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章 狂濤

“託,託託,託託託”,兩柄木劍盤空飛舞,不時相互交擊。遠處海潮洶涌,濁浪排空,轟然巨響中卻遮蓋不住二人劍鳴,看二人一青冠黃衫、一束髮青衫,出招劍若游龍,鬥到興起,那黃衫青年大喝一聲,木劍左右斜劈,接著中宮直進,青衫人被他先前兩劍封住方位,躲避不及唯有立劍封擋,兩劍相觸,“喀喇”一聲,青衫人手中木劍立時折斷。那青衫人棄下手中劍把,笑道:“賢弟,我這可是被你擊斷的第十把劍了。”黃衫人笑道:“大哥讓我。”

這二人正是周志重和楊過。那日闖出泉州南門,因蒲家當地勢大,不欲多惹麻煩,衆人用過午飯後,便即遠遁數十里尋處海邊漁村住下。尋常鄉村百姓卻是淳樸,見到天仙般的程龍二人,都是好生敬重,周楊二人閒時教授幾手防身之術給村人,周志重更是成了免費的教書先生,村人奉若神明,四人便過起了漁夫生活。

楊過仍是與神鵰到海邊波濤之中練功,周志重閒暇之際見楊過以一柄木劍在海濤之中揮舞,那洶涌怒奔的潮水竟無法阻礙劍路。他雖早已知曉,卻仍是大爲佩服,便也削了一柄木劍與楊過試招。

楊過已在怒濤中練了兩年,此時神功小成,內力之厚實雄渾,已是當世無匹,只怕已可及得上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和西毒的蛤蟆功,比之更添狂濤洶涌、連綿不斷之意。周志重內力雖不在他之下。甚或猶有過之,正面相對卻抵不住楊過的巨力,是以二人木劍交擊得數下,往往是周志重地木劍斷折。

當下二人易劍再戰,此番周志重卻是不與楊過硬打硬拼,以先天功中的柔勁施展全真劍法與之周旋,意欲以柔克剛。諸不知楊過已與周志重印象中原著那斷臂神鵰俠大爲不同。在原書中楊過因斷去一臂,是以不在招數變化取勝。純以內力傷敵,而今楊過雙臂齊全,雖曾受周志重點撥,去除了些花巧的功夫,領悟到那“大巧不工”之秘,然其天生跳脫的性子還在,那學過的諸般招式若是不用倒也可惜。楊過天性聰慧。竟於武學之中另闢蹊徑,在獨孤求敗的重劍之中加入了不少招式變化。

要知世間萬事萬物本無一定之規,雖說“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簡約勝於繁巧,然武學未至絕頂化境,亦不可知其理真謬,楊過自棄重劍改用木劍以來。爲能與神鵰雙翅巨力抗衡,又加入了許多巧招,於狂猛的劍招中更添變化,日後苦練,劍上勁力日增而花巧漸少,直至達一平衡之境。神功可成矣。

此時周志重變了路數,楊過卻絲毫不受制,他師出古墓,身上諸般武功正是周志重一身全真玄功地剋星,鬥不上二十合,周志重手中木劍躲避不及,又碰上楊過之劍,再度斷折。既是如此,周志重索性空手以先天功應對,二人倒是鬥了個旗鼓相當。二人久未遇上強手。此時都是大呼痛快。將渾身解數施展出來,直鬥至午時將至。村頭程龍二人前來送飯方止。

小龍女素來愛靜,平日裡足不出戶,而程英雖亦是喜靜,然性子卻比之更爲隨和,周志重與楊過在海邊練武時她往往代替其教書,她性子溫柔恬靜,令人如沐春風,幾日住將下來,孩子們倒是更願意跟著她學習,周志重樂得撒手不管。兼之程英心靈手巧,爲孩子們縫補的衣物針腳整齊,遠勝於村中農婦,是以四人之中她在村中倒是最有人緣。

今日時近正午,周楊二人鬥得興起,都忘了回村用飯,小龍女心下擔心,便找到剛剛送走孩子們地程英,二人提著飯籃尋到村頭來。周楊二人鬥了半日,早感腹中飢餓,此時也顧不得什麼大俠形象,皆是狼吞虎嚥,兩女看著自己的丈夫如許年紀還跟個頑童似的,皆是莞爾,連那少有表情的小龍女也是一絲笑意爬上了嘴梢。

二女在村中已經吃過,當下看著兩人一雕將一大籃子的飯吃個乾淨,那神鵰食量甚豐,這籃中倒有一大半是它吃的,周志重笑道:“雕兄,你食量如許大,無怪乎身子這般沉重,若是能少吃些,將來身子輕些,只怕就可以振翅高飛三萬裡、扶搖直上九重天了。”

那神鵰壽高通靈,聽得明白周志重在取笑它身子重飛不得天,當下大踏步上前,左翅忽地貼地掃出,周志重促不及防,沖天躍起。身至空中,那神鵰右翅已然當胸擊至,心中一驚,忙舉手格擋,兩股大力相交,周志重身子懸空,借不到任何力,竟是遠遠被彈了出去。

時當正午,每日兩次的潮汐恰起,此地雖不如臨安錢塘潮水那般宏大,卻也不可小覷。但聞轟轟之聲大作,一道白線急衝而至,周志重彈飛方向正是在那潮水上空。那神鵰卻是大步迎將過去,似乎還不放過他,程英大驚,張口欲呼,卻爲楊過攔住:“嫂子且莫擔心,大哥神功護體,絕不礙事,雕兄此舉對他有好處。”

程英放下心來,卻又羞得滿面通紅,她性子靦腆,雖與周志重成婚許久,聽楊過喚她大嫂,仍是害羞,當下扯著小龍女地手道:“你們兩個大男人在此練功罷,我和龍姐姐先回去了。”

周志重自幼生長在內河,從未到過海邊,驟聽得如許天地之威,險些心爲之奪,好在他習道多年,心志甚堅,稍有慌亂立時清醒過來,此時他身子下落,正遇急衝而至的潮水。周志重長吸一口真氣,左掌運勁拍出,正與浪頭相抵,先天功一剛一柔兩股勁力發出,轟然巨響中。迎面小山也似的浪頭立被擊散,人也借力再起,向後飄飄躍出。

眼看脫得險境,身後忽勁風襲來,正是那神鵰展翅撲擊。這神鵰力大無窮,一推之力遠勝尋常好手,周志重方自以先天功全力發動脫險。此時神散功消,竟是抵擋不住。不退反進,撲通一聲,跌入了滔天巨*之中,一時呼吸不順,張口喝下了幾口鹹水。

饒是周志重心性淡和,也不由有些惱怒,當下雙足運力一點。身子躥出海水,正欲好好與那雕兄理論一番,卻見那楊過也躍將下來,正於波濤之中揮舞木劍,神鵰立在岸邊,神情肅穆,正似那嚴促學生讀書地先生。

周志重心中一動,他看過原書。自是領會到神鵰之意:“原來雕兄是好意,要我似楊過那般在怒濤之中練功。”耳聽得轟轟作響,又是一個浪頭當頭打下,周志重“嘿”的吐氣開聲,雙足以“千斤墜”牢牢釘在岸邊巖石上,雙掌推出。正是一招“三花聚頂”。豈知海濤之中力無常形,潮水之力四面八方齊至,周志重擋得住正面,卻擋不住身週數般力道的圍攻,但覺足下一空,原來已被潮水震下巖石,“咕咚”一聲又喝了口鹹水。

待他露出頭面,楊過正揮手一劍破開身側一處波峰,笑道:“周大哥你多練幾次便習慣了。”周志重雄心頓起,想那楊過當年初入海濤時內力還不及自己。我如今功力已不在當世五絕之下。區區海潮,又能奈我何。想到此處。周志重複自水底躍出,拳打足踢,在波濤之中練功。練至神疲力竭,便潛入海底暫歇。

至半夜子時潮水復起,周楊二人攜了木劍再度躍入海中揮舞,與白日濤中練掌又是不同。如此每日兩次,不出一月,周志重自覺功力大進,心中實是暗自佩服那獨孤求敗的創舉。

只是練到後來,每日與楊過比武,周志重手中木劍仍是常常被其擊斷,始終佔不得上風。幾次下來,周志重霍然明瞭,楊過所習獨孤一脈功夫,本就是以霸道見長,加之在海濤之中練就的內力,更是如虎添翼,自己與之硬拼卻是拍馬也及不上地。周志重所習的道家武學,長處卻在於以柔克剛,借力打力,二者走地是完全不同的路子。

周志重心道以自己今時今日地武學根底,若是走不合的道路,不脫前人地巢臼,只會多走彎路,實難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以每日濤中練功不再硬打硬拼,而是興之所致,隨手施爲,不管什麼三花聚頂掌、純陽拳、昊天掌,還是什麼全真劍法、先天功,心意所至,處處成招。

秋分冬至,冬去春來,似水年華悄悄流逝,又是一年。楊過手中的木劍於平地刺擊之時竟帶有隱隱潮涌之聲,威力無匹,神鵰已不敢直面相對。周志重走的卻是另一個路子,這年餘來他在怒濤中別走蹊徑,獨成一家。

轟然潮響,巨*翻滾,四面潮水齊集,但見周志重在潮水中掌勢逶迤,招發連環,一招一式間緩而不亂,在那四面八方巨力的衝擊下竟是毫不受影響,方位、勁道十足,直打了盞茶時分,方纔收勢。此刻若是有武學修養高深之人在旁觀測,便會看出,周志重每招發出均在浪頭將起未起處,兵書有云:“半渡而擊”,潮水中雖四面八方巨力奔襲,然彼此間終有些許前後之別,周志重正是看到了這常人難以察覺的細微之處,每擊必中浪間縫隙,正是舊力漸消、新力欲生之處,將四面攻勢化於無形。

隨著功力地增長,周志重也變得愈發深邃出塵,而楊過卻是變得更爲神采飛揚。二人交手論武也明顯的不同,楊過出劍飛砂走石,威勢無匹,周志重的劍法卻是舒緩自如,若行雲流水。這半年來楊過已經無法再震斷周志重手中木劍,二人雙劍相交,楊過排山倒海的內力傾注到劍上,卻均如石沉大海,被周志重不留痕跡的化去。二人一奔放、一內斂,正如雙珠並耀於世,各自發出不同地光彩。

“噗”地一聲,木劍從中斷絕,二人齊齊分開,這次卻是換了楊過揚起手中的劍把道:“大哥真是厲害,如今倒是我自愧不如了。”周志重微笑搖頭道:“愚兄只是僥倖而已。”他心知楊過地內力未必在己之下,然其原先的武功棱角太強,急切間難以完全融入這獨孤重劍的劍意中去。要知天下間武學種類千千萬萬,要想獨出機抒自創一派談何容易,楊過欲將自己所學紛繁複雜的各派武功融入這古樸的劍意中去,本就是一件難事,加之他性子靈動急躁,難以完全發揮自狂濤中練出來的內力,與周志重相搏時反倒被周志重借力打力,這斷劍地力道,十成中倒有九成是楊過自己的。

楊過笑道:“管他呢,武功不好可以明日再練,飯一頓不吃可不行,大哥,咱們先回去罷,家裡可是還有四口人在等著呢。”周志重苦笑,自半年前周志重自狂濤中有所領悟,從而突破瓶頸,令自己的武功進了一大步,二人再度比劍楊過便再也無法震斷自己的木劍,反而身處下風。周志重心中卻還是有那麼一些“神鵰大俠”情結的,是以總不斷督促楊過練功,管他倒管得比原先楊過的“導師”神鵰更緊一些。豈知那楊過原本便是個憊懶的傢伙,原書中他失去了愛侶,在這十六年中不斷練功,以疲憊代替刻骨相思,加之性情因斷臂而變得剛毅,方纔武功大成,如今的楊過卻是遠不及那般勤奮,成就自遠不到那個地步。

月餘前小龍女和程英雙雙有孕,周楊二人自是大喜。楊過更是成日與小龍女待在房中,練功的時間比之前少了一多半,周志重責問時尚以“照顧妻兒”爲藉口推過,反倒被程英借題發揮訓斥他不懂得照顧老婆,乖乖的也減少了練功地時間。

看著前面神采飛揚地楊過,周志重忽地心有所悟:武功練到絕頂境界甚或天下第一怎樣,這楊過比不上原時空中的神鵰大俠又怎樣,比起來至少如今地他要幸福的多,雖然少了“黯然**掌”這一武學奇葩。想到此處,周志重豁然開朗,步履中多了一絲輕鬆自在,甚或有一些急切,因爲他也想回去摸摸妻子的肚子,聽聽自己未來兒子的聲音。

ps:抱歉,之前由於寫作工具筆記本被人借走,導致本星期更新不正常,本章區區四千字就寫了半個星期之久。現在筆記本已經拿回來了,自明天開始正常更新。

第3章 大典第9章 ——第十一章第14章 武當第6章 激鬥第6章 重劍第3章 臨終第14章 武當第15章 狂濤第9章 踏波第8章 華山第20章 南帝第7章 南陽大火第12章 令牌第7章 變故第6章 摩尼第3章 太極第23章 情傷第13章 道玄第25章 陽錯第14章 武當第5章 平靜第六卷第二章第14章 俠侶第11章 爭風第1章 並派第20章 解毒第9章 ——第十一章第9章 遺刻第11章 夜行第1章 頭陀第2章 空明第9章 險境第22章 夜鬥第3章 臨終第8章 黃雀第1章 蠻女第28章 山道第27章 九陽第18章 斷須第10章 西毒第24章 衝突第18章 斷須第4章 敵襲第20章 惡鬥第4章 襄陽第6章 溫馨第3章 杜範第3章 同行第9章 踏波第5章 約期第3章 太極第10章 天罡北斗第8章 英雄大會第2章 希望第19章 試毒第24章 衝突第9章 險境第1章 風陵第7章 王旗第18章 斷須第26章 佳徒第5章 大義第1章 奪嬰第24章 衝突第19章 晉級第1章 入世第9章 踏波第4章 敵襲第16章 幽谷第8章 敗敵第21章 真相第5章 大義第1章 風陵第4章 夜探第2章 程英第29章 論劍第20章 南帝第13章 奸相第15章 驚變第7章 王旗第15章 狂濤第7章 變故第11章 襄陽鏖兵第21章 虞詐第12章 救人第11章 約鬥第六卷第二章第25章 君寶第14章 脫困第19章 無雙第6章 重劍第19章 混亂第13章 奸相第2章 回山第3章 同行第3章 鐵匠第2章 回山第16章 得援第7章 清白
第3章 大典第9章 ——第十一章第14章 武當第6章 激鬥第6章 重劍第3章 臨終第14章 武當第15章 狂濤第9章 踏波第8章 華山第20章 南帝第7章 南陽大火第12章 令牌第7章 變故第6章 摩尼第3章 太極第23章 情傷第13章 道玄第25章 陽錯第14章 武當第5章 平靜第六卷第二章第14章 俠侶第11章 爭風第1章 並派第20章 解毒第9章 ——第十一章第9章 遺刻第11章 夜行第1章 頭陀第2章 空明第9章 險境第22章 夜鬥第3章 臨終第8章 黃雀第1章 蠻女第28章 山道第27章 九陽第18章 斷須第10章 西毒第24章 衝突第18章 斷須第4章 敵襲第20章 惡鬥第4章 襄陽第6章 溫馨第3章 杜範第3章 同行第9章 踏波第5章 約期第3章 太極第10章 天罡北斗第8章 英雄大會第2章 希望第19章 試毒第24章 衝突第9章 險境第1章 風陵第7章 王旗第18章 斷須第26章 佳徒第5章 大義第1章 奪嬰第24章 衝突第19章 晉級第1章 入世第9章 踏波第4章 敵襲第16章 幽谷第8章 敗敵第21章 真相第5章 大義第1章 風陵第4章 夜探第2章 程英第29章 論劍第20章 南帝第13章 奸相第15章 驚變第7章 王旗第15章 狂濤第7章 變故第11章 襄陽鏖兵第21章 虞詐第12章 救人第11章 約鬥第六卷第二章第25章 君寶第14章 脫困第19章 無雙第6章 重劍第19章 混亂第13章 奸相第2章 回山第3章 同行第3章 鐵匠第2章 回山第16章 得援第7章 清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山市| 湖口县| 东方市| 诏安县| 开远市| 呈贡县| 华坪县| 德阳市| 濮阳县| 包头市| 伊宁市| 广平县| 吴旗县| 乌拉特前旗| 班玛县| 漳州市| 南城县| 井陉县| 大埔县| 西城区| 常熟市| 中卫市| 河曲县| 长泰县| 凤阳县| 茌平县| 河东区| 兴安盟| 昌平区| 西畴县| 深圳市| 资源县| 桑植县| 文登市| 高台县| 苏尼特左旗| 新蔡县| 明水县| 静宁县| 息烽县| 长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