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

趙國諸多大臣,陸續進宮勸諫趙太后。趙太后避宮不出,躲著這些大臣。趙太后也知道這些大臣是有脾氣,心想不見他們總可以了吧!平陽君、平原君、虞卿等人卻很識相,並沒有入宮有說趙太后。

夜深人靜,趙太后獨處的時候,一直在想,先王在世,連敗秦國。趙、秦十幾年,不曾兵禍。先王甍逝,自己主政,秦國來犯,這些人都說趙國打不贏秦國。趙太后想要通過一戰樹立威信,採納主戰派的意見,不與秦國講和,並連齊抗秦,守衛先王的英明。然,齊王要長安君入齊,兵乃出。趙太后是絕不會答應的。

趙太后心想,沒有齊國的幫助,趙國依舊能抵擋秦國。這些人是因爲和平的歲月呆久了,忘了趙氏男兒的雄風。

又過了三日,趙王丹見諸臣仍在勸諫太后,卻不見左師的蹤影。趙王丹不敢問,更不敢去催促他。及至,一騎快馬奔至邯鄲,直接奔入宮中。趙王丹得知秦國又攻破兩座城邑的消息,他開始慌了。秦破三城,國人也更加恐慌??桑w太后還是抵住來自羣臣的壓力,不願意將長安君送去齊國。

趙王丹坐不住了,正準備出宮,卻有人傳來消息說左師進宮了。趙王丹心想,左師遲遲不進宮勸諫母后,莫非是在等待時機。難不成秦破三城就是他要的時機。

趙太后剛訓斥完羣臣,氣息難平。近臣走了進來,行禮道:“太后,左師來了?!?

趙太后心中一沉,輕聲道:“他來幹什麼。莫非也是來勸我將長安君送去齊國爲質的?!?

近臣見太后很久沒有發話,問道:“左師在外候著,太后,見,還是不見?!?

趙太后想了想,難爲情地道:“我和左師有些交情,他來了,我豈能不見。我不見他,傳出去說我這個婦人,不通人情,也會寒了左師的心。我也想知道,左師見我目的是什麼。他若和朝臣來意相同,我是不會給他情面?!?

不多時,左師觸龍一瘸一拐,出現在趙太后的視線之中。觸龍來到趙太后面前,行禮道:“臣,拜見太后?!?

趙太后見他走路姿勢不對,問道:“左師,有些時日不見,你怎麼了?!?

觸龍道:“臣早就該來看太后,可腳有疾,行動不便,遲遲沒來看太后,還請太后莫怪。”

趙太后有段時間沒有看見左師,原來是得了腳疾。趙太后見他行動不便,還想著看自己,心裡有點感動,忙道:“你有心了???,坐。”

觸龍行禮道:“謝太后?!?

趙太后等他坐好之後,一邊吩咐人端來茶點,另一邊親切地說道:“只有你,關心我這個婦人?!?

“太后,臣老了,不服老也不行了。臣步入宮中,歇了幾次。臣,走了幾步,就氣喘吁吁。”觸龍知道因爲長安君的事情,趙太后的日子可不好過。他見太后這麼說,直接表明來意,只會觸怒趙太后。

“可不是嗎?孩子們都長大了,你我不服老也不行嘍?!壁w太后身體也不好,聽觸龍這般說,也是感同身受。又見他來宮中不是爲了長安君的事情,而是爲了和自己嘮家常,心裡多了點暖意。

觸龍笑了笑,又問道:“我走幾步路,就累得不行。太后定是多有走動吧!”

趙太后笑道:“我啊!以車代步,不怎麼走動?!?

觸龍認真傾聽了趙太后的話,又問道:“臣最近沒什麼胃口,吃得也少。臣逼著自己走幾里路,反而還能吃點東西。太后,飲食比臣好得多吧!”

趙太后道:“我不如你,每天喝點稀粥罷了?!?

觸龍叮囑道:“太后,我們都老了,要照顧好身體?。 ?

趙太后和左師你一句,我一句嘮家常,臉色也比先前好看。觸龍從太后的神色得知,太后對自己放下了戒備。觸龍也不急著勸諫太后,他要太后自己主動提起這個話題。

沒過多久,趙太后見觸龍神色有點不對勁,問道:“左師,你進宮,不只是看我這麼簡單。說吧!還有什麼事情?!?

觸龍難爲情地道:“臣這點心思,還是瞞不過太后。但,臣又不好意思開口?!?

“你想說什麼就說吧!”趙太后神色如常,還很親切。然,臉色的笑容漸漸消散,心中一沉,心道:“他還是來勸我的?!?

觸龍發現了太后神色微變,迎視著太后,神色尷尬道:“臣不敢說,說了怕惹太后生氣?!?

“你想說什麼就說,我不生氣就是了?!壁w太后沒有放下心中的戒備,語調卻透露出不友善,“你我之間有很多年交情,還有什麼話是不能說的?!?

趙太后爲了堵住他的嘴,掌控話語權,又道:“如果是爲了平安君的事情,你就不要說了,說出來會傷了你我之間的交情?!?

觸龍見趙太后提起了長安君,先繞開這個話題,“臣不是爲了長安君,是爲了臣小兒子舒淇?!?

“不是爲了長安君,是爲了你小兒子?!边@句話,完全超出了趙太后的預期。趙太后先入爲主,本以爲左師是來勸她送長安君去齊爲質,她內心也做好了準備,結果左師竟然說出了這樣的話。

“都怪臣的身體不爭氣啊!”觸龍長嘆一聲,又道:“臣想爲吾兒謀取黑衣衛,臣又不敢向王上開口。臣想著和太后有點交情,所以就厚著臉皮來求太后。”

趙太后知道了事情原委,鬆了一口氣,笑道:“這有什麼不好的意思。左師所言,我答應了。”

“多謝太后?!庇|龍喜道:“我總算爲小兒子安排好後路,縱使我現在死去,也沒有遺憾?!?

“休要胡說。左師未老,怎可說不吉利的話?!壁w太后見對方沒有勸自己送長安君去齊國的事情,放下成見,又問道:“左師,小兒子幾歲了?!?

觸龍恭敬地答道:“十五歲了。”

趙太后道:“十五歲,會不會太小了?!?

“太后,十五歲不小了。武靈王十五歲就破了五國會葬之謀。然,我的兒子十五歲,卻太不爭氣,也沒出息。臣想著自己還活著,就要爲小兒子安排好一切?!庇|龍笑了笑,又道:“太后,實不相瞞。臣老了,每當閉上眼睛,就怕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臣,更怕走得突然,小兒子的人生還沒有著落。也沒人幫臣照看他。所以臣才厚著臉皮來求太后。太后了卻臣的心事,臣走也安心了?!?

趙太后見他說的言真意切,勸慰道:“左師,不許說這些喪氣話。我們要好好活著。”

觸龍笑道:“太后說得是,是臣愚鈍了?!?

“左師兒子五歲時,我見過。轉眼間就過去了十年。時間過得可真快?。 壁w太后見左師一個大男人都放不下自己的小兒子,又想起羣臣不顧一個母親的感受,執意要把她小兒子送去齊國。趙太后趁機問道:“都說,我們婦人愛小兒子,你們男人愛長子,怎麼左師也愛小兒子?!?

觸龍見趙太后總算談論起這個話題,語調平穩道:“太后,可不知道。男人愛小兒子更勝過婦人?!?

趙太后不認同觸龍這句話,笑道:“誰說的,婦人比男兒更愛小兒子。”

觸龍也不和趙太后爭論,話鋒一轉,“太后,臣覺得,你愛燕後比愛長安君多一點。”

“你說錯了。我愛長安君更勝過愛燕後?!壁w太后沒有一點不悅,又想起最近的遭遇,叫苦道:“長安君是我的心頭肉,齊王、諸臣想要我把他送去齊國爲質。我的心情,左師能夠理解吧!”

觸龍順著太后的話道:“太后的心情,臣自然理解??蓱z天下父母心?。 ?

“我關心小兒子,不想讓他去齊國。這有什麼錯。諸臣不理解我,皆勸我,送他去齊國爲質。這幾天啊!因爲長安君的事情,我睡不好,吃得也不香?!壁w太后心想,要是諸臣也能像左師這樣理解自己愛小兒子的心情,那該多好。

“身爲父母,關愛自己的孩子,怎會有錯?!庇|龍見趙太后臉色柔和,又道:“太后,把孩子留在身邊,不讓他出去鍛鍊。這種關愛下的孩子,是長不大,未來也不能獨擋一面?!?

觸龍見太后沒有說話,續道:“孩子比我們先走,傷心的是我們。如果我們先走,孩子沒有我們的關愛,那該怎麼辦了?!?

趙太后從來沒有考慮這個問題,她想的是要把最好的都給自己的小兒子。此刻,聽觸龍這麼一說,覺得還真有些道理。趙太后也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她若走在長安君前面,小兒子未來又該怎麼辦。

觸龍見趙太后聽進去了自己說的話,和顏悅色道:“太后親自送燕後出嫁,想著燕後嫁到苦寒的北疆薊城,再見的機會就少了。燕後出嫁時,臣見太后哭得很傷心?!?

“誰說不是呢?想著女兒嫁去燕國,不知何時能見,心如刀割,我怎能不哭。”趙太后想起了自己遠嫁燕國的女兒,低聲道:“不知道,這幾年她在燕國過得好不好?!?

“太后心裡想著燕後,每逢祭祀的時候,又祈禱她不要回來。燕後若回來,必是在燕國待不下去了。太后放下對女兒的思念,就是希望燕後爲燕國生下王子,並世世代代成爲燕王。”

“你說的不錯,我也是這樣想的?!壁w太后道:“女兒會怪我,把她嫁去燕國,也不讓她回來看我。”

“臣知道,太后這麼做,是爲了燕後長遠考慮?!庇|龍又道:“臣也相信,燕後也會理解太后的用心良苦?!?

“還是左師最瞭解我的心思。”趙太后出了一口氣,笑著問,“左師,你怎麼說我愛燕後,比不上長安君呢?”

觸龍見太后沒有一點牴觸,語調輕鬆道:“太后,臣能問幾個問題嗎?”

“你說?”

觸龍平靜地問道:“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爲趙,趙主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

趙太后搖頭道:“我沒聽說過。”

觸龍又問道:“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

趙太后道:“老婦不聞也?!?

觸龍停了下來,又問道:“太后,是什麼原因,導致趙和諸侯三代而無繼者?!?

趙太后從沒有考慮這個問題,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

“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觸龍臉色柔和道:“非也。實乃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太后尊長安君之位,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這也是老臣認爲太后爲長安君計短,故以爲其愛不若燕後?!?

趙太后認真品味這些話,點頭道:“左師言之有理。左師,我應該怎麼辦,才能杜絕這類的事情發生。”

觸龍淡笑道:“臣認爲要爲子孫,長遠考慮。”

“如何才叫長遠考慮。”

“我們不要總是把他們放在身邊。臣認爲應該送他們出去磨鍊,讓他們茁壯成長,爲國建立功勳,樹立威信??v使我們走了,他們也能獨當一面?!?

“爲孩子長遠考慮,這纔是真正的愛孩子。”趙太后沉重地出了一口氣,“我把長安君留在身邊,他要什麼,就給什麼。我就認爲這是愛孩子。聽左師這麼一說,我這是溺愛,是害了他。我能爲長安君做點什麼呢?”

觸龍不答,反問道:“太后,眼下不是正有,長安君爲國建功的機會?”

趙太后道:“你的意思是讓我把長安君送去齊國?!?

“秦國攻破我國三座城邑?,F在國內,人人感到恐慌。太后將長安君送去齊國,一能讓長安君爲國建功;二能讓長安君出去歷練,早日能夠獨擋一面。長安君爲趙國出使齊國,趙國上下必會感念長安君之功?!?

“你說的有理。”趙太后想了想,語調平緩道:“送長安君去齊國的事情,我還要徵詢他的意見。”

觸龍也不著急勸太后,笑道:“這是自然?!?

就在這時,近臣走了進來,行禮道:“太后,長安君來了?!?

觸龍聽聞長安君在這個最恰當的時候出現,足以證明趙王丹,成功說服了長安君。當下,心中那塊石頭,總算可以安穩落地了。

趙太后正說著他,長安君卻來了,笑道:“快請他進來。”

長安君走了進來,行禮道:“孩兒,拜見母后?!?

趙太后看著長安君的眼神是充滿疼愛,擡手道:“還不快拜見左師?!?

長安君行禮道:“拜會左師。”

觸龍拱手作禮,以示迴應。

趙太后笑著說,“我和左師剛說到你,你就來了?!?

長安君找了一個地方落座,問道:“母后和左師說孩兒什麼。左師該不是說孩兒什麼壞話吧!”

觸龍見長安君性情坦然,接話道:“臣,怎會說長安君壞話。長安君,冤枉老臣了。”

趙太后見長安君頑皮,笑道:“你??!沒大沒小,還不快給左師賠罪。”

“左師,我知錯了?!遍L安君請罪,好奇心大起,又道:“母后和左師,說孩兒什麼呢?”

趙太后臉色柔和地問道:“秦國破我三城,國內人人恐懼。今,有破秦之策。我們決定聯齊抗秦,但齊國有個條件。那就是要你去齊國爲質。孩子,你是怎麼想的?!?

長安君問道:“母后是怎麼想的。”

“母后爲你怒斥羣臣,得罪齊國?!壁w太后又道:“你若不想去齊國,母后也不逼你去?!?

“母后爲孩兒做的一切,孩兒看在眼裡,放在心上?!遍L安君起身拜道:“多謝母后一直寵愛孩兒。但,孩兒不能一直在母后的庇護下長大。母后,孩兒願意去齊國爲質,締結兩國友好,共同擊秦?!?

趙太后問道:“孩子,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你是去齊國爲質,是去齊國受苦。你姐姐離開母后去燕國,母后已經很傷心了。你再去齊國,母后會更傷心的。”

“孩兒知道自己說什麼?!遍L安君又拜了三拜,語調堅定道:“母后,勿要以孩兒爲念。孩兒願去齊國?!?

“你爲何要去齊國?!壁w太后怎麼也想不到孩兒會主動去齊國。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遍L安君正色道:“孩兒之軀,若能聯齊抗秦,解除國難。孩兒願去齊國?!?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八個字打動了趙太后,也打動了左師。但趙太后還是不忍心將他送去齊國,又問道:“你真的想好了。孩子,你才十五歲,不用吃這份苦?!?

“有幸報國,不負年少?!遍L安君擲地有聲地道:“祖父,不也是十五歲破諸侯,年少成名,穩我趙氏江山。孩兒身爲趙氏男兒,理應以祖父爲楷模,建功立業,興國安邦?!?

趙太后也被長安君的話語所感,他本以爲孩兒年少,不懂事。如今看來是她不懂自己的孩兒。趙太后見長安君有此志向,讚道:“孩兒,有如此之志,母后倍感欣慰。母后答應你便是了?!?

長安君躬身道:“謝母后?!?

長安君走後,趙太后眼角含淚道:“左師,我是真捨不得長安君離開??!”

觸龍稱讚道:“長安君年少,卻以武靈王爲楷模。趙氏子孫有長安君這樣的少年,趙國有希望啊!”

趙太后聽孩兒熱血沸騰之語,又聽左師稱讚之語,更不會辜負孩兒的志向,“好吧!我願送長安君去齊國,但我有個條件。我要王上和大臣一起送長安君離開邯鄲?!?

左師也覺得太后這個條件,並不過分,附和道:“長安君是趙國的功臣,太后不說,王上和諸臣也會相送?!?

趙太后道:“好吧!我答應送吾兒去齊國?!?

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一百零二章 廉頗叛國?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休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八十七章 一戰定天下第六十六章 秦昭襄王和趙孝成王第八章 齊襄王第九十一章 飛鳥知故鄉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王丹無兵可調第八章 齊襄王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四十九章 五世相韓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起登場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國豈能無將乎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休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立誓第一百零六章 廉頗與藺相如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圍待攻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黨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五章 平原君第五十章 秦禍移趙第四十九章 五世相韓第七十三章 魂兮歸來,以瞻山河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黨第一百零六章 廉頗與藺相如第二十六章 克中陽、圍燕下都第一百三十九章 秦國欺人太甚第九十二章 都長君?安平君第七十二章 許氏第七十九章 戰與和(上)第十六章 趙國以地換將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一百四十八章 白起拒不奉詔第七十六章 百里石長城第六十三章 馮亭陣亡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一百四十章 平原君入秦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邯鄲而戰第三十九章 韓恆惠王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軍出戰第四十九章 五世相韓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一百零十章 破長平 亡邯鄲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一百三十九章 秦國欺人太甚第五十二章 趙王一夢第六十八章 老馬嶺失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六十六章 秦昭襄王和趙孝成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六十一章 廉頗出征第一百一十八章 豎子不弱與我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武靈王之子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八十三章 全力以赴第三十八章 第二個屈原第四十五章 懷沙第一百四十二章 魏齊喪命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七章 趙太后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九十一章 飛鳥知故鄉第九章 魯仲連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邯鄲,棄長平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邯鄲,棄長平第五十四章 趙孝成王納上黨第一百零四章 馬服子掛帥出征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趙括第五十七章 美名與罵名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一百零四章 馬服子掛帥出征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七十五章 棄丹河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五十七章 美名與罵名第四十三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六十七章 初戰失利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二十三章 樂乘斬三將
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一百零二章 廉頗叛國?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休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八十七章 一戰定天下第六十六章 秦昭襄王和趙孝成王第八章 齊襄王第九十一章 飛鳥知故鄉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王丹無兵可調第八章 齊襄王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四十九章 五世相韓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起登場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國豈能無將乎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休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立誓第一百零六章 廉頗與藺相如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圍待攻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黨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五章 平原君第五十章 秦禍移趙第四十九章 五世相韓第七十三章 魂兮歸來,以瞻山河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黨第一百零六章 廉頗與藺相如第二十六章 克中陽、圍燕下都第一百三十九章 秦國欺人太甚第九十二章 都長君?安平君第七十二章 許氏第七十九章 戰與和(上)第十六章 趙國以地換將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一百四十八章 白起拒不奉詔第七十六章 百里石長城第六十三章 馮亭陣亡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一百四十章 平原君入秦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邯鄲而戰第三十九章 韓恆惠王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軍出戰第四十九章 五世相韓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一百零十章 破長平 亡邯鄲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一百三十九章 秦國欺人太甚第五十二章 趙王一夢第六十八章 老馬嶺失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六十六章 秦昭襄王和趙孝成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六十一章 廉頗出征第一百一十八章 豎子不弱與我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武靈王之子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八十三章 全力以赴第三十八章 第二個屈原第四十五章 懷沙第一百四十二章 魏齊喪命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七章 趙太后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九十一章 飛鳥知故鄉第九章 魯仲連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邯鄲,棄長平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邯鄲,棄長平第五十四章 趙孝成王納上黨第一百零四章 馬服子掛帥出征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趙括第五十七章 美名與罵名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一百零四章 馬服子掛帥出征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七十五章 棄丹河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五十七章 美名與罵名第四十三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六十七章 初戰失利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二十三章 樂乘斬三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镇县| 宽城| 日照市| 临泽县| 柳河县| 临沧市| 奉化市| 登封市| 封丘县| 丰镇市| 肥乡县| 大化| 耒阳市| 北宁市| 乌兰浩特市| 海宁市| 柳州市| 苍溪县| 大方县| 通榆县| 通辽市| 蒲江县| 萝北县| 舟曲县| 台州市| 昔阳县| 北宁市| 金乡县| 香港| 聊城市| 长顺县| 古蔺县| 三亚市| 龙门县| 汾西县| 土默特左旗| 名山县| 永胜县| 册亨县| 平阳县| 江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