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章 二鄣城

趙將石末奉廉頗之命,率領兩萬將士,前去奪回高平要塞。石末率軍抵達高平關城下,列陣叫喊。頓時間,鼓聲大作,喊殺聲震天。

王齕見趙軍前來奪回高平要塞,以王陵爲將,率軍三萬,前去迎戰。

石末叫陣,卻見秦軍不以據守,反而主動出關迎戰。石末站在戰車之上,高呼道:“爾乃何人。”

王陵朗聲道:“吾乃秦國五大夫,王陵是也。”

石末輕笑道:“據聞秦國軍功制度,分爲二十個等級。你不過是五大夫,秦國第九個爵位。還不快請王齕出來,與我一戰。”

王陵道:“你又是誰?官拜幾許。”

石末高聲道:“我乃趙國都尉,奉廉老將軍之命,前來奪回高平,斬殺爾等。”

“就憑你,也敢大言不慚,奪我高平要塞。”王陵大笑道:“趙國無將乎,竟然派區區都尉前來送死。我還以爲是廉頗來了,結果來了個都尉。也罷!也罷!廉頗不敢親自前來奪回高平要塞,我便斬殺他的都尉。”

秦國將士聞言,也大笑不已。

“休要猖狂。”石末高呼道:“擊鼓。”

頓時間,鼓聲大作。石末拔出長劍,高呼道:“秦國奪我城池,殺我將士。衆爲將士,隨我拿下高平。”

趙軍將士,齊聲道:“喏。”

石末高喊道:“給我殺。”

趙國將士得令,發出威武之音,衝向秦軍陣地。

王陵扭動僵硬的脖子,拔出長劍,高喊道:“擊鼓。”

頓時間,秦軍陣營,鼓聲大作。王陵也抽出長劍,向前一揮,厲聲道:“諸位將士,建功立業,正在此時。隨我,出戰。”

秦軍將士高呼道:“殺,殺,殺。”

王陵見趙軍進入射程,長劍向前一指,下令道:“放箭。”

成千上萬的箭矢,朝著趙軍飛奔而去。趙軍中箭倒地,一片哀嚎聲四起。石末見將士,一個又一個倒下,不顧傷亡,高喊道:“給我衝。”

王陵見趙軍被箭矢射中,折了很多的人馬。趙將仍舊下令,繼續往前衝殺。

“殺。”王陵一馬當先,衝殺過去。

秦軍將士見五大夫,奮勇殺敵,士氣高昂,也跟著衝殺過去。王齕站在城樓上見王陵身先士卒,衝入趙軍陣營,所到之處,皆有敵方將士落馬。

王齕笑道:“王陵不愧是我軍的猛將啊!一出戰就打得趙軍是落花流水。”

一秦將指著混戰中的敵我雙方,大聲道:“五大夫軍功赫赫,趙軍豈是他的對手。”

又一秦將往前看去,笑道:“五大夫出戰,趙軍豈有不敗之理。”

王齕見大秦將士,呈一片壓倒了趙軍之勢,厲聲道:“趙國先被我們斬殺了裨將,又被我們攻破了高平要塞。我們擊潰了這支趙軍,趙軍定會士氣不穩,軍心離散。我大秦戰無不勝的消息,就會迅速在趙軍蔓延。我們就可以攜帶勝利的餘威,一鼓作氣,殺向廉頗,一戰而定乾坤。”

“上將軍的意思是打算與趙國決戰?”

王齕道:“趙軍多次輸給我們,必會動搖軍心。兩軍交戰,最重要的是軍心。趙軍士氣被我們所破。我們不趁勢,一鼓作氣,擊敗趙軍,拿下長平,更待何時。”

諸將高呼道:“末將,願跟隨上將軍,擊敗趙軍,拿下長平。”

一人道:“上將軍,趙軍敗了,敗了。”

王齕見趙軍潰敗,向東而逃,大聲喊道:“擊鼓,追擊。”

王陵衝入陣中,斬殺趙軍多名校尉。石末見秦軍勢大,攻勢太猛,且人數衆多。石末見不能取勝,下令道:“撤。”

趙軍撤退的戰鼓聲,傳來。趙軍聞訊,便跟石末,往東而逃。王陵見趙軍敗退,又聞追擊的戰鼓聲,指揮將士,趁勢追擊。

王齕見趙軍丟盔棄甲,連將旗都丟了,輸得十分狼狽,下令道:“諸位,我們也該出戰了。”

諸將齊聲道:“喏。”

石末率領殘軍,往東逃竄。秦軍追趕太急,也顧不得那麼多。忽然,山谷兩側,箭雨如飛蝗一般,涌向秦軍。石末見前方趙將司馬瑯,出現在面前,喊道:“司馬將軍,救我。”

司馬瑯見石末敗得如此狼狽,高喊道:“開路。”

趙軍迅速讓出一條道路,讓敗軍通過。石末來到司馬瑯面前,請罪道:“末將有負廉老將軍之託,未能奪回高平要塞。”

司馬瑯見戰局如廉老將軍所料,更是佩服不已,勸道:“勝負乃兵家常事。你不必自責。”

石末問道:“司馬將軍,怎會來此處。”

“廉老將軍,命我駐紮二鄣城,阻擊秦軍。”司馬瑯又道:“我率軍抵達二鄣城,卻見築城爲成,尚需時日。我便率軍,埋下伏兵,阻截秦兵,爲築二鄣城爭取時間。”

石末道:“多虧將軍救我,否則,我命休矣。”

司馬瑯道:“這裡有我,你先退入二鄣城,協助築城。”

石末道:“一切拜託司馬將軍了。”

石末走後,張都尉急色而來,大喜道:“司馬將軍,我們射殺秦軍三千人。秦軍,已退。”

司馬瑯見擊退了秦軍,喜道:“太好了。”

張都尉問道:“將軍,秦軍已退,我們要不要率軍衝殺。”

“不可。”司馬瑯按著長劍,又道:“我們之所以,能夠射殺秦軍,擊退他們。是因爲秦軍剛擊敗石末,便得意忘形。我們若率軍追殺,敗的就是我們。”

“司馬將軍說的是。”張都尉又道:“司馬將軍,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打了秦軍措手不及,射殺了他們數千將士。秦軍復仇,必會大舉來攻。這裡也阻擋不住秦國的大軍。”司馬瑯道:“我們再此阻擊秦軍,是爲了修築二鄣城爭取時間。二鄣城修築以成,留在這裡也沒意義。傳令下去,留下少數將士,故設疑陣,迷惑秦軍。”

張都尉領命道:“喏。”

話說,王齕率軍前來馳援,卻見王陵敗退回來。

“末將無能,爲了一鼓作氣,拿下趙軍陣地。”王陵跪地,愧色道:“末將率軍追擊殘軍,卻遇上伏軍,折損了三千人馬。請上將軍,治罪。”

王齕上前攙扶起王陵,“此戰之過,非五大夫不善戰。是我太小看趙軍。”

王鄴問道:“廉頗以石末爲將率軍前來攻我,是爲了拿下高平要塞。趙軍潰敗,我們追擊,便能將他們一擊而潰。上將軍,末將想不明白,怎麼會有另一支趙軍,出現在我們追擊的道路上。”

王陵也道:“莫非趙軍是故意敗給我們。其目的就是爲了引我們上鉤。”

王齕想了少許,回道:“廉頗派將來攻,勢在必得奪回高平。趙將潰敗,是被我們擊敗,而不是故意敗給我們。”

“廉頗先派將來攻高平,又派一將來伏擊我們。難不成廉頗知曉奪不回高平,還故意送來這麼多趙軍,讓我們斬殺。”王陵也道:“末將也覺得這不是趙軍故不迷陣。”

“五大夫說的不錯。”王何道:“素聞廉頗愛兵如子,知道奪不回高平,豈會讓將士,前來送死。先以將攻,又以將伏擊。如此打法,豈是將之所爲。”

又一人道:“是啊!這與兵法說不通。廉頗以將埋伏山谷,豈不是讓兩萬將士,白白送死嗎?”

王何又道:“既知拿不下高平,就該保存軍力。何必,讓將士前來送死。”

王齕想了想,也道:“不錯。廉頗的戰法,我也聽聞。其,攻必成。守,必成。明知攻不下,卻讓將士來送死,這不是廉頗的打法。”

王陵問道:“上將軍,我們該怎麼辦。”

王齕道:“天色忽變,將有大雨。山谷道路狹窄,不利於大軍通過。今,又有伏軍阻截,我們去了也沒用。我們暫且回到關內,整頓軍馬。等待天色放晴,我們再出兵。”

三日後,大雨停歇,天色放晴。

王齕派出多路斥候,前去山谷探路,皆回來報,山谷兩側,不見趙軍的蹤影。王齕爲了慎重起見,又讓王鄴率領一千將士,前去試探。

王鄴率軍來到山谷,卻見趙軍箭雨射來。王鄴命將士豎起盾牌,一邊抵擋趙軍的箭雨,另一邊與趙軍對射。王鄴從趙軍的箭雨的密集程度判斷,山谷的趙軍,不過百人。

王鄴見趙軍人少,便有恃無恐,一邊與趙軍對射,清理山谷殘餘的趙軍,另一邊繼續往前推進。然,趙軍人數雖少,倚仗地利之故,阻擋了秦軍三日。

王鄴清理完山谷殘餘的趙軍,打通要道,並派人前去告訴王齕。王齕留下少部分將士,守住高平關,率領其餘人馬,前去擊趙。

王齕率領大軍,往前走了數十里,忽見一座城池,修築在兩河之間,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王齕深知,若不攻破此城,便不能往前推進,拿下長平。王齕當機立斷,命王陵、王鄴率軍前去攻城,卻被趙軍的箭矢射了回來。

王齕見攻了多次,都攻不下城池,還折了許多將士,便命人擊鼓撤軍。王陵、王鄴率軍攻城,折損了數千將士,卻也攻不下,雖不甘心,卻還是執行將令撤軍。

王陵主動請戰道:“上將軍,末將願率軍,繼續攻城。”

王齕召集部將,來到堪輿圖,指著兩條河流,嘆道:“趙軍數戰敗我,早已經潰不成軍。卻不曾想,趙國沿河設城,阻截我們。你們看,此城,設在兩河之間,一道天然的護城河。我們想要強攻,定會折損不少將士。”

王鄴粗聲道:“我們豈能讓此城,阻擋我軍去路。”

王陵也道:“我們要向東伐趙,拿下長平。就必須攻克此城。趙軍據城而守,也不出城迎戰,那該如何。”

“此地,不適合大軍作戰。廉頗定是看重了這點,才以此地設城,阻擋我軍。”王齕看出了廉頗的用意,讚歎道:“廉頗見失了老馬嶺,又奪不回高平,士氣不穩,便想以此城來阻擋我們前進。不得不說,廉頗臨戰應變能力,我不能及啊!”

王鄴嘲諷道:“廉頗不敵上將軍,不敢正面迎戰,纔會以此城阻我。我看啊!廉頗乃名將,不過是徒有虛名。”

王齕搖頭道:“廉頗絕非徒有虛名。趙軍數戰皆敗,軍心渙散。廉頗選擇以守爲攻,穩定軍心,也是上策。廉頗以攻,變成了以守。如此說來,廉頗改變了戰術。”

王陵道:“上將軍,我們伐趙,攻下長平,此城非拿下不可。不能拿下此城,我們便不能前進。”

“廉頗善戰,善守之名,名不虛傳。此戰,我們遇到對手了。”王齕雖見此城不好拿下,但要與趙軍主力開戰,攻破長平。此城,就必須拿下。

王齕見這纔是真正的老將廉頗,鬥志上涌,厲聲道:“衆將士聽令,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要攻下二鄣城。”

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齕?白起?第三十三章 齊襄王託孤第七章 趙太后第二十二章 許歷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四十六章 楚頃襄王託孤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立誓第一百二十六章 生當人傑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一百零五章 我不如廉頗第六十三章 馮亭陣亡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三十二章 大喪之年第九十六章 馬服子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相不和第四十四章 據上黨,爭天下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五十二章 趙王一夢第一百四十二章 魏齊喪命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埋骨之地第四十九章 五世相韓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趙括第四十章 亡羊補牢第七十五章 棄丹河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軍出戰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五十六章 平原君入上黨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一百四十六章 趙寧亡不卑第四十八章 韓王割地第七十三章 魂兮歸來,以瞻山河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五十一章 馮亭獻上黨第五十二章 趙王一夢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一百零二章 廉頗叛國?第一百一十八章 豎子不弱與我第六十八章 老馬嶺失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五十一章 馮亭獻上黨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八十七章 一戰定天下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九十七章 馬服子趙括論戰第二十二章 許歷第二十一章 燕武成王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齕?白起?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武靈王之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武靈王之子第七章 趙太后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軍出戰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七十一章 光狼城第三十二章 大喪之年第九十七章 馬服子趙括論戰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二十一章 燕武成王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八章 齊襄王第七章 趙太后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四十六章 楚頃襄王託孤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五十三章 三晉男兒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四十五章 懷沙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黨第一百零四章 馬服子掛帥出征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邯鄲而戰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齕?白起?第二十四章 樂氏風骨
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齕?白起?第三十三章 齊襄王託孤第七章 趙太后第二十二章 許歷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四十六章 楚頃襄王託孤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立誓第一百二十六章 生當人傑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一百零五章 我不如廉頗第六十三章 馮亭陣亡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三十二章 大喪之年第九十六章 馬服子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相不和第四十四章 據上黨,爭天下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五十二章 趙王一夢第一百四十二章 魏齊喪命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埋骨之地第四十九章 五世相韓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趙括第四十章 亡羊補牢第七十五章 棄丹河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軍出戰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五十六章 平原君入上黨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一百四十六章 趙寧亡不卑第四十八章 韓王割地第七十三章 魂兮歸來,以瞻山河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五十一章 馮亭獻上黨第五十二章 趙王一夢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一百零二章 廉頗叛國?第一百一十八章 豎子不弱與我第六十八章 老馬嶺失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五十一章 馮亭獻上黨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八十七章 一戰定天下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九十七章 馬服子趙括論戰第二十二章 許歷第二十一章 燕武成王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齕?白起?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武靈王之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武靈王之子第七章 趙太后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軍出戰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七十一章 光狼城第三十二章 大喪之年第九十七章 馬服子趙括論戰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二十一章 燕武成王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八章 齊襄王第七章 趙太后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四十六章 楚頃襄王託孤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五十三章 三晉男兒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四十五章 懷沙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黨第一百零四章 馬服子掛帥出征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邯鄲而戰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齕?白起?第二十四章 樂氏風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县| 囊谦县| 贺州市| 枣庄市| 余江县| 夏津县| 丰都县| 峨眉山市| 健康| 嘉峪关市| 商洛市| 蓝田县| 大名县| 太原市| 五家渠市| 凭祥市| 镇远县| 平安县| 云浮市| 台安县| 商洛市| 威海市| 阿图什市| 岳阳市| 江源县| 大姚县| 周宁县| 安宁市| 嘉义县| 泗洪县| 吉水县| 霍城县| 建宁县| 赤水市| 涪陵区| 榆中县| 博客| 丰镇市| 江阴市| 广水市| 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