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3章 鎮西老王

第63章 鎮西老王

第二日清晨,皇后的眼線急忙回稟,說派出刺殺秦王的精銳暗衛無一生還,皇后大驚,正籌謀著下一步該如何行動,正巧有內監入在門口求見。

“進來。”拂香得了啓安然的眼色,說道。

“參見娘娘。”

“有什麼事,快說。”她顯然有些不耐煩。

“小的發現御史大夫、中書令、兵部侍郎從角門入宮,從太醫署繞路去了醒心殿。”內監跪地低頭答覆道。

“從角門?今日仍舊沒有朝會,即便有事面聖,爲何不走偏門官路。”啓安然思量著,自言自語道,之後又繼續問道:“去了多久了?”

“剛入殿沒多久,小的跟到醒心殿門口後便立馬回來稟報娘娘。”

內監擡頭瞄了眼皇后,繼續說道:“小的還發現,疊羽宮、重星閣、踏雲樓、芳華殿周邊的守衛都增加了三倍。”

啓安然眉頭緊鎖,這四座宮殿之中就是自己所住福臨殿,她雖然時時刻刻留意著自己宮外有沒有換撤新的守衛,但讓她始料不及的是,明帝卻放大了嚴防的區域,而這些部署和安排便是直指她寢宮。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她屏退了內監,思索了半晌,連忙叫來拂香吩咐道:“拂香,你得悄悄出宮幫本宮辦件事,別人我不放心。”

“但憑娘娘差遣!”拂香自小在鎮西王府長大,自是對皇后及鎮西王忠心耿耿、惟命是從。

啓安然從頭上拔下了一隻金簪,遞給了拂香:“這個你拿上,立馬出宮給鎮西王府報信,讓老王爺提前做好準備。”

她細細盤算著,刺殺秦王失敗暫且不論,但明帝將自己圍困寢殿,又秘密召見幾位德高望重的兩朝老臣,定是有要事相商,若是爲了立儲之事,她還是要儘早做好準備,即便是冒險逼宮,也要捷足先登,不能讓榮王的前程有萬分之一的變數。

“拂香明白。”

“若她人問起,就說這個簪子是本宮的陪嫁,壞掉了,需送到宮外請辭官的老掌珍修理。”

“嗯。”拂香點頭,牢記皇后的叮囑。

“快去快回,本宮這就前往醒心殿,你待我走後偷偷從側門出去,路上切要注意,不要被人尾隨盯上。”啓安然繼續囑咐道。

之後,她顧不得精心梳妝便擺架醒心殿,一是爲了掩護拂香出宮,二是急於探探醒心殿內的虛實。

然而醒心殿外仍然重兵把手,皇后依舊不得面見聖顏,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她沒有衝宮,但也不肯輕易離開,一直守在殿外。

殿內動靜很小,就算仔細側聽也聽不到什麼。

啓安然內心焦急,來回搓磨著食指的骨節,半個時辰過去,也沒見到幾位老臣出來。

一個時辰之後,鎮西老王到了殿外,只見他頭束金冠,插著銜珠豹頭的權杖髮簪,穿著墨綠色的長袍,上面用孔羽金線繡滿了波浪的花紋,他雖然頭髮花白,但氣色卻是相當的好,面色紅潤,神采奕奕,一點也不像七十二歲的高齡。

鎮西老王不緊不慢的步至大殿門口,然後突然停下,側臉斜睨了皇后一眼,那眼神有審視,更有警告。

啓安然一下子心裡更慌了,趕忙回想自己是否漏掉了什麼細節或是錯算了哪一步?怎的阿公不在軍營準備反倒進了宮!

待到鎮西老王走進了大殿,殿門關閉之後,肖遠帶著一隊內侍,“恭請”皇后回宮。

“放肆,竟敢對本宮無禮!放手!本宮讓你不得好死!”

殿外啓安然叫喊並沒有打破殿內的靜默。

明帝端坐在龍椅之上,神色平靜,眉眼之間並沒有憔悴之色。

鎮西老王突然接到進宮面聖的詔書之時便有所懷疑,而他在醒心殿門口看到了慌亂的皇后,心中生出了些許眉目。

“聖上召老臣進宮有何要事?”鎮西老王並沒有行禮,人人都知道,他是先帝啓世肖的幼弟,是明帝的皇叔,是東啓三朝老臣,是除帝王之外最尊貴的宗親,是手握鎮西軍二十五萬軍權的鐵血老王。

可人們似乎還忘了,他,啓世灃,還是先祖最疼愛的幼子,是肅仁皇后尉遲元漪嫡出的獨子,是六十年前炙手可熱的儲君人選。

可他和他的父王因爲啓都城突發的時疫而重病不起,最後先祖皇帝駕崩,他命懸一線,肅仁皇后在朝臣重壓之下只得選立了寄養在自己身邊先帝,而他重病三個月之後才清醒過來,睜眼的那一刻才發覺自己儼然錯過了那把唾手可得的龍椅。

他本想重奪著天下,可先帝早就籌謀強娶了肅仁皇后的親侄女,他的親表妹尉遲晴,一邊將他母家勢力劃分並握於手掌,一邊以肅仁皇后爲挾制,讓他不敢輕舉妄動。 好在邊境戰事不斷,讓他有機會遠離啓世肖的陰謀暗算,以求生機。

最後他憑藉自己的赫赫戰功,才掌控了西境,但與此同時,啓世肖也坐穩了東啓江山,而他亦徹底失去了重奪東啓的機會。

後來,他因娶了心愛的姑娘,得以收斂鋒芒,安心生活,但更爲悲情的事,他夫妻二人子嗣單薄,三個兒子皆在襁褓之中夭折,他護妻一生,再未另娶,最終只有一個女兒長大成人順利成婚。

但好景不長,他唯一的女兒在生下女兒之後,因女婿戰死沙場,以身殉情,於是他便請旨讓這個外孫女隨了東啓最最尊貴的姓氏,由他和妻子親自撫養成人,到最後成了當今明帝的皇后。

所以,鎮西老王從未瞧得上那把龍椅,也更瞧不上如今龍椅上的明帝。

“老王爺請坐,論皇家輩分,您是皇叔,多年不見,倒是生分了不少。”明帝客氣的說道,給足了他面子。

“不用兜圈子,費了這麼大的功夫,到底想要如何?”鎮西老王很自然的坐下,但語氣卻不客氣。

“孤昨夜又夢見秋池論道,無論當時今日,孤還是最喜歡尉遲林那句‘但知酒暖,不問西風’,可皇叔還是把頭籌給了孤,並將安然許給了孤做妻子。”

明帝冷不丁的提起了往事,可話的意思再明顯不過,即便是地位再尊貴的臣子,也是臣子,面見天顏,就該有恭順的樣子,不論聖意如何,只需聽從便是。

鎮西老王沒有說話,只是默默的坐著,眼光似有閃動。

當年,啓世肖彌留之際,皇儲未定,他的皇后表妹意欲與自己聯姻,其實不過是想借助鎮西軍幫她們母子奪得天下。

他的母親母儀天下之時,外祖尉遲一門是何等的榮耀,後來就因他錯過那張龍椅,母后失勢,整個尉遲家族便頃刻之間放棄了他們。

到再後來,她的表妹爲後,舅父尉遲宏居然聯合新皇挾制自己的母后,所謂的血脈親情在權勢和利益面前不值一提,他憎恨外祖一家的寡情,又怎會讓自己的唯一的外孫女與這樣的家族再有瓜葛。

更何況,他也並不看好尉遲家那個軟糯的嫡子,他親手養大的孩子,定然配的起這天下最好的一切。

於是,他特意討了那一年啓都才俊集結的秋池論道主持的差事,想要在衆多貴子中甄選孫女婿的最佳人選。

那一年,應景以秋爲題,論國策。

尉遲林一句“但知酒暖,不問西風”,切題應景,很是聰明。當下的形勢,多說多錯,尉遲林沒有妄言逾越了臣子的本分,也委婉的表達了尉遲一脈對皇家的忠心。

先不說他鎮西王府對母脈尉遲的成見與嫌隙,單就論人,他本就是看不上沒有野心的少年的。

而當時,年少氣盛的明帝闖進了他的視野。

“落塵歸始,得養四海。不憫霜影,自動極光。”

當時的明帝雖有才華,但並不受寵,與皇后嫡子比起來家世自然是差了許多,可鎮西老王偏偏就看上他的桀驁,以及不明於世的野心。

於是,他輔佐明帝一步一步登上帝位,並將自己心愛的外孫女嫁於他做皇后。

捫心自問,鎮西老王已然放棄了皇位的角逐,剛開始,只求自己親手養大的外孫女啓安然能夠嫁得一位頂天立地的好男兒,能夠比天下任何一位女子都要尊貴榮華。

但後來,他看著啓安然雖身處世間女子豔羨的高位,卻仍舊因爲怡貴妃的專寵而黯然神傷,才反省自己強壓給外孫女的姻緣是對是錯。

虛名不過轉瞬即逝,只有權利才能佔據人的意志和全部,既然走到這步,他便開始費盡心機幫助啓安然,確保她的孩子能夠順利接管東啓的全部。

其實,若當初就已盤算到這步,那麼與自己的皇后表妹聯姻,倒是比嫁給明帝更爲容易的多。

明帝心思深沉,難以操控,雖靠著自己才登上皇位,執政之初,爲表誠意,爲報扶植之恩,不斷壯大鎮西軍力,從三十萬擴軍四十萬。

但沒過十年,明帝便開始對鎮西軍多有挾制,先割了自己的轄區,後又立了北齊軍,接連兩次分了自己十五萬的兵權,還封了東啓第二位異性藩王齊勝。

再之後,專寵三行書院的二小姐常欣怡,生了啓幀更是器重。

他的外孫女喪子之痛還未走出又地位難保,前程未卜,這讓他非常的憂心,方纔下定了決心,再入這皇室無休止的爭鬥。

(本章完)

第83章 山鳴谷應第189章 多行不義第12章 情難自抑第176章 新聲代故第88章 顧氏姐弟第72章 愁賀喜事第74章 但知冷暖第12章 情難自抑第131章 出人意表第34章 意外之幸第183章 近筭遠略第113章 定情信物第121章 不速之客(二)第219章 雲京風雲第97章 瓊樓夢館第216章 似是而非第9章 素簪寄情第236章 醉酒之禍第232章 以逸待勞第63章 鎮西老王第27章 峰迴路轉第61章 伺機而動第272章 欲蓋彌彰第239章 反將一軍第199章 雨斷雲銷第176章 新聲代故第87章 夢瑜山莊第37章 舊雨新知第21章 四國會盟第141章 心若明鏡第288章 自有緣法第174章 大軍壓境第143章 漁翁得利第223章 賀蘭姑姑第19章 落花有意第100章 絞盡腦汁第254章 推已及人第181章 東境之火第123章 不可不說第252章 出爾反爾第100章 絞盡腦汁第254章 推已及人第38章 恍惚之念第119章 以退爲進第102章 盈月擂臺第42章 柳暗花明第216章 似是而非第58章 故人何在第131章 出人意表第190章 破釜沉舟第255章 欲擒故縱第173章 歃血渡毒第13章 穹窿行刺第26章 雲山霧繞第19章 落花有意第205章 相生相剋第181章 東境之火第121章 不速之客(二)第112章 冤家路窄第143章 漁翁得利第160章 繡衣使者第269章 暢叫揚疾第159章 是去是留(二)第267章 投靠無門第83章 山鳴谷應第176章 新聲代故第165章 聯手致敵第110章 虛驚一場第58章 故人何在第236章 醉酒之禍第242章 嘉魁擇婿第154章 陰差陽錯第284章 旁推側引第168章 重歸於好第269章 暢叫揚疾第33章 當家主母第273章 落井下石第245章 棋佈錯峙第88章 顧氏姐弟第208章 一決生死第27章 峰迴路轉第186章 衆志成城第227章 黑水之謀第148章 無關風月第60章 梅花湯餅第49章 波濤暗涌第219章 雲京風雲第90章 好的壞事第211章 似答非答第152章 一戰成名第215章 衆望所歸第3章 重回舊夢第79章 得子秘方第225章 閒散貴人第274章 請君入甕第206章 捨近求遠第123章 不可不說第139章 命懸一線第275章 範水模山第92章 一紙休書
第83章 山鳴谷應第189章 多行不義第12章 情難自抑第176章 新聲代故第88章 顧氏姐弟第72章 愁賀喜事第74章 但知冷暖第12章 情難自抑第131章 出人意表第34章 意外之幸第183章 近筭遠略第113章 定情信物第121章 不速之客(二)第219章 雲京風雲第97章 瓊樓夢館第216章 似是而非第9章 素簪寄情第236章 醉酒之禍第232章 以逸待勞第63章 鎮西老王第27章 峰迴路轉第61章 伺機而動第272章 欲蓋彌彰第239章 反將一軍第199章 雨斷雲銷第176章 新聲代故第87章 夢瑜山莊第37章 舊雨新知第21章 四國會盟第141章 心若明鏡第288章 自有緣法第174章 大軍壓境第143章 漁翁得利第223章 賀蘭姑姑第19章 落花有意第100章 絞盡腦汁第254章 推已及人第181章 東境之火第123章 不可不說第252章 出爾反爾第100章 絞盡腦汁第254章 推已及人第38章 恍惚之念第119章 以退爲進第102章 盈月擂臺第42章 柳暗花明第216章 似是而非第58章 故人何在第131章 出人意表第190章 破釜沉舟第255章 欲擒故縱第173章 歃血渡毒第13章 穹窿行刺第26章 雲山霧繞第19章 落花有意第205章 相生相剋第181章 東境之火第121章 不速之客(二)第112章 冤家路窄第143章 漁翁得利第160章 繡衣使者第269章 暢叫揚疾第159章 是去是留(二)第267章 投靠無門第83章 山鳴谷應第176章 新聲代故第165章 聯手致敵第110章 虛驚一場第58章 故人何在第236章 醉酒之禍第242章 嘉魁擇婿第154章 陰差陽錯第284章 旁推側引第168章 重歸於好第269章 暢叫揚疾第33章 當家主母第273章 落井下石第245章 棋佈錯峙第88章 顧氏姐弟第208章 一決生死第27章 峰迴路轉第186章 衆志成城第227章 黑水之謀第148章 無關風月第60章 梅花湯餅第49章 波濤暗涌第219章 雲京風雲第90章 好的壞事第211章 似答非答第152章 一戰成名第215章 衆望所歸第3章 重回舊夢第79章 得子秘方第225章 閒散貴人第274章 請君入甕第206章 捨近求遠第123章 不可不說第139章 命懸一線第275章 範水模山第92章 一紙休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县| 塘沽区| 平陆县| 连云港市| 治县。| 理塘县| 沅陵县| 息烽县| 青铜峡市| 阳城县| 察雅县| 遂溪县| 秀山| 句容市| 东乡县| 四平市| 阿坝| 德兴市| 通海县| 绍兴县| 砀山县| 大足县| 茶陵县| 苏州市| 德州市| 瑞安市| 永兴县| 西畴县| 佛冈县| 花莲市| 沛县| 济宁市| 四子王旗| 延庆县| 武宁县| 华蓥市| 富蕴县| 苏尼特左旗| 汝城县| 凤庆县| 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