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7章 招撫圍剿

延安巡撫衙門,虎踞龍盤氣象森嚴,巨大的朱漆大門敞開,如同猛獸巨口,等待吞噬一切,衙署前,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一直延伸森森大堂之上。

大堂之上,雖然有穿堂風吹過,使得衙署顯得涼爽適宜,根本就感覺不到盛夏的悶熱,但今天坐在這裡的所有官吏,卻一個個紋絲不動滿頭大汗。

這其間卻也有個例外,沒有汗流滿面惴惴不安的,第一個便是端坐在左手第一案的,這次官場調動得利最大的人,周暨。

周暨以強硬態度,幾次出兵進剿闖賊,而獲得新進巡撫洪承疇的青睞,幾次敘其功,而被皇上恩準,特簡拔於從六品而一躍爲正四品,可謂連升三級,平步青雲。

還有一個就是被升遷了的張元,以武將之身,卻得登堂入室,堂皇的坐在了巡撫的右手邊,雖然他的臉上一直帶著謙和恭順的笑意,但任誰都可以觀察出,在那恭順謙和的笑意裡,卻是隱藏不住的得意。

大家在皇帝這個舉措裡,也算看出了一點風聲,那就是,原先在這裡被楊鶴總督極力推行的,對各地桿子的招撫之策,現在似乎被皇帝所不看好,而對洪承疇的進剿之法開始側重,這讓原先延綏大小官吏惶惶不可終日了。

因爲,在坐的每一位,當初都是以楊鶴嶽和聲爲首的招撫派,這一下立刻就要改換門庭,還不適應,最主要的是,楊鶴總督還在,把事情做絕了,那也就是和總督大人交惡,現在風頭忽東忽西的時候,還是以不變應萬變爲好,。

而這位與頂頭上司作對的洪承疇,也是殺伐果決的很,上任伊始,便和陝西巡按李應期、總兵杜文煥秘密策劃,滿臉笑容,對那些周邊桿子發下手諭,語氣客氣,封官許願,將近百大小桿子頭匡進城裡,而後事先佈置官軍把王左掛、苗登雲等九十八人全部殺害,對於那些已經集結的桿子手下更是斬盡殺絕,一個不留,當時城內城外人頭滾滾血水橫流,這一下就徹底斷絕了各路桿子受撫的念頭。 ⊙тt kдn⊙CO

此次霹靂手段,不但讓桿子聞風喪膽,也讓在座主剿的官員人人失色,深深感到,在這個炎炎夏日裡,風頭變啦。

洪承疇端坐案頭,緋色官服嚴整輝煌,也不看衆人,只是埋頭批閱案牘公文。

洪承疇可不像那位年近七旬的嶽和聲,現在的洪承疇正是壯年,精力充沛,殺伐果斷,處理起公文來也是極其果斷神速。

不時打開公文,或搖搖頭,幾筆帶過,或點點頭,放在一邊,正批閱時候,突然住筆,再拿起一本公文,左右對比一下之後,突然站起,抖著手中的一本公文,陰沉著臉低聲道:“招撫招撫,都這個時候了,還沒看清局面,還抱著幻想,卻被人幾次三番戲弄而不自知,大軍進擊之時,賊人喪膽,懇請招撫,然後拿了官府錢糧恢復元氣,一旦緩過勁來,繼續反叛,屢撫屢判,這樣的教訓還少嗎,這就是現在陝西流賊遍地的原因。”此言一出,底下一些官員心中不由腹誹,過河拆橋的東西,沒有楊總督提拔你還是個小小督糧道,在這裡指責恩主老上司,做人也忒不厚道了些吧,剩下的一部分官員卻輕輕點頭贊同。

其實,在朝堂之上,那些清流士大夫常有楊鶴主撫遺禍天下的說法,他們認爲,“流寇”初起的時候力量並不大,只要調集官軍一鼓而殲之,就可以把農民起義扼殺在搖籃之中,只是由於楊鶴一意主撫,才使農民起義得以發展起來,以至於不可收拾,因此,在主剿派的心目中,楊鶴成了衆矢之的,被視爲罪魁禍首。

但其實,大家也是冤枉了楊鶴,他本人也並不是一味招撫,是秉承著以剿爲輔助,招撫爲主導,要不也不會跟呂世狠狠的在延川打了一場惡仗,而後又回到米脂,和高迎祥再打一場,他希望以這種打擊做條件,壓服各地桿子,再行招撫,招撫之策,其實也是爲著這個大明,也是無可奈何下的辦法。

崇禎初年二月,明陝西三邊總督武之望病死,朱由檢任命左副都御史楊鶴接替。

楊鶴抵任以後,看到陝西各地的災荒十分嚴重,無衣無食的饑民千百成羣地加入到起義隊伍中去,使他所部署的軍事追剿收效甚微,官軍疲於奔命,起義農民卻有增無已,他感到光靠軍事手段解決不了面對的社會問題,另一方面,崇禎二年底奉詔抽調大批精銳開赴京畿勤王,又使他深感兵力不足,窮於應付,在這種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楊鶴才提出了招撫爲主、追剿爲輔的方針。

把錢花到招撫賑濟上面,幫助農民復業,這樣做不僅可以弭患消萌,而且農民安插既定之後,政府還可以繼續徵收賦稅,所以說“利莫大焉”,如果一味主剿,把錢用於軍費,不僅無法恢復社會生產,花掉的錢不能通過賦稅形式收回來,而且他自己的經驗也證明,不解決農民的生活問題,參加起義的人勢必越來越多,剿局既不易結,後患也更加嚴重,這就是楊鶴建議以撫爲主的主要原因。

但屢撫屢判也是有原因的,皇上原來以爲只要頒發一紙赦書,略加賑濟,就可以把起義農民遣散歸裡,依舊充當納糧當差的“良民”, 他不僅沒有設法減輕農民的負擔,反而加緊了壓榨,崇禎二年七月,戶部左侍郎李成名眼見催徵餉銀實在難以足額,建議以九分爲率,朱由檢卻仍堅持按十分通融。

三年九月,巡按御史李應期要求豁免陝西一省的欠賦,朱由檢拖到這年年底,才勉強答應免去崇禎元年和二年積欠在民的稅額,當年的欠稅仍不準免,饑民們拿著受撫時發給的“免死票”回到家鄉,等待他們的依舊是飢餓和官府的追呼敲樸,除了重新組織聚義起事,還有別的道路可走嗎。

洪承疇越說,聲音越高,“這個通判,竟然還執掌著這陳詞濫調,諸位,你們都是飽學之士,你可曾看見過亂世用招撫,便天下太平的嗎,亂世用重典,這纔是正確之法。”

那位被說著的通判聞聽,卻也不爲意,只是站起身,按照官場規矩,躬身施禮,輕輕一句:“學生受教。”便施施然坐會本位。

他本是楊鶴親自關照的,其實算是楊鶴安插在延綏地方的一個耳目棋子,也是楊鶴招撫政策的堅定追隨者。

看看底下一個個官員靜若木雕,也便不再動官威,轉身換了一個笑臉對著周暨道:“子廉(周暨的字)你與闖賊多有交手,你可看出那闖賊有心受撫嗎。”

被上司稱字,這是一種親近也是一種恩寵,尤其是在軍事上,不去問也是當紅的張元,卻獨獨問一個文人自己,更顯得巡撫看重。

周暨趕緊欠身站起,對著洪承疇道:“我看呂世絕對無受撫之心,即便是一時窘迫困頓了,接受招撫,日後一定依舊會反叛。”

洪承疇對這樣的回答很是滿意,微笑點頭道:“爲什麼。”

“其野心很大。”至此一言,便說明了一切。

“看看,這纔是真正明白時事的能員。”洪承疇再次轉身,面對下面衆人,誠懇的評價道:“只是可惜了,這樣的能員太少了。”說著可惜,臉上卻沒有半點可惜之色,而是又舉起一個公文卷犢抖的嘩嘩直響道:“現在,子廉不再形單影孤,現在宜川縣令趙梓趙子龍便又是一個識大體有大局的人,這纔是萬歲的趙子龍。”

趙梓,大家都熟悉,熟悉的原因不但他與大家格格不入,最主要的是他的字,合起來便是趙子龍了,只是可惜了一個名字,卻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不是又臭又硬嗎,這次怎麼突然跳出來,也學著人家拍起馬屁啦。

洪承疇不去管大家如何評價那個趙梓,而是舉著趙梓的那份公文,慷慨激昂的道:“趙子龍,好,從他所上的公文裡,便看出,真人才也,可算得上將來這陝北,這大明的一個棟樑。”

這話一出,換來的不是羨慕,而是嫉妒,那趙梓本就不得衆人喜歡,卻得到了在位的巡撫賞識,看樣高升有望,這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要馬屁拍的到位及時,那真是一句頂一萬句啊,這準確一擊之下,便是時來運轉,升官發財,不行,不能讓這豎子與自己爲伍,一個周暨,還有一個武匹張元便讓人氣悶,如果再加上一個趙梓,那樣一來,還不噁心死自己等同僚,只要巡撫提到升遷與他,那自己等就要竭力阻擋,成人之美不會,但壞人之事,大家那是手到擒來。

於是大家依舊低眉順眼,但心裡已經開始給趙梓羅織罪名了。

說道這裡,洪承疇看了一眼那個通判,那通判就眼觀鼻鼻對心,坐的和個菩薩相仿,根本就沒把自己的官宦仕途放在心上。

“真的沒有嗎,不是,他是欺我不敢拿下他啊。”洪承疇只能這麼想想了。

“這位趙縣令上書本撫,言道前幾日流寇高迎祥和闖賊呂世在陳家堡前發生了一場火拼,最後是兩敗俱傷,高迎祥十幾萬流寇僅剩一萬烏合之衆,串入宜川禍亂,趙縣令請求錢糧餉械,要自主鄉勇趁,高迎祥新敗,流賊疲敝的時候,圍剿高迎祥。”

此言一出全堂大譁,不是大譁於呂世和高迎祥的火拼,倒是大譁於那趙梓的所作所爲,就這一下,就拍對了馬屁,尤其是還有那份勇氣,不過也好,你一個小小縣令,就敢爲拍上峰馬屁而拼死出戰,那大家就看著你如何死法吧。

“我看很好,大家要是都有趙縣令的果敢任事,不坐視流寇亂串,那天下就要太平了。”洪承疇發了一頓感慨之後,對著下面有司官員道:“我決定,就按照趙子龍所請,足額撥付錢糧器械,讓他出戰,哪怕只是拖住賊人一時也好,等我向總督請兵,於秋收後,整軍再戰。”

第595章 整軍備戰第92章 鼓氣再戰第338章 衛所現狀第521章 跟著我,跑第339章 養賊自重第645章 暗夜怒潮第93章 準備再戰第37章 離心第527章 拆穿把戲第477章 親自考察第300章 實地考察第438章 一諾千金第46章 分析局勢第649章 親赴前線第426章 驚天爆炸第359章 大變突生第514章 列隊邀戰第331章 廣開財源第692章 沒有援軍第137章 屠殺不從第716章 東施效顰第513章 陳家要塞第596章 全軍備戰第680章 暗流涌動第265章 兄弟相殘第231章 血火阻擊1第689章 兵不血刃第380章 從容應對第六百一二章 知己故人第685章 貌合神離第13章 田園第518章 長弓再現第226章 新附軍成第44章 城門對答第48章 從排座次第235章 軍民相殘第270章 背叛忠誠第669章 駭人理論第173章 有家真好第80章 信心滿滿第331章 廣開財源第258章 血戰延川10第525章 遭遇窘迫第234章 血火阻擊4第300章 實地考察第317章 你們是英雄第272章 千秋家園第331章 死守不退第348章 洛川應對第48章 從排座次第442章 戰場一跪第281章 天無二日第531章 從不從賊第518章 長弓再現第648章 情況危急第六百一三章 應對之法第581章 積極進取第220章 周暨縣尊第184章 剽竊鍊鋼第101章 咬牙死戰3第170章 正式整編第344章 大戰開始第132章 狼狽爲奸3第696章 烈火焚城第一百就是八章 人事變動第451章 分髒方案第132章 狼狽爲奸3第476章 有心之士第588章 爭分奪秒第290章 窺見裂隙第710章 蠢蠢欲動第215章 死戰不退2第458章 再建一隊第104章 玉石俱焚第160章 以工代賑第293章 再見火拼1第665章 決戰開始第150章 實行兵諫第110章 縣衙風波爆更第八章第44章 城門對答第300章 實地考察第313章 殘殺同袍第609章 故人對陣第524章 喪家之犬第338章 衛所現狀第142章 越發混亂第358章 慘不忍睹第675章 右翼反擊第19章 山寨第235章 軍民相殘第631章 狂風一戰第82章 天人交戰第567章 萬物勃發第97章 咬牙死戰第329章 突然驚變第470章 收穫芳心第148章 拼死血戰第251章 血戰延川4第316章 步入險境第55章 初步整編
第595章 整軍備戰第92章 鼓氣再戰第338章 衛所現狀第521章 跟著我,跑第339章 養賊自重第645章 暗夜怒潮第93章 準備再戰第37章 離心第527章 拆穿把戲第477章 親自考察第300章 實地考察第438章 一諾千金第46章 分析局勢第649章 親赴前線第426章 驚天爆炸第359章 大變突生第514章 列隊邀戰第331章 廣開財源第692章 沒有援軍第137章 屠殺不從第716章 東施效顰第513章 陳家要塞第596章 全軍備戰第680章 暗流涌動第265章 兄弟相殘第231章 血火阻擊1第689章 兵不血刃第380章 從容應對第六百一二章 知己故人第685章 貌合神離第13章 田園第518章 長弓再現第226章 新附軍成第44章 城門對答第48章 從排座次第235章 軍民相殘第270章 背叛忠誠第669章 駭人理論第173章 有家真好第80章 信心滿滿第331章 廣開財源第258章 血戰延川10第525章 遭遇窘迫第234章 血火阻擊4第300章 實地考察第317章 你們是英雄第272章 千秋家園第331章 死守不退第348章 洛川應對第48章 從排座次第442章 戰場一跪第281章 天無二日第531章 從不從賊第518章 長弓再現第648章 情況危急第六百一三章 應對之法第581章 積極進取第220章 周暨縣尊第184章 剽竊鍊鋼第101章 咬牙死戰3第170章 正式整編第344章 大戰開始第132章 狼狽爲奸3第696章 烈火焚城第一百就是八章 人事變動第451章 分髒方案第132章 狼狽爲奸3第476章 有心之士第588章 爭分奪秒第290章 窺見裂隙第710章 蠢蠢欲動第215章 死戰不退2第458章 再建一隊第104章 玉石俱焚第160章 以工代賑第293章 再見火拼1第665章 決戰開始第150章 實行兵諫第110章 縣衙風波爆更第八章第44章 城門對答第300章 實地考察第313章 殘殺同袍第609章 故人對陣第524章 喪家之犬第338章 衛所現狀第142章 越發混亂第358章 慘不忍睹第675章 右翼反擊第19章 山寨第235章 軍民相殘第631章 狂風一戰第82章 天人交戰第567章 萬物勃發第97章 咬牙死戰第329章 突然驚變第470章 收穫芳心第148章 拼死血戰第251章 血戰延川4第316章 步入險境第55章 初步整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吉县| 宾川县| 雷州市| 黔东| 曲阳县| 揭西县| 永年县| 新建县| 寻甸| 弋阳县| 高密市| 鹤庆县| 金华市| 广灵县| 集贤县| 胶南市| 海门市| 奈曼旗| 安化县| 西城区| 上犹县| 余庆县| 怀安县| 翼城县| 莱州市| 思茅市| 军事| 全南县| 江永县| 阳曲县| 峨边| 安远县| 东辽县| 荥经县| 富平县| 重庆市| 商河县| 馆陶县| 阳东县| 汨罗市| 大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