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

午後喝酒,無疑讓人有些倦怠乏困。再且,這種同僚接風洗塵宴淺嘗即止,意思意思即可,不可能深入溝通交談。

臨近尾聲,張肯堂帶著秦浩明來到于山酒樓四樓,會見福州當地士紳。

四樓包廂設了八桌,既有不夠資格上五樓的官員,也有家裡異地爲官的大家族,當然還有當地非常成功的大商人。

隨著他們的到來,每桌人都站起來,一個個恭敬地舉著酒杯,滿面笑容在秦浩明面前深深的彎下腰。

“這位是張家張建新,其兄是金陵禮部侍郎,張氏在福州,一向熱心。鋪路架橋,扶貧積弱,在福州府大名鼎鼎。”

“這幾位是右參議白大人、經歷司盧司職、督糧道李郎中、督冊道全司職,皆是福州府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這是福州府大海商之一,於家家主於正輝,置蘇杭細軟、兩京大內寶玩,興販琉球、朝鮮、真臘、占城、三佛齊等國。”

……

一路介紹下來,這八席人均是福州府的豪門大戶。也可以說,正是這些人和福州官府共同掌控著福州府的穩定,屬於實力人物。

“來來來,諸君與本督共飲此杯,祝大明蒸蒸日上。”

秦浩明一臉真誠,遙敬衆人,一飲而盡。

不管怎麼說,這些人中良莠不齊,自己不可能一殺了之,唯有先慢慢交往瞭解,再選擇分化拉攏或打壓。

終歸,只要有人馬在手,主動權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祝大明蒸蒸日上。”

衆人舉杯應和。

津泰路總督府邸佔地三百多畝,前面是總督衙門,後面是居住場所,原爲槽道衙門改變而來。

依照大明不修衙門的習俗,前面辦公的總督衙門自建成後再無修葺,顯得有點破亂。

可三十多畝的後府,卻是一修再修,幾乎換一人修一次。

府內到處是鱗次櫛比的院落與園林,分佈的各種樓房,江南風格的園林建築、亭臺水榭、池塘與山石,美輪美奐的遍佈了整個府邸。

秦浩明和親衛一路看過去,目不暇接讚歎不已。

“秦督看哪裡需要修葺,請儘管吩咐小人?”

布政使司下屬雜造局大使楊元勝半著彎腰,一臉諂笑獻殷勤。

別看他叫大使,聽著威風凜凜,其實只是從九品,尚未入流。管著一些木匠、工匠做些修修補補的工作。

大明吏員大多數都是由科舉無望的讀書人充當,剛入行就是當攢吏做些抄抄寫寫跑腿的活兒。

如果幹得好,滿三年不出意外能夠升職爲司吏,然後慢慢熬成典吏、令吏。

可典吏、令吏只是大明朝公務員,不是官員,也就代表他們不是老爺,不屬於官僚階層。

楊元勝是個相當精明的人,憑藉一個秀才的身份已經混到了典吏,現在就需貴人提攜,或可再上一層樓。

“站直了,別忘了你也是一個讀書人。”

秦浩明拍拍他的肩膀低喝一聲,並沒有回答他的話,而是指著毗鄰總督府的一處空地說道:

“那裡,召集福州能工巧匠,給本督建造一批新房。

統一樣式,三廂兩院一天井,前期三百套,年底前竣工,一切費用總督府出,有問題嗎?”

楊元勝給秦浩明一拍,一句站直了,你也是讀書人的話語,胸腔中流過一道暖流,鼻子一酸,眼睛有些模糊。

是啊,曾幾何時,自己不也書生意氣慷慨激昂指點江山?

可生活的艱辛無奈,官場的趨炎附勢,逐漸讓自己的腰身彎曲,以至於早已忘了是讀書人。

官場,其實官做得越大越不在乎這些虛禮,顯得虛懷若谷平易近人。反而是那些芝麻小官小吏怕別人輕視,故意端著揣著,不可一世。

他腰身挺直,心裡暢快,工作依舊,可跟不同的人心情卻是天壤之別。說到專業,他估算片刻沉聲說道:

“啓稟秦督,若是要年底完工,單憑雜造局自身的工匠幾無可能。

可若是招募福州府工匠,再輔以大量雜工,小人可以保證。”

“好!楊大使如能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按時竣工,讓本督將士年前入住,今後還有二期三期。

另外,本督決定成立匠作局,從七品,餉銀每月二十兩,負責總督府所有大小工程事務,希望楊大使努力。”

雖是第一天踏上福州土地,可秦浩明心中早已規劃了一攬子計劃,就待四處破土動工建設。

“感謝秦督提攜恩典,小人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楊元勝語氣凝噎,九十度作輯行禮。

秦督一句話,他便連升兩級,最關鍵是每月二十兩餉銀,是他現在四倍之多。

此舉,解決了後顧之憂,令他可以一心撲在事務上而不用想七想八。

“抓緊時間準備,儘快動工,注意配套建設。”

秦浩明展齒一笑,隨意說道。

大明的城市建設已經非常成熟完善,這從後世有些公用設施過了幾百年還在使用便可得知,自己無需擔憂。

“小人告退!”

見秦督沒有其他交代,楊元勝轉身告辭離開。

“浩子,先不忙著佈防,讓兄弟們集合。”

秦浩明意氣風發,朝著遠處忙碌的身影喊道。

“三十歲以上的出列,重新列隊。”

總督府花園廣場,頭枕烈日,三百親衛汗流浹背披甲迅速集結到位。豆大汗滴順著臉頰滑落,卻無人擦拭半分。

凝望著一張張熟悉的臉龐,秦浩明心中掠過陣陣暖流和自豪。

他們是天雄軍中精銳的精銳,百戰餘生的老兵,從萬餘人中挑選而出,只爲了護衛他的安全。

毫不誇張的說,他們每人以一當十或許未必,但對付三五人卻綽綽有餘。

刀山火海他們一路相伴隨行,跟著自己風餐露宿顛沛流離轉戰千里,卻依舊無怨無悔。

正是得益於他們的護衛,自己才能橫衝直撞無所畏懼,方有今日之地位和局面。

“報數!”

隨著三百人中走出一部分人,重新組成隊列,秦浩明大聲吼叫。

“一、二、三、……八十二。”

“你們退出親衛營,進入其他部隊,以後三十歲以上的人照此辦理。”

秦浩明站到他們面前說道。

“秦督,我不想離開親衛營,請秦督成全。”

一個健壯高大的親衛跨出隊列,右臉數道傷疤,少了幾許斯文,卻愈發顯得彪悍。

“李想,別再拖了,那真把自己耽誤了。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本督感謝!

以你的軍功,早就可以爲千戶、副將甚至守備。離開吧,去別的部隊,給本督帶出一支精銳來。”

秦浩明走到他跟前,有點傷感。

崇禎元年開始當兵吃糧,整整十二年的老兵,還窩在自己的親衛營中當百戶,讓人情何以堪?

“就這樣,這是命令。”

看見他還欲開口,秦浩明黑著臉,不由分說直接下命令。

“弟兄們,來到福州,咱們就不走了。現在本督命令,把你們的家人全部接過來。

二十五歲以上尚爲娶妻的兄弟,明年五月前必須結婚。有中意的女子提前說一聲,不然本督可要統一安排嘍。”

秦浩明繞著整齊的隊伍,微笑著說道。

“秦督,不著急的。”

隊伍有人不好意思的發出聲音。

“扯淡,你這狗毛真是胡扯。難道本督嬌妻美眷在懷,卻讓兄弟們打一輩子光棍不成?

還有,馬上把名字改咯,以後帶兵難不成叫狗毛將軍?”

哈哈哈……

其他親衛轟然大笑,整齊的的隊伍出現陣陣漣漪。

“解散,浩子留下。”

二人要討論親衛安置的一些具體問題。

說起來,秦浩明的親衛雖然都是北方人,但又不都是同一省份。所以,這就是要求他們親自回家,把人帶到福州來。

讓人感到悲涼的是,許多親衛的家人已經消散或者死亡。真正知曉家人下落的,尚不足一半人。

而浩子,就是其中之一。

:,,!!

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四百一十三節 大婚第六十八節 秘議第五百六十六節 受降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五百六十二節 想要逃跑的鰲拜第四十節 別樣推銷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一百七十六節 別有他用第五十一節 無奈的英雄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二百八十九節 教崇禎用人第六百二十四節 秦愛卿壞著呢第三百一十節 能做不能說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四百九十七節 鄭森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五百九十六節 多鐸的眼淚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一百二十九節 希望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十八節 變廢爲寶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四百一十節 定南軍第一百二十七節 天意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一百五十三節 抽絲剝繭第九十節 梟雄淚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二十七節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六百六十八節 復仇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三百一十八節 秦家族人第三百八十一節 不要怕,你也有後臺嘛第一百三十七節 你不一樣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四節 悔不當初第五百一十八節 磅礴如海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四百一十九節 無恥之尤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三十一節 行軍路上第二百六十三節 私鹽之利第五百九十七節 活捉多鐸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第二十八節 改變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六百五十六節 徐徐圖謀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一百三十七節 你不一樣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七十八節 秦浩明的殺手鐗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
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四百一十三節 大婚第六十八節 秘議第五百六十六節 受降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五百六十二節 想要逃跑的鰲拜第四十節 別樣推銷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一百七十六節 別有他用第五十一節 無奈的英雄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二百八十九節 教崇禎用人第六百二十四節 秦愛卿壞著呢第三百一十節 能做不能說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四百九十七節 鄭森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五百九十六節 多鐸的眼淚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一百二十九節 希望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十八節 變廢爲寶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四百一十節 定南軍第一百二十七節 天意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一百五十三節 抽絲剝繭第九十節 梟雄淚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二十七節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一百二十節 趁勢出擊,捨我其誰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六百六十八節 復仇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三百一十八節 秦家族人第三百八十一節 不要怕,你也有後臺嘛第一百三十七節 你不一樣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四節 悔不當初第五百一十八節 磅礴如海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四百一十九節 無恥之尤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三十一節 行軍路上第二百六十三節 私鹽之利第五百九十七節 活捉多鐸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第二十八節 改變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六百五十六節 徐徐圖謀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一百三十七節 你不一樣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七十八節 秦浩明的殺手鐗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审旗| 黑龙江省| 鄱阳县| 津市市| 金沙县| 晋江市| 嘉定区| 阿坝| 宜良县| 洛扎县| 阿拉善盟| 玉林市| 呼玛县| 朔州市| 保康县| 河西区| 团风县| 延吉市| 永胜县| 屏南县| 郑州市| 荔波县| 涿鹿县| 鄯善县| 沁源县| 仪征市| 东港市| 延吉市| 新平| 高州市| 合作市| 明星| 夏津县| 洪洞县| 民乐县| 炎陵县| 武宣县| 临澧县| 行唐县| 彭山县| 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