就把我們核心S500系列以及W806芯片,還有AI芯片等停下來吧!”

徐申學這個時候也開口道:“這個顯卡供不應求就供不應求吧,我們的十八納米工藝的產能,還是要優先滿足集團自身需求!”

“然後可以加大APO1500顯卡的推銷力度,我們的APO1500顯卡又不是不能用,只是綜合算力成本高一些而已,而考慮到APO2000的價格更高,客戶使用APO1500芯片的算力成本,也不會高太多!”

付正陽道:“明白,我們目前也是這麼做的,正在積極向客戶推銷APO1500顯卡,這款顯卡的銷量也增長了不少,月出貨量能夠達到十萬片左右。”

APO1500顯卡,雖然工藝落後一代,但是28NLP工藝也不算太差,用來進行AI訓練也好,挖礦也罷,甚至玩遊戲依舊是屬於當下的頂級顯卡,僅次於APO2000顯卡。

這款顯卡,智雲這邊如今的批發價都要一千二百美元一張呢,可不是什麼落後顯卡不值錢的東西,很貴的。

僅僅是這一款顯卡,一年下來就能夠爲智雲帶來大約十億美元的營收,這對於一個單品而言,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而APO2000顯卡,則是更貴,也更賺錢,這款顯卡的批發價就要三千美元。

季成河道:“我們預測,這款APO2000顯卡,應該能夠在一年內爲我們帶來大約十五億美元的營收。”

“再加上目前還在銷售,但是已經轉向消費級市場以及中小企業AI市場的APO1000顯卡,目前整個APO顯卡事業部門,預計能夠在今年爲我們提供大約三十億美元的年營收。”

“同時算力卡業務毛利率更高,有望達到百分之七十,目前這一塊的算力卡業務,已經成爲了我們集團新營收以及利潤增長點。”

“等到明年,隨著十八納米工藝的產能進一步寬鬆,同時十四納米工藝成熟,推出新一代的算力卡後,整個算力卡業務的增速有望達到百分百,明年突破七十億美元的營收!”

說到這裡,季成河不由得感嘆道:“不得不說,這AI技術爆發後,其他的先不說,但是這算力卡是真的好賣啊!”

“可惜,就是現在產能跟不上,不然今年我就有把握把APO2000顯卡賣出去五十億美元甚至更多!”

一旁的丁成軍卻是道:“這你就別想了,產能就沒那麼多!”

“又不是隻有一個算力卡業務才賺錢,其他採用我們十八納米工藝的芯片,每一個都賺錢!”

“而且我們近期的產能擴充目標也不是十八納米工藝,而是十四納米工藝!”

說著,他把一份智雲微電子的近期產能建設規劃書以及目前的產能利用率的報告書給了徐申學。

徐申學接過來看了看。

他可以看到,目前智雲微電子旗下的十八納米工藝產能已經全部排滿,而主要生產的還是S500系列芯片。

此時丁成軍也繼續道:“我們的十八納米工藝產能,除了生產S500系列芯片外,還在大規模量產W806芯片,四星那邊催得很急,產能排期也非常緊迫!”

“然後是絕密項目AI4000,該芯片的需求量同樣很大,並且優先度也很高!”

“再過來還有WZ4000系列芯片,AMD的芯片以及華威的芯片代工項目。”

“各種芯片需求量都大,我們排產起來也很困難!”

這個時候,一旁沒怎麼說話的白啓文道:“其他的我不太管啊,但是這個W806芯片,你們可不能給我斷供了,我那邊的小藍MAX7在六月份就要上市了,可等著用呢!”

W806芯片乃是智雲半導體在今年一月份正式公佈的全新一代W系列期間芯片,對標的是高通驍龍810,水果A8,智雲S503芯片這種級別的。

以供應威酷電子以及四星,還有其他手機廠商今年的旗艦手機。

該芯片採用了最新的十八納米工藝,使用四大核,兩小核心的六核CPU設計,同時搭配了和S500系列同款的GPU構架設計,其性能相當強悍。

該款芯片在去年十二月份對外發布,其綜合性能僅次於S503芯片,和水果的A8芯片大體相當,同時性能上也超過了高通驍龍810芯片以及四星自研的芯片……

也是這款芯片的出現,讓四星最後下定決心,再一次拋棄自家的自研芯片!

當然,主要也是因爲他們家的20納米工藝比臺積電的還不靠譜,同時他們設計芯片的時候過於高估了自家20納米工藝的散熱控制,最終設計芯片的時候把主頻等性能堆迭的比較高,然後……這芯片就出現了極爲嚴重的散熱問題。

其散熱問題,據傳比已經被業界形容爲火龍的高通驍龍810還誇張。

如此情況下,四星自然不會繼續硬著頭皮使用這款自研芯片,轉而開始對外尋找供應商。

四星當然也不可能選擇同樣是火龍的驍龍810芯片,這玩意人人嫌棄…這款芯片用在其他智能終端還好,有充足的空間來設計散熱體系,但是用在內部空間寸土寸金的手機裡,那就是自尋死路。

同時四星,也不可能去選用去年的驍龍801、805等一系列還在使用28納米工藝的高通驍龍芯片,因爲這兩款芯片還不如去年智雲半導體發佈的W706芯片呢。

801,805這種芯片,甚至是去年的W706芯片,都是撐不起四星蓋樂世系列這種走高端路線的新款旗艦的。

今年他們必須需要一款真正的頂級旗艦芯片!

如此情況下,他們今年再一次和智雲半導體達成了戰略合作,決定採用W806芯片。

成爲了智雲半導體旗下W系列的旗艦新型號,也就是W806芯片的首發廠商。

並在三月份的時候正式對外發布上市搭載了W806芯片的蓋樂世6手機,這款手機在今年賣的也挺不錯的。

畢竟手機設計的也的確很不錯,金屬中框加上雙面玻璃機身,還有扁圓形正面指紋識別按鍵,同時也緊跟潮流使用了後置雙攝像頭,其中的主攝像頭是一千六百萬像素。

並且他們也是使用了無線充電技術,只不過使用的是‘無線充電聯盟’採用的QI協議。

這一點和智雲有所區別,智雲在各種技術標準上,總喜歡自己做一套,不喜歡和別人一起玩,頂多是兼容別人而已。

藍牙上都自己玩藍牙4.5協議,只是兼容藍牙4.0協議而已。

而在充電以及數據接口上,智雲玩自己的USB-T接口。

智雲自己的無線充電協議是YFC協議,不過爲了兼容性,智雲手機的無線充電其實也兼容QI無線充電協議,但是爲了安全性限制了功率,目前只支持7.5W的無線充電功率。

只有使用智雲自己的YFC充電協議的充電底座,才能達到十五瓦的無線充電功率。

無線充電,在去年智雲掀起了浪潮後,今年四星跟上,而不出意外的話,今年水果的新手機也會跟上。

三家手機巨頭在高端旗艦機上,基本上都會盡可能的追趕,別人有的我也要有,除非實在做不到。

今年四星的蓋樂世6,銷量也還不錯,對W806芯片的需求量也比較大。

同時這款W806芯片,也被國內以及國外諸多手機廠商的旗艦手機選用,包括威酷電子旗下的新一代小藍MAX機型,也就是小藍MAX7了。

——————

整個W806芯片的訂單量還是比較大的,因此對產能的需求也大。

這也是現在的白啓文開口說話的緣故,這個W806芯片,同樣關係到威酷電子今年旗艦機的戰略,不容有失的。

此時徐申學道:“十八納米工藝的排產,優先滿足S系列芯片以及W系列芯片吧,其他的,比如APO2000,還有WZ4000桌面版,服務器芯片這些都可以放一放,也不急這兩三個月的,先熬過這幾個月,等到七八月份就好了!”

之所以說七八月份就好了,因爲那個時候,智雲將會大規模生產備貨新一代的手機,使用全新一代的十四納米工藝的S603芯片了。

而每當智雲推出新一代手機的時候,老一代手機的銷量自然也會雪崩,由此所需要的S500系列芯片自然也就大幅度減少了。

不需要生產大量S500系列芯片的話,自然也就能夠騰出來更多的十八納米工藝的產能了。

至於這段時間的其他項目,比如APO2000顯卡,自然是先熬一熬!

反正智雲自己也不用這玩意,只是單純用來賺錢而已,同時還沒有競爭對手。

所以沒貨賣也不著急,慢慢來,等到第三季度的時候再大量出貨唄。

————

此時,丁成軍也在說先進工藝節點的產能擴充問題:“今年第一季度的時候,我們的十四納米工藝開始進行試產。”

“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對十四納米工藝進行各種測試。”

“而根據各種測試結果,我認爲: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在性能上大幅度領先十八納米工藝,同時在製造成本上也不會高出來太多。”

“也就是說,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性價比,相對於十八納米工藝的芯片,性價比更高!”

“因此我們判斷:未來幾年裡,十四納米工藝將會是主流高端工藝,市場需求量極大,並且會和二十八納米工藝形成一個高低搭配的市場需求。”

“而十八納米工藝將會處於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狀況。”

“如此情況下,我們決定暫緩十八納米工藝的擴產,而是把有限的資金以及人力物力,用於擴充十四納米工藝的產能上來!”

徐申學道:“這是個理智的選擇,我們雖然有錢,但是錢還是要針對性的花,省著花!”

丁成軍道:“徐董高見,我們這個月開始已經抽調更多的資金以及人員用於十四納米工藝上。”

“目前除了通城第十八號廠正在試產,測試十四納米工藝,爲六月份量產做最後準備外。”

“我們在深城半導體基地裡的第九號廠也已經完成了升級改造,目前正在進行設備調試階段,也有望在今年十月份投入量產。”

“第十八廠和第九廠相加,等到今年十月份的時候,我們將會擁有每月九萬片的十四納米產能,以初步滿足集團內部芯片的需求。”

“至於十八納米工藝,將會維持現有的每月十五萬片的產能,不會再進行大規模的擴充了。”

此時季成河也道:“有擴充十八納米工藝產能的錢,還不如一步到位直接擴充十四納米工藝,我也支持你們這一做法!”

而一旁的付正陽也是道:“等到今年下半年,沒有了S500系列芯片佔用大量產能後,這十八納米工藝的產能應該也夠用了,不擴產也好!”

智雲微電子的丁成軍道:“我們也是這麼考慮的,現在這個產能一時緊張,但是到了下半年就會好轉!”

“更何況,除了這少數幾款先進芯片外,其實目前市面上的十八納米工藝的芯片需求也不是很大,如今市面上的主要芯片,其實還是二十八納米工藝!”

徐申學聽罷微微點頭:“二十八納米這個成熟工藝還是很重要的,你們要繼續重視起來!”

智雲集團自身都還在生產大量基於二十八納米工藝的芯片,包括SOC芯片裡的S300系列,S400系列芯片,W700系列,W600系列芯片,然後還有一些單掛通訊基帶芯片,同時還有外銷的各類CPU、GPU以及車規級算力芯片等等。

除開上述大量集團內部芯片代工需求外,還有大量的外部訂單,國內一大堆芯片設計公司,包括國外一些芯片設計公司都找智雲代工相應的二十八納米工藝芯片。

別看今年的智雲旗艦機,水果的旗艦機,都奔著十14/16納米工藝的芯片去了,甚至20/18納米工藝都是去年的老技術了。

但是,對於當下的智能手機市場而言,採用28納米工藝的芯片依舊是主流,尤其是對於中低端手機而言。

智雲半導體去年推向市場的W700系列芯片,甚至前年推向市場的W600系列芯片依舊賣的非常好,出貨量很大的。

此外一大堆各種芯片設計公司也紛紛上馬各種各樣的二十八納米工藝芯片,這些都帶來了大量的二十八納米工藝的代工訂單。

主要是二十八納米工藝節點,具有天然的優勢,該工藝節點,已經是屬於單次曝光,平面晶體管工藝技術裡的極限了。

再往上推的話,就需要進行二次曝光了,這將會讓芯片的製造成本大幅度上漲……

然後既然花費更高的成本採用二次曝光了,廠商用十八納米工藝的話,還不如用十四納米工藝呢。

成本雖然有所提升,但是並不算很大,但是性能卻是能提升更多,性價比更高。

這就是十八納米工藝節點的尷尬之處,高不成低不就的。

所以,這讓很多對成本比較敏感的芯片,都喜歡把工藝節點停留在二十八納米工藝裡。

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28納米工藝代工需求的訂單。

如此情況下,智雲微電子方面,其實一直都在持續的擴充二十八納米工藝的產能,同時繼續推陳出新。

在前年年底推出來了28NLP工藝後,今年三月份又推出來了28NLP2工藝,這是一種主打高性能的28納米工藝,面向對性能有更高需求的客戶。

如此,智雲微電子的二十八納米工藝,實際上已經有兩種可供客戶選擇,第二代主打低功耗的28NLP工藝;

然後是在28NLP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縮小了晶體管尺寸,增加了晶體管密度,推出來了28NLP2工藝,這個工藝,其實嚴格上來說也可以稱之爲26納米工藝。

只不過大家形成了習慣,習慣把這一範圍的工藝節點,都稱之爲28納米工藝。

至於早期第一代28納米工藝,已經被智雲微電子所淘汰不用。

在成熟工藝裡繼續進行技術推進,以降低成本,提高性能,爲客戶帶來更好的選擇,提高市場競爭力,這是智雲微電子的既定策略。

這種在成熟工藝上持續推陳出新,也讓智雲微電子在28納米工藝節點的代工市場上,獲得了更多的代工訂單。

龐大的訂單也成爲了持續擴充28納米工藝產能的最大動力。

但是和以往擴充產能,都清一色採用進口設備不一樣,今年開始智雲微電子擴充28納米工藝產能的時候,開始大量採用了國產設備。

也就是海灣科技所生產的HDUV-400型光刻機,同時附帶的其他一些配套設備。

海灣科技提供的HDUV-400光刻機,在經過持續數月的改進後,已經能夠把套刻精度穩定在五點五納米的水準,這個水準已經足以大規模量產28納米工藝,良率能夠控制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做到商業化生產。

如此情況下,智雲微電子自然是大規模採購,並用於量產。

四月份,智雲重新上市,其六千七百億美元的市值再一次震驚世人的時候,智雲旗下的智雲微電子旗下,首條採用國產光刻機以及多種核心設備的28納米工藝產線也正式投產,開始量產28納米工藝芯片。

這意味著,國內的28納米工藝開始自主可控,不需要擔心外人卡脖子了。

同樣也意味著海灣科技的HDUV-400型光刻機已經成熟,尤其是套刻精度上大有進步。

對於光刻機而言,最關鍵的參數有兩個,一個是光源波長,比如DUV乾式光刻機,則是193納米的波長,而DUV浸潤式光刻機,同樣的光源下經過水的折射,可以把光源波長縮小到134納米。

然後另外一個關鍵參數就是套刻精度,套刻精度有很多個說法,一般在量產工藝裡使用的是MMO,也就是不同設備之間的套刻精度。

這個數據直接關係到大規模量產情況下的最小製程,良率等一系列關係性能,通常來說,只有滿足五點五納米的套刻精度,才能夠實現28納米工藝的大規模量產。

不然的話,勉強使用良率會非常低,成本高昂,不具備商業使用價值。

至於更進一步的18納米以及十四納米,甚至十納米工藝這些,這就需要使用雙重曝光技術,這對套刻精度要求更高,要求能夠達到三點五納米的套刻精度……

這也是爲什麼說十八納米工藝節點有些尷尬的原因,因爲用來生產十八納米的光刻機,它也能用來生產十四納米。

同樣的設備,我爲啥不生產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

但是再往下的七納米,這就需要使用四重曝光,這對套刻精度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常規來說需要達到二點五納米的套刻精度,如此才能夠讓良率穩定在一定的水準。

如果套刻精度不足的光刻機,強行採用四重曝光生產七納米芯片,良率會非常低,成本非常高昂,除非特殊情況,不然沒人這麼幹的。

而海灣科技目前的目標,就是進一步縮小套刻精度,爭取做到二點五納米的水準,然後滿足七納米的生產需求。

不過這也挺難的,這可是實打實的物理極限的提升,每一納米的套刻精度提升都是無比艱難的。

當然,二點五納米套刻精度的光刻機,現在海灣科技還搞不出來,甚至三點五納米套刻精度的光刻機,現在也磕磕絆絆,還得繼續琢磨,估計下半年才能小批量供貨測試,大規模量產使用,那都得明年去了。

但是,現在的五點五納米套刻精度的HDUV-400光刻機,卻是已經成熟可用了……智雲微電子那邊都用這款光刻機,大規模投產二十八納米工藝的芯片了。

如果是用來生產三十二納米工藝,四十納米工藝或四十五納米工藝這些更成熟的工藝,那就更不用說了,小菜一碟!

甚至都可以來上一句性能過剩。

智雲微電子那邊,開始使用HDUV-400光刻機進行投產,這個消息,讓業內不少關注國產光刻機的其他芯片廠商看了大爲動心。

他們也想要這種便宜好貨,來大幅度降低先進工藝的資金投入啊。

海灣科技的光刻機,雖然整體性能差了點,比不過ASML的光刻機,但是人家賣的便宜啊,不僅僅售價便宜,後續的維護費用也便宜。

這就讓很多資金不是很充裕的晶圓廠很動心!

反正他們也沒什麼野心搞更先進的雙重曝光,玩什麼十八納米,十四納米工藝,他們就想玩個四十五納米工藝,撐死了再搞個二十八納米工藝。

這個海灣科技的HDUV-400光刻機,已經很充分了。

——————

不久後,中芯方面也隨後正式宣佈,他們採購的首臺量產型HDUV400光刻機已經進入產線,並投入四十納米工藝儲存芯片的生產。

同時他們還準備利用這一款光刻機,來籌建第二條28納米工藝產線。

國內的其他芯片製造廠商看了,就更加坐不住了……國內半導體領域裡的老大和老二都已經開始用了,我們也要用啊!

於是紛紛找到了海灣科技,希望他們加速供貨。

對此,海灣科技方面是歡喜無比的同時也苦不堪言……這HDUV-400光刻機的訂單太多,而他們的產能也是有限的,短時間裡根本無法提供這麼多的光刻機。

但是有太多人找上門來,還各種找關係說人情,把海灣科技方面的人給弄的都怕了。

光刻機這東西,又不是大白菜,海灣科技也只是個負責系統整合的組裝廠商而已,很多時候都不是他們想要提升產能就能提升產能的,得後頭一大串的供應商都提升產能才行。

比如核心的鏡片。

別看只是鏡片,但是它卻是一臺光刻機裡的核心零部件,而這種超高精度的鏡片的加工極其困難,複雜,南方光學裡加工這種超高精度的鏡片的產能是極爲有限的。

這些鏡片,都是由業內最頂級的工程師,操作離子束拋光機等頂級先進設備,然後一點一點加工出來的。

整個生產過程的工藝極其複雜。

這產能自然也是有限的,這第一年裡能夠給海灣科技提供個四十多套的鏡片,那就已經是加班加點的成果了,再多……那是不可能的。

南方光學也需要時間來採購,安裝,調試更多的先進設備,培養更多的頂級工程師。

這第一年能夠弄你手搓出來四十多套的鏡片,那已經是拼了老命的結果。

拿著這些鏡片,海灣科技撐死了也就只能造出來四十多臺HDUV-400光刻機,而實際上還不行,還得留一批鏡片用於試產套刻精度更高,更先進的HDUV-500光刻機,也就是套刻精度達到三點五納米,可以進行二次曝光,用於生產十八納米、十四納米芯片的光刻機。

最後今年能夠提供的HDUV-400光刻機,撐死了也就四十套。

這些光刻機,大客戶智雲微電子就要拿走一大半,然後第二大客戶中芯要拿走一小半。

剩下的個位數產能給其他廠商分,各廠商也分不到多少的。

爲了解決先進光刻機產能問題,徐申學在五月份初的時候前往海灣科技,並在這裡召見了仙女山控股體系下的各光刻機子系統供應商的子公司們。

數十家子公司的負責人齊坐一堂,然後徐申學坐在上頭坐鎮,署理整個生產環節所遇到的問題,問題該如何解決。

期間,南方光學方面的鏡片產能,是最大的短板,更是需要重點解決。

整個HDUV-400光刻機項目裡,其他子系統都還好,部分子系統的供應商負責人表示,哪怕今年他們都能做一兩百套子系統出來。

但是南方光學這邊,鏡片就只有四十多套,針對這個問題,徐申學和南方光學的負責人說過了後,後頭更是到隔壁小會議室裡和南方光學帶過來的核心技術團隊進行了一番溝通。

蒐集了一些他們所反饋的問題,遇到的一些難題。

最後發現,真正的難題不在於資金,也不在於工程師的培養進度,更主要的還是部分核心設備的供應不足,如離子束拋光機這一關鍵設備,供應商提供的數量極少,根本不夠用。

對此,徐申學表示問題不大,雖然這個關鍵設備可不是仙女山控股體系下的,甚至都不是常規企業所提供的,而是某個科研機構提供的。

但是徐申學的人脈關係也不是南方光學這邊所能相提並論的。

很快,他就打了幾個電話出去,和對方研究機構的負責人聊了聊,最後對方表示,會讓一羣技術人員加班加點,爭取再多做幾套出來。

當然,徐申學也是投桃報李,立即表示智雲集團這邊還有個材料研究項目,準備找研發機構進行合作,預定研發經費十個億。

這不剛好,也不找其他研究所了,就找你們合作了。

研究所的負責人當即表示:我們正準備來個大幹一百天,多弄幾套離子束拋光機出來,爲國產光刻機的大規模量產添磚加瓦。

數天後,智雲這邊,則是派出了一個合作團隊前往該研究所,準備一起合作搞很玄學的材料研發……

徐申學手底下各種公司的材料研發項目多了去,而且材料研發比較玄學,大多情況下,運氣比實力更重要。

所以和誰合作其實關係不是很大,徐申學搞這些對外合作材料研發的時候,都是看誰順眼就把經費投給誰。

反正大部分都是打水漂的,最後除了點可有可無的論文外,實際成果毛都沒有。

這些年來,徐申學早已經習慣了,所以現在他對材料研發這種事講究的就是一個隨緣……淡定的很。

砸出成果來了,那叫意外之喜。

沒有砸出成果來,那才叫常態!

第472章 蜂羣在非洲第512章 聯合發佈會337.第337章 別無選擇第486章 智雲兩地上市和EUV光刻機量產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393章 爲廣告而生的南門航天309.第309章 再創歷史74.第74章 售罄第526章 席婉清的夢境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332.第332章 5G時代的曙光第61章 雙向視頻通話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493章 如果有奇蹟,這就是奇蹟!第51章 李秘書的邀請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第377章 英特爾的擔憂108.第108章 運營商打架第485章 智雲的派系之爭第391章 海藍海外建廠計劃85.第85章 豐收時刻(第十三更)第236章 傻眼的一羣汽車廠商第353章 初代AI無人機算法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250.第250章 海藍SEC開啓交付(萬字大章)第226章 世界第一第470章 蟻蜂無人機系統75.第75章 有錢人真變態242.第242章 12旗艦發佈會:智能家居AI第458章 全新子品牌:新雲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155.第155章 第一款國產SOC第375章 且聽鷹鳴第362章 超級大屎山:智雲第228章 賣數據線的搞光刻機光源第437章 王華回國第480章 智雲高管的全球吹捧之旅第27章 新品牌智雲第425章 制裁報復第212章 我大哥智雲天下第一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第58章 千億大佬齊聚發佈會66.第66章 融資談判第495章 全球虛擬直播第569章 南門月球基地曝光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150.第150章 S10發佈會(二)第370章 嚇傻人的機器人發佈會68.第68章 我讓你們財富自由第569章 南門月球基地曝光321.第321章 直播中的發佈會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240.第240章 世紀婚禮第352章 海藍汽車陷入負面輿論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485章 智雲的派系之爭280.第280章 發佈顯卡以及收購英偉達82.第82章 海外運營商也來了(第十更)第430章 趙立全考察158.第158章 六十五納米工藝第359章 震撼首飛以及 載人無人機計劃71.第71章 火爆開售第574章 席婉清的尷尬144.第144章 獨特的高端供應鏈體系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第219章 炸著炸著就成了300.第300章 樸素的商業競爭97.第97章 賣遍全球244.第244章 跨國企業第340章 抗癌神藥轟動全球176.第176章 SOC芯片危機273.第273章 鋪天蓋地的智雲:全球的轟動爆火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201.第201章 歲月靜好第48章 籌備發佈會第344章 VR虛擬技術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448章 AI眼鏡引發的風口爆發第567章 虛擬產業鏈的爆炸式增長第438章 機場裡的會議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39章 融資計劃188.第188章 國人的驕傲:智雲第400章 海藍特斯拉戰略合作第567章 虛擬產業鏈的爆炸式增長86.第86章 出口轉內銷187.第187章 三千億美元第377章 英特爾的擔憂第57章 發佈會啓動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361章 威酷電子啓動上市計劃第471章 機器狗和旅行第385章 生成式AI的瘋狂第359章 震撼首飛以及 載人無人機計劃第350章 進退兩難的美FDA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78.第78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六更加更)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223章 誇張的智雲
第472章 蜂羣在非洲第512章 聯合發佈會337.第337章 別無選擇第486章 智雲兩地上市和EUV光刻機量產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393章 爲廣告而生的南門航天309.第309章 再創歷史74.第74章 售罄第526章 席婉清的夢境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332.第332章 5G時代的曙光第61章 雙向視頻通話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493章 如果有奇蹟,這就是奇蹟!第51章 李秘書的邀請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第377章 英特爾的擔憂108.第108章 運營商打架第485章 智雲的派系之爭第391章 海藍海外建廠計劃85.第85章 豐收時刻(第十三更)第236章 傻眼的一羣汽車廠商第353章 初代AI無人機算法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250.第250章 海藍SEC開啓交付(萬字大章)第226章 世界第一第470章 蟻蜂無人機系統75.第75章 有錢人真變態242.第242章 12旗艦發佈會:智能家居AI第458章 全新子品牌:新雲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155.第155章 第一款國產SOC第375章 且聽鷹鳴第362章 超級大屎山:智雲第228章 賣數據線的搞光刻機光源第437章 王華回國第480章 智雲高管的全球吹捧之旅第27章 新品牌智雲第425章 制裁報復第212章 我大哥智雲天下第一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第58章 千億大佬齊聚發佈會66.第66章 融資談判第495章 全球虛擬直播第569章 南門月球基地曝光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150.第150章 S10發佈會(二)第370章 嚇傻人的機器人發佈會68.第68章 我讓你們財富自由第569章 南門月球基地曝光321.第321章 直播中的發佈會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240.第240章 世紀婚禮第352章 海藍汽車陷入負面輿論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485章 智雲的派系之爭280.第280章 發佈顯卡以及收購英偉達82.第82章 海外運營商也來了(第十更)第430章 趙立全考察158.第158章 六十五納米工藝第359章 震撼首飛以及 載人無人機計劃71.第71章 火爆開售第574章 席婉清的尷尬144.第144章 獨特的高端供應鏈體系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第219章 炸著炸著就成了300.第300章 樸素的商業競爭97.第97章 賣遍全球244.第244章 跨國企業第340章 抗癌神藥轟動全球176.第176章 SOC芯片危機273.第273章 鋪天蓋地的智雲:全球的轟動爆火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201.第201章 歲月靜好第48章 籌備發佈會第344章 VR虛擬技術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448章 AI眼鏡引發的風口爆發第567章 虛擬產業鏈的爆炸式增長第438章 機場裡的會議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39章 融資計劃188.第188章 國人的驕傲:智雲第400章 海藍特斯拉戰略合作第567章 虛擬產業鏈的爆炸式增長86.第86章 出口轉內銷187.第187章 三千億美元第377章 英特爾的擔憂第57章 發佈會啓動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361章 威酷電子啓動上市計劃第471章 機器狗和旅行第385章 生成式AI的瘋狂第359章 震撼首飛以及 載人無人機計劃第350章 進退兩難的美FDA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78.第78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六更加更)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223章 誇張的智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市| 武邑县| 宝丰县| 临安市| 尼勒克县| 平远县| 洞头县| 益阳市| 孝昌县| 富平县| 进贤县| 邛崃市| 兴义市| 尼勒克县| 桦南县| 平陆县| 阜城县| 会宁县| 巴林右旗| 宜春市| 原平市| 淳化县| 奎屯市| 高邑县| 时尚| 平谷区| 普定县| 兴宁市| 南汇区| 拉孜县| 宜城市| 苏尼特右旗| 澎湖县| 仁化县| 克东县| 龙门县| 扶绥县| 基隆市| 民和| 霍邱县| 滨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