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70章 過河過河

杜文煥聽到張存孟的一番轉述後,久久不能言語,闖賊呂世的言語雖然有誇大其詞的成份,但是,卻句句在理。

一場戰爭,決定勝負的其實絕對不是天意,而真正決定勝負的,是人力與武器。

有絕對支撐這場戰爭打下去的百姓,有甘心赴死的士卒,再有同心同德的將帥,同時有源源不斷的輜重供給,主要是無窮無盡的鋼鐵,那這一場戰爭怎麼能輸?想當初,洪武爺只有前面三種便在那大元奪得了天下,如果再加上後面的基礎,那怎麼能會輸?

可惜,現在,這一切的一切條件,都被呂世闖賊所掌握,而自己這裡呢?

沒有,幾乎什麼都沒有,除了**墮落,窮奢極‘欲’,一切匱乏,還剩什麼?那還怎麼堅持?

看著依舊怪嘯成一片,鋪天蓋地綿綿不絕的火炮巨箭,在那些火炮與巨箭組成的死亡大幕裡,被軍官的屠刀驅趕徒勞送死的士卒,哀嚎輾轉,自己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無力感。

一場戰鬥,你什麼都可能比不過敵人,但是人命還是一樣的,至少,大家應該有機會面對面的廝殺一下,至少大家應該以命相搏一番。

但是,現在,自己只能這樣,連對方的面都看不清楚的被動的被屠殺,是的,是屠殺,自己原本賴以憑藉的炮兵死喪殆盡,火炮火統更是全部損失,勉強拼湊出來的弓箭手,更是全軍覆沒,那這場仗還怎麼打?

在深深的失落之後,最終還是咬牙發下了命令。

撤退。

這個命令這次沒有被賀人龍賀瘋子反對,因爲,在這個時候,這個命令是明智的。賀瘋子,雖然瘋狂,但還沒有喪失理智。

雙方陣而戰之,對衝而上,進行一命換一命的‘肉’搏廝殺,並不是一場會戰的主流。打到這個份上,往往都是準備一錘定音了。

原因並不複雜,這種身在陣中,不得輾轉騰挪,不得閃避退讓,只能進行最爲殘酷的一命換一命的短兵相接戰事。在任何時代,不是‘精’選的勇士,或者進行過嚴酷的訓練,都不能做到,那都是不得已爲之。

兩軍會戰,強弱懸殊不必說了。要是勢均力敵,一場會戰打起來並不容易。雙方首先要做的是穩固營盤。護住自己的補給線。有糧食吃。穩住陣腳了。再考慮尋敵破綻擊之。

可以用的手段因地制宜。騎兵多就是大量輕騎‘騷’擾,壓縮對方活動空間。最好將對方緊緊壓縮在營盤之內,樵採汲水都困難。騎兵‘精’銳活動範圍可以擴大,那就考慮切斷對方糧道。總而言之就是儘量限制對方的主動。

限制不了對方,那就考慮其他手段爭取主動。或者攻敵必救,將對方從穩固的營盤城塞當中‘誘’出來,在行軍當中加以突襲打擊。或者就是示敵以弱,‘誘’使對手分兵。在尋隙而擊。

既限制不了,又調動不了對手。尋不到什麼破綻,揀不到什麼便宜。只要還有選擇,合格的主帥很大可能就是選擇不打,或者深溝高壘,或者乾脆就是引兵避之。等待更好的機會。

真正兩軍主力拿出來,對陣而戰拼人命,那是雙方都沒什麼更好的選擇了。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組織動員能力遠不如後世。流寇裹挾不必說。武裝編制起來上萬甚或幾萬戰兵,再輔以多少輔兵民夫。配備足夠的車馬軍資器械。豈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一場硬碰硬的會戰下來就是上千幾千條的人命,以農業社會所能達到的組織度。如此損失,整個軍隊就是元氣大傷,輕易恢復不過來。人命畢竟是人命,更何況是好不容易纔組織起來的軍隊。以爲打仗就是拼人命的,那是庸帥。士心也不會依附。

反而是到了近代民族國家乃至後世工業化時代,隨著社會組織度的提高,在人力資源沒有耗盡之前可以組織起源源不斷的軍隊補充。這種拼人命的戰爭場面,才成爲戰爭主流,在兩次世界大戰當中尤其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一部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國,充斥其間的兩軍之戰動不動就是深溝高壘,動不動就是相持,最後一方糧盡而退。真正硬碰硬的會戰,也就是那麼幾場。而且往往是各自只是拼死了幾千條人命,引兵而退,各自‘舔’傷口去。

漢唐以降,乃至於宋。開國時候,對遼的確硬碰硬打了幾場會戰。雙方都是損失慘重,但是,這是誰都經受比起的,最後澶淵之盟了事。對西夏戰事,也有幾場規模不如宋遼戰事的會戰。宋人雖敗,西夏何嘗不是用傾國之力,打完之後也元氣大傷。宋人對西夏從此就是組織起沿邊大縱深防禦體系,就是進攻也是步步爲營,或者沿著橫山拔點,一步步的蠶食。或者就是在西夏影響力薄弱的河湟之地這種戰略側翼冒險。打著的就是不輕易會戰,以國力壓倒對方的主意。

一場硬碰硬的會戰打起來就是如此之難,具體到一場會戰的進行過程當中。雙方迎上去‘肉’搏廝殺,更是難上加難。更常見的還是雙方互相試探對方弱點,儘可能發揮弓弩的遠程殺傷力。以騎兵擾‘亂’對手,調動對手,在發現對方弱點破綻之後,再投入‘精’銳擊之,爭取一舉潰敵。

雙方‘精’銳披甲之士列陣而進,狠狠對撞,一命換一命的廝殺。靠著拼人命將對方打到崩潰。這樣的戰爭場面,哪怕一百場中,都難得有上一場!

更何況是現在的這個環境下?自己等只能在闖賊無窮無盡的鋼鐵血火裡苦苦支撐,用人命去與根本就不跟自己‘肉’搏的敵人戰鬥,勝算?不知道在哪裡。

撤退,撤出闖賊的‘射’程之外再組戰陣,等待闖賊來攻,這纔是明智之舉,不論是什麼時候,攻擊方永遠都比防守方的損失更大。

“闖王快看,官軍撤退了。”趙興興奮的指點這煙火瀰漫,慘嚎不斷的敵陣。

是的,敵軍撤退了,那快被自己的炸‘藥’包,虎尊炮,還有無數利箭掃‘蕩’過的敵軍大陣已經再也看不到敵人,剩下的就是滿地的炮火殘害,滿地官軍弓箭手,火銅手的屍體。

剛剛雙方頂牛的一戰,幾乎徹底的殲滅了官軍對闖軍最有殺傷力的軍種——火器營還有弓箭手,剩下的戰鬥,將變得輕鬆起來。

敵軍終於撤出了渭河西岸,爲自己的大軍過河擺開陣列,騰出了一塊雖然不大但卻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空地。

這時候,呂世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將手中的將旗舉起,慢慢的落下。

隨著這面重於千鈞的令旗落下,河岸上的炮火還有長弓戛然而止,整個戰場立刻陷入了一片靜寂。

其實,剛剛的戰鬥,到了後來,幾乎便是雙方意志的較量.

爲了打開渭河西岸官軍的主陣地缺口,爲了渡過雖然已經冰凍的渭河,闖軍幾乎動用了全部的火器。扔出了幾乎所有的炸‘藥’包,更主要的是,源源不斷的‘射’出巨箭,那五千長弓手連續不斷的發‘射’,已經讓他們的雙手幾乎麻木的沒了感覺,再堅持下去,也將不能再發‘射’了。

而在渭河西岸陣地打下一塊立足之地,現在是非常迫切的一個任務。

渭河雖然封凍,但在雙方,尤其是官軍一方幾乎上百‘門’虎尊炮的轟擊下,已經千瘡百孔,原本平滑安全的冰面,更是裂痕處處,不但槍兵陣列難行,就是以後大炮輜重的運送,都萬分艱難,更有冰裂貨沉的危險。

在西岸,打出一塊立足之地,是勢在必行,至於半渡而擊,那是不現實的,哪個背水一戰?只要闖軍槍兵排開陣形,那哪裡還是背水一戰?那就是勇往直前,決無後退,闖軍,自成軍以來,哪一戰不是背水一戰?哪一戰不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傳令,整隊,槍兵上前,刀盾兵輔助,民夫中的民兵緊隨其後。”吳濤不去看對面慘烈的陣地,有條不紊的開始安排渡河的陣形。

呂世望望軍陣左右,不由猶豫起來,在這個時候,自己所有騎兵都已經衝進官軍營壘,在官軍層層疊疊的營壘裡,與官軍最‘精’銳的部隊廝殺,這樣,就讓本來應該是騎兵護衛的兩翼變得無力防守,唯一能依仗的便是這些長弓兄弟。

“闖王,我們還能戰。”火器營張營長看到了呂世的爲難,第一個站出來接受了任務。:我們的火炮已經沒有火‘藥’,戰陣之上,再也不能發揮它們的作用,但我們這些炮手兄弟還能廝殺,請將兄弟們的左右‘交’給我們。“弓箭手分作兩隊,分列大陣左右壓陣,對於一切敢於抵近的敵軍,給予覆蓋‘射’殺。”呂世吩咐道。雖然看到一個個弓箭手已經筋疲力竭,但是,呂世還是將自己的左右‘交’給了他們。

現在,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全軍殺上,不能給官軍有半點恢復士氣與陣形的機會。

一排排扎槍豎子,一列列刀盾兵排列完畢,一個個武裝民兵緊隨其後,長弓兵再次拿起長弓,堅定的保護起了大陣的左右,一切都已經準備停當。

呂世吳濤互相看了一眼對方,然後一起堅定的點頭。

呂世一揮手,然後催動白龍馬慢慢向前,慢慢的走下河堤,走向冰面。

掌旗官高高的舉起闖字大旗,堅定的,驕傲的緊隨其後。

在呂世的身後,在那桿,在硝煙與西北呼嘯的寒風中翻滾飛揚的大旗後,緊跟著吳濤,耿奎,趙興,朱鐵、、、、,還有——還有幾萬如‘潮’水一般漫卷過來的黑‘色’海洋。

過河,過河。

第287章 盡心遊說第六百一二章 知己故人第217章 死戰不退4第725章 分歧第569章 請上賊船第700章 辦了自己第300章 實地考察第259章 血戰延川11第104章 玉石俱焚第119章 也是謀算第65章 百般算計第728章 死路第736章 陷入絕境第505章 李自成第627章 欣喜無比第324章 惺惺相惜第739章 良性運作第59章 癡心妄想第590章 光天化日第194章 山寨收徒第137章 清除家賊第218 輝煌勝利第97章 咬牙死戰第205章 身處死地第298章 搶班奪權第244章 敵情突變第205章 身處死地第506章 甥舅密謀第527章 拆穿把戲第478章 俸祿與家國第341章 必敗無疑第587章 妥不妥協第132章 狼狽爲奸3第34章 人心第446章 劍拔弩張第726章 崩潰第269章 翻身殺回第81章 填滿壕溝第19章 山寨第22章 指點第146章 果斷聯合第333章 互探心意第71章 全面備戰第245章 總督親至第317章 未雨綢繆第535章 陝北局勢第699章 ,惺惺相惜第644章 不經意間第208章 闖王出世第53章 連番詰問第730章 死戰第180章 獎勵戰功第75章 出謀劃策第725章 分歧第70章 衛所大營第255章 血戰延川8第140章 四面皆敵第469章 戰略方向第621章 借題發揮第107章 親人得救第115章 暫消禍亂第599章 驚聞鉅變第688章 熊熊大火第654章 導火索第559章 經濟展布第134章 完勝官軍第459章 土豆來了第557章 招撫圍剿第340章 坐地分贓第231章 血火阻擊1第646章 都是梟雄第322章 整軍練兵第44章 城門對答第297章 羣雄相會第326章 君臣父子第182章 別樣練兵第599章 驚聞鉅變第149章 勝利會師第726章 崩潰第114章 死戰不退1第104章 玉石俱焚第442章 戰場一跪第88章 三叔到來第147章 裡應外合第74章 狼狽爲奸第239章 意見分歧第339章 養賊自重第381章 整軍出征第492章 收穫季節第688章 熊熊大火第177章 鼓勵鬥毆第83章 根本分歧第597章 隱隱隔閡第318章 烈火焚身第741章 改變歷史第92章 鼓氣再戰第14章 糾結第493章 春心萌動第100章 咬牙死戰2
第287章 盡心遊說第六百一二章 知己故人第217章 死戰不退4第725章 分歧第569章 請上賊船第700章 辦了自己第300章 實地考察第259章 血戰延川11第104章 玉石俱焚第119章 也是謀算第65章 百般算計第728章 死路第736章 陷入絕境第505章 李自成第627章 欣喜無比第324章 惺惺相惜第739章 良性運作第59章 癡心妄想第590章 光天化日第194章 山寨收徒第137章 清除家賊第218 輝煌勝利第97章 咬牙死戰第205章 身處死地第298章 搶班奪權第244章 敵情突變第205章 身處死地第506章 甥舅密謀第527章 拆穿把戲第478章 俸祿與家國第341章 必敗無疑第587章 妥不妥協第132章 狼狽爲奸3第34章 人心第446章 劍拔弩張第726章 崩潰第269章 翻身殺回第81章 填滿壕溝第19章 山寨第22章 指點第146章 果斷聯合第333章 互探心意第71章 全面備戰第245章 總督親至第317章 未雨綢繆第535章 陝北局勢第699章 ,惺惺相惜第644章 不經意間第208章 闖王出世第53章 連番詰問第730章 死戰第180章 獎勵戰功第75章 出謀劃策第725章 分歧第70章 衛所大營第255章 血戰延川8第140章 四面皆敵第469章 戰略方向第621章 借題發揮第107章 親人得救第115章 暫消禍亂第599章 驚聞鉅變第688章 熊熊大火第654章 導火索第559章 經濟展布第134章 完勝官軍第459章 土豆來了第557章 招撫圍剿第340章 坐地分贓第231章 血火阻擊1第646章 都是梟雄第322章 整軍練兵第44章 城門對答第297章 羣雄相會第326章 君臣父子第182章 別樣練兵第599章 驚聞鉅變第149章 勝利會師第726章 崩潰第114章 死戰不退1第104章 玉石俱焚第442章 戰場一跪第88章 三叔到來第147章 裡應外合第74章 狼狽爲奸第239章 意見分歧第339章 養賊自重第381章 整軍出征第492章 收穫季節第688章 熊熊大火第177章 鼓勵鬥毆第83章 根本分歧第597章 隱隱隔閡第318章 烈火焚身第741章 改變歷史第92章 鼓氣再戰第14章 糾結第493章 春心萌動第100章 咬牙死戰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鱼台县| 青岛市| 福贡县| 阜城县| 师宗县| 青阳县| 边坝县| 屏东县| 杭锦旗| 大悟县| 新昌县| 大同县| 渭南市| 翼城县| 沙田区| 铜川市| 鄂伦春自治旗| 肥乡县| 安阳县| 通州区| 洪江市| 三都| 蛟河市| 英德市| 渭南市| 密云县| 启东市| 澄江县| 镇原县| 隆昌县| 辽宁省| 田林县| 宜章县| 贵溪市| 澄城县| 汶上县| 剑阁县| 昌邑市| 芒康县| 东宁县| 西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