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2)

孫臏點頭。

龐涓揮杖再道:“孫兄再看,這是陘山。陘山是要塞,昭陽在此經營多年,城高池深,易守難攻,是我南部一塊腫瘤。景合三萬大軍晝伏夜行,潛往此處,必有圖謀。如果不出在下所料,此人必將趁我援宋之際,襲擾大梁。”略頓一下,眼望孫臏,“情勢大體上就是這些,孫兄可有退敵妙策?”

“請問賢弟作何部署?”

龐涓呵呵笑道:“孫兄不肯先說,愚弟只好露醜了。”將竹杖指向彭城南面的睢水,“涓擬引兵四萬,直插睢水,沿睢水南岸突進,奇襲符離塞,截斷昭陽歸路。宋軍見援軍到來,必死守彭城。昭陽前不克彭城,後無退路,向東是齊境,齊必防備,向西是睢陽,宋偃必死戰。昭陽無路可走,只能回師與我決戰。我有睢水,又有符離要塞,可抵數萬大軍。昭陽欲退不能,欲進不得,糧草接濟不上,只能束手就擒!”將竹杖指向陘山,“兄可引兵二萬,屯於安陵。景合聞我大軍援宋,必涉洧水襲擾大梁。待景合軍出,兄可沿洧水一線斷其退路。大梁城高濠深,依景合之力,斷然難攻。楚人反觀後路被抄,必無戰心,兄只需以逸待勞,不費吹灰之力,就可擊潰景合。至於昭陽,自有涓去收拾!”

孫臏盯視沙盤,沉思良久,眉頭微皺。

龐涓看在眼裡,心中忐忑,小聲問道:“孫兄,涓所部署可有不妥之處?”

孫臏擡頭望向龐涓:“如果與楚決戰,就敵我情勢而言,賢弟如此部署,不失妙局。”

龐涓聽出孫臏話音,急道:“究竟何處不妥,孫兄直說就是!”

“敢問賢弟,此番出征,賢弟是想解救宋圍,還是想與楚人決戰?”

“這……”龐涓略怔一下,“當然是解救宋圍!”

“若是解救宋圍,賢弟這麼部署,或能取勝,卻不爲上策。”

“哦?”龐涓驚道,“請孫兄詳解!”

孫臏指著睢水:“賢弟請看,昭陽用兵謹慎,必於符離塞、睢水一線設防,賢弟長途奔襲,萬一泄密,就難控制睢水,此其一也。即使賢弟如願控制睢水,將昭陽大軍困於睢水以北,也難以在短期內將其吞食,此其二也。楚人多死國之士,一旦受困,反會堅其死志,傷亡必大,此其三也。楚軍受困,楚王必竭力營救,楚國援軍旬日可至,賢弟若是不能速決,必將腹背受敵,此其四也。即使一切均好,賢弟數萬大軍遠離本土作戰,若是不能速決,我庫無積粟,即使最終戰勝,也傷國家根本!”

孫臏一番分析入情入理,龐涓聽得傻了,愣怔半晌,點頭道:“孫兄所言甚是。依孫兄之見,何爲上策?”

孫臏眼望沙盤:“請問賢弟,對楚人來說,距我邊界三百里之內,何處最是緊要?”

龐涓略略一想,將竹杖指向項城、宛城:“這兩處地方,項城、宛城。項城爲楚輜重所在,北方諸郡所產粟米,皆存於此,城中有大倉十二,儲庫糧三百萬擔,宛城所冶之鐵,也多存於此,爲昭陽必守之地,因而城高池深,更有常備守軍一萬八千,三倍於其他城邑。至於宛城,是楚國冶鐵重地,眼下鐵貴於銅,宛城之重,不下於韓國宜陽,楚國因而築方城護之。”

孫臏將目光從項城移至宛城,再移回項城,審視有頃,手指項城:“就是此處!”

龐涓似是不解:“請孫兄詳言。”

孫臏侃侃說道:“賢弟可引大軍四萬,對外誆稱六萬,大張旗鼓地引軍援宋,兵發睢陽。將近睢陽時,賢弟可偃旗息鼓,急轉南下,繞過苦縣,直奔項城。昭陽萬想不到我會突襲項城,項城精銳或調往宋境,或調往陘山,守備必爲老弱,不堪一擊。賢弟可四下圍攻,大造聲勢,項城危急,必向昭陽、景合求救。昭陽不捨彭城,必不回援,景合得知項城勢危,一定回援,此時——”

龐涓陡然明白過來,不無興奮地朗聲接道:“孫兄可趁機奪佔陘山要塞,去除這個腫瘤。景合聞陘山有失,必折兵回救,涓再攻項城,景合見陘山已失,只好回頭再奔項城,涓於途中伏兵擊之,孫兄再於後面夾攻,景合之衆必潰。昭陽聞景合有失,項城垂危,亦必折兵回救,宋圍不戰自解矣!”

“賢弟所言甚是。”孫臏連連點頭,“宋軍聞我出兵,必會死戰。楚軍聞我襲其糧草重地,軍心必亂。待景合兵敗,昭陽倉促回救之時,我或可一舉而下項城,據城以守,或可回軍守住陘山要塞,至少也可退回本土,與楚抗衡。此時攻守易勢,楚人疲於奔命,我則以逸待勞,勝負不戰可判矣!”

龐涓擊案叫道:“孫兄好計謀,伐楚籌謀,就此定了!”

經過三日苦戰,昭陽終於攻克符離塞,驅兵直向彭城。彭城守丞是宋公偃的次子公子皮,此前數日,宋公已經詔令周圍十幾個城邑棄守,兵卒調防彭城。這些城邑的富商大家也都紛紛攜帶細軟、家丁入彭城避難,公子皮再得將士一萬餘人不說,更添蒼頭數萬,聲勢大振。

攻克符離塞後,昭陽不費吹灰之力,連得宋城十餘座,同時分兵警戒碭山、睢陽宋軍,親率主力於第二日傍黑兵臨彭城。

昭陽將彭城團團圍住,下令楚軍四面攻打。昭陽連攻數日,一度打破南門,又被宋人拼死頂上。昭陽正在苦思破城之計,探馬報說魏人援宋,龐涓親率大軍六萬開赴睢陽。

昭陽冷冷一笑,一面下令繼續攻城,一面分兵一萬增援符離塞。

與此同時,在陘山要塞的將軍府中,景合正與景翠及幾員副將商議軍務,一名軍尉急急走入,大聲報道:“報,魏將龐涓率軍五萬,已於昨日辰時開往睢陽!”

“昨日辰時?”景合急問,“何人爲副將?先鋒是誰?”

“回稟將軍,副將、先鋒俱是公子卬。另有監軍一人,名喚孫臏。”

“孫臏?”景合一怔,擡頭望向衆位將軍,“你們可知此人?”

衆將皆是搖頭:“末將不知。”

景合思忖有頃,轉對軍尉道:“再探!”

“是!”

軍尉走後,景翠問道:“父帥,魏人已經動窩,我們也該出征了吧?”

景合捋須有頃,正欲說話,外面傳來腳步聲,一名參將走進:“報,荊先生求見!”

景合轉對諸將:“荊先生來了,你們先回營帳,待命出征!”

聽到“荊先生”三字,諸將皆是滿面喜色,應諾出帳。

景合轉對參將:“有請荊先生!”

參將領命出去,不一會兒,領進一人,年約四十,著裝儒雅,一進門就跪地叩道:“草民荊生叩見將軍!”

景合欠欠身子:“荊先生免禮!”手指客位,“先生請坐!”

荊生謝過,起身坐下。

景合笑問:“公孫先生可好?”

荊生拱手揖道:“回將軍的話,公孫先生甚好。先生託在下捎來玉璧一雙,以謝將軍!”從袖中摸出一隻精美禮盒,呈予景合。

景合徐徐打開,果是一雙玉璧,精美絕倫,微微笑道:“既是公孫先生大禮,在下卻之不恭,這就收了。”將禮盒合上,遞予景翠,轉對荊生,“不瞞先生,這些日子東奔西走,將士們都饞壞了,方纔本將還在念叨你呢!貨都帶來了?”

“回將軍的話,”荊生點頭道,“草民接到將軍命令,連夜宰殺,先送三十車來,餘下三十車,兩日後送到。”

景合樂不合口:“好好好,難爲先生了!”轉對參將,“荊先生從葉城一路趕來,想是累壞了,安排先生先去歇息!”

“末將遵命!”

荊生看出景合軍務在身,拱手辭道:“景將軍,草民告辭!”

景合送至帳外,復進帳中,對景翠道:“將三十車鮮肉分發三軍,讓將士們飽餐三日,待龐涓兵至睢陽,再行出征!”

“末將得令!”

走出將軍府門,參將正引荊生前往驛館,遠遠看到守關的軍尉領著十幾名關卒押送一行人照面走來。被押送者一路走,一路叫嚷。

嚷得最兇的不是別個,卻是張儀。

自於宿胥口外與蘇秦別後,張儀繞道韓境,因盤費短缺,在韓都新鄭滯留十數日,設法掙到幾個布幣,才又出城南下。張儀欲過方城,由宛、穰入郢,謁見楚王。而方城東西長約百餘里,中間並無關卡,要想取道宛城,必過陘山要塞。張儀無奈,只好復入魏地,由魏入楚,於昨日晚間趕至陘山。由於天色過晚,關門已閉,張儀與衆人候至今辰,好不容易等到開關,竟被楚人無端扣押,身上錢財也被悉數沒收。

張儀並不惜財,但母親臨終前留給他的那一金卻是難以割捨,之所以又叫又嚷,就是想讓他們將其歸還。

軍尉聽得心煩,將槍尖頂住他的後背:“你這奸細,要是再嚷一聲,老子捅了你!”

張儀見他兇狠,不再吱聲。荊生見過關行人均被押送過來,就如犯人一般,轉對參將道:“請問將軍,他們犯下何事了?”

參將掃過衆人一眼,輕聲說道:“沒犯什麼事,不過是些路人。近幾日將軍頒令,凡是過關人等,許進不許出,暫時扣押關內,待過幾日,自會全部放行。”

荊生點點頭,與參將候於一側,讓軍尉押著衆人先過。

張儀看到參將,見他衣著,知是管事的,眼珠兒一轉,突然一個轉身,斜刺裡跑到參將跟前,大聲嚷道:“將軍,請管束你的部下!”手指軍尉,“那廝搶走在下金子,請將軍爲在下做主!”

軍尉急走過來,正要去拖張儀,被參將止住。

參將望向軍尉,冷冷問道:“你拿走這位客官的金子了?”

軍尉勾下頭去,輕聲辯道:“回將軍的話,下官不敢!此人身上攜帶魏幣,下官疑他是魏人奸細,暫時將其沒收,待拷問明白,再作處置!”

張儀聽得明白,再次嚷道:“將軍,此人搜查包裹,單選貴重之物查驗,分明是謀財,請將軍明鑑!”

荊生看一眼軍尉,知他是個老關吏,心中早已明白,轉對張儀道:“請問客官,軍爺沒收你多少金子?”

張儀應道:“只有一塊!”

荊生當下從袖中摸出兩塊金子,遞過來道:“客官請看,在下這裡予你兩塊,權抵你的一塊如何?”

張儀冷笑一聲,抱拳道:“先生美意,在下謝了。在下只想討要在下的一塊金子,莫說你是兩塊,縱使十塊,在下斷也不換!”轉對參將,“聽聞楚人善於治軍,這塊金子,還望將軍爲在下做主!”

參將轉望軍尉:“客人的金子呢?”

軍尉從袖中摸出一塊金子,雙手呈予參將:“就是這塊,請將軍查驗!”

參將接過,反覆查看,並不見稀奇,遞還給張儀,笑道:“客人請看,可是這塊金子?”

張儀驗過,點頭道:“正是!”

“既是你的,可以歸你了!”

張儀納入袖中,朝參將拱手:“謝將軍了!”復轉身走進那隊人中。

軍尉恨恨地瞪張儀一眼,拱手別過參將,押上隊伍繼續前行。

荊生望著張儀的背影,心中忖道:“此人也是怪了,不卑不亢,有理有據,一口一聲在下,定非尋常人物。且此人不顧死活,一心討要那塊金子,想是另有緣故!那軍尉恨他入骨——”

想到此處,荊生陡然打個驚愣,略想一下,轉對參將拱手道:“將軍,在下暫不去館驛了。眼下尚早,在下想去膳房一趟,看看下人是否卸完貨了。”

參將亦拱手道:“荊掌櫃既如此說,在下就不陪了。”從腰中摸出一隻令牌,“這幾日查得緊,你拿上這個,就無人阻你了。待事兒辦完,你可自去驛館,在下都已安排妥了。”

荊生接過令牌,謝過參將,到卸貨的地方查看一圈,尋人問出扣押過往行人的院落,急趕過去,果見門口戒備森嚴,滿院子都是過關路人。衆人或躺或站或坐,皆不知發生何事,個個面呈憂容,但沒有誰敢吱一聲。

荊生向守衛出示令牌,邁步走進院子,在裡面尋找一圈,不見張儀影子。荊生拉過一名兵士,悄悄塞給他幾枚步幣。兵士藏過銅子,順手指指最裡面的一間屋子:“想是被關進那兒了!”

荊生暗吃一驚,急步走向那間屋子,果見房門緊閉,側耳一聽,裡面傳出沉悶的擊打聲。荊生急急敲門,好一會兒,房門閃開一道細縫,一隻腦袋從裡面伸出。荊生一看,正是那名軍尉。

軍尉這也認出荊生,陡吃一驚:“是你——”

荊生不及他做出反應,用力一推,閃身進了屋子,打眼一看,房中光線昏暗,張儀兩手被反綁,口中堵上一塊棉布,已被打得皮開肉綻,人事不省。幾名兵士手拿棍棒候立於側,見有外人來,顯得不知所措。

軍尉知他來路,以爲是專門查他來的,早已魂不附體,返身關上房門,小聲辯道:“先……先生……此人是魏……魏國奸細,在下正……正在拷問!”

荊生冷冷看他一眼,從袖中緩緩摸出一隻袋子,啪地一聲扔在地上:“軍爺犯不上爲這區區一塊金子費力拷問了!這點小錢,算是在下慰勞諸位的,軍爺與諸位……”手指幾位正在行兇的兵士,“拿去買杯酒喝。”

軍尉望望錢袋,又望望荊生,竟是怔在那兒。

荊生手指張儀:“此人與在下有些糾葛,軍爺若是不想招惹麻煩,就請好生照看,今夜人定時分,將此人送至館驛,在下只在那兒候等。”

軍尉哪裡還敢多話,只管頻頻點頭。荊生盯住他又看幾眼,拉開房門,大踏步出去。

人定時分,那軍尉果然帶人將張儀悄悄擡進驛館。

夜半時分,荊生正在爲張儀敷傷,見他悠悠醒來,長出一口氣道:“客官總算醒了!”

張儀懵懵懂懂地覺出眼前的原是白晝所見之人,回首細想這日發生之事,知是被他救了,不無感動地輕嘆一聲,脫口問道:“在下與先生非親非故,先生爲何要救在下?”

荊生笑道:“因爲我想知道,客官爲何只在意那一塊金子?”

張儀摸摸袖口,見到金子仍在,亦笑一聲:“看來,先生是個好奇人了!”

翌日晨起,荊生使人將張儀小心翼翼地擡上自己馬車,別過前來送行的參將等人,與卸完貨的三十輛牛車一道馳出軍營,轔轔馳往葉城。

行有一程,因路面不平,馬車顛簸不已,張儀遍體是傷,疼得齜牙咧嘴,強自忍住。荊生看在眼裡,停下車子,使人抱來六牀被褥墊在車內,將張儀重新擡上,命令御手緩緩行駛。張儀疼痛果然減輕,笑對荊生道:“先生可是楚人?”

荊生搖搖頭,又點點頭。

張儀異道:“先生爲何先搖頭,後點頭。”

荊生笑道:“要想知道這個,你得先說那塊金子!”

張儀亦笑起來,遂將秦人奪佔河西及逼死生母的往事細述一遍。又見荊生這般仗義,張儀也就不加隱瞞,將赴洛陽學藝及進雲夢山求拜鬼谷先生等事一併說了。張儀本就口若懸河,這又路途漫長,時間從容,自是講得詳盡,聽得荊生張口結舌,愣怔半日,方纔驚道:“如此說來,魏國大將軍龐涓是張子師弟?”

“正是。”

荊生連連揖道:“失敬,失敬!”

張儀苦笑一聲,輕輕嘆道:“唉,命運真是捉弄人。在山中之時,龐涓那廝狗屁不是,一出山,他卻封侯拜將,風光無限。在下出山,本欲助楚幹出一番大業,誰料剛入楚地,竟就無緣無故地捱上這頓狠揍!”

荊生笑道:“說起這個,在下倒要恭賀張子。不瞞張子,昨日之事,在下若是去得遲些,只怕張子眼下已被他們扔到荒坡上,讓那野狗吃了。”

張儀驚道:“在下與他們無怨無仇,爲何要置在下於死地?”

“因爲張子不該不依不饒,堅持討要那塊金子,更不該將此事訴諸參將。”

“這……”張儀急道,“我就不信,楚國難道沒有王法,容許此等惡人爲非作歹?”

“唉,”荊生嘆道,“楚地關卡俱是肥差,關吏多是王親國戚,世族貴胄,尋常百姓根本沾不上邊!這些蛀蟲個個貪得無厭,雁過都要拔毛,何況是過關百姓?張子與他們較力,能夠不死,已是洪福了!”

張儀朝荊生拱手揖道:“這麼說來,在下是欠先生一命了!”

“不說這個了。”荊生笑道,“張子欲至何處,可否告訴在下?”

“欲去郢都求見楚王。”

“張子大志,在下敬仰。不過,郢都遠在數千裡之外,張子眼下這樣——”

張儀輕嘆一聲:“唉,聽天由命吧!”

“這樣吧,”荊生略一思忖,“在下在葉城有些生意,張子若是不棄,可在城中小住幾日,待傷勢好些,再上路不遲。”

“如此甚好,只是——這麼麻煩先生,實叫在下過意不去。”

荊生順口接道:“張子若是真的過意不去,可幫在下做點小事。”

張儀笑道:“在下既欠先生一命,自當爲先生效力。敢問先生,欲讓在下去做何事?”

“張子會算賬否?”

“數術之學,在下少時即知。”

“如此甚好。”荊生喜道,“在下店中,正好短缺一個賬爺,有勞張子幫忙幾日。”

聽到只是要他幫忙做幾日賬爺,張儀呵呵一笑,慨然允道:“小事一樁,就此定了!”

第9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4)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26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2)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28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4)第8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3)第15章 瑯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22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3)第7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2)第24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5)第32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3)第3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3)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10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5)第23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4)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10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5)第6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1)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11章 瑯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1)第12章 瑯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2)第6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1)第8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3)第25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1)第30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1)第28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4)第28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4)第11章 瑯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1)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20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1)第23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4)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28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4)第10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5)第3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3)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27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3)第21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2)第33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4)第15章 瑯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17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2)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27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3)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17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2)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13章 瑯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3)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24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5)第23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4)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26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2)第30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1)第12章 瑯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2)第23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4)第21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2)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3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3)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27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3)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21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2)第6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1)第17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2)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13章 瑯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3)第7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2)第3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3)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29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5)第26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2)第23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4)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8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3)第26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2)第28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4)第7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2)第17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2)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28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4)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9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4)第7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2)第21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2)第29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5)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22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3)
第9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4)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26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2)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28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4)第8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3)第15章 瑯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22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3)第7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2)第24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5)第32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3)第3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3)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10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5)第23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4)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10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5)第6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1)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11章 瑯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1)第12章 瑯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2)第6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1)第8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3)第25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1)第30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1)第28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4)第28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4)第11章 瑯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1)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20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1)第23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4)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28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4)第10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5)第3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3)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27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3)第21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2)第33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4)第15章 瑯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17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2)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27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3)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17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2)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13章 瑯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3)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24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5)第23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4)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26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2)第30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1)第12章 瑯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2)第23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4)第21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2)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3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3)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27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3)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21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2)第6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1)第17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2)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13章 瑯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3)第7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2)第3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3)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29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5)第26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2)第23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4)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8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3)第26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2)第28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4)第7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2)第17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2)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28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4)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9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4)第7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2)第21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2)第29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5)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22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平县| 伽师县| 岳阳市| 普兰店市| 大洼县| 开平市| 衡南县| 宁德市| 湖北省| 红桥区| 西充县| 基隆市| 宁海县| 图们市| 思南县| 德安县| 台北市| 应城市| 土默特左旗| 乐平市| 昌吉市| 台安县| 射阳县| 南阳市| 乌拉特后旗| 巫山县| 凤山市| 涟水县| 社会| 吴忠市| 新绛县| 泸西县| 怀远县| 芜湖市| 自贡市| 汪清县| 昆明市| 杭锦后旗| 湖州市| 留坝县| 靖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