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殿下,奉陛下口諭,命您現在起身去探望楊妃娘娘。
傳紙的小太監輕聲道。但是這聲音到李格耳中卻感覺到來自九幽地獄寒氣。來了還是來了。自己去青樓的事還是讓父皇和母妃知道了。不得不起身隨小太監一起去見自己母妃。來到楊妃的宮殿前。李格有些害怕。自己不怕棍子。不怕禁足。不怕責罵。就是怕楊妃掉眼淚。母妃爲自己做的一切自己都清楚的知道。不爭寵。不奢侈。不浪費。不驕縱。只爲自己能過完安穩的一聲。李格猶豫時。宮殿裡已經傳來母妃的聲音。
怎麼格兒。今日到了母妃這裡卻不趕緊來了?難道要母妃去迎接吳王殿下?
李格心裡想。完了全完了。母妃這次是動力真火。都叫自己吳王殿下了。趕緊回聲。
母妃莫急,母妃莫要生氣。孩兒這就進來。李格大步走進。來到殿中。楊妃端坐在椅子上。面無表情。李格嘆了一口氣,還好沒有哭。
孩兒參見母妃。願母妃身體安康吉祥。
跪下。
楊妃一聲呵斥,李格一點沒有含糊,重重的跪在地上。楊妃起身拿出一個雞毛撣子。用足了力氣抽在李格背後。
你可知錯。年齡不大卻榴蓮煙花之地,我教導你的話都忘記了是不是。
李格咬著牙,承受這背後猶如雨點般的抽打。
孩兒不敢忘記。母親教導孩兒謹記於心。
楊妃打著李格,疼在李格背上。楊妃卻疼在心裡。忍不住心疼。眼淚終於掉了下了。一邊抽打李格一邊哭道。
你可心知身體中流淌兩朝皇室的血脈?
孩兒心知。
你可心知朝中有多少人多少雙眼睛盯著你。準備拿你做文章?
孩兒心知。
你可心知爲何是十三歲變封爲吳王。
孩兒心知。
既然你都知道,你爲何要如此的頑固。青樓事是小。和錢歡互罵事是小。爲何要和崔家起衝突。一會我就去求陛下,賜給我一封出家爲尼的旨意。看能否換來你和小愔安穩的一生。
楊妃已經打不動也不哭不動了。癱坐在椅子上。李格聽自己母妃要出家。別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
母妃莫要去求這樣的聖旨,孩兒這就去請父皇除去孩兒的吳王之位。孩兒已經長大,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承擔。就是貶爲庶民孩兒也心甘情願,只求母妃莫要動了出嫁的念頭。
楊妃低頭不語,李格跪在地上乾著急。焦頭爛額時。外面傳來的聲音猶如天籟。
皇后娘娘駕到。
楊妃聽皇后娘娘駕到,連忙擦乾自己的眼淚,起身準備行禮。長孫進來後,發現李格跪在上,旁邊扔著已經掉了毛的撣子。楊妃紅著眼圈給自己行禮。長孫無視李格。拖住準備行禮的楊妃。
妹妹,何必動如此大的怒火,小心傷了身子。格兒也是被衝兒蠱惑。去的那煙花之地。和崔家起衝突的也是衝兒和那錢歡。崔家的人沒有看到格兒。妹妹放心。不會有事情牽扯但格兒身上。莫要在動怒小心傷了嬸子。
扶著楊妃坐下。自己這站在李格身前,不等李格開口,一腳踢在李格的肩膀,長孫也是練過武功的。李格直接翻滾出去。長孫見李格配合的還錯。大聲道。
格兒犯錯。我這做幕後的已經教訓過。告訴外面的人,誰敢拿我這未成人的兒子做文章,休怪我長孫無垢不客氣。
氣勢展示的一覽無餘,楊妃見此,也放下新來。李格連滾帶爬跪在長孫身前。
謝母后。
長孫拍了拍李格的頭。
都是我的兒子。快讓人給你上藥。血都印出來了。
楊妃一聽自己兒子留學了,連忙找藥箱給李格上藥。楊妃一些年無慾無求。一切都自己動手。小傷小痛也從未喊過御醫。李格見楊妃忙前跑過。上前扶著楊妃坐下。
母妃,孩兒並無大礙。您快休息些。
不能楊妃開口,外面有傳來一聲聲音,這次不是天籟,來的卻是天雷。
陛下駕到。
一聽陛下駕到。衆人起身。齊聲到。
臣妾孩兒拜見陛下。
李二笑呵呵道。
都起來了吧,格兒你也起來,聽說你母妃撣子都抽斷了。父皇過來看看。你可知錯在哪裡。
兒臣知道。
錯在哪裡?
兒臣不應該去青樓。
不對
兒臣不應該和錢歡互罵。有辱皇家威名。
說對了一點。還有麼
孩兒不應該和崔家起衝突。
不是不應該和那崔家起衝突,是因爲起衝突的時候他們幾個都站了出去,你卻因爲喝多睡著了。我我朕世民的兒子怎麼會躲在他們人身後。莫說他們崔佳。就是其他三姓站在一起又如何。記住,你是朕李世民的兒子,他們的爹都是朕的臣子。發生任何事情他們也應該站在你的身後,而不是你站在他們身後。這就是錯的地方。
長孫,楊妃和李格萬萬都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話。李格面色潮紅,激動的雙手顫抖,直接跪在地上。
孩兒謹記,不敢忘記。
起來吧。錢歡你們兩個互罵,沒有分出什麼勝負來。等後背上的傷好了就去找他。父皇不管你有什麼手段。什麼計謀。但是隻能勝不能敗。你若勝了。就賜你母后錦緞二十匹,你母妃十五匹。這份孝心能不能盡到就看你自己了。下去吧。別在這搗亂了。
兒臣告退。李格給三人行禮後退了的大殿。一路小跑。後被出血衣服已經黏到了血肉上。在不處理就麻煩了。李二看著自己的兒子哈哈大笑。對楊妃道。
楊妃,你莫要在那樣教育格兒。這孩子聰慧。在文學上泰兒可於他一爭。武學上缺差了太多。他要是喜歡在朕身旁做一輩子吳王又如何?
楊妃感激拜謝。楊妃不在乎什麼吳王,只在乎自己的孩兒能安慰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