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

盧象升聽得眉頭一皺,三餉之事也算他的職責範圍,是考覈他總督業績之一,列入年底戶部考評。

只是他心中似乎也有了思量,馬步依然慢慢往前,不多作停留。

盧象升到德州府守備衙門,尚未和董長青、張鬆榮他們說幾句話,德州知府便得到消息,上門拜訪。

“下官德州知府韓悅見過盧督。”

廳堂處,韓悅身穿方心圓領官服,頭戴交腳襆頭向盧象升行禮。

“韓知府有禮,本督路過德州府,多有叨擾。”

韓悅原先有見過幾面,是他的下屬,更何況現在有事諮詢,盧象升自然要客氣一番。

韓悅見盧象升如此有禮,心頭大喜。盧象升這次路過德州府,於他而言,是個機會,若想高升,這是一條特別好的門路。

“秦督客氣,下官已經安排好酒宴和下榻事務,還請秦督移步德州府衙。”

韓知府四五十歲模樣,保養得極好,紅光滿面,乍一看還有一臉的方正,態度不卑不亢,顯得非常有氣度。

“無需客氣,本督明日便走,今日就留在德州守備府。”

盧象升瞟了旁邊老神在在的董長青一眼,看得出二人之間的關係堪憂,根本沒有同僚間的親熱。

“本督想諮詢韓知府,三餉徵收得如何?有沒有什麼具體困難?”

盧象升不動聲色問話韓悅。

“唉!”韓悅蹙著雙眉,搖搖頭嘆息一聲,“實不相瞞秦督,德州府有些百姓已經斷糧,鄉民成羣結隊的在荒野間遊蕩。

草根樹皮,怕都要被啃食乾淨。

下官已經上奏秦督和朝廷,準備拿出府裡的部分糧食賑災,可就算如此,或可解決燃眉之急。若爆發大規模饑荒,也是無濟於事。

但下官一定盡力完成三餉徵收任務,斷不叫盧督爲難。”

哼!

不等盧象升說話,董長青重重的冷哼一聲,幽幽開口說道:“韓大人,若說山東其他州縣如此,不足爲奇。

只是德州有運河之利,且人口不多,怕是不至於到如此地步吧?”

董長青雖然來到德州時間不長,可一些基本的信息已經掌握清楚。

德州府此次沒有遭受韃虜侵害,在不徵收三餉的情況下,絕對沒有韓悅口中所說的這般悲慘。

他出聲的目的,是害怕韓悅欺騙盧象升,好做手腳。畢竟,據他了解,這位韓知府可不是什麼善茬。

“不知董守備此言何意?”

韓悅小心翼翼的看來盧象升一眼,心裡暗自惱怒,對此子他已經多有忍讓,不意居然蹬鼻子上臉,在盧督面前也敢胡言。

若不是顧忌秦督,一個武將還不放在他眼裡。

“盧督,董守備初來乍到,對德州府所知可能不全?

德州雖有運河便利,百姓生活相對山東各府較好,但天災面前,豈容疏忽?

特別是今年又增加練餉,若災年像崇禎五年一樣,我德州定會餓殍盈野,易子而食的慘劇將會重新上演。

下官寧願自己被熬成肉粥,如果可以飽民,吾又何惜此身?”

韓悅不理會董長青,轉身對盧象升誠懇的說道。一番話說得情真意切,親民愛民之心躍然而出。

“如此甚好!德州百姓有韓知府,大幸!

只是三餉暫時停止徵收,本督近日要到京師,看能否規勸朝廷停止徵收?”

韓悅說什麼寧願被熬成肉粥的話,盧象升自然是不信的,那只是官場語言而已。

不過,這個韓悅著實也是個聰明人,遇事沉著,應對手段也極佳。

至於徵收三餉的事情,若是有心,自然是知府受益最大。

下面衙役哪怕有再大的膽子,也不過收取點好處費之類的小錢。

若是一般貪瀆事情,盧象升見得太多,也不想理會。可是,對於三餉的事情,盧象升極爲在意,誠如秦浩明所言,乃是動搖國本的事情。

“諾,謹遵秦督之言!此事若成,實乃德州百姓之福。”

韓悅臉上一喜,彷彿鬆了一口氣,笑意盈盈的說道。

“秦督,末將和張將軍去安排船隻,準備明日的行程。”

董長青初入官場,實在看不了韓悅的表演,若是不說,又如鯁在喉,索性離開。

盧象升揮揮手,讓董長青自行離去。

待董長青和張鬆榮安排好漕船的事情回來時,韓知府已經離開。

只不過,隨著他的離開,盧象升在德州府的消息也便傳開,大官小吏絡繹不絕而來,自然也會帶上不少禮物,留下一句不成敬意之語。

倒是盧象升對於這些人並沒有著重搭理,一來是他實在有些厭煩,二來這些小官小吏也入不了盧象升的眼。

在吩咐門房一律不見客之後,盧象升方有閒暇,認真聽張鬆榮講述宣府的事情。

在聽到秦浩明爲了斂財,居然連訂婚一事也拿來利用時,盧象升不禁哈哈大笑,他委實不知秦浩明還有這麼腹黑的一面。

“唉,本督原來好名聲,以至宣大沒有什麼積蓄,想不到卻苦了破虜。

爲了訓練騎兵和傷殘將士們的撫卹,他可真是煞費苦心!”

笑過之後,盧象升方纔緩緩嘆息。

和秦浩明相比,自己不如他多也。

此子手段多變,不說什麼水泥廠這些斂財的方法,單是福壽膏真有如此效用,能夠控制草原頭人,解決馬源問題,大明將快速崛起,再無騎兵之憂。

不過,有些東西張鬆榮也不太清楚,或者不方面說,倒是明日見面當面問他纔好。

是夜,董長青備下酒宴,和盧象升、張鬆榮、洪迪新、殷雨昂五人齊聚一堂,聽著他們細細訴說宣大邊鎮的一些變化和改革。

董長青的心裡委實快活無比,他覺得,秦督的勢力已經初現端倪。

“長青,交易之道,剛者易折。惟有至陰至柔,方可縱橫天下。天下柔弱者莫如水,然上善若水。

如今你一人獨自留在德州,切莫一味剛硬,交惡同僚。

韓悅此人便是你不說,本督也知道其脾性。

他是薛國觀的同鄉,性格隱忍狡詐,今後你要多加註意,切莫著了他道。”

想起下午的情形,盧象升轉過頭對暗自興奮的董長青說道。

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五百一十七節 長箭當空第五百七十七節 鰲拜慘死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六百三十九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三十三節 海陵伯玉第二百三十七節 雛形初成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四百一十二節 天譴計劃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三百九十五節 第一步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三百六十二節 攻受易位第二百零九節 挖牆腳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一百七十節 豐收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一百八十一節 壯哉,天雄軍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五百三十五節 不禁折騰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說說感謝和感言第三百二十七節 搶手的流民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三十三節 海陵伯玉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四百四十九節 囂張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一百節 君臣奏對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九十三節 伏擊圈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三百五十五節 自投羅網第四百五十一節 鐵血柔情第二百八十六節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六十八節 秘議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一百八十八節 這錢必須給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一百六十六節 佈局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五百六十五節 鰲拜怎麼逃的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四百七十六節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一百二十五節 又是這套第八十一節 官職在身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七節 敗家少爺第六百三十三節 許以專斷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七十九節 劫殺韃虜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
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五百一十七節 長箭當空第五百七十七節 鰲拜慘死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六百三十九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六十六節 疏忽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三十三節 海陵伯玉第二百三十七節 雛形初成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四百一十二節 天譴計劃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三百九十五節 第一步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三百六十二節 攻受易位第二百零九節 挖牆腳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一百七十節 豐收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一百八十一節 壯哉,天雄軍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五百三十五節 不禁折騰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說說感謝和感言第三百二十七節 搶手的流民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三十三節 海陵伯玉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四百四十九節 囂張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四百二十三節 千金買馬骨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一百節 君臣奏對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九十三節 伏擊圈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三百五十五節 自投羅網第四百五十一節 鐵血柔情第二百八十六節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六十八節 秘議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一百八十八節 這錢必須給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一百六十六節 佈局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五百六十五節 鰲拜怎麼逃的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四百七十六節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一百二十五節 又是這套第八十一節 官職在身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七節 敗家少爺第六百三十三節 許以專斷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六百一十八節 終成軍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七十九節 劫殺韃虜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县| 辉南县| 拉萨市| 霍邱县| 颍上县| 辽源市| 略阳县| 仲巴县| 理塘县| 阳朔县| 辽宁省| 剑川县| 西华县| 常山县| 刚察县| 金门县| 腾冲县| 呼玛县| 东安县| 江门市| 新乐市| 濮阳县| 崇礼县| 绵阳市| 肃北| 淮安市| 云安县| 永昌县| 兴义市| 米脂县| 石屏县| 乐都县| 南木林县| 南漳县| 渝中区| 平昌县| 塔城市| 保定市| 乾安县| 藁城市| 南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