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章 上山

“什麼?我不能練武?”周重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好不容易上得山來,見到了眼前仙風道骨的丘處機(這也是他的機緣,適逢丘處機出關,一時心血來潮決定見客),丘處機卻說他不能練武,這千年希望一朝喪,心情自然十分低落。“道長,這是爲何?”

“大凡練功之人,無不從小練起,人最適合練功的年齡爲五至十五歲,貧道剛纔爲施主摸骨,發覺施主已超過了十九歲,經脈已成,上乘武功只怕終生無緣了。”這句話若一柄巨錘,重重擊打在周重心間,將他多日的憧憬擊散無餘。周重只覺手足冰冷,天地似若失去了所有生機和意義。上天讓自己來到這個時代,卻讓自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那自己今後將如何自處?

丘處機見到這少年絕望的目光,心中竟不由爲之一酸。他閉關數月,本未到功成出關時,但今日突心血來潮,決定出關,見到周重時竟出奇地覺得與他投緣,或許是冥冥中自有天意罷。“小施主也不必憂傷,人生在世也未必就要武功高強,一切隨緣罷。我重陽宮除了武功外,道學也是玄門正宗,施主既無處可去,莫如就在山上做個記名弟子,隨我參研道學如何?”一語既出,滿座皆驚,丘處機十年前就已經不再授徒,今日破例,雖然是個記名弟子,但卻也大異尋常。張重再愚魯也知道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當即跪下重重叩了八個響頭:“弟子叩見師父!”丘處機笑著將其扶起,道:“我全真弟子以‘處志清靜’排名,你既入我門牆,當爲‘志’字輩,就叫周志重罷。”

這樣,周志重的小道士生涯就算開始了(丘老道說他塵緣未了,是俗家弟子,重陽宮俗家弟子沒幾個,周志重的日子跟道士倒也沒什麼區別)。每日也隨師侄們(跟他同輩的大多開課授徒了)一起做早課、打坐,間或打掃一下道觀(當然,他輩份高,倒也沒做多少體力活)。丘處機憐他學武至誠,將全真內功入門口訣傳了給他。周志重古文底子一向較弱,內功口訣在他看來艱澀難懂,領悟起來實是頭痛無比。當下決定先跟丘處機學文。丘處機對這個弟子實是偏愛,見他願棄武學文,自是欣然而教。周志重也不知爲何師父對自己青眼有加,實際是現代人豁達、眼界開闊、衆生平等的思想,使他的氣質異於常人,使人有親近之感。他自己又是溫厚的性格,幾日下來,山上“清”字輩弟子都喜歡上了這個平易近人的小師叔。丘處機文武全才,跟隨他習文日久,周志重獲益良多。

全真擇徒甚嚴,周志重雖蒙青睞,丘處機仍是派人下山考察身世來歷,直到他曾被抓去做苦力的消息證實,才獲許進入藏經閣查閱道藏。藏經閣在後院依山而建,背靠深澗,地勢險要。周志重拾級上樓,但見書架處處,書籍汗牛充棟。隨手而翻,均爲道書。整個屋子走了一圈,居多爲道藏,也有一些儒、佛書籍。原來王重陽融道、佛、儒思想於一爐,聲稱“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主張三教平等、三教合一,並以《道德經》《般若心經》《孝經》爲全真道徒必修經典。故此,全真爲三教集大成者,這周志重倒是開了眼界。而除去道藏之外,武功秘笈倒沒有多少,大多爲七子一些練武註釋。這讓他找王重陽絕世神功秘笈的想法倒落了空,倒也明白自己爲何如此方便進入藏經閣的原因。意興闌珊之下,隨手拿了一本書看時,卻是《道德經》。道德經五千言爲老子之作,博大精深,打開看時第一句倒也熟悉:“道可道,非恆道”。再往下看去,漸漸艱澀難懂,好在他發覺字裡行間有著細小的字句註釋,顯然是有人讀經時所作,這才勉強看下去。待到他深入看下去,卻逐漸爲其中的睿智所折服,不住地拍案讚賞,老子名垂數千年,果非幸致。而註釋卻也簡白易懂,描繪深刻,頗有意境。周志重原文、譯文交相查看,不斷爲字裡行間的深刻道理所折服。興致所至,乾脆找了筆墨,邊讀邊臨摹,讀書練字兩不誤。丘處機數次蒞臨,見其用功,倒也欣慰,只是要他不可忘了例行打坐,勤練內功自可去病強身。周志重雖興致不高,倒也堅持了下去。數月一過,內功練到了“修真活計有何憑?心死羣情今不生”這兩句時,感覺體內內力運轉滯礙,原先一個時辰可以運行完一個周天,現兩個時辰都很難圓滿。周志重自知是受經脈的限制,自己內功難成,但每日運行兩個周天已成了習慣,每次運功完畢後神清氣爽,讀書也分外精進,故此仍是堅持不懈地練下去。

時日一久,周志重的文才、書法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丘處機幾次相試後也贊他爲後輩弟子中文才第一人,道學境界也不低於出家弟子。周志重平日大多仍誦讀道德五千言,間或看看各家註釋讀本。一日看過重陽祖師手著《重陽立教十五論》時,才發現《道德經》中註釋竟爲祖師親書,出於對王重陽一貫的崇拜,他更是對《道德經》手不釋卷,一遍遍誦讀。到後來,整本經書原文與祖師手注讀得爛熟,牢記在心間,連打坐時也在腦海中一字一句顯現。??(http://www.7zbook.com)7X24小時不間段更新最新小說

第11章 約鬥第4章 襄陽第24章 衝突第16章 闖府第6章 重劍第4章 敵襲第11章 約鬥第4章 爭鬥第9章 險境第17章 闖宮第1章 頭陀第11章 爭風第7章 席上第六卷第二章第11章 襄陽鏖兵第11章 意外第10章 西毒第8章 英雄大會第4章 敵襲第14章 武當第18章 神鵰第8章 夜行第22章 逼毒第14章 焚滅第11章 爭風第4章 襄陽第6章 重劍第1章 入世第5章 劍舞第4章 大婚第21章 真相第15章 天師第2章 程英第2章 程英第5章 驚豔第24章 陰差第11章 約鬥第7章 王旗第5章 突變第13章 攻城第12章 上善若水第12章 夜亂第17章 綠萼第19章 試毒第25章 君寶第9章 踏波第22章 夜鬥第19章 混亂第5章 約期第4章 纏鬥第6章 重劍第4章 夜探第10章 化解第21章 真相第1章 風陵第14章 俠侶第5章 平靜第23章 恩怨第18章 轉輪第六卷第二章第17章 綠萼第12章 上善若水第3章 太極第21章 乾陽第18章 斷須第4章 襄陽第27章 九陽第3章 太極第11章 約鬥第24章 陰差第16章 幽谷第7章 閉關第15章 狂濤第1章 並派第14章 酒席第2章 希望第11章 夜行第六卷第二章第3章 杜範第18章 轉輪第1章 蠻女第18章 故人第5章 平靜第21章 乾陽第1章 風陵第17章 闖宮第1章 深仇第6章 激鬥第10章 天罡北斗第1章 蠻女第7章 清白第25章 陽錯第13章 攻城第22章 逼毒第15章 驚變第17章 庭芝第29章 論劍第19章 無雙第2章 程英第3章 大典
第11章 約鬥第4章 襄陽第24章 衝突第16章 闖府第6章 重劍第4章 敵襲第11章 約鬥第4章 爭鬥第9章 險境第17章 闖宮第1章 頭陀第11章 爭風第7章 席上第六卷第二章第11章 襄陽鏖兵第11章 意外第10章 西毒第8章 英雄大會第4章 敵襲第14章 武當第18章 神鵰第8章 夜行第22章 逼毒第14章 焚滅第11章 爭風第4章 襄陽第6章 重劍第1章 入世第5章 劍舞第4章 大婚第21章 真相第15章 天師第2章 程英第2章 程英第5章 驚豔第24章 陰差第11章 約鬥第7章 王旗第5章 突變第13章 攻城第12章 上善若水第12章 夜亂第17章 綠萼第19章 試毒第25章 君寶第9章 踏波第22章 夜鬥第19章 混亂第5章 約期第4章 纏鬥第6章 重劍第4章 夜探第10章 化解第21章 真相第1章 風陵第14章 俠侶第5章 平靜第23章 恩怨第18章 轉輪第六卷第二章第17章 綠萼第12章 上善若水第3章 太極第21章 乾陽第18章 斷須第4章 襄陽第27章 九陽第3章 太極第11章 約鬥第24章 陰差第16章 幽谷第7章 閉關第15章 狂濤第1章 並派第14章 酒席第2章 希望第11章 夜行第六卷第二章第3章 杜範第18章 轉輪第1章 蠻女第18章 故人第5章 平靜第21章 乾陽第1章 風陵第17章 闖宮第1章 深仇第6章 激鬥第10章 天罡北斗第1章 蠻女第7章 清白第25章 陽錯第13章 攻城第22章 逼毒第15章 驚變第17章 庭芝第29章 論劍第19章 無雙第2章 程英第3章 大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庆安县| 勐海县| 牙克石市| 汾西县| 南汇区| 宣化县| 万州区| 庐江县| 迁西县| 蓝山县| 长沙市| 阿拉善右旗| 游戏| 成都市| 西和县| 铁岭县| 华宁县| 桦南县| 天峨县| 沛县| 余江县| 弥勒县| 桐梓县| 班戈县| 龙陵县| 昭觉县| 道真| 牙克石市| 凌海市| 贞丰县| 南溪县| 剑阁县| 巢湖市| 哈密市| 德昌县| 海盐县| 嘉定区| 温宿县| 南阳市| 文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