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章 道玄

大宋理宗淳祐四年十月,摩尼教於浙東起事,因‘奸’細泄密,聲勢未顯即被朝廷調兵鎮壓,教首大半落網;十二月杜範拜相,朝野爲之一清,國力稍稍恢復;淳祐五年四月杜範病逝,謝方叔與史嵩之爲相位爭鬥不休,朝政重陷‘混’‘亂’;八月摩尼教死灰復燃,臨安‘騷’‘亂’,皇帝險些作了人家的俘虜,重現靖康一幕,城內民居毀壞大半,無論世家、平民,動‘亂’下皆化塵土,將一座繁‘花’似錦的臨安城變作了人間地獄;九月,史嵩之病重,相位空懸;十月,理宗下旨重修禁宮,所‘花’經費出自國庫,而臨安城池修繕、民居重建皆派發新稅。

聖旨頒下,江南大地一片怨聲載道,百姓的口糧又被奪走三分。

京湖制置使孟珙、襄陽安撫使呂文德、四川制置使餘玠等人聯名上奏爲民請命,皇帝下旨嚴責,盡皆罰俸半年,官階降一級留任,忠臣良將離心、百姓離德,南宋的半壁江山風雨飄搖,覆滅在即。

瑟瑟秋風劃過,遍地塵土大起,路上行人皆掩口鼻而行。

“駕!閃開了閃開了,莫撞著!”車聲轆轆,一輛馬車飛奔而過,幾個行人身上登時濺了一身灰土,‘性’子急的已是破口大罵起來,這裡是一條官道,道路甚寬,足以四五輛馬車並行,饒是如此,南北往來車輛實在太多,仍是擁擠不堪。

那行人罵得片刻已是停歇下來,大宋軍馬物資缺乏。

尋常人難有馬匹,而那些富可敵國的商人卻是毫不在乎那高昂地價格,因此這馬車也成了富人的專有。

此處地當泉州北端,正是宋人運送物資的幹道,南宋商業發達,絲綢、茶葉、瓷器等均遠銷海外,泉州便是大宋第一齣???。

江南物資源源不斷運來,在港口裝箱運往海外。

剛剛路過的馬車。

有心人自輪後揚起的塵土一看便知,車上承載甚重,定是商人運押貨物。

這年頭官商瓜葛不斷,尋常人哪裡敢招惹,那行人適才只是一時情急,現下回過味來卻是不敢再言,好在那車主顯是行程甚急。

卻是一路前行,並未停下斥責。

須臾間,十餘輛大車過去,衆行人皆是吃了一肚子的灰,心下甚是氣惱,不多時,身後馬嘶連連,數十匹駿馬疾馳而過。

更是揚起大片灰土,有人終是忍不住‘欲’開口大罵,然見到那些人身上明晃晃的刀劍,卻是心中一悸,不再敢多語。

‘亂’世年代,地方豪傑之士大興。

來人個個鮮衣怒馬,顯是江湖亡命之徒,比之適才更是不好惹,這啞巴虧也只有認了。

只是這羣人在大道上縱馬奔馳,絲毫不顧道上人雜車多,一時間,行人驚叫連連,紛紛往道路兩邊躲閃,那些馬上騎士卻是哈哈大笑,雙‘腿’力夾馬腹。

速度絲毫不減。

但聞一聲驚呼。

一名懷抱嬰兒地‘婦’人足下一絆,滾倒在地。

懷中嬰兒哇哇痛哭,‘婦’人卻是面‘色’煞白,眼看大難臨頭,那馬蹄已是衝著她頭顱踩將下去。

駿馬嘶鳴,鮮血飛濺的情形卻未出現,衆人驚魂初定,卻見那前踩地馬蹄正爲一人大袖捲住,這馬匹前奔之力非同小可,然被此人一隻毫不受力的衣袖所阻,忽然自極動化爲極靜,端得匪夷所思,馬上騎士促不及防,坐立不穩,甩鐙向前飛出,“撲通”一聲,四肢著地,卻是跌了個狗吃屎,極爲不雅,身後數名騎士哈哈大笑,那騎士大怒,躍將起來,喝道:“什麼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但見對方卻是一位青衫書生,那書生不慌不忙地地伸手虛託,一股大力將地上‘婦’人扶起,微笑道:“這位大嫂卻要小心了。

”此時旁側一男子也是趕來相扶,只駭得面白‘脣’紫,連聲道謝,這夫‘婦’乃是閩北百姓,今上賦稅加重,日子過不下去,便攜家帶口南遷,‘欲’要出海去南洋謀個差事,卻想不到險些在此送了‘性’命。

那騎士見書生絲毫不理自己,更是大怒,伸手拿向書生肩頭,喝道:“找死!啊喲!撲通!”須臾之間,一人撲地跌倒,四肢掙扎,一口氣卻是運不上來,手足痠軟,竟是爬不起來,衆人看去,那人體格健壯,正是那先前跌‘交’騎士,四周圍觀之人鬨堂大笑。

原來那騎士伸手觸及書生肩頭,勁力發出,卻似按在了油上,滑不留手,立時滑開。

他適才心下惱火,已是用上了全身之力,此時卻是發力愈多,跌得愈重。

身後躍下兩個騎士,伸手將那人扶起,環顧四周,喝道:“蒲家在此辦事,閒雜人等閃開!”衆人心中一凜,笑聲立止,更有人已經開始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如今的泉州,權勢最大的不是知州,也不是市舶司,而是被朝廷封爲“承節郎”的蒲開宗。

早在南宋就寓居廣州的阿拉伯人蒲開宗,原爲占城富商。

於南宋嘉泰四年以前從廣州舉家遷徙泉州。

蒲開宗因貿易有功,被授予“承節郎”官銜,並於嘉泰四年任安溪縣主簿。

此時的蒲氏,已在泉州紮根四十年,手中掌握大量海舶,“以善賈往來海上,致產鉅萬,家僮數千”,泉州地經濟命脈大半在他手上,遂成閩南一霸。

江南綠林各劃勢力範圍,至今無人敢踏進閩南地界一步。

這數十人自然是蒲府武士,外出辦事剛返,卻不料在這道上遇上了硬手。

兩番出手受辱,衆人自然知曉那書生必是高手,只是在這泉州地面尚無人如此藐視蒲氏,是以衆武士紛紛拔刀,便要一擁而上。

那書生卻是皺了皺眉,似不‘欲’多糾纏,忽揚聲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語聲鏗鏘,於清朗之中帶著一絲驚悸,衆騎士心頭便如自高空墜落一番。

忽的懸空,一時間天旋地轉,耳鳴目眩,醒來時已是坐倒在地,渾身痠軟,猶如大病一場,心下大駭。

周側遠觀百姓卻大多無恙。

心中頗爲好奇,不知那書生使了什麼法術。

單念一句咒語,便將數十人一齊撂倒,然看他衣袂飄飄,神采飛揚,直‘欲’隨風而去,心中皆是崇敬莫名,紛紛拜倒在地。

高呼“仙人”,心念虔誠地人甚至磕起頭來。

那書生哭笑不得,正‘欲’相勸,身側一青衫‘女’子卻伸手扯了扯衣袖道:“快走,若不然等人多了可就走不了了。

”眼看道上之人愈聚愈多,那男子苦笑一聲,伸手拉住‘女’子纖手,縱身而去。

二人施展絕頂輕功。

一掠數丈,衆人皆匍匐於地,見他二人瞬息遠去,竟似飛昇一般,心下更是大震:“神仙眷侶,今日卻是錯過仙緣了!”

而此時被衆人頂禮膜拜的男子卻是毫無神仙氣概。

正被身旁‘女’子數落:“打抱不平是好,一擊便行遠遁便是,現在好了,如今被那些百姓當成活菩薩,我們還怎麼進入泉州城?”那男子只是陪笑不迭。

看到此處,衆位看官想必也知這二人便是周志重夫‘婦’了。

他二人一路南行,數月來遊遍了南方各地,廣東的珍奇異食、雲南大理的風光、湘‘女’的多情好客,都令二人流連忘返。

二人自知朝廷君昏臣‘奸’,沉痾難起。

實難在政治上有所作爲。

唯有在‘蒙’古軍來攻襄陽之際出得自己的一份力罷了,行事但求無愧於心。

豈能盡如人意。

二人拋開世間種種煩惱,眷戀於天地之間,皆感心‘胸’開闊,修爲亦是突飛猛進。

周志重想到後世看原著時楊過十六年後長嘯震敵,實在是威風凜凜,心中甚是欽羨,便也默運玄功,意‘欲’練成這絕技,每到荒山野嶺便要嘶吼一番。

奈何他武功卻不擅如此剛猛,而是於連綿中見威力,是以苦練多時,徒落得臉紅脖子粗,驚起一羣飛鳥,讓程英恥笑一番。

周志重大窘之餘,卻也暗自發狠,定要在這項神功上闖出個名堂。

想那後世地金‘毛’獅王謝遜,他也沒在海濤之中練功,卻也能運用那“獅吼功”斃敵,自己怎麼說都應該比他強罷。

只是他卻不知,那謝遜雖武功不若周志重,但他擅長武功正是剛猛一路,講究以硬搏硬,況且到了倚天時代,武學退步,武林中高手寥寥無幾,實難與這神鵰世界相比。

周志重苦練多時,神功終是不成,但他爲人便勝在堅持,當年因經脈阻礙無法修煉上乘武功時,也是他地毅力苦修,終能闖過玄關,經這數月的不斷練習,竟給他獨闢蹊徑,另創了一‘門’神功。

周志重自入藏經閣那日起,第一眼瞧地便是那老子的《道德經》。

他今日的一身神功,也正是自那王重陽手書地經書中得來,如今他身在外地,身邊仍常備一本道德經,旦夕誦讀,雖寥寥五千言,卻道盡了世間百態,愈讀愈是明心靜‘性’。

周志重一日在誦讀經書時不經意間用上了多日來練習的音功,竟於抑揚頓挫中令程英險些心境失守,遂頓開茅塞,心有所悟。

這‘門’神功於唸誦之中奪人心神,用的盡是道家正氣,雖與那九‘陰’真經中的“移魂大法”相似,卻勝過它那詭異‘陰’森之氣。

因此功出自道德經,正所謂“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衆妙之‘門’”,周志重便名之曰“道玄功”。

二人多日遊玩,興致已足,本‘欲’北返,周志重卻忽得想起在後世曾聽說南宋時泉州港爲第一大港,鉅艦宏偉,遠勝想象,不由心爲之往,便與程英一同趕往閩南。

在途中卻遇到這些蒲氏家將欺壓百姓,自是出手懲戒了一番。

周志重一時興起,便施展出了自己剛創地“道玄功”,他此時威力尚淺,然對付幾個三流武士卻仍似用火炮打蚊子,‘浪’費的很。

二人在城郊歇息片刻,各取出一個面具帶上。

二人搖身一變,成了一對面目醜陋的鄉下夫‘婦’,相互扶持著進了城。

進得城來,但見城中商業繁華,人羣密集,熙來攘往,其中不乏碧眼金髮之人,正是萬商來朝,宋朝的海外貿易已達極至。

只是在這人羣中,卻多了許多攜刀帶劍之輩。

周志重心中暗奇,要知道,江湖人以武犯禁,在朝廷力量強大的地方,是決不容許大批地武林人士存在地,宋都臨安便沒什麼綠林人士。

而泉州作爲南宋第一大港,更有駐軍守衛。

怎容許如此多地武林豪客攜帶兵刃進入?周志重心中好奇,便舍了要前去看海舶地心思。

輕輕拉了拉程英,二人跟去。

隨著人羣拐得一個大彎,到了城南塗‘門’街,一座高‘門’大戶赫然眼前,原來是那“承節郎”蒲府。

衆人自‘門’樓而入,那守‘門’小廝見到周志重夫‘婦’,喝道:“鄉下人來湊什麼熱鬧?去去!”伸手趕人。

周程二人面面相覷。

心下好笑,二人背身走得數步,忽得身子閃動,那小廝但覺肩膀上被人一拍,身側風聲颯然,心中一驚,回頭去望時,後頸又被人拍了一巴掌。

卻是甚麼也沒看見,心中有些打鼓,倒是不敢這麼盛氣凌人了。

這當口周程二人早已溜進府中,但見四周來人皆是攜刀帶劍地武林豪客,四下地方寬大,雕樑畫棟。

甚是好看,那院中早擺下數十桌酒席,周志重二人便挑了一處偏僻桌子坐了。

同桌數人見二人相貌醜陋,但卻不敢小覷,大凡江湖異人,莫不是奇裝異服,‘性’子乖僻,是以都以爲二人乃是那蒲氏所請供奉。

須臾間,有人揚聲道:“各位好漢來泉州赴宴,蒲家備感榮幸。

今日蒲某與諸位一醉方休。

”周志重循聲望去。

卻是個華服男子,觀之年約三十。

那人舉杯一飲而盡,羣豪都是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綠林好漢,見他如此爽氣,都是歡喜,當下紛紛道:“蒲少爺的事,便是我們地事,今日一碗酒下肚,天大的事我等扛了便是。

卻聽旁邊有人言道:“那便是蒲家二少爺蒲壽庚,此人仗義疏財,真是一條漢子。

”周志重心中一動,似乎有些印象,急切間卻又想之不出。

數碗酒下肚,一些粗人已是大聲嘶吼起來,“蒲少爺,什麼人吃了熊心豹子膽,敢招惹你老人家,且說給兄弟聽,兄弟我去你擰了他腦袋給您當夜壺。

那蒲壽庚拍了拍手,旁側有家丁將一側院牆上所覆長幅拉下,衆人遠遠望去,牆上深深印著個掌印,掌力之深,令人歎爲觀止,旁側還有一隻大鳥圖形,似由利器劃成,道道劃痕深入牆裡。

這泉州地處海邊,爲抵禦颱風,院牆自是修得加倍牢靠,然此人隨手一劃,險些穿透牆壁,功力顯已到了驚世駭俗境界。

此畫一出,衆人驚懼,當前喚得最兇地那人懦懦道:“蒲,蒲少爺怎地與此人架上了樑子?”??蒲壽庚鼻中哼了一聲,身側家人已道:“那人極是霸道,少爺只不過說了一句‘大宋氣數已盡,降‘蒙’方可保全’,便……,便留下了這印記,道三日後來取少爺的……一條‘腿’,以示訓誡。

”周志重心下雪亮,想必這蒲壽庚定是吃了一頓苦頭,心中害怕,便出錢邀請四處豪傑前來助陣。

但聽“砰”的一聲,一人已是將手中海碗砸在地上,立起身來,道:“蒲少爺請了,我翻天鴿子秦良雖是個‘雞’鳴狗盜之徒,卻也懂得‘春’秋大義,今日卻是來錯了,這幾碗酒在下悔之不及。

”忽得伸手,寒光閃動間,左手尾指齊齊切下,秦良道:“這尾指便爲我貪杯之罰,也謝過蒲少爺的宴請。

”言畢昂然而出。

周志重心底暗喝了一聲彩:“好漢子!”

但聽得桌椅響動,又有十數人立起,雖未象秦良那般斷指立誓,卻也嚴辭拒絕後離開。

過不多時尚有數人因懼怕那人而託詞離開,蒲壽庚面‘色’鐵青,極爲不愉,然見到席中尚有大半人就坐,卻是心中一定,道:“道不同不相爲謀,諸位莫理,大家再痛飲一杯如何?”

一時間氣氛再起,留下衆人諛辭如‘潮’,顯盡醜惡嘴臉。

周志重這纔想起,那蒲壽庚分明便是宋末舉舶降元、閉城不納宋帝的有名漢‘奸’,只是此時據宋亡尚有三十餘年,這蒲壽庚未免反得早了點,莫非是蝴蝶效應?心中尚自思索,已聽衆人道:“那人不來便罷,若是來了,定當將其擒住,將那大鳥烤來吃,想必定有一番風味罷?”言畢哈哈大笑。

周志重心中一動,忽聞院外傳來一聲雕鳴,其聲蒼涼,雖距離尚遠,卻已是洶涌澎湃,直扣心絃,衆人爲之變‘色’,周志重大喜。

ps:抱歉,幾天沒有更新,我的筆記本被領導借用,現手頭沒有工具,今天是加班才碼了一章,這幾日更新不正常,

第7章 變故第8章 英雄大會第16章 赴約第2章 未完第18章 斷須第7章 被擒第4章 爭鬥第6章 平靜第2章 希望第18章 故人第12章 夜亂第11章 襄陽鏖兵第1章 並派第19章 無雙第14章 武當第9章 險境第3章 大典第19章 晉級第11章 襄陽鏖兵第8章 敗敵第18章 北上第29章 論劍第2章 回山第3章 太極第27章 九陽第2章 程英第23章 恩怨第4章 纏鬥第24章 陰差第10章 化解第16章 得援第9章 遺刻第8章 整裝第14章 脫困第9章 受傷第7章 被擒第11章 勒馬第13章 脫困第3章 行功第8章 夜行第13章 脫困第2章 上山第2章 空明第12章 救人第1章 奪嬰第3章 鐵匠第20章 和林第7章 清白第8章 英雄大會第8章 敗敵第6章 先天第2章 未完第14章 酒席第2章 未完第10章 鴻宴第10章 再會第18章 神鵰第10章 西毒第9章 踏波第7章 被擒第7章 席上第22章 逼毒第13章 道玄第8章 足道第19章 晉級第4章 襄陽第9章 踏波第30章 巔峰第4章 紫霄第24章 衝突第11章 爭風第13章 攻城第6章 摩尼第3章 鐵匠第20章 惡鬥第15章 驚變第4章 纏鬥第7章 南陽大火第18章 斷須第17章 闖宮第6章 先天第14章 脫困第9章 白食第15章 驚變第2章 上山第2章 希望第10章 天罡北斗第20章 解毒第7章 南陽大火第20章 南帝第12章 救人第3章 大典第6章 激鬥第8章 華山第12章 上善若水第3章 太極第9章 此情追憶
第7章 變故第8章 英雄大會第16章 赴約第2章 未完第18章 斷須第7章 被擒第4章 爭鬥第6章 平靜第2章 希望第18章 故人第12章 夜亂第11章 襄陽鏖兵第1章 並派第19章 無雙第14章 武當第9章 險境第3章 大典第19章 晉級第11章 襄陽鏖兵第8章 敗敵第18章 北上第29章 論劍第2章 回山第3章 太極第27章 九陽第2章 程英第23章 恩怨第4章 纏鬥第24章 陰差第10章 化解第16章 得援第9章 遺刻第8章 整裝第14章 脫困第9章 受傷第7章 被擒第11章 勒馬第13章 脫困第3章 行功第8章 夜行第13章 脫困第2章 上山第2章 空明第12章 救人第1章 奪嬰第3章 鐵匠第20章 和林第7章 清白第8章 英雄大會第8章 敗敵第6章 先天第2章 未完第14章 酒席第2章 未完第10章 鴻宴第10章 再會第18章 神鵰第10章 西毒第9章 踏波第7章 被擒第7章 席上第22章 逼毒第13章 道玄第8章 足道第19章 晉級第4章 襄陽第9章 踏波第30章 巔峰第4章 紫霄第24章 衝突第11章 爭風第13章 攻城第6章 摩尼第3章 鐵匠第20章 惡鬥第15章 驚變第4章 纏鬥第7章 南陽大火第18章 斷須第17章 闖宮第6章 先天第14章 脫困第9章 白食第15章 驚變第2章 上山第2章 希望第10章 天罡北斗第20章 解毒第7章 南陽大火第20章 南帝第12章 救人第3章 大典第6章 激鬥第8章 華山第12章 上善若水第3章 太極第9章 此情追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市| 民和| 石阡县| 平罗县| 穆棱市| 连平县| 桃园市| 静安区| 阿拉善盟| 义乌市| 仙游县| 涟源市| 大姚县| 马尔康县| 澎湖县| 顺平县| 龙井市| 福安市| 濮阳县| 肇庆市| 芜湖县| 靖西县| 嘉禾县| 南宫市| 淮阳县| 深州市| 慈利县| 古蔺县| 毕节市| 潼南县| 大同市| 石狮市| 武隆县| 台山市| 万载县| 福安市| 景德镇市| 五峰| 裕民县| 东源县| 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