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九章 武安君白起

秦王稷以武安君白起秘密更換王齕,這是秦國最高的機密。秦王稷爲了防止消息泄露,讓秦太子前往傳達命令。秦王稷選擇秦太子,有兩個目的。

一是因爲秦太子是秦王稷,信任且親近的人,另一個原因是爲了替秦太子樹立威信。

爲了做到萬無一失,秦王稷還特意挑選了黑豹騎十幾名將士,親自護送。秦太子率著黑豹騎出了咸陽,晝夜不停,趕赴前線,傳達秦王稷的命令。

孟嘗君出使秦國,歸國之時,被秦國君臣羞辱。好在,孟嘗君身邊的能人衆多,倚靠雞鳴狗盜之輩,出了函谷關。孟嘗君回到齊國,不甘心被羞辱。於是,以齊國爲首,號召諸侯伐秦。

於是,齊、韓、魏結盟,兵伐函谷,三國聯軍用了三年從正面攻破了函關谷。由於魏襄王、韓襄王同年死去,趙國也發生了沙丘宮變,楚懷王也客死咸陽,秦國才躲過了劫難。

秦國雖躲過了劫難,但也是大傷元氣。

秦國攻伐韓、魏之時,穰侯魏冉見國中無顯赫名將,舉薦白起。白起出徵,伊闕一戰,斬殺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一戰成名,綻放色彩,成爲秦國最年輕,最閃亮的將星。

數年後,白起奉命討伐楚國。白起用兵奇特,以少量的軍力,直搗黃龍,攻克楚國數百年的國都…郢都。楚頃襄王害怕秦國,不得不向東遷都,遷到陳郢。

此戰,白起威名更甚,功拜武安君。

及至後來,白起合縱諸侯伐齊,華陽之戰,又擊敗魏、趙聯軍,名聲更是顯赫,軍中地位,無人能夠取代。

秦王稷聽從范雎的建議,囚禁秦宣太后、驅逐四貴。然,對待白起,又用之,也防之。秦王稷將攻伐韓國的任務交給了白起,白起不愧是秦國最能打的人,速戰速決,先攻破了韓國汾城,後又佔據太行要道,出奇兵逼迫野王邑獻城。

韓國上黨和新鄭之間的聯繫,也徹底被切斷。

白起本想趁勢,佔領韓國上黨,再建功業。可,秦王稷卻將取上黨的任務,交給了左庶長王齕。

白起了解秦王稷的爲人,也不去爭,率軍繼續攻韓,向韓王然施加壓力,讓韓國不敢與秦國爲敵。

轉眼間,秦、趙兩國的戰事,僵持了近三年。白起雖沒有在前線指揮,卻時常關注長平最新的戰事。如今,秦、趙騎虎難下趙將廉頗不容易對付,更是讓他心有不安。

隨著,趙王丹換下廉頗,以馬服子爲將。白起是否看到了破趙的希望,也知道自己再建軍功的機會將會來臨。

這夜,白起心中有事,無法安睡,擡頭看著星空。隨著一道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黑夜的寧靜。

“武安君,咸陽來人了。”一道聲音,劃破夜空傳了過來。

白起聽聞聲音,便知道來者是司馬梗。白起依舊注視著天空,有幾分欣喜地道:“這一天,總算等到了。”

司馬梗也露出喜色道:“武安君說得不錯。我們等了這麼久,總算等到了。”

白起悵然地出了一口氣,問道:“來者是誰。”

司馬梗壓低聲音道:“太子。”

白起聞言,神色一怔,怎麼也沒想到會是太子親自前來。

司馬梗又道:“太子身邊還有大隊黑豹騎。”

“你說什麼?跟隨太子來的是黑豹騎。”白起見對方果斷的點頭,又道:“黑豹騎是王上直轄,卻來到這裡,必是有大事發生啊!”

“王上身邊的黑豹騎都出動了,看來是咸陽那邊對趙國,要動真格了。”司馬梗又道:“王上以武安君前去伐趙,有幾分勝算。”

白起想起在五國伐齊之時,曾匆匆與廉頗見過一面,“趙將是廉頗,我的勝算也不高。”

司馬梗愣了一下,問道:“武安君打不過廉頗?”

白起笑道:“五國伐齊之時,我曾與廉頗見過一面。廉頗,那可是三十年前,就敢孤軍深入伐齊之人,還獲得勇冠諸侯的稱謂。我與他對戰,也不能全身而退。縱使,我打贏了,也將會是慘勝。”

司馬梗也知廉頗的戰績,卻沒想到武安君對戰,也沒有把握獲勝。既然武安君說了,司馬梗也相信對方的判斷。

司馬梗問道:“武安君對戰馬服子,勝算有幾成。”

“趙將是馬服君趙奢、望諸君樂毅、都長君田單、廉頗等人,我勝算不高。”白起語調有些輕視道:“馬服子不過豎子耳,我豈能將他放在心上。”

“武安君,不可大意。”司馬梗道:“據邯鄲斥候傳來的消息。馬服子曾與馬服君、都長君、以及衆多武將論戰,不曾輸過。此人,善兵法,不弱馬服君。武安君,我們與之對戰,還是要小心謹慎。”

“兵法人人都會說,可,成爲舉世名將的人,又有幾人。名將發於行伍,久經疆場,披甲征戰,衝鋒陷陣,才能諸將成爲一代名將。”白起完全沒有把馬服子放在心上,語調輕蔑道:“馬服子自以爲讀了幾本兵書,會說幾句兵法,就以爲天下無敵。我看啊!趙國的國運是到頭了。”

司馬梗聽武安君這般說,到有幾分輕視馬服子的戰力,迎合道:“是啊!趙國悍將不弱我國,趙王怎麼會用馬服子,取代廉頗了?”

“廉頗抗命,趙王豈能忍之。趙國君臣還沉寂在馬服君破秦的喜悅之中。他們自認爲,馬服子青出於藍勝於藍,定能擊敗我們。”白起又道:“我猜啊!趙國君臣甚至認爲,我們聽到馬服君的名聲,就不敢應戰。”

司馬梗不滿道:“趙國君臣,也太小看我們。聽武安君之言,我們定能擊敗趙國,拿下長平,威逼邯鄲。”

“趙國擊敗過我們,自然有小看我們的實力。”白起又道:“馬服子不行,但趙卒的戰力不弱我國。此戰,我們還是要小心應對纔是。”

司馬梗見和武安君說了這麼多,也不見武安君出去見秦太子。此舉,有點不敬。司馬梗提醒道:“秦太子還等著,武安君…”

白起知道對方沒有說完的話,淡淡道:“王上遇見難題,纔會想起我。可笑啊!可笑。接納上黨之事,交給我,哪有後面的事。罷了,罷了。這些事,不說了。我就去見見秦太子。”

秦太子見司馬梗進去了這麼久,還沒出來。白起怠慢了他,令他心中有氣。然,秦太子也知道,此人是不能開罪,只好忍耐。從秦王身上,秦太子讀懂了兩個…隱忍。

白起走了出來,歉意道:“不知太子前來,未能遠迎,太子莫怪。”

秦太子笑容滿面道:“我夜色前來,武安君睡下了吧!”

“韓國沒有異動,我便早早睡了。”白起又道:“聽聞太子來了,害怕怠慢,這不,我連衣服也沒更換。”

秦太子與白起,你一句,我一句,寒暄少許。

白起問道:“太子,前來所謂何事。”

秦太子神色嚴肅道:“武安君,王上有令。”

白起聞言,雙手行禮,肅然道:“臣,聽令。”

秦太子從大袖之中,拿出詔令,遞給武安君道:“武安君,請看。”

白起接過詔令,迅速展開,只見詔書上寫著八個字,‘速速前往,取代王齕’。白起收好詔書,問道:“太子,王上這八個字是什麼意思?”

秦太子纔不相信武安君是真不懂,卻還是要裝出和睦的神色,解釋道:“趙國換將,我國也該換將了。”

白起道:“王齕拿下上黨城、趙國平原君狼狽逃走。與廉頗對戰,王齕也是勝多敗少。王上爲何,要臣取代王齕。”

“這是王上的意思,其他的我也不知道。”秦太子害怕說多了,泄露了信息,“武安君,接令。”

白起見不能從秦太子哪裡套出什麼有用的話來,也適可而止,行禮道:“臣,接令。”

秦太子拜道:“擊敗趙國,拿下長平,就拜託武安君了。”

白起問道:“太子,這裡的事情,還有很多沒有交接。我若速速離開,韓國必會有異動。能否讓臣,處理完這裡的事情,再去取代王齕。”

“王上詔令,速速前往。”秦太子道:“武安君,伐趙纔是大事。韓國孱弱,翻不起什麼大浪。”

“王上之命,臣不敢違背。”白起又道:“我即刻召集部將,點起兵馬,前往長平。”

“不可。”秦太子道:“王上的意思是讓武安君秘密替代王齕,不可招搖,更不能泄露消息。王上說,若有泄露消息者,誅滅三族。”

白起道:“王上是想讓臣,秘密取代王齕?”

“不錯。”秦太子道:“這件事,不能走漏。”

“臣,接令。”白起善知兵法,也明白秦王稷的用意。趙將馬服子取代廉頗,在明;秦王讓他秘密取代王齕,在暗。一旦,秦軍上下得知,武安君降臨,必會士氣大增。

趙國不知是武安君,就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對手,制定的戰略,就容易犯錯。當趙國將士,得知是他的時候,定會動搖趙軍士氣。

白起在暗處,就能出奇制勝,一戰定乾坤。

秦太子見武安君爽快領命,問道:“此戰,武安君有幾成勝算。”

白起想也沒想,輕蔑道:“豎子不足爲懼。”

秦太子深感滿意,“有武安君這句話,我就可以安心回咸陽覆命了。”

白起道:“送,太子。”

白起送走秦太子,對著司馬梗吩咐道:“召集得力戰將,我們連夜趕往長平,與趙國開戰。切記,不可走漏任何風聲,違令者,斬。”

第四十八章 韓王割地第一百四十五章 英雄落寞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五章 平原君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二十三章 樂乘斬三將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六十九章 以守爲攻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圍待攻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與降第一百二十六章 生當人傑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四十八章 韓王割地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十七章 身在趙國,心在齊國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九十二章 都長君?安平君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圍待攻第二十一章 燕武成王第五章 平原君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五十一章 馮亭獻上黨第三十一章 趙太后託孤第七十八章 田忌賽馬第四十五章 懷沙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相不和第九十二章 都長君?安平君第五十三章 三晉男兒第二十六章 克中陽、圍燕下都第三十三章 齊襄王託孤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六十三章 馮亭陣亡第一百二十二章 埋骨之地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起登場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七十四章 廉頗與王齕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二十六章 克中陽、圍燕下都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三章 秦太后第一百零九章 武安君白起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一百零九章 武安君白起第四十四章 據上黨,爭天下第五十三章 三晉男兒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三十八章 第二個屈原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二十六章 克中陽、圍燕下都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三章 秦太后第四十六章 楚頃襄王託孤第七十六章 百里石長城第二十四章 樂氏風骨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三十七章 秦王伐韓第七十九章 戰與和(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齕?白起?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五十一章 馮亭獻上黨第四十八章 韓王割地第十章 趙太后怒斥羣臣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三十七章 秦王伐韓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王稷舉國親征第九十一章 飛鳥知故鄉第三章 秦太后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一百四十章 平原君入秦第五十章 秦禍移趙第九十四章 廉頗抗命第六十一章 廉頗出征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王丹無兵可調第二十四章 樂氏風骨第八十六章 與君一戰第十章 趙太后怒斥羣臣第七十一章 光狼城第四十章 亡羊補牢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
第四十八章 韓王割地第一百四十五章 英雄落寞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五章 平原君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二十三章 樂乘斬三將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六十九章 以守爲攻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圍待攻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與降第一百二十六章 生當人傑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四十八章 韓王割地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十七章 身在趙國,心在齊國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九十二章 都長君?安平君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圍待攻第二十一章 燕武成王第五章 平原君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五十一章 馮亭獻上黨第三十一章 趙太后託孤第七十八章 田忌賽馬第四十五章 懷沙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相不和第九十二章 都長君?安平君第五十三章 三晉男兒第二十六章 克中陽、圍燕下都第三十三章 齊襄王託孤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六十三章 馮亭陣亡第一百二十二章 埋骨之地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起登場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七十四章 廉頗與王齕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二十六章 克中陽、圍燕下都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三章 秦太后第一百零九章 武安君白起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一百零九章 武安君白起第四十四章 據上黨,爭天下第五十三章 三晉男兒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三十八章 第二個屈原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二十六章 克中陽、圍燕下都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三章 秦太后第四十六章 楚頃襄王託孤第七十六章 百里石長城第二十四章 樂氏風骨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三十七章 秦王伐韓第七十九章 戰與和(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齕?白起?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五十一章 馮亭獻上黨第四十八章 韓王割地第十章 趙太后怒斥羣臣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三十七章 秦王伐韓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王稷舉國親征第九十一章 飛鳥知故鄉第三章 秦太后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一百四十章 平原君入秦第五十章 秦禍移趙第九十四章 廉頗抗命第六十一章 廉頗出征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王丹無兵可調第二十四章 樂氏風骨第八十六章 與君一戰第十章 趙太后怒斥羣臣第七十一章 光狼城第四十章 亡羊補牢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平县| 临城县| 炉霍县| 康乐县| 铜梁县| 湘潭市| 瑞金市| 手机| 越西县| 尉氏县| 溧阳市| 甘孜县| 洪洞县| 兰考县| 盐池县| 双峰县| 海淀区| 罗甸县| 建平县| 天等县| 太仓市| 永吉县| 宣城市| 玉林市| 莱阳市| 蓝山县| 云梦县| 晋城| 化德县| 东港市| 准格尔旗| 五河县| 汕头市| 确山县| 南京市| 夏邑县| 桃源县| 安吉县| 新野县| 临城县| 洛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