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

在多爾袞的威逼下,尚可喜的漢軍旗冒著巨大傷亡,組織兵力從城牆缺口不斷涌入,意圖快速攻入。

在他們的經驗中,一旦撕開防線,殺入城內,那麼勝利唾手可及,等待的就是屠殺。

第二個,第三個波次的漢軍旗高喊著不斷涌入缺口,然後被定南軍火力打得傷亡過半。

華夏一式的射擊距離有限,不比拋石機、火箭、大炮等遠距離攻擊手段,必須等敵人放近了再打。

拋石機、大炮看上去聲勢威猛,可殺敵有限,更多的還是震懾。

而華夏一式的殺傷力強過遠距離武器太多。

如此密集的衝鋒方式,對手持華夏一式的將士們來說,只是排隊槍斃而已。

趁著定南軍炮火、槍械更換安裝彈藥,第四波次的五千漢軍旗蜂擁而入。

同時,尚可喜漢軍旗的二十餘們火炮也開始發威。

韃虜沒文化,別說測算角度什麼,估計連算數都不會,更不用說操弄大炮。所以,火炮都是掌握在三順王的漢軍旗手中。

不過,長弓和重弓都是他們的強項。

皇太極的心腹濟爾哈朗,指揮著三五千人的射手,分成四五個方陣,在後方配合漢軍旗進攻。

而一臉殺氣騰騰的多爾袞,披著明晃晃的重甲,騎在馬上親自組織代善的正紅旗和豪格的正藍旗,列成縱隊圓陣。

他的正白旗和多鐸的鑲白旗,已經在和秦浩明的歷次戰鬥中損失慘重,再也不肯遭受創傷。

建奴的八旗體系有竟爭性,算是好處,但壞處肯定大過好處。

各旗的旗主視本旗的將士和旗丁爲私產,不願多有損傷,哪怕是多爾袞意志再堅定,在他的心裡也不願損失太多部下。

就算皇太極是大漢,是皇上,也只能進行協調和分配。

建奴的八旗體系,不僅有旗主,牛錄也是分爲公中牛錄和自有牛錄等多種形式,各有歸屬。

戰時聽命行事,平時各行其是。

打仗後分配俘虜人丁和財富歸於各旗和各牛錄,大汗也不能隨意剝奪各旗主和貴族們的財產人丁。

這種體系,順境下奮戰能獲得利益,稍遇逆境,就會如眼前這樣,多爾袞不肯投入自己的部下去衝鋒陷陣,而是把漢軍旗軍放在主力攻擊的位置上去。

當然,由於多鐸的死以及正白旗、鑲白旗的巨大損失,皇太極還是出面,讓多爾袞暫時統領正紅旗和正藍旗。

哪怕代善和豪格心裡不爽,也只有服從。因爲這不僅是皇太極的意思,更是遼東最後一戰的原因,不容有失!

“起陣!”多爾袞大聲呼和,無視前方尚可喜漢軍旗的巨大傷亡,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縱隊圓陣上。

說起來,建奴從大明遼鎮學得之後又發揚光大的戰法,就是縱隊圓陣。

一個個小型的圓陣組成了層層疊疊的長陣,遇戰時,若可衝擊便騎戰破敵,但多半是以步陣衝鋒。

長槍大戟以勇士爲前鋒先銳,騎兵配合在兩翼騷擾敵陣,步陣則正面衝擊,以銳兵精銳,持長槍大戟破陣。

可以說,建奴所謂騎射得國,騎固然是建奴所擅長,但遠不及蒙古韃子,而射在當時確實冠絕天下。

在英國人已經放棄了長弓手部隊的前提下,建奴射手確實是當時的天下第一,不僅僅是在東亞稱雄。

當然,真正讓他們屢戰屢勝,屢敗強敵的致勝絕招,還是學自於遼鎮明軍,而又發揚光大的步陣來克敵。

每戰時,以披重甲之精銳在前,手持長兵摧鋒破陣,善射者在後,騎兵衝鋒,無往而不利。

自從有了縱隊圓陣後,真正給建奴步陣威脅的不是渾河岸邊的浙兵,哪怕那支浙兵打的也十分英勇,抵抗的十分激烈,給了建奴方面不小的殺傷。

但浙兵失去戚繼光的調教,或者說浙兵向來不是以血氣做戰的軍隊。

浙兵的打仗方式源於天才的將領,講究的是指揮和整體的配合。

所以,在渾河岸邊,浙兵打的很好,但也就是那麼回事。

真正叫建奴心驚膽寒,想起來就渾身不舒服的,是來自四川的白桿兵……

長槍列陣,步伐齊整,陣列森嚴,對上建奴步陣攻擊毫不遜色。

在數倍建奴八旗兵的環列攻擊下,白桿兵如磐石般紋絲不動,讓建奴付出了血的代價。

最終是拖來城中的火炮轟擊,打開白桿兵陣法的缺口,這才蜂擁而上,全殲了這股強悍的川兵……

川軍的英勇和血氣,真真名不虛傳。

隊列成型,鼓聲和角聲響起,旗幟招展,所有漢軍旗和建奴騎兵均是連聲暴喝,整支軍隊的氣勢立刻提了上來。

皇太極和多爾袞也是躊躇志滿,眼前這支明軍再英勇,能否擋得住大清的縱隊圓陣?

“殺敵!”

瓦房店城裡,秦浩明也是著提氣暴喝,四處巡防,到處打氣。

大戰將起,縱使如他,一軍之帥,這時無謂想東想西,活下來纔是根本。

他穿著一身綿甲,胸口大半地方鑲嵌著鐵葉和銅釘,下身還有防護的鐵網裙,走起來嘩嘩直響。

只是靴子並不是鐵網靴,而是普通的布靴。腿部也沒有護脛,只有布條纏的綁腿。

胸口沒有護心鏡或是層層疊疊的鐵甲甲葉,胳膊上也沒有護臂,頭頂是普通的涼帽,上飾紅纓。

不止是他,定南軍多半是這樣的打扮,甚至有人連甲也沒有,只穿著普通的箭袍,下襬收束,衣袖很緊湊,易於騎馬和射箭。

定南軍沒有專門的弓箭手,在陣前,有箭的人在軍官們的帶領下慢慢走到前排,大約有三百餘人左右,加上兩側的韃子弓箭手,數量在六百左右。

和建奴相比,定南軍原本十之七八都不善射,也只有原本屬於天雄軍的將士,保持了弓箭的技能。

明初時太祖皇帝朱元璋規定,每個百戶最少要六七十個弓手,每隔三五天就要操練一次。

每年都有數次考覈,軍官如果要襲職也要考覈弓馬武藝,甚至秀才考試也有弓馬騎射的內容。

到成祖皇帝時,秀才早就不考弓馬,成祖皇帝得國不正,爲了拉攏人心把武官襲職要考覈的規矩也取消了。

然後就是衛所敗壞,軍士逃亡,田畝被將領侵佔,連飯也吃不上了,誰還有心思自備弓馬武器,隔幾天就操練一回?

到了募兵時,各鎮的營兵多半是從衛所軍,充軍的流氓無賴,破產的農民中招募。

這裡頭的人會弓箭的十中無一,當兵之後自然會有一部份操練弓箭,不過所成有限,數量當然不會很多。

再到了秦浩明這裡,除了原有的天雄軍將士,新招的軍隊,更沒有讓將士們刻意練習箭術,而是改成槍法。

第五十九節 斥候遭遇戰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二百七十三節 狗都不如第四百零四節 天下之大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三百一十一節 心字簡單卻難懂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二百三十八節 視察兵仗局第四百九十八節 出兵濟州島第四百三十一節 醉紅樓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二百七十三節 狗都不如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一百節 君臣奏對第二百九十一節 陰招第一百五十三節 抽絲剝繭第六十二節 考察第六十節 困局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三百五十五節 自投羅網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第五百三十七節 渾水摸魚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一百六十四節 坑人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二百零一節 崇禎的手段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四百一十九節 無恥之尤第一百一十二節 第二誓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五百三十七節 渾水摸魚第四百八十九節 三件大事第六百二十九節 漢人至上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四百四十四節 到時滅了他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九十九節 淺議和談第五百六十節 人心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三百六十二節 攻受易位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三百六十一節 都不簡單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六百四十六節 家是他們的家,國不是他們的國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二百三十六節 醉翁之意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二百零三節 宣府防衛第一百零五節 秦家村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三百四十節 送禮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一百零五節 秦家村
第五十九節 斥候遭遇戰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二百七十三節 狗都不如第四百零四節 天下之大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三百一十一節 心字簡單卻難懂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二百三十八節 視察兵仗局第四百九十八節 出兵濟州島第四百三十一節 醉紅樓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第二百七十三節 狗都不如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一百節 君臣奏對第二百九十一節 陰招第一百五十三節 抽絲剝繭第六十二節 考察第六十節 困局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三百五十五節 自投羅網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第五百三十七節 渾水摸魚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一百九十八節 顏繼祖的作用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一百六十四節 坑人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二百零一節 崇禎的手段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四百一十九節 無恥之尤第一百一十二節 第二誓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五百三十七節 渾水摸魚第四百八十九節 三件大事第六百二十九節 漢人至上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四百四十四節 到時滅了他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九十九節 淺議和談第五百六十節 人心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三百六十二節 攻受易位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三百六十一節 都不簡單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六百四十六節 家是他們的家,國不是他們的國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五百四十九節 無奈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二百三十六節 醉翁之意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二百零三節 宣府防衛第一百零五節 秦家村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三百四十節 送禮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一百零五節 秦家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安县| 祁阳县| 萍乡市| 太仓市| 油尖旺区| 台南县| 宣恩县| 宁安市| 台湾省| 泽州县| 赤水市| 图片| 德州市| 曲水县| 汤原县| 哈尔滨市| 广河县| 磐石市| 益阳市| 平谷区| 太和县| 桐庐县| 方山县| 舒城县| 玉龙| 如东县| 赤壁市| 泰顺县| 宜章县| 江山市| 新竹市| 平和县| 丹凤县| 宜都市| 瑞金市| 合江县| 玛沁县| 札达县| 鹤壁市| 白银市|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