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

秦國來向趙國求和,這句話讓趙王丹倍感驚訝。趙王丹見虞卿沒有說話,卻見對方很有把握,並不是一句玩笑話。

趙王丹平穩心神,問道:“虞卿,讓秦國來向我們議和。不知是你說錯了,還是寡人聽錯了。”

虞卿鄭重道:“王上沒有聽錯,臣也沒有說錯。”

趙王丹想了想就覺得不可能,搖頭道:“虞卿啊!虞卿。寡人不知道說你異想天開,還是說你大夢未醒。讓秦國來我國議和,你覺得秦王會答應乎?”

虞卿正色道:“秦王不答應,我們就逼他答應。”

趙王丹深知此人充滿智慧,不弱於老相藺相如。又見虞卿,成竹在胸,想必真的是有辦法讓秦國來邯鄲議和。趙王丹問道:“虞卿,有什麼辦法逼秦王來我國議和。”

“山東六國,能夠獨立抗秦,唯我趙國。秦國要東出函谷,逐鹿中原,伐六國,兼併天下。我國就是秦國最強的敵人。我國和秦國總有一戰,不能避免。王上不伐秦,秦也會伐趙。”

“這點,寡人知道。寡人接納上黨,就是不想與秦開戰之時,處處被動,受制於秦。”

“王上接納上黨,我們和秦國就不宣而戰。如今,我們失了上黨大部分疆土。廉老將軍也數戰不利,退守丹河東側,繼續阻截秦軍。大臣們見前線數戰數敗,有的人言和,有的人言戰。”虞卿有意停頓,又道:“臣,也有兩個主意。一個是戰,另一個是和。”

趙王丹也想戰,但秦軍勢大,不知道如何戰,問道:“若要戰,如何戰。”

虞卿琢磨出趙王丹的意思也是想打,可是前線失利,他不敢放手一戰,“王上要戰,就要抱有必勝的決心,要和秦國決戰到底。”

趙王丹也被這句話感染,胸中涌出強烈的男兒之氣,眸色也露出戰意十足。然,又想到平陽君所說的‘田忌賽馬’,他的一腔熱血也逐漸冷卻。

趙王丹道:“我們丟了老馬嶺,失了先機。我們一退再退,退到丹河東側。丹河之險,豈能阻擋秦軍。我們失了丹河,無險可守。長平就會暴露在秦國的面前。長平失守,我邯鄲的西大門就被秦國打開。虞卿,我們還能戰乎?”

虞卿見趙王丹少了先王的氣魄和膽色,問道:“王上見我國數戰失利,心生退意,不想戰,便想議和、休戰。”

“廉頗不能擊敗王齕,秦國還有武安君白起。此戰,打下去。我們也贏不了。寡人思慮再三,才主張與秦國言和、休戰。”趙王丹又說出心中的擔憂道,“寡人派使者入秦,洽談議和。寡人擔心,秦國會獅子大開口。虞卿,你說有辦法讓秦國來我國議和。不知是什麼辦法。”

虞卿語調平穩道:“臣的方式與平陽君有所不同。”

趙王丹問道:“有何不同。”

虞卿淡淡道:“我們的使者不應該去秦國,而是應該去諸侯國。”

趙王丹想了想,也想不明白這其中之意,問道:“我們和秦國交戰,議和不去秦國,反而派使者去諸侯國。虞卿,這是什麼意思。”

“秦王伐韓國數年,才逼迫韓王割裂上黨。馮亭將上黨獻給我國,我們兵不血刃得到了上黨十七邑。我們接納上黨,就等於在秦國這隻猛虎面前奪食。秦國貪得無厭,豈會容忍。王上不想打,秦王也不會善罷甘休。”

“那該怎麼辦。”虞卿所說,也是趙王丹最擔心的事情。他派人去秦國言和,秦國不一定會答應。談判破裂,兩國勢必一戰。

虞卿道:“我們派使者去魏、齊、楚結盟,共同對秦。”

趙王丹驚道:“結盟抗秦?”

“對,結盟抗秦。”虞卿語調平穩,表達的態度卻是異常堅定。

趙王丹想了想覺得不可行,忙道:“魏國懼怕秦國,楚、齊兩國作壁上觀。諸侯豈會,與我們結盟抗秦。我們結盟諸侯,秦王見了豈不是擴大矛盾。”

虞卿見趙王丹還想和秦國化解矛盾,淡笑道:“我們和秦國的矛盾,已經被激化,也不可調和。對待秦國,只能用武力。我們和諸侯結盟,這是最好的方式。”

趙王丹怔了少許,問道:“寡人聽不明白。我國與秦國議和,又與諸侯結盟。這是議和、休戰,還是擴大戰爭。”

虞卿放緩語調道:“議和是要議的。但,議和不該是我國提出,而是由秦國提出。”

“寡人沒聽錯?你想要秦國來議和。”趙王丹搖頭道:“簡直比登天還難啊!虞卿,你覺得秦國會與我們議和乎?”

虞卿堅定道:“會。”

趙王丹道:“你說說,秦國爲何會主動與我們議和。”

“因爲我國背後有諸侯。秦國不懼山東任何諸侯國。但,諸侯結盟,秦國豈不害怕。秦國害怕諸侯合縱伐秦,必會想方設法破壞。秦國頂不住六國合縱的壓力,攻我,就會思慮再三。秦國想打我們,也不敢打。這樣和談就可以談成。”

趙王丹恍然間明白對方話中的意思,問道:“你是想寡人以武力爲後盾,逼迫秦國與我們講和。”

虞卿見趙王丹醒悟過來,點頭道:“議和的背後,有強大的武力支持,纔會更加有效力。一文一武,方能在議和之中立於不敗之地。”

趙王丹想了想,也拿不定主意,揮手道:“你的計策是不錯。茲事體大,容寡人好好想想。你下去吧!”

虞卿見趙王丹遠不及先王的果斷、歷練,也不多說,行了一禮,躬身告退。

平陽君得知趙王丹見了虞卿之後,對議和、休戰,意志力有些鬆懈。平陽君見好不容易勸服了趙王丹止息兵戈、議和休戰,卻沒想到虞卿的三言兩語,竟然能說動趙王丹之心。

正在平陽君準備再次入宮之時,趙王丹的使者出現在了他的面前。平陽君與使者簡短說了幾句,便進入王宮。

趙王丹將虞卿說的話,一字不漏地說了一遍,問道:“平陽君,你覺得,此事,怎麼看。”

平陽君聞言,笑出聲來,問道:“王上不會聽虞卿之言吧!”

趙王丹點了點頭道:“虞卿之言,很有道理。與其我們向秦國議和,不如逼迫秦國主動向我們議和。”

平陽君笑道:“虞卿的想法太好笑了。”

趙王丹愣了片刻,問道:“爲何可笑。”

平陽君收斂笑意,正色道:“秦、趙兩國都是強國。強國相爭,必有一傷。這是諸侯想要看到的。我們與諸侯會盟,諸侯會答應乎?”

趙王丹見對方說了一半,有意停了下來,問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虞卿之計雖好,但諸侯豈會看不懂,我們的用意。”平陽君神色多了幾分擔憂,“先王逐鹿中原,征戰諸侯。無論是秦、齊,還是燕、北胡,甚至是同出三晉的韓、魏,都被我國攻伐。我國和諸侯關係不和,這點王上不會忘了吧!”

“父王,征伐諸侯,與諸侯關係不和,但總體趨勢還是好的。”趙王丹道:“我們與諸侯會盟攻秦,諸侯豈會拒絕。”

“諸侯不僅怕秦國,還忌憚我國。”平陽君見趙王丹不語,又道:“我國和秦國交戰,諸侯見兩虎相爭,怎會不樂。諸侯看著我們和秦國打得兩敗俱傷,定會張燈結綵。可,他們幫我們擊敗秦國,天下諸侯之勢,便是我國最強。如此,天下諸侯又會不安。”

趙王丹想了想,答道:“你說得不無道理。”

平陽君道:“春秋有五霸,戰國有七雄。大爭之世,之所以還能維持七雄的格局,就在於勢力均衡。一旦,有人打破了這種均衡,就會引發大戰。無論是魏國強盛之時,還是楚國亡越之時,甚至是齊國亡宋之時。因爲打破了天下平衡,才遭到諸侯圍攻而弱。王上見諸侯相爭,又會如何。”

趙王丹道:“周室、韓國雖弱,卻不被滅。就是因爲他們以諸侯制約諸侯,圖存圖強。寡人見諸侯相爭,也會兩不相幫,坐收漁利。”

平陽君問道:“我們與諸侯結盟抗秦,諸侯會答應乎?”

趙王丹道:“不會。”

平陽君聞言,很是滿意,放慢語調道:“我們與諸侯結盟不成,傳到秦國,就會升級兩國矛盾。秦國得知,更不會與我們議和、休戰。”

趙王丹想了想,點頭道:“你言之有理。”

平陽君趁勢道:“臣,認爲虞卿之計,不可取。”

趙王丹心中的意志也開始鬆懈,嘆道:“寡人,也覺得虞卿之計,難能成功。”

平陽君琢磨出趙王丹心中的想法,加強攻勢道:“臣認爲,我們主動去秦國議和,不但不會失了我國的體面。反而能彰顯,我國議和的態度,還能緩解我國和秦國之間的矛盾。王上,諸侯不可信。大國之爭,要靠自己。”

趙王丹聽到最後一句,便打消了與諸侯結盟抗秦的想法,正色道:“你說的不錯,大國之爭,只能靠自己。寡人沒有想到這一層,險些壞了大事。也罷!寡人就派人去秦國主動議和。”

平陽君恭維道:“王上聖明。”

趙王丹道:“去秦國議和的任務,寡人就交給你了。”

平陽君忙道:“王上,去秦國議和,臣舉薦一人。”

趙王丹問道:“何人。”

平陽君道:“鄭朱。”

趙王丹想了想,對這個人沒有半點印象,問道:“此人,有什麼能耐。”

“此人,博聞強記,能言善辯。十年前,他曾代表我國,出使秦國,與秦王談判。秦國與我國交換土地,先王也沒把本國的疆土交給秦國。秦王派公子繒前來我國索地,氣焰囂張。先王自知理虧,也不想正面得罪秦國,派鄭朱前去答覆秦使。鄭朱的一席話,讓秦使無功而返。”

“鄭朱說了什麼。”這件事雖不是很遙遠,然,那時的趙王丹年幼,也記不清了。趙王丹也好奇,鄭朱說了什麼,導致秦國使者悻悻而去。

“他說,我們交換的那些土地,距離趙國遙遠,離秦國近。秦國沒有攻佔這些土地,是因爲先王的賢明和先臣的力量,才能掌控在趙國手中。先王豈能將先祖的疆土割給秦國,留下罵名乎?換地之事,先王毫不知情,乃臣子所爲。”平陽君又道:“先王不認,又讓秦國憑藉實力來取。秦王怒而伐我,纔有了閼與之戰,敗秦之事。”

閼與之戰,趙王丹豈能不知。秦國三十年,征伐諸侯,毫無敗績,卻最終被趙國擊敗,斬殺秦國數萬將士。這也是秦王稷繼位以來,自從函谷關被齊、韓、魏三國攻破之後,最大的慘敗。

平陽君見趙王丹沒說話,又道:“鄭朱與秦國打過交道,定能爲我國爭取利益,迫使秦國罷兵言和。此事交給他,定能水到渠成。”

“寡人相信你的推薦。”趙王丹道:“出使秦國,罷兵休戰的任務,寡人就交給鄭朱了。”

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三十八章 第二個屈原第九十四章 廉頗抗命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十六章 趙國以地換將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十一章 左師觸龍第九十七章 馬服子趙括論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平悲歌第一百三十九章 秦國欺人太甚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四十六章 楚頃襄王託孤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三十章 封君拜相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圍待攻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齕?白起?第三十章 封君拜相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六十九章 以守爲攻第三章 秦太后第一百零二章 廉頗叛國?第一百三十七章 防微杜漸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七十八章 田忌賽馬第十一章 左師觸龍第九十六章 馬服子第一百四十章 平原君入秦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五章 平原君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九十六章 馬服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蘇厲入秦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三十一章 趙太后託孤第七十九章 戰與和(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馬服子戰死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五十二章 趙王一夢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七十九章 戰與和(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五章 平原君第一百零十章 破長平 亡邯鄲第三章 秦太后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起登場第一百三十三章 守邯鄲 赴國難第一章 趙惠文王託孤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六十九章 以守爲攻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十一章 左師觸龍第四十三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二十一章 燕武成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邯鄲而戰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王稷舉國親征第七十五章 棄丹河第七十七章 提兵親征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六十七章 初戰失利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五十章 秦禍移趙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邯鄲,棄長平第七十四章 廉頗與王齕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一百零九章 武安君白起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立誓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五十二章 趙王一夢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起登場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十六章 趙國以地換將第一百一十八章 豎子不弱與我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七十四章 廉頗與王齕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一百四十二章 魏齊喪命第三十一章 趙太后託孤第六十一章 廉頗出征第六十三章 馮亭陣亡
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三十八章 第二個屈原第九十四章 廉頗抗命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十六章 趙國以地換將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十一章 左師觸龍第九十七章 馬服子趙括論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平悲歌第一百三十九章 秦國欺人太甚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四十六章 楚頃襄王託孤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三十章 封君拜相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圍待攻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齕?白起?第三十章 封君拜相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六十九章 以守爲攻第三章 秦太后第一百零二章 廉頗叛國?第一百三十七章 防微杜漸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七十八章 田忌賽馬第十一章 左師觸龍第九十六章 馬服子第一百四十章 平原君入秦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五章 平原君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九十六章 馬服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蘇厲入秦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三十一章 趙太后託孤第七十九章 戰與和(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馬服子戰死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五十二章 趙王一夢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七十九章 戰與和(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五章 平原君第一百零十章 破長平 亡邯鄲第三章 秦太后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起登場第一百三十三章 守邯鄲 赴國難第一章 趙惠文王託孤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六十九章 以守爲攻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十一章 左師觸龍第四十三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二十一章 燕武成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邯鄲而戰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王稷舉國親征第七十五章 棄丹河第七十七章 提兵親征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六十七章 初戰失利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五十章 秦禍移趙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邯鄲,棄長平第七十四章 廉頗與王齕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一百零九章 武安君白起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立誓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五十二章 趙王一夢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起登場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十六章 趙國以地換將第一百一十八章 豎子不弱與我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七十四章 廉頗與王齕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一百四十二章 魏齊喪命第三十一章 趙太后託孤第六十一章 廉頗出征第六十三章 馮亭陣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右玉县| 长治县| 喜德县| 尼玛县| 湘阴县| 丹江口市| 通山县| 运城市| 河东区| 岑巩县| 甘孜| 湟中县| 招远市| 鹿泉市| 灌阳县| 拜泉县| 咸宁市| 宜川县| 绥阳县| 华宁县| 思茅市| 色达县| 镇原县| 达日县| 龙游县| 康保县| 台中市| 建宁县| 西乌珠穆沁旗| 溆浦县| 大石桥市| 昌图县| 会东县| 手机| 东阿县| 朔州市| 定远县| 宜昌市| 巴林左旗| 泊头市| 湟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