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六章 趙國以地換將

公元前279年,燕國第三十九任國君,也是燕國赫赫有名,以弱燕之旅,攻破齊國的燕昭王甍逝。燕昭王甍逝,燕太子繼位,這人就是燕國第四十任國君,燕惠王。

燕惠王繼位,也堅持伐齊。然,燕惠王沒有燕昭王的用人之度,更沒有慧眼識珠,因猜忌樂毅,又聽信齊將田單的挑撥,以騎劫取代樂毅。

樂毅受到新王猜忌,也深知新君之胸懷,遠不及燕昭王。爲了避禍,也不負先王知遇之恩,交出兵權,並逃亡趙國。樂毅一走,燕國軍心大亂。田單用計,以亂燕軍,並以火牛陣大破之,殺死燕將騎劫。

燕軍大敗,只好撤軍歸國。田單輾轉追逐燕國敗兵,向北直追到河上,收復齊國全部失地,齊國光復。燕國丟失所有佔領齊國的土地。燕昭王用了三十幾年之力,伐齊雪恥,最終毀於一旦。

燕惠王也不知錯,反而將伐齊失敗的責任,推在了樂毅身上。燕惠王怨恨樂毅投降趙國,更害怕趙國任用樂毅,趁燕國慘敗聯合齊國伐燕。於是燕惠王便派人斥責樂毅,同時向他致歉。燕惠王和樂毅的書信往來,這就是戰國時有名的《報燕惠王書》。

公元前271年,也就是燕惠王七年。燕成安君兼燕相的公孫操謀反,弒殺燕惠王及其子孫,擁立燕國宗室之人爲新王,這就是燕國當今的燕王,也就是後來被尊稱的燕武成王。

燕武成王繼位成謎,名不正言不順。不知是他聯合公孫操,弒殺燕惠王主動坐在王位,還是被迫坐上王位。趙惠文王見燕國出現動亂,北疆不穩,決定插手燕國內政。趙惠文王對燕國新王極其不滿,出兵討伐之。燕、趙兩國的和平歲月也走到盡頭,兩國交惡,兵戈不斷。

同年,趙國又以藺相如伐齊。次年,秦、趙相伐,發生了閼與之戰。秦敗,趙勝。趙國打破了秦國不可戰勝的神話,趙將趙奢一戰成名,被封爲馬服君。

趙國和齊國、秦國、燕國三國交惡,不利於國家長久發展。爲了打破這種局面,趙國主動改善燕、趙兩國之間的關係。趙惠文王將女兒嫁去燕國。燕、趙聯姻,兩國關係開始改善。然,趙惠文王將女兒嫁去燕國,沒過多久,就走向了生命的終點。

當今的燕王繼位之時,趙惠文王不滿,反而插手燕國內政。今,趙惠文王甍逝,秦國出兵伐趙,燕國也不想錯過這個機會。於是,燕王看準這個機會,出兵南下攻伐趙國。

趙王丹剛聯合齊國,擊退秦國,收復失地。燕國南下,出兵伐趙,北疆告危。趙王丹召集部分重臣,問道:“燕國伐我,以榮蚠爲將,此人乃何人?!?

平原君對燕國之事,還是有所瞭解,第一個出列道:“王上,榮蚠是宋國人。”

趙王丹問道:“此乃,亡國之人。又是如何去了燕國,還被燕國拜將?!?

平陽君接話道:“宋國被齊國亡,宋國百姓流離失所。燕昭王以樂毅爲將,率五國之師伐齊。宋國流亡的百姓,也加入燕國伐齊。五國聯軍擊敗了齊國,宋國的疆土也被諸侯瓜分。榮蚠等人見覆國無望,輾轉流離,去了燕國,並在燕國境內紮根。”

趙王丹理清了思緒,問道:“此人,有何能耐,竟能在異國紮根?!?

平原君倒也聽說這人的事蹟,語調不快不慢地道:“此人,能征善戰,因功勳卓著,被封爲高陽君。成安君、高陽君爲政,鼓動燕王南下伐我。燕王繼位之時,與我國鬧得不愉快,也有伐我國之意。今,燕王以此人爲將,出兵南下伐我,足以見得燕王是志在必得。燕、趙兩國友好的歲月,算是走到了盡頭。我們和燕國有一場硬仗要打。”

趙王丹見燕國出兵伐趙,也不示弱,更沒有將燕國放在心上。他被秦王欺負也就算了,怎能被燕王欺負,還默不作聲,問道:“燕國來犯,何人願領兵迎戰。”

平原君見王上有徵伐燕國之意,卻不多考慮,勸解道:“燕將乃勇猛善戰之人,王上,我們不可大意?!?

趙王丹見沒人挺身而出,領兵擊燕,捍衛疆土,哪裡聽得進去平原君說的話,又問道:“何人願爲國效力,領兵出戰?!?

過了半響,仍舊無人主動請纓。

平原君見征伐大事,王上想要獨斷乾坤,忘了太后,咳嗽提醒道:“王上,這件事是否請示太后。”

趙王丹聯齊擊秦,收復疆土,太過膨脹。此刻,趙王丹才恍然醒悟過來,趙國的國政是由母后主政。這些文臣不願獻計,武將不願授命,實乃是沒有太后發話。然,趙太后身子漸差,也沒精力處理國政,故而在後宮靜養。於是,趙王丹、平原君、平陽君、左司寇等人,一起來到趙太后寢宮。

趙太后精力不濟,精神萎靡,坐在軟塌上閉目養神。近臣來到趙太后跟前,輕聲喊道:“太后,王上、平陽君、平原君等諸位大臣來了。”

趙太后聞言,睜開疲憊的雙眼問道:“我國又出什麼事了?!?

近臣道:“燕國出兵伐我。”

“什麼?!壁w太后聞言,猛烈咳嗽道:“我們好不容易擊退了秦國。燕國又出兵伐我。我想清靜一會都不行。”

近臣道:“太后,王上和大臣都等著呢?”

“去吧!喊他們進來?!毖鄧ペw,這是大事。趙太后雖精力不濟,也要支撐病體處理國政。

趙太后見了衆人,寒暄了幾句,直接切入主題,問道:“燕國來犯,你們打算怎麼辦?!?

趙王丹率先道:“母后,孩兒認爲應該以武制武。對待燕國,我們應該與之一戰?!?

趙太后顯然對王兒這句話感到不滿意,也沒急著回答,反問道:“王兒覺得武力能夠解決問題,我們應該以何人爲將,北伐燕國?!?

趙王丹想了想,腦海深處涌現出一個人,問道:“廉頗如何?!?

平原君見趙太后的眼神看著他,詢問他的意見,忙道:“王上,廉頗在西境,防備秦國。”

趙王丹見廉頗不能調動,又想到一人,“樂乘呢?”

平陽君道:“樂乘和燕國昌國君樂間是同族之人。讓他爲將,北伐燕國,恐怕不會爲我國竭盡全力?!?

趙禹提議道:“樓昌如何?!?

平原君搖頭道:“樓昌在雁門郡。”

趙王丹又道:“許歷呢?”

平原君道:“許歷在代郡阻擊燕軍?!?

趙王丹見提了這麼多善戰之人,因故不能爲將,北伐燕國,急道:“我國朝堂之上,難不成沒有能爲將之人?!?

趙太后也道:“先王在世時,我們屢抗強秦而不落敗,征戰諸侯,揚國威於天下。先王走了,怎會一個能打的武將都沒有。趙國竟然會如此頹敗?!?

平原君可沒有趙太后那麼悲觀,答道:“太后,趙國人才濟濟,武風強盛。先王雖走,但國力尚存。今,藺相如、馬服君、廉頗皆在,我國國力也不弱?!?

趙太后也覺得奇怪,善戰之人雖年邁,但仍在,爲何連一個能爲將,伐燕的人都沒有。難不成是這些功勳卓越的文成武將,看不起她這個糟老婆子,還有年輕氣盛的趙王丹。趙太后調溫和地問道:“那怎麼,沒人能夠與燕將一戰?!?

“能打的人是有的。但能與燕將對戰的人,倒是不多?!逼皆m道:“燕將榮蚠乃宋國亡國之人,卻因戰功赫赫,燕王以地封之爲高陽君。此人作戰勇猛,非一般武將能比之?!?

趙太后聽懂了他話中的意思,淡淡地道:“如此說來,沒有人能夠爲將,與之一戰?!?

“太后,臣舉薦藺相如?!逼疥柧娳w太后提起了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這二位是先王的左膀右臂,力壓諸侯。廉頗防備秦國,不能調動。那麼藺相如德高望重伐燕是沒有問題。

“藺相如老了,也在爲先王守靈。”趙太后與藺相如也有些交情,對他的能力更是認可。但趙太后也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藺相如垂垂老矣,雖有報國之心,卻精力不濟。

左司寇趙禹舉薦道:“太后,臣舉薦馬服君。”

平原君忙道:“馬服君閼與一戰,破了秦國不敗的神話,也換來秦、趙兩國十幾年和平。他是我國的鎮國之神,決不能輕易調動。我們用馬服君伐燕,乃大材小用。今,馬服君年事已高,與燕將對戰,若有不測,豈不是毀了馬服君之威?!?

趙王丹見燕國欺負在頭上,卻沒有領兵作戰之人,壓不住心中的不悅,問道:“我國還有誰,能與之對戰?!?

平陽君想了想,也覺得藺相如和馬服君不能勝任伐燕的重任,又舉薦道:“太后,不如請望諸君樂毅出山?!?

趙王丹見有了合適的人選,興奮道:“望諸君何在?!?

平原君道:“王上莫非忘了。燕惠王猜忌樂毅,換將騎劫,燕國伐齊大業落空。樂毅亡趙,被先王封爲望諸君。樂毅爲燕、趙兩國和平奔走。六年前,燕惠王甍逝之後,望諸君選擇歸隱。先王曾派人多次尋找,都沒有找到望諸君的蹤跡?!?

趙王丹見趙國能打的人,老的老,死的死,隱居的隱居,或者身居要地,無法調動。趙太后見王兒性子太急,做事一點都不沉穩,訓話道:“征伐之事,牽一髮動全身。王兒身爲一國之君,理應考慮周全,不能意氣用事?!?

趙王丹強壓住心中的不悅,恭敬道:“母后之言,孩兒銘記於心。”

趙太后見自己的王兒還聽得進去,又多說了幾句,“武力能夠揚威諸侯,但不能恩德四海。當年的魏國,建立首霸,征伐諸侯。如今的魏國,又如何。齊威王、齊宣王、齊閔王又是何其英雄,又如何。楚國一國之力抵抗中原諸侯,不可不強大,又是如何?!?

趙太后換了一口氣,續道:“忘戰必危,好戰必亡。這八個字,你要牢牢記住?!?

趙王丹道:“喏?!?

趙太后見平原君語欲言又止,想必是有話說,但有所顧忌,又不敢和盤托出。趙太后深領其意,調調略顯疲憊地道:“王兒、平原君留下來?!?

平陽君、左司寇等人,見太后有驅逐大臣之意,行禮告退。

趙太后見這座大殿就只有她、趙王丹和平原君三人,再無其他人。趙太后心裡有話,也不藏著,看著平原君問道:“平原君,你可有推薦之人。”

平原君見趙太后看穿了自己內心的想法,恭順道:“臣,心中倒是有一個人選?!?

趙王丹問道:“何人?!?

平原君道:“這個人,剛爲我國立下大功。”

趙太后道:“你說的是安平君?!?

“正是。”平原君含笑道:“安平君之名,傳遍燕國。能夠對付燕國,自然是他?!?

趙王丹抱怨道:“安平君已經歸國,他是齊人,怎會爲我國抵擋燕國。”

趙太后也覺得王兒說得不錯,問道:“是啊!安平君豈會爲了我們抵抗燕國?!?

平原君早有準備,也想好了應答之策,“我們不妨效仿燕國,以城邑送給齊國,與齊王達成協議,換取安平君爲將,攻伐燕國?!?

趙王丹沉吟少許,否定道:“我們以地換將,諸臣皆有怨言?!?

平原君道:“王上只要答應以地換將,剩下的事就交給臣去做。”

趙太后也認爲平原君這個法子,的確不錯。平原君不當著大臣的面說出口,想必是另有隱情,問道:“平原君早就想好了,爲何現在才說?!?

平原君大方道:“太后看穿了我的心意,我也不隱瞞了?!?

趙太后見他夠爽快,問道:“趙國武將並不少,你以地換將,朝臣得知,會怨聲載道?!?

平原君眸色平靜道:“這些,我知道?!?

趙太后溫言道:“你知道,爲何還要這麼做。”

“我這麼做,也是爲了太后考慮。”

“爲我考慮?!?

“燕國南下伐我,我國舉兵抵抗,燕、趙兩國就會徹底交惡。燕王勝,自然大喜。若燕王輸了,必會不服,又會導致燕、趙全面開戰。燕王也會將怒氣發泄在燕後身上。燕後在燕國的地位就不保了。”

趙太后聞言,沉默了良久,也想了很多。趙太后自然不想因爲兩國的戰事,害了苦命女兒的性命???,燕國出兵南下,若不抵抗,也會辱了國威。秦國伐趙,她已經將最愛的兒子長安君送去了齊國。燕國伐趙,處理不好,就會失去一個女兒。親情和家國又一次擺在了趙太后的面前。

正所謂,身在君王家,家與國,難能共存。

趙太后見平原君信心十足,想必是有辦法化解這個難題,問道:“平原君能爲我考慮,想必也有辦法退燕,保全燕後?!?

平原君語調慢慢道:“燕國以宋人爲將,來者不善。我們若用本國將領,只會升級戰事,加大燕、趙兩國的仇恨。燕國伐我,不是爲了亡我,而是因爲先王插手燕國內政,燕王心中有怒。對待燕國,我們以震懾爲主,令其退兵?!?

“你說的倒也不錯。能讓燕國害怕的人,也只有安平君?!壁w太后語調平穩道:“安平君,不僅名動諸侯,也是燕國的噩夢。我們以安平君爲將,既可以緩解燕、趙兩國的矛盾,同時也能解了國難,還能有效的震懾燕國南下,令其退兵。”

平原君見太后想得比自己還要深遠,恭維道:“太后所言,正是臣所想。”

趙太后問道:“平原君打算以何地,換取安平君。”

平原君見太后答應換將之舉,忙道:“濟東三城?!?

趙太后怔了少許,問道:“這會不會犧牲太大了。以這麼多城池,換取安平君伐燕,這樣值得嗎?”

“我們以安平君一人,震懾燕國,保持燕、趙數十年和平。還能與齊國交好。從長遠考慮,很合算。”平原君又道:“我們不以巨大的誘餌,齊王又怎會答應換將。再者,我們失去的土地,還可以從燕國哪裡得到補償?!?

“好吧!平原君之計,我答應了?!壁w太后又道:“安平君是齊國的柱石,齊王會讓他來趙嗎?”

平原君道:“太后放心,臣有主意。臣相信,安平君定會來趙?!?

趙太后相信平原君的能力,放手道:“好吧!這件事,我就交給你了?!?

第三十一章 趙太后託孤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一百零六章 廉頗與藺相如第三十章 封君拜相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邯鄲 亡趙國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立誓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一百二十八章 馬服子戰死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三十九章 韓恆惠王第一百零八章 秦王稷秘密換將第一百零六章 廉頗與藺相如第二章 秦昭襄王廢太后、四貴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馬服子戰死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王稷舉國親征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七十四章 廉頗與王齕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立誓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七十二章 許氏第三十一章 趙太后託孤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四十六章 楚頃襄王託孤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五十章 秦禍移趙第四十三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五十七章 美名與罵名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六十三章 馮亭陣亡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一百三十七章 防微杜漸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休第六十一章 廉頗出征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軍出戰第一百零四章 馬服子掛帥出征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軍出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防微杜漸第九十四章 廉頗抗命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一章 趙惠文王託孤第一百三十三章 守邯鄲 赴國難第一百二十二章 埋骨之地第七十一章 光狼城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一百四十五章 英雄落寞第一章 趙惠文王託孤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生當人傑第二十一章 燕武成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魏齊喪命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一百四十八章 白起拒不奉詔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一百一十八章 豎子不弱與我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六十七章 初戰失利第九十四章 廉頗抗命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趙括第五十一章 馮亭獻上黨第四十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五十七章 美名與罵名第五十二章 趙王一夢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七十四章 廉頗與王齕第一百四十五章 英雄落寞第九十二章 都長君?安平君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十七章 身在趙國,心在齊國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休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六十七章 初戰失利第九章 魯仲連第一百二十八章 馬服子戰死第三十八章 第二個屈原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起登場
第三十一章 趙太后託孤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一百零六章 廉頗與藺相如第三十章 封君拜相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邯鄲 亡趙國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立誓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一百二十八章 馬服子戰死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三十九章 韓恆惠王第一百零八章 秦王稷秘密換將第一百零六章 廉頗與藺相如第二章 秦昭襄王廢太后、四貴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馬服子戰死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王稷舉國親征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七十四章 廉頗與王齕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立誓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七十二章 許氏第三十一章 趙太后託孤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四十六章 楚頃襄王託孤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五十章 秦禍移趙第四十三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五十七章 美名與罵名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六十三章 馮亭陣亡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一百三十七章 防微杜漸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休第六十一章 廉頗出征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軍出戰第一百零四章 馬服子掛帥出征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軍出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防微杜漸第九十四章 廉頗抗命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一章 趙惠文王託孤第一百三十三章 守邯鄲 赴國難第一百二十二章 埋骨之地第七十一章 光狼城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一百四十五章 英雄落寞第一章 趙惠文王託孤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生當人傑第二十一章 燕武成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魏齊喪命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一百四十八章 白起拒不奉詔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一百一十八章 豎子不弱與我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六十七章 初戰失利第九十四章 廉頗抗命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趙括第五十一章 馮亭獻上黨第四十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五十七章 美名與罵名第五十二章 趙王一夢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七十四章 廉頗與王齕第一百四十五章 英雄落寞第九十二章 都長君?安平君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十七章 身在趙國,心在齊國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休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六十七章 初戰失利第九章 魯仲連第一百二十八章 馬服子戰死第三十八章 第二個屈原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起登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溪县| 漾濞| 竹北市| 满城县| 丹棱县| 洪泽县| 临汾市| 丰顺县| 阿坝县| 金门县| 富宁县| 武邑县| 隆昌县| 朔州市| 临潭县| 苏尼特右旗| 宣武区| SHOW| 卫辉市| 灵寿县| 根河市| 伊宁市| 榆林市| 建宁县| 阿城市| 沾化县| 沙河市| 绥滨县| 广德县| 平邑县| 浏阳市| 饶阳县| 泰兴市| 剑河县| 称多县| 枝江市| 黄平县| 深州市| 凉城县| 竹溪县| 渝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