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八章 白起拒不奉詔

“我奉秦王之命,前來交割六座城池。”秦使居高臨下,盛氣凌人,以大國使者的身份自居,蔑視趙國之威。

趙王丹見之,握緊拳頭,不無大怒。

平原君見狀,上前一耳光,抽在秦使臉上,喝道:“你算什麼東西,敢來我趙國撒野。”

“你敢打我。”秦使捂住半邊紅腫的臉頰,怒喝道。

“我不僅敢打你。”平原君雙手插在腰間,“我還敢殺了你。”

秦使擡出秦國爲自己壯膽,“你們羞辱秦國使臣,就不怕惹怒秦王。”

“這顆腦袋暫且放在你的脖子上。你回去告訴秦國,趙國不會割一寸疆土。”平原君一步又一步朝秦使走去,秦使一步又一步嚇得往後退。平原君停下腳步,罵道:“還不快滾。”

“好,你們給我等著。”秦使怒道:“秦國的大軍,將會踏破邯鄲。”

“我等著。”平原君擡起腿,踢了一腳,“再不滾,小心我殺了你。”

朝臣看著秦使,連滾帶爬的模樣,大笑不已。趙王丹笑道:“痛快,痛快。寡人總算出了這口惡氣。”

平原君在朝堂上保住了趙國的顏面,接下來的局勢,會更加複雜,神色嚴峻道:“我們拒絕割城,秦王定會大怒。秦王爲了自己的顏面和大秦的尊嚴,就會出兵伐我。王上,我們要做好抵抗秦國的準備。”

趙王丹下定決心一戰到底,問道:“叔父,這仗如何打。”

平原君笑道:“論打仗,何人比得過廉頗。這場仗,我們就交給廉頗老將軍來指揮。”

趙王丹往大殿之中看了一眼,喊道:“廉頗老將軍,邯鄲就交給你了。”

“喏。”廉頗信心十足地道:“有我在,秦軍休想攻破邯鄲。”

趙王丹讚道:“有廉老將軍,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虞卿插話道:“王上,要對付秦國,光靠我一國之力,遠遠不夠。臣,認爲還要交好諸侯。”

趙王丹問道:“虞卿,有什麼好的計策。”

“臣認爲,我們把割秦國的六城,拿去與諸侯交好。這樣諸侯就會幫助我們抵抗秦國。”

趙王丹擔憂道:“這樣會不會失了大國的面。”

“與諸侯相交,總要要讓他們嚐到甜頭。否則,諸侯豈會助我們伐秦。”

“你說得有理。”趙王丹問道:“哪國諸侯,敢於秦國相爭。”

“能夠幫助我們擊秦的諸侯,唯有魏國、楚國和齊國。”虞卿見趙王丹贊成自己的想法,忙道:“臣認爲應該割幾城給齊國,齊國君臣得到好處,纔會助我擊秦。縱使,他們不幫我們擊秦,也不會落井下石。”

趙王丹問道:“楚國怎麼辦。”

“楚國剛打了魯國徐州,春申君黃歇是楚王的寵臣,地位顯赫。臣認爲,我們把靈丘,劃給黃歇作爲封地。黃歇得了好處,就會幫我擊秦。”

趙王丹問道:“魏國又該怎麼辦。”

虞卿看著平原君道:“平原君是信陵君公子無忌的姐夫。魏國之事,就落到平原君身上了。”

平原君拍著胸膛道:“魏國就交給我好了。”

“我們搞定了魏、楚、齊三國,還要團結燕、韓。”虞卿道:“此次能否戰勝秦軍,我們不僅要倚靠本國的力量,還要倚靠諸侯的力量。”

“好。”趙王丹問道:“寡人再派使者入諸侯,與之交好。”

趙王丹喊了幾人,命令他們攜帶財寶,前往諸侯,締結聯盟。平原君見解了四戰之地的威脅,就可以好好與秦國打一場,又道:“王上,我們還要調動臣民抗秦的積極性。臣認爲,我們要厚葬陣亡的將士,撫卹遺孤,激發他們同仇敵愾之心。”

“好。”趙王丹肅然道:“諸位,我們就與秦國血戰到底。”

秦使哭哭啼啼回到咸陽,進入宮中,面見秦王道:“王上,我們被趙國騙了。”

秦王稷聽他說了一半,不悅地問道:“趙國騙寡人什麼。”

“臣,負責去趙國交接城池。結果…”

秦王稷沒有耐心,呵斥道:“結果什麼,還不快說。”

“臣被趙國羞辱了一頓。”秦使指著被打的臉頰,“平原君打了臣的臉,就是打了秦國的臉。”

“你說什麼?”秦王稷怒道:“平原君打了你的臉。可惡,可惡。趙國欺我太甚。早知如此,寡人就該把平原君困死在秦國。”

范雎道:“王上,平原君歸國了。我們想要把他困死在秦國,這個想法是行不通的。”

秦王稷自然知道,平原君已經回到趙國,他拿對方也沒轍。秦王稷咽不下這口氣,也得嚥下。要怪,就只怪他當時心軟,沒有強行將平原君扣押下來。

秦王稷想到趙國敢折辱他的臣子,那麼割城之事,豈不是就這樣黃了,擡高聲音道:“趙國割我六城、賠償五車之事,如何。”

秦使哭道:“沒了,都沒了。”

“你說什麼,沒了。”秦王稷低沉肅殺道:“趙國君臣,不認賬。”

“趙王讓臣給王上帶句話。”

“什麼話。”

“臣,不敢說。”

秦王稷心情不好,喝道:“廢什麼話,趕緊說。再不說,寡人拿下你的腦袋。”

秦使害怕,忙道:“趙王說,不割城、不賠償。秦王老兒,坑殺我降卒這筆賬,還沒有算。趙王等著新仇舊恨,一起算。”

“你說什麼。”秦王稷聞言,暴跳如雷,喊道:“好啊!好啊!趙王小兒,竟敢欺負到寡人的頭上。寡人要他付出沉重血的代價。”

范雎見秦國沒有準備,秦王就想點燃戰火,勸誡道:“王上,我們不能與趙國開戰。”

“趙王小兒,敢欺負寡人。寡人,怎能就這樣算了。”秦王稷正在氣頭上,哪裡聽得進去,“傳令下去,兵伐邯鄲。去把趙王小兒給寡人抓到咸陽來。”

“王上…”

秦王稷打斷道:“你們誰都不要勸寡人。趙何老兒,欺辱寡人。現在,趙王小兒,又來欺辱寡人。此仇不報,寡人就不配成爲秦國的王。不攻破邯鄲,亡了趙國,寡人難解心頭之恨。”

范雎見秦王稷怒氣正盛,換了一個方法勸誡道:“王上,我們糧草未齊,便伐邯鄲,這…”

“這些事,不該是寡人考慮。”秦王稷怒喝道:“秦國是寡人說了算。寡人說打,就打。何人再勸,殺無赦。”

秦王稷獨斷朝綱,鎮住了朝臣。趙惠文王當年與秦國交換土地,結果趙惠文王接納秦國的土地,卻不交出趙國的土地。最終,秦、趙兩國引發大戰。趙王丹說好割六城,又反悔。

秦王稷想起這些往事,怒不可遏道:“寡人要提醒趙王小兒,惹寡人生氣,必將是血流成河,會是死很多人。寡人也要告訴天下諸侯,只有秦國欺負他們。他們敢欺秦,就是趙國的下場。”

范雎是聰明人,見此戰不可避免,也不再勸,問道:“攻伐邯鄲,王上以何人爲將。”

秦王稷問道:“武安君,在何處。”

范雎躬身答道:“武安君在咸陽。”

秦王稷大喊道:“來人,去喊,武安君進宮。”

白起奉秦王詔令,回到咸陽,因爲避禍,再加上心情不暢,大病了一場。白起回宮覆命之後,便在府邸靜養。秦王稷也想打壓武安君的勢力,心照不宣,讓他休息。

使者來到白起府邸,高喊道:“王上有詔,命武安君入宮。”

使者等了很久見白起沒有出來迎接,帶著甲士,闖了進去。使者高喊道:“王上有詔,命武安君入宮。”

白起拖著病體走了出來,“臣有疾,不能奉詔。”

使者質問道:“武安君是想惹王上不開心乎?”

白起想到被秦王稷的詔令召回咸陽,心中已然有氣。秦王稷想要用他,就用。不想用,就棄之。他白起,也是秦國一代戰神,豈會受辱。秦王稷不高興,他還不高興。

使者也不敢對武安君用強,語調平緩道:“武安君,趙國欺辱吾王,令秦國顏面盡失。王上召武安君入宮,是爲了伐趙之事。”

白起得到這個消息,笑道:“王上要是聽我的,拿下長平,直破邯鄲。怎會有今日的屈辱。”

使者知道武安君有氣,但他奉秦王之命而來,無功而返,也不好交代,順著話說:“武安君說得對。王上若聽武安君的,趙國邯鄲,早就被我們攻破。”

“可惜啊!王上不聽我的建議。”白起搖頭道:“現在去伐趙,已經晚了。”

“武安君,何處此言。”

“趙國君臣,敢欺辱我國使者,還放言不割地、不請和。這說明了趙國君臣做好了與我們開戰的準備。”白起緩緩道:“現在伐趙,已經不是最佳時機。”

“武安君隨我入宮,把這些話告訴王上。”

“我現在這樣的身體,還能入宮。”

使者見武安君身體虛弱,但入宮還是可以的。然,他不過是使者,也不敢對武安君動粗,強行逼迫,求道:“武安君不入宮,我不好交代。請,武安君體恤我等。”

“我病了,不能入宮,也不能出征。”白起依舊不肯封詔,“你回去告訴王上,此時,不能伐趙。”

秦使聽出武安君話外音是還在生秦王的氣,賠笑道:“武安君,這話,我是不能說的。”

白起道:“你就說是我說的。”

“這…”

“秦國能臣、悍將衆多。”白起咳嗽少許,見使者爲難,不肯離去,又道:“我身體有病,不能出征。王上身邊還有應侯。我聽說應侯,文韜武略,也是王上的左膀右臂。不如,請應侯代我出征,攻伐邯鄲。”

“武安君,這不是讓我爲難。”

“我患疾,不能長時間待客。”白起腳步虛浮,神色漸差,驅逐道:“你走吧!”

秦使見武安君下達逐客令,只好拱手告退。

一人問道:“王上宣武安君入宮,武安君拒不奉詔,王上定會大怒。”

“王上有脾氣,我難道沒有脾氣。”白起朝著王宮看了一眼,“這個爛攤子是誰闖下的,誰就負責。我還沒有淪落到,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給人擦屁股。”

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九十一章 飛鳥知故鄉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圍待攻第七十一章 光狼城第十章 趙太后怒斥羣臣第一百三十九章 秦國欺人太甚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三十三章 齊襄王託孤第一百四十五章 英雄落寞第一百三十三章 守邯鄲 赴國難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二十二章 許歷第五十章 秦禍移趙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黨第一百三十九章 秦國欺人太甚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九十四章 廉頗抗命第一百四十八章 白起拒不奉詔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休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三十二章 大喪之年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四十三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三十九章 韓恆惠王第七十四章 廉頗與王齕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二十二章 許歷第七十五章 棄丹河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一百二十二章 埋骨之地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四十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四十六章 趙寧亡不卑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圍待攻第四十四章 據上黨,爭天下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與降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一百二十二章 埋骨之地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一百一十八章 豎子不弱與我第七十七章 提兵親征第九十四章 廉頗抗命第二十二章 許歷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一百零十章 破長平 亡邯鄲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相不和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九十二章 都長君?安平君第一百四十八章 白起拒不奉詔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武靈王之子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一百四十六章 趙寧亡不卑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七十七章 提兵親征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八十七章 一戰定天下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三十章 封君拜相第九十七章 馬服子趙括論戰第五十六章 平原君入上黨第八章 齊襄王第六十三章 馮亭陣亡第一百零五章 我不如廉頗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五十二章 趙王一夢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三十八章 第二個屈原第三十八章 第二個屈原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五章 平原君
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九十一章 飛鳥知故鄉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圍待攻第七十一章 光狼城第十章 趙太后怒斥羣臣第一百三十九章 秦國欺人太甚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三十三章 齊襄王託孤第一百四十五章 英雄落寞第一百三十三章 守邯鄲 赴國難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二十二章 許歷第五十章 秦禍移趙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黨第一百三十九章 秦國欺人太甚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九十四章 廉頗抗命第一百四十八章 白起拒不奉詔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休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三十二章 大喪之年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四十三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三十九章 韓恆惠王第七十四章 廉頗與王齕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二十二章 許歷第七十五章 棄丹河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一百二十二章 埋骨之地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四十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四十六章 趙寧亡不卑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圍待攻第四十四章 據上黨,爭天下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與降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一百二十二章 埋骨之地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一百一十八章 豎子不弱與我第七十七章 提兵親征第九十四章 廉頗抗命第二十二章 許歷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一百零十章 破長平 亡邯鄲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相不和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九十二章 都長君?安平君第一百四十八章 白起拒不奉詔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武靈王之子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一百四十六章 趙寧亡不卑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七十七章 提兵親征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八十七章 一戰定天下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三十章 封君拜相第九十七章 馬服子趙括論戰第五十六章 平原君入上黨第八章 齊襄王第六十三章 馮亭陣亡第一百零五章 我不如廉頗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五十二章 趙王一夢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三十八章 第二個屈原第三十八章 第二個屈原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五章 平原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市| 库尔勒市| 盐池县| 沂南县| 大荔县| 灵川县| 手游| 思南县| 平潭县| 焉耆| 中阳县| 乌恰县| 新野县| 城市| 寻乌县| 邢台市| 惠来县| 都兰县| 浑源县| 桐庐县| 来安县| 页游| 罗甸县| 汉源县| 宾阳县| 集安市| 抚宁县| 迭部县| 拉孜县| 阳春市| 玛曲县| 樟树市| 宁城县| 丹巴县| 瑞昌市| 准格尔旗| 长汀县| 延边| 青川县| 抚顺县| 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