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25章 分歧

各方都在打著自己的算盤,李自成當然也沒有閒著,更是緊張的磋商著應對之法。

李自成的日子更不好過,不但物資糧草供給更加捉襟見肘,而且在得到呂世來犯之後,又得到了打糧的小隊帶回來的不好消息,那就是堵在河南的洪承疇也開始頻繁調度,而針對的不再是潼關的呂世手下陳車,而是將大軍主力面對了自己這方通道。而最讓人看不明白的是,那呂世手下大將陳車,不但不再警戒防備洪承疇這個呂世大敵,反倒開關,放商人往來與官軍裡負責後勤輜重的張元那商賈小兒勾連,最值得李自成警惕的是,既然呂世已經只爲金錢而與大敵官軍勾連,那麼當然就不應該斷絕與自己的買賣,但是,情況卻恰恰相反,那陳車嚴禁路過商賈與自己打糧的兄弟交通。

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什麼?很顯然,說明呂世小賊已經背叛了同道,與官軍勾結,欲制自己於死地。

種種跡象表明,情況對李自成越來越不利了,於是,李自成一大早就行人將自己手下那些倚重的將領再次召集起來,進行昨天沒有商量出結果的會議。

昨天會議都開到了後半夜,即將雞叫的時候,散會後大家各自迴轉自己的帳篷,不過是剛剛打了個盹,就再次被叫起來,心中真的是不怎麼痛快。但是,大家作爲高層也知道眼下自己的大軍處境已經相當危險,於是,不得不爬起來,整理衣甲再次聚集到一起商量大軍的行止這個重大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在老神仙帶來呂世小賊進犯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爭論,但是,就是爭論不出個結果。

要說沒有結果也不對,而是沒有一個統一的結果罷了。

現在各將領之間一共有三條建議,第一條,避開呂世鋒銳,大軍向南突圍,打破洪承疇的堵截,殺進河南就食。

這幾年,雖然陝北山西大旱,但是與幾條山脈相隔的湖北河南相對來說災情較小,那裡還有糧食可用,當初大家不選擇向南突襲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是大軍大多是陝西人,在山西劫掠大有收穫,大家都有了思鄉的心性。

第二,說穿了,是衆人也看著呂世經營的什麼根據地有聲有色,大家起了貪心,再加上欺負呂世也是桿子,還是新起,拿下他也輕鬆些。

第三,正因爲河南湖北受災小,因此上,那兩省的官軍的供養也照比陝西山西等地要充足些,戰鬥力相對就更強些。大家畢竟還是桿子,雖然這些年與官軍左右周旋,但在心裡有種天生的畏懼,戰鬥力也比不上官軍,這也就是爲什麼以李自成爲代表的義軍不能在一地久住而四處流竄的根本原因,因此上,大家纔有了上次趁呂世經略渭南的時候,在呂世背後捅上一刀的原因。

但是,正是大家這想向同道捅刀子撿便宜的決定,卻一刀捅在了鐵壁銅牆上,不但折了寶刀,而且還碰了個頭破血流元氣大傷。現在想起呂世的戰力,各個用心有餘悸形容都不能說明問題。

所以這次雖然南有洪承疇賀人龍這兩個義軍天敵蹲在那,但是,相對咄咄逼人的呂世,大家兩害相權取其輕,因此上就有了上面那個主張南下的意見,這個意見是以袁中第爲代表的,劉芳亮高一功附和而出。

第二個意見是,就地堅守,憑藉自己十萬人馬,如果再憑藉這漭漭大山不利於騎兵的地形,先與呂世打陣地戰,然後待其銳氣消散,大家在鼓動大軍全力出擊,將呂世消滅在這商洛山中。

依照這個樂觀的前景,提出該意見的將領有理由展望下未來——殺了呂世,呂世的根據地就羣龍無首,然後趁著這個機會,再次鼓動大軍殺進陝西,直接接收呂世的根基,那時候,自己等便是這天下之王。

這一派是以總哨劉忠敏爲首,

還有一派提出,呂世所作所爲很是有些發展道理,更何況大家同是義軍,本是同氣連枝的兄弟,不如派個人去與呂世說項,解釋上次誤會,爭取呂世原諒,再想法用手中掌握的銀錢,與呂世買些糧草,然後大家***天下。

這個提法的根據就是,上次已故大闖王高迎祥進擊呂世根據地的時候,也是狠狠的得罪了他,但是,呂世在打敗了高迎祥之後,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在所謂的追擊之中,並沒有對大闖王高迎祥下手,不但沒下手,反倒給了許多資助方便,讓已故大闖王高迎祥能夠恢復元氣,並且一鼓作氣度過黃河進入富庶的山西,更憑藉手中實力在山西成爲聯軍盟主。

這說明什麼?說明呂世雖然不想也不要別的任何人窺視自己的基業,但是,他的本心還是善良的,本意還是照顧同道的,因此上,只要自己派人誠心說項,一定會取得呂世諒解,兩家合兵共打天下。

這一派是以老神仙和田建秀爲首。

其實,無論那一條意見,都讓李自成左右爲難不能取捨,因爲這三條意見,幾乎就代表著三個現在義軍裡的三股最大的勢力,而這三股勢力卻是李自成最不能得罪,這時候也得罪不起的。

第一條的支持者,代表著的是老營裡的高夫人,也就是原高迎祥的人馬派系,無論是袁中第還是高一功,都是高夫人的親戚,而自己十萬人馬裡,幾乎掌握在高夫人爲代表的原高迎祥的人馬就有幾乎一半。他們追隨李自成,其實還不如說是追隨高夫人,這是李自成一直頭疼的部武。

李自成其實在吉縣接收他們之後,很想好好的整治一番,但是,上有高夫人在,下有高一功等大將支撐,想要動用過激手段整治,簡直就是自取滅亡的辦法,因此上也只能徐徐圖之。

第二種是李自成自己在內心的想法。

呂世這次帶兵前來與自己交戰,不過是出於馬上春耕,怕自己帶兵去他那裡搶糧,而自己其實在這段拼命練兵的手段裡,其實還真就是有著有一天自己帶著十萬大軍揮師西去,與呂世決一雌雄的想法,不過沒想到呂世這次一反常態的先下了手,打了自己一個措手不及。

而第二種意見雖然是劉忠敏提出來的,卻更合李自成的心思,呂世的戰力的確恐怖,但是,也不知道呂世犯了什麼傻,也可能是他太過相信自己的實力,太過輕視了李自成自己的力量,竟然這次出動的僅僅是騎兵,而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卻正是騎兵的剋星,這森林山谷,根本就不是騎兵能施展的開的,尤其是輜重糧草,更是運輸不便,讓呂世難以持久,只要自己帶著已經訓練初成的大軍,依託山形地勢頑強的抵抗上幾天,等耗盡呂世糧草輜重,那麼,正如劉忠敏說的那樣,再次殺回陝西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這條意見在整個大軍高級將領中,佔據的人數卻最少。

而第三條意見簡直氣歪了李自成的鼻子,這是對自己的侮辱,這是絕對不能答應的條件。

且不說其他,便是兩家合兵,給呂世的條件絕對只能是自己聽命與他。這便是無論如何李自成也不會答應的。

但是,這一條表面上雖然只是老神仙倡議,但是,這其實是幾乎八層的普通士卒所想,尤其還得到吉縣收編的所有其他桿子手下的心願。

對於他們來說,去呂世那裡,有田分,有地種,這就夠了,對於農民,這不是大家夢寐以求的嗎?

也正是這股勢力在,才讓李自成不得不小心應對,不敢錯走半步。因爲他知道,只要一個處理不好,那麼立刻譁變散夥就是不可避免的結局。

進退維谷取捨兩難,這正是這時候的李自成的真實寫照。看著還在爭吵的一干衆將,李自成有時候都想,當初如果不貪心收攏這些無主的桿子,而只是原先自己的老部下,是不是境況就比現在要好的多?想當初,自己在自己的部下面前雖然事情也與大家商量,但最後還是自己一言而決,只要自己拍板下來,整個大軍就會如臂使指般飛快行動起來,或走或打,沒有半點拖泥帶水,哪裡會出現現在的這個樣子?

看看大家再次各說各的爭吵不休,李自成不耐煩的用火筷子敲了敲火盆的邊緣,鐺鐺的響聲終於注意到了一直默不作聲,但臉色鐵青的李自成。

“算啦,再這樣爭吵下去,呂世小賊就打到了我們面前啦。”看看見到自己發火兒變得鴉雀無聲起來的大帳,陰沉著臉道:“現在,我們無論怎麼走,都要儘快做決斷,而這樣爭吵下去,只能讓戰機在我們的爭吵裡失去,我們必須統一一個意見出來。”

“大闖王說的對。”劉忠敏當時附和道:“但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分營,馬上將戰兵營與老營分開,準備迎接戰鬥。”

此言一出,倒是得到了所有人的贊同。

整個義軍,在沒有戰事的時候,都是合營居住,一家一戶的,大軍整體看來就是一個巨大的難民營,只有在戰事起時候,或者轉進的時候,才分營行動,前營戰兵,後營老弱,攻城時候,前營老弱,後營戰兵,這都是方便戰鬥目的安排的。

現在,大戰已經迫在眉睫,當初爲了穩定軍心,沒有將呂世來襲的消息透露出去,因此上,現在大家還是在合營而居,而一旦戰事起來,那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好吧,大家趕快趕回各營,立刻——”李自成剛說到這裡,大帳門突然被人撞開,一個身影滿身箭簇的衝進來,大聲喊道:“大闖王,敵襲——”

第21章 獻計第560章 進退兩難第206章 萬事俱備第522章 民心所向第583章 最後通牒第337章 堵門之戰3第268章 步入絕路第696章 烈火焚城第128章 官軍來襲第32章 突變第123章 民無選擇第202章 邊軍之困第267章 氣壯山河第181章 確定軍種第279章 熊熊烈火第504章 癡心妄想第68章 蛇鼠一窩第347章 堵門之戰8第119章 也是謀算第226章 新附軍成第293章 再見火拼1第226章 戰場殺俘第505章 李自成第1章 穿越第27章 敵情第一百就是八章 人事變動第21章 獻計第266章 兄弟相殘2第86章 大明火器第88章 三叔到來第504章 癡心妄想第736章 陷入絕境第341章 各方反應第499章 全面盤活第182章 別樣練兵第75章 出謀劃策第675章 右翼反擊第563章 渡河渡河第193章 軍械分配第640章 統一思想第358章 慘不忍睹第155章 武裝調停第126章 兄弟相殘第477章 親自考察第291章 兄弟交心第104章 玉石俱焚第280章 驚聞消息第220章 周暨縣尊第200章 差點餓死第135章 騎虎難下第566章 雨過天晴第243章 長路慢慢第603章 眼見爲實第591章 繼續前行第329章 突然驚變第211章 應對追擊第8章 危機第126章 兄弟相殘第350章 堵門之戰11第726章 崩潰第312章 艱難行軍第324章 堅決鎮壓第119章 也是謀算第16章 驚變第218 輝煌勝利第476章 有心之士第97章 咬牙死戰第376章 四處結盟第711章 爲了生存第138章 瞬間傾覆第687章 積極表現第698章 趁火打劫第106章 安排進城第501 我有話說第185章 扎槍大陣第624章 突發事件第430章 劍拔弩張第590章 光天化日第17章 絕路第37章 離心第44章 城門對答第77章 大戰開始第330章 檢討會議第108章 一戰所獲第458章 再建一隊第689章 兵不血刃第310章 施行新政——軍事第179章 新的規矩第331章 死守不退第275章 大戰落幕第490章 緊急集 合第314章 麻雀戰術第238章 感覺危機第94章 準備再戰第212章 分兵追擊第359章 大變突生第170章 正式整編第707章 理清官制第633章 整軍會議第722章 千般妙計
第21章 獻計第560章 進退兩難第206章 萬事俱備第522章 民心所向第583章 最後通牒第337章 堵門之戰3第268章 步入絕路第696章 烈火焚城第128章 官軍來襲第32章 突變第123章 民無選擇第202章 邊軍之困第267章 氣壯山河第181章 確定軍種第279章 熊熊烈火第504章 癡心妄想第68章 蛇鼠一窩第347章 堵門之戰8第119章 也是謀算第226章 新附軍成第293章 再見火拼1第226章 戰場殺俘第505章 李自成第1章 穿越第27章 敵情第一百就是八章 人事變動第21章 獻計第266章 兄弟相殘2第86章 大明火器第88章 三叔到來第504章 癡心妄想第736章 陷入絕境第341章 各方反應第499章 全面盤活第182章 別樣練兵第75章 出謀劃策第675章 右翼反擊第563章 渡河渡河第193章 軍械分配第640章 統一思想第358章 慘不忍睹第155章 武裝調停第126章 兄弟相殘第477章 親自考察第291章 兄弟交心第104章 玉石俱焚第280章 驚聞消息第220章 周暨縣尊第200章 差點餓死第135章 騎虎難下第566章 雨過天晴第243章 長路慢慢第603章 眼見爲實第591章 繼續前行第329章 突然驚變第211章 應對追擊第8章 危機第126章 兄弟相殘第350章 堵門之戰11第726章 崩潰第312章 艱難行軍第324章 堅決鎮壓第119章 也是謀算第16章 驚變第218 輝煌勝利第476章 有心之士第97章 咬牙死戰第376章 四處結盟第711章 爲了生存第138章 瞬間傾覆第687章 積極表現第698章 趁火打劫第106章 安排進城第501 我有話說第185章 扎槍大陣第624章 突發事件第430章 劍拔弩張第590章 光天化日第17章 絕路第37章 離心第44章 城門對答第77章 大戰開始第330章 檢討會議第108章 一戰所獲第458章 再建一隊第689章 兵不血刃第310章 施行新政——軍事第179章 新的規矩第331章 死守不退第275章 大戰落幕第490章 緊急集 合第314章 麻雀戰術第238章 感覺危機第94章 準備再戰第212章 分兵追擊第359章 大變突生第170章 正式整編第707章 理清官制第633章 整軍會議第722章 千般妙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庆市| 天祝| 合水县| 浠水县| 颍上县| 泸溪县| 广平县| 株洲市| 龙岩市| 县级市| 林甸县| 南京市| 永昌县| 宜黄县| 厦门市| 图们市| 太谷县| 青海省| 南澳县| 铁力市| 锦屏县| 林州市| 巨鹿县| 遂溪县| 吉林省| 巫溪县| 汾阳市| 乐陵市| 隆林| 焦作市| 六盘水市| 肥东县| 日照市| 大埔区| 胶州市| 马边| 星座| 青铜峡市| 武定县| 新平| 舒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