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

韓陘守將韓章站在城樓上,看著一眼望不到邊的秦軍,將城池圍得水泄不通。韓章居高臨下,看著秦軍陣營之中,隱隱約約有一面大旗,上面寫著一個白字。那個字,在陽光的照射下,特別顯眼。

驟然間,韓章吸了一口冷氣,心想:莫非他的對手,就是秦國號稱最能打的白起。很快,韓國的斥候,送回來消息,證實秦軍主將正是白起。

韓軍上下聽聞,秦王以白起出戰,個個膽戰心驚。白起之名,諸侯豈能不知。然,韓章雖忌憚白起,但也沒有丟了韓氏男兒的傲骨。當諸將主動獻城投降秦國時,韓章高聲道:“生爲韓國男兒,死爲韓國男兒。我們深受王恩,豈能獻城降秦。”

一人道:“白起之名,諸侯皆知。我們不降,城池被破。白起大怒,便會屠城。將軍,爲了城中的老幼婦孺,我們降吧!”

又有幾人也道:“將軍,我們降吧!”

韓章看著被白起嚇破膽色的手下,卻也不發作。螻蟻尚且偷生,況且人乎?再者,白起這兩個字,的確令人害怕,甚至可以說是死神的來臨。無論是白起以水破郢都,掘楚陵;還是以華陽之戰,殲魏十幾萬,趙國數萬被俘之人被沉入黃河。

白起所到之處,皆是屍橫遍野,流血漂櫓。韓陘這座小城,豈能阻擋白起。

韓章朝著新鄭的方向一拜,雖知自己無力扭轉戰局,守住城池,但也不能丟了韓氏男兒的傲骨。韓章呼道:“我深受王恩,豈能降秦。秦將雖是白起,我也不能丟了韓氏男兒的風骨。老夫能爲國而死,何其壯哉。”

諸將被韓章這番話,點燃了好戰之心。韓國,也是有輝煌。韓氏男兒,也是有驕傲的。若不戰,降秦。他們雖得以茍活,但也是臉面盡失,再無傲骨。

活著,不正是爲了傲骨。

韓章見諸將皆願與他同生共死,拱手感激道:“老夫能夠與諸位與秦一戰。縱使戰死,也無憾了。十八年後,我們又是一條好漢。”

諸將齊聲高呼道:“戰,戰,戰。”

身爲將領,能夠得到這麼多人的擁護,還能與這麼多愛國之人,戰死疆場,這也是無上的榮耀。

韓章見秦軍圍而不攻,他也不會主動出擊攻伐秦軍。韓章一邊加固城池,做好爲國獻身的準備;另一邊,鼓舞士氣,與城共存亡。五日已過,仍不見秦國攻城。

一人問道:“將軍,秦軍爲何不攻城。”

韓陘雖是座險城,但規模不大。城內大軍,不足兩萬。秦國強攻,這點兵力是守不住城池的。然,秦國爲何遲遲不進攻?

白起遲遲不下達攻城的命令,不僅韓國諸將想不明白,就連秦國諸將也不明白。官大夫司馬梗來到營帳,見白起坐在案幾上觀看兵書,忍不住問道:“武安君,爲何不下達攻城的命令。”

白起看了司馬梗一眼,什麼話也沒說,又繼續看著手中的兵書。司馬梗見戰事緊急,武安君還有心情看兵書,顧不得禮節,氣急道:“韓陘城內,守軍不足兩萬,絕不是我們的對手。末將願領三千將士,攻破此城。”

白起問道:“城汾,怎麼樣了。”

司馬梗見白起不正面回答自己的請求,反而問城汾之事。他雖不知白起爲何會說這句話,但也答道:“左更王齕、五大夫王陵將城汾團團圍住,衆將士只等武安君一聲令下,便攻城破地。”

“很好。”白起說完這兩個字,便靜默不語。

司馬梗見狀,急道:“韓陘、城汾,乃我軍囊中取物。我們攻下這兩座城池,韓國大山以西的疆土,便歸我國所有。武安君爲何,不下達攻城的命令。”

白起總算讀完了手中的兵書,便將兵書收了起來,看著司馬梗,語調穩重道:“‘圍魏救趙’,不愧是兵家孫臏的傑作。齊威王以此計,不僅打敗了首霸的魏國,還動搖了魏國在諸侯國的地位。山東六國,兵家輩出啊!”

司馬梗關心破城之事,哪裡聽得進去,白起話中的意思。

白起注意到司馬梗臉上的變化,放下手中的兵書,感慨道:“姜太公有文韜武略,流傳後世;孫武有孫子兵法,以破楚都;司馬穰苴有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退晉伐燕;吳子之法有破齊、敗秦之能;孫臏之法,兩敗魏國。這個時代,造就了太多的能臣名將。”

司馬梗問道:“武安君,話題說得有些遠了。”

“不遠。”白起語調平穩道:“有戰事,就有兵家。要想成爲扭轉乾坤,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一戰功臣的名將,就要熟讀兵家之書。兵書,可是留下了很多先輩的智慧。”

司馬梗問道:“武安君熟讀兵書,可有計,破了韓陘、城汾。”

白起高聲道:“區區韓陘、城汾,豈能阻擋我大秦之軍威。”

司馬梗聽他話中隱藏其他的意思,追問道:“武安君能否說得明白些。”

白起笑道:“我下令將韓陘、城汾圍而不攻是在等待韓王犯錯。韓王犯錯,我們就能一戰,徹底擊潰韓國。我要韓國再無能力與我們開戰。”

司馬梗驚道:“武安君以韓陘、城汾爲餌,原來是有大手筆。”

“韓王志大才疏,無遠見之君。韓國也無能征善戰地名將,與我們對抗。”白起話鋒一轉,又問道,“無論是修魚之戰,我們擊潰韓宣王;還是宜陽之戰,擊潰韓襄王;華陽之戰,韓釐王倒戈我國。我們多次擊敗韓國,韓國爲何總能恢復戰力,與我們一戰。”

司馬梗愧色道:“末將想不明白。”

“韓國疆土狹小,卻居天下之中,人口密集,商業發達。其鍊鐵技術發達,素有良弓勁弩皆出韓國之稱。這也是我們能夠多次擊潰韓軍,卻不能徹底擊潰他們的原因。韓國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也能鬧出不小的動靜。”白起起身,往前走了幾步,來到沙盤,注視著韓國的疆域,“這一次,我要徹底擊潰韓國。我要韓國,再無能力與我國開戰。”

司馬梗見武安君能夠將韓國打趴下,忙問道:“武安君打算如何解決韓國的隱患。”

白起問道:“韓王見韓陘、城汾被我軍圍困,他會做出什麼反應。”

司馬梗脫口出道:“韓王定會增兵,馳援韓陘、城汾。”

白起點了點頭,又指著兩條狹窄的道路,“韓國要救援韓陘、城汾,這兩個地方是必經之路。我軍埋伏此處,援軍有來無回。”

司馬梗擊掌道:“太妙了。我們擊敗了韓國援軍。韓陘、城汾守軍得知,必會軍心動盪,士氣大衰。我們便能兵不血刃得到這兩座城池,佔據韓國太行西側的疆土。”

“韓國大敗,韓王定會寸心大亂。韓國君臣活在恐慌的氣息之中,就不知道,我們大軍將會攻向何處。如此,我們的擊潰韓國的機會就來了。此次,我們若出奇兵,越過太行,攻打此地。”白起指向太行東側一座關隘,“佔據此處,我們就能控制太行的出路。我們繼續用兵,攻克野王,韓國上黨、南陽將會成爲韓國一塊飛地。韓國便會被我們攔腰截斷,一分爲三。韓國境內無險可守,新鄭就會暴露在我國鐵騎之下。如此,韓國一戰而弱,再無復興的機會。”

“不愧是武安君。”司馬梗稱讚道:“竟然能想出這麼好的計策。韓國遇見武安君,乃不幸也。”

“韓國豈能當我的對手。”白起的手指不斷移動,指著趙國邯鄲道:“趙國才能當我的對手。”

司馬梗笑道:“武安君敗三晉,破楚國,徵齊國,功名赫赫。天下諸侯,聽聞武安君之名,無不喪膽。武安君攻城破地,無人能及。我看啊!天下諸侯,無人是武安君的對手。”

“不。”白起眸色嚴肅道:“趙國就有人能當我的對手。”

司馬梗驚道:“趙國何人能當武安君的對手?”

“五國伐齊,勇冠諸侯的廉頗;閼與連敗我軍的馬服君趙奢;率五國之師破齊的望諸君樂毅;還有復齊破燕的都長君田單。這四人,都足以當我的對手。”白起眸色寧靜,卻燃燒出一股熾熱的力量,又道:“老夫征戰一生,不曾有敗績。老夫一生沒有對手,也太孤單。老夫若能與這四人交手,縱使落敗,死也瞑目。”

司馬梗見白起所言,發自肺腑。白起因伊闕之戰,擊敗韓、魏,一戰成名。及至今日,不曾有敗績,也不曾有對手。原來秦國人眼中最能打的武安君,也渴望有對手。

司馬梗語調激昂道:“我們擊潰韓國,下一個目標不是魏國,就是趙國。武安君定有機會與廉頗、馬服君、望諸君、都長君,一較高下。武安君與這四位交戰,定會是驚天地、泣鬼神。若能目睹之,平生無憾。”

白起呼吸也變得有些急促道:“若能與他們一戰,我平生無憾矣。”

司馬梗道:“我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

“也許,這一天,永遠也不會來臨。”白起眸色微變,隱隱含有淚光,悵然道,“馬服君趙奢,垂垂老矣,且又患疾,恐怕沒有多少時日了。望諸君樂毅亡趙之後,爲燕、趙和平奔走。燕惠王死後,下落不明。如今是死,是活,也不知道。當年伐齊之時,若能一戰,那該多好。”

司馬梗忙道:“趙國還有都長君田單、勇冠諸侯的廉頗。”

白起雖想著能與之一戰,但也不得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現在的他們,早已經邁出年老的行列。上天,還會給他們多少時間,活在這個亂世當中。

“無論是我,還是田單,或者是廉頗。我們都垂垂老矣。”白起深深吸了一口氣,悵然道,“英雄落寞,豈不悲乎?上天若憐惜我,了我平生所願。此生,再無遺憾。”

美人遲暮、英雄末路、江郎才盡,這的確是人生三大悲哀。

“爲自己,爲對手。我要好好的活著。”白起收起心中的悲涼,精神煥發,語調明亮道:“傳令下去,準備與韓國開戰。”

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邯鄲而戰第四十八章 韓王割地第七十九章 戰與和(上)第一百零四章 馬服子掛帥出征第一百二十六章 生當人傑第一百四十章 平原君入秦第一百章 離間計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九十一章 飛鳥知故鄉第七十四章 廉頗與王齕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一百二十章 流芳百世?遺臭萬年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二章 秦昭襄王廢太后、四貴第五十三章 三晉男兒第九十六章 馬服子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黨第七十三章 魂兮歸來,以瞻山河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趙寧亡不卑第一百二十章 流芳百世?遺臭萬年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一章 趙惠文王託孤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二十一章 燕武成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圍待攻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七十七章 提兵親征第五十六章 平原君入上黨第五十二章 趙王一夢第八十三章 全力以赴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平悲歌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九章 魯仲連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武靈王之子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黨第一百四十五章 英雄落寞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一百零九章 武安君白起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八十三章 全力以赴第七十八章 田忌賽馬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九十一章 飛鳥知故鄉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四十八章 韓王割地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七十八章 田忌賽馬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五十三章 三晉男兒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五章 平原君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四十八章 韓王割地第七十三章 魂兮歸來,以瞻山河第四十九章 五世相韓第六十七章 初戰失利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五十七章 美名與罵名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六十三章 馮亭陣亡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黨第一百二十章 流芳百世?遺臭萬年第七十一章 光狼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武靈王之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王丹無兵可調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與降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起登場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趙括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邯鄲,棄長平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五十章 秦禍移趙
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邯鄲而戰第四十八章 韓王割地第七十九章 戰與和(上)第一百零四章 馬服子掛帥出征第一百二十六章 生當人傑第一百四十章 平原君入秦第一百章 離間計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九十一章 飛鳥知故鄉第七十四章 廉頗與王齕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一百二十章 流芳百世?遺臭萬年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二章 秦昭襄王廢太后、四貴第五十三章 三晉男兒第九十六章 馬服子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黨第七十三章 魂兮歸來,以瞻山河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趙寧亡不卑第一百二十章 流芳百世?遺臭萬年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一章 趙惠文王託孤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二十一章 燕武成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圍待攻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七十七章 提兵親征第五十六章 平原君入上黨第五十二章 趙王一夢第八十三章 全力以赴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平悲歌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九章 魯仲連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武靈王之子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黨第一百四十五章 英雄落寞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一百零九章 武安君白起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八十三章 全力以赴第七十八章 田忌賽馬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九十一章 飛鳥知故鄉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四十八章 韓王割地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七十八章 田忌賽馬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五十三章 三晉男兒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五章 平原君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四十八章 韓王割地第七十三章 魂兮歸來,以瞻山河第四十九章 五世相韓第六十七章 初戰失利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五十七章 美名與罵名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六十三章 馮亭陣亡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黨第一百二十章 流芳百世?遺臭萬年第七十一章 光狼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武靈王之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王丹無兵可調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與降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起登場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趙括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邯鄲,棄長平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五十章 秦禍移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阳县| 元朗区| 梅州市| 汤阴县| 诏安县| 七台河市| 怀柔区| 三穗县| 时尚| 祁东县| 共和县| 宣汉县| 庐江县| 靖西县| 右玉县| 道真| 新丰县| 民县| 伊宁县| 洛南县| 河源市| 平远县| 阳朔县| 博白县| 枣阳市| 阿坝| 汤阴县| 光泽县| 东城区| 新龙县| 平塘县| 东乌| 甘孜| 九江县| 宁陵县| 江都市| 奎屯市| 武邑县| 漾濞| 加查县| 新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