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二章 埋骨之地

秦王稷來到河內郡,張貼告示,招募年齡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爲兵。凡是入伍,爲國出力者,百姓爵升一級,免除三年賦稅。商賈者從軍,也能入仕爲官。

河內郡的百姓在秦王稷豐厚的條件下,蜂擁而起,參軍入伍。二十萬之兵,不到數日便集合完畢。

秦王稷年齡大了,行動不便。便讓秦太子代他親率大軍,趕赴長平,支援白起戰事。

秦太子來到營帳,面見白起,行禮道:“武安君,王上命我率二十軍前來馳援。”

“太好了。”白起有了這二十萬軍,對於獲勝,信心大增。

秦太子道:“武安君,王上有話說。”

白起端正身子,行禮道:“請太子示下。”

秦太子一改和悅之色,鄭重道:“武安君,你要的二十萬將士,寡人給你招募了。此戰,乃我大秦舉國之力。你可要好好打,打出秦國威嚴。”

秦王稷話語看似隨和,背後的深意,白起豈能不懂。秦王稷也是在告誡他,此戰,是輸不起,也不能輸。白起聽到這幾個字,頓時覺得肩上的重擔,猶如一座大山壓下來,令他不能喘過氣來。

白起心中多了點憂慮,但眸色充滿自信,語調也鏗鏘有力地道:“臣不負王上之期,定會破趙卒、下長平、攻邯鄲。臣,會揚我大秦威名,令諸侯聞風喪膽。”

“好,好,好。”秦太子見白起對此戰,勢在必得,大喜道,“有武安君,這句話,我放心了。我也能給王上交代了。”

秦太子走了過來,來到白起身旁,問道:“武安君,我這二十萬人任你調遣。武安君能否告知,此戰,如何打。”

白起沒想到秦王稷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招募了新兵,還送入了戰場。然,白起知道,這些新兵對戰趙卒,不過是徒增傷亡罷了。

此刻,戰事緊急,加緊練兵也是來不及了。白起招募這些新兵,一開始也沒想將他們投放在戰場上,迎戰趙卒,而是有自己的打算。

今,秦太子有問,白起不答,有些不合適。白起恭敬地將秦太子請他堪輿圖面前,指著山川、河流、溝谷等等,形成的一道包圍圈,“太子,請看。”

秦太子的目光,也隨著白起的手指,不斷移動。

“趙軍分爲前、後兩軍,已經被我們分隔,前後不能兼顧。這裡是趙軍的主力,這裡是我軍的主力。我們已經牢牢地將趙卒圍困。”

秦太子讚道:“武安君不愧是我國的戰神,能在同等兵力之下,圍住趙卒。此等用兵,兵聖孫武,也是不能及。”

兵聖孫武,那可是傳奇人物。白起善用兵,卻也不敢過度自誇,謙恭道:“太子妙讚了。我不過是多讀了點兵書,豈敢與兵聖相比。”

秦太子道:“趙卒遇到武安君,那是時運不濟啊!此戰,乃秦國舉國之戰。武安君,我能做點什麼。”

“太子率領的二十萬大軍,負責押運糧草,支援前線。”秦太子是秦國的儲君,白起也懂秦王稷的用意,自然不會將攻伐之事,以及危險的地方交給他。

秦太子見白起派了一個容易且沒有戰事的差事給他,豈不明白對方的用意。秦太子戰戰兢兢在秦國朝堂,生活了四十多年。他不懂用兵,但也覺得白起讓這二十萬大軍,負責押運糧草,支援前線,是有意爲之。

秦太子見武安君這般安排,也不爭辯,拱手領命道:“我來這裡之前,父王說了。這二十萬將士,任由武安君調遣。武安君,想怎麼辦,就怎麼辦。”

秦太子雖是笑著說的這些話,但令聽著有些不自在。戰,打贏了。功勞,是秦太子的。戰,打輸了。秦太子不用承擔任何過責。

白起也明白秦王稷的心意,他是在替秦太子樹立威望,“太子,得罪了。臣,恭敬不如從命,指揮二十萬將士。”

秦太子道:“只要武安君能夠擊敗趙卒,拿下長平,我做什麼都可以。”

“請太子等著我的好消息。”白起胸有成竹地道:“拿下長平,指日可待。”

秦太子拱手道:“此戰,拜託武安君了。”

白起有了二十萬新生軍,重新部署。趙卒想要逃出生天,那是絕無可能。等待趙卒的命運,只有兩個。一個是降,另一個是戰死。

諸將請戰道:“武安君,我們主動出擊,此戰,必勝。”

白起壓下諸將的請戰之言,擺手道:“不急不急。”

一人道:“武安君,我們將士,遠勝於趙卒。我們還不發動進攻,拿下長平。王上,哪裡不好交代。”

“王上哪裡如何交代,那是我的問題。”白起看著這些剛來的戰將,竟然想用秦王來壓制他,冷聲道:“你們的任務是守好陣地,爲全殲趙卒,做準備。”

一人問道:“武安君不攻,是在等什麼。”

“趙卒雖被我們圍困,士氣依然高漲,戰力不弱。”白起慢下語速,一字一句道:“按估計,趙卒的糧草應該告罄。趙卒沒有吃的,拿什麼與我們打。一旦,趙卒沒有吃的,此戰,我們將不戰而勝。”

一旁沉默不語,沒說話的秦太子,問道:“武安君是想餓得趙卒沒有力氣,再動手。”

白起道:“我正是此意。”

“趙卒沒有吃的,士氣不穩,軍心動盪。我們此時出手,的確是最佳時機。”秦太子問道:“趙卒沒有吃的,不會坐以待斃等死。他們若發動反攻,又該如何。”

“太子莫要擔心。”白起充滿自信地道:“趙卒困獸猶鬥,也逃不出我的包圍圈的。趙卒落敗,已成定局,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罷了。”

秦太子道:“一切都在武安君掌握之中,我就等著大捷的好消息。”

白起高聲道:“諸將聽令。”

諸將筆挺地站立,雙手作拳,高喊道:“末將,聽令。”

白起按著劍柄,中氣十足地喊道:“爾等不僅要堅守陣地,不可讓趙卒突圍。爾等,還要阻截趙國一切可援之兵。”

諸將齊聲道:“喏。”

……

話說,馬服子本想以自己爲餌,吸引秦軍,以守待攻,從而實現反包圍。馬服子利用地勢,修築營寨、壁壘,吸引白起來攻。馬服子沒想到自己的對手白起,真是太厲害了,不斷變化戰術。馬服子臨戰應變,更替戰術,雖沒被白起攻破陣地。但也被白起圍困,打不開新的局面。

馬服子被圍,也不害怕。他相信,就憑這點秦軍是不可能圍住他的。然,擺在他面前,又出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糧草告罄。

糧草告罄,意味著什麼。身爲兵家,豈能不知。被圍,他能夠頂得住。若沒有糧草,士氣將會大大的衰落。

馬服子正在想破敵之策,打開新的局面。公孫嘯從賬外走了進來,憂色道:“馬服君,不好了。”

馬服子擡頭問道:“秦軍發動攻勢,破了我軍陣營。”

公孫嘯搖頭道:“陣地尚在我軍手中。”

馬服子鬆了口氣,問道:“哪裡爲何驚慌。”

公孫嘯道:“我們的糧草…”

馬服子知道對方沒有說完的話,神色嚴峻地問道:“我們的糧草,還能維持多久。”

公孫嘯嘆道:“不足五日。”

“不足五日?”馬服子沒想到糧草消耗如此之快,“沒有糧草,我們如何對戰秦軍。”

公孫嘯道:“馬服君,不如趁著我們還有士氣,主動反攻。我們與秦軍一戰,還有勝算。”

“我們的對手是白起,硬拼,我們有勝算乎?”馬服子見對方沒有接話,又道:“秦軍,團團把我們圍住。我們能夠突圍,取勝乎?”

“我們突圍,就會被秦軍分割包圍,個個擊破。”公孫嘯想起幾次率軍突擊,都被秦軍擊退。此時,他們已經被秦軍圍困,想要突圍取勝,難度係數也太大了。

“我們只有擰成一股繩,集中兵力出擊,或許,還有勝算。”馬服子也知道,冒然突圍,難能成功,還會被秦軍分割、擊破。他的對手是人屠白起,也正期待著他突圍。

“我們沒有糧草,還能打下去乎?若不趁著還有可戰之力,攻伐秦軍。等到秦軍援軍到來,我們就只能坐以待斃。”公孫嘯也知道馬服子說得有理,但糧草這個難題不解,就會動搖士氣。一旦,軍心打亂,沒有了士氣。此戰,不用打,也會輸得很慘。

“秦軍有援軍,我們也有援軍。”馬服子道:“糧草的問題,我來想辦法。我們減少將士食物供給,若不夠,就吃損傷的戰馬。我們挺過去,勝利就會屬於我們。”

“這裡有數十萬張嘴要吃東西。我們這樣說,也是杯水車薪。”

“我們被圍困,王上不會不管。我相信王上正在招募新兵,前來馳援。”馬服子道:“我們堅守幾天,援軍一到,就是我們反擊的時刻。”

“我們被困在這裡,消息也傳達不出。王上不知道這裡的戰況,沒有招募新兵,前來馳援。我們該怎麼辦。”公孫嘯越想越害怕,不敢往後想下去。白起能困住他們,也能封鎖消息。

馬服子道:“若如此,這裡就是我們埋骨之地。”

這時,一人快步走了進來道:“馬服君,不好了。”

馬服子被這聲音一嚇,神色有點慌亂,“是秦軍來攻?還是將士譁變?”

“不是。”

馬服子道:“身爲將領,慌慌張張成何體統。”

“斥候來報,秦王在河內徵兵二十萬,馳援長平。”

“你說什麼。”馬服子聞言,猶如晴天響了一道霹靂,令他腦袋一片空白,“秦王徵兵河內,二十萬秦軍,馳援長平。消息可靠乎?”

“河內秦軍已經抵達戰場,這個消息,千真萬確。”

公孫嘯聞言,臉色驟變道:“秦王親自河內徵兵,招募兵丁二十萬,這該如何是好。”

“不可能。”馬服子不信道:“這是謠言。秦軍可戰之兵,盡在長平。秦王怎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招募二十萬。”

“馬服子,這消息是千真萬確。”趙慎闖了進來,拿出一份文書,“這是秦王在河內徵兵文。”

馬服子哪國文書看了少許,問道:“秦國還能徵兵二十萬?”

公孫嘯道:“秦國地域遼闊,徵兵二十萬,綽綽有餘。”

“怕什麼。”馬服子大笑道:“這二十萬新兵,不曾經歷戰事。與我們對戰,豈不是自尋死路。”

趙慎道:“新招募的秦軍,並沒有投入戰場。他們被派送運送糧草和阻截我們的援軍。”

“你說什麼。”馬服子神色驟變,來到堪輿圖大喊道:“糟了,糟了。我中計了。”

“白起老匹夫,圍而不攻,是爲了等待援軍。”馬服子汗水涔涔之下,“白起先圍我,消耗我軍。今,又徵兵阻我援軍。我軍危矣啊!”

公孫嘯問道:“馬服君,我們該怎麼辦。”

“無論如何,都要將這裡的戰況送回邯鄲,請王上出兵。”馬服子心中涌現出前所未有的害怕,“沒有援軍,又無糧食。此地,就是我們埋骨之地。”

第二十二章 許歷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一百三十七章 防微杜漸第一百零四章 馬服子掛帥出征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三十九章 韓恆惠王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相不和第六十一章 廉頗出征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三十七章 秦王伐韓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三十九章 韓恆惠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休第一百零九章 武安君白起第七十二章 許氏第九十一章 飛鳥知故鄉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平悲歌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二十三章 樂乘斬三將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一百章 離間計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三十章 封君拜相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一百二十章 流芳百世?遺臭萬年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四十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邯鄲 亡趙國第五章 平原君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國豈能無將乎第一百零八章 秦王稷秘密換將第三十二章 大喪之年第一百零八章 秦王稷秘密換將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四十九章 五世相韓第二章 秦昭襄王廢太后、四貴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十一章 左師觸龍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平悲歌第一章 趙惠文王託孤第五十七章 美名與罵名第三十一章 趙太后託孤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邯鄲,棄長平第六十九章 以守爲攻第三十章 封君拜相第十一章 左師觸龍第五十章 秦禍移趙第四十章 亡羊補牢第三十三章 齊襄王託孤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七章 趙太后第七十七章 提兵親征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黨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四十四章 據上黨,爭天下第一百零十章 破長平 亡邯鄲第七十二章 許氏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一百零八章 秦王稷秘密換將第一百三十五章 蘇厲入秦第七十一章 光狼城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四十六章 楚頃襄王託孤第十七章 身在趙國,心在齊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一百三十三章 守邯鄲 赴國難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國豈能無將乎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九十四章 廉頗抗命第一百四十章 平原君入秦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二十四章 樂氏風骨第五十四章 趙孝成王納上黨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軍出戰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二十三章 樂乘斬三將第一百零十章 破長平 亡邯鄲第七十二章 許氏第六十五章 長平
第二十二章 許歷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一百三十七章 防微杜漸第一百零四章 馬服子掛帥出征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三十九章 韓恆惠王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相不和第六十一章 廉頗出征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三十七章 秦王伐韓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三十九章 韓恆惠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休第一百零九章 武安君白起第七十二章 許氏第九十一章 飛鳥知故鄉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平悲歌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二十三章 樂乘斬三將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一百章 離間計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三十章 封君拜相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一百二十章 流芳百世?遺臭萬年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四十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邯鄲 亡趙國第五章 平原君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國豈能無將乎第一百零八章 秦王稷秘密換將第三十二章 大喪之年第一百零八章 秦王稷秘密換將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四十九章 五世相韓第二章 秦昭襄王廢太后、四貴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十一章 左師觸龍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平悲歌第一章 趙惠文王託孤第五十七章 美名與罵名第三十一章 趙太后託孤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邯鄲,棄長平第六十九章 以守爲攻第三十章 封君拜相第十一章 左師觸龍第五十章 秦禍移趙第四十章 亡羊補牢第三十三章 齊襄王託孤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七章 趙太后第七十七章 提兵親征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黨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四十四章 據上黨,爭天下第一百零十章 破長平 亡邯鄲第七十二章 許氏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一百零八章 秦王稷秘密換將第一百三十五章 蘇厲入秦第七十一章 光狼城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四十六章 楚頃襄王託孤第十七章 身在趙國,心在齊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一百三十三章 守邯鄲 赴國難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國豈能無將乎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九十四章 廉頗抗命第一百四十章 平原君入秦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二十四章 樂氏風骨第五十四章 趙孝成王納上黨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軍出戰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二十三章 樂乘斬三將第一百零十章 破長平 亡邯鄲第七十二章 許氏第六十五章 長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南县| 新民市| 威信县| 庄河市| 汝阳县| 明溪县| 达孜县| 巨野县| 喀什市| 寻乌县| 三都| 中牟县| 九龙坡区| 陵水| 中阳县| 宣城市| 从江县| 本溪| 连云港市| 蓬安县| 建昌县| 隆子县| 肇东市| 仪陇县| 陇南市| 墨竹工卡县| 楚雄市| 宣化县| 武威市| 阿拉善盟| 太仆寺旗| 岫岩| 上饶县| 阿克苏市| 错那县| 方正县| 宁南县| 永靖县| 瓮安县| 江城| 文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