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拜先下意識的問了一聲,接著便是醒悟過來,立刻也把視線投向城牆之外。
地平線上突然出現(xiàn)火紅一片,與天邊的晚霞相映成輝,天地間彷彿變成一片火海。
幾乎是一眼看不到邊,城頭上所有人都驚呆了,鰲拜臉上的表情也凝固了,城頭上所有人的表現(xiàn)都差不多,都是維持著發(fā)現(xiàn)前的那種姿態(tài)。
在此前衆(zhòng)人也發(fā)覺了少量的大明軍隊哨騎,但哨騎並沒有給人太大的威脅。
當(dāng)此時襲來時,這些蒙古人才發(fā)覺戰(zhàn)爭的威脅馬上就降臨到頭上,而不是如他們想象的那樣,敵人還要好幾天才能到來。
地平線上的軍隊整齊劃一,並沒有發(fā)出嘈雜的聲響,這是一支沉默前行的軍隊,只有過萬人行走時整齊的涮涮聲。
蒙古人沒有養(yǎng)過蠶,否則他們會想起春蠶食桑葉時的聲響。
只有沉悶的,隔著好幾息才發(fā)出一次鼓聲打破了這種沉寂,鼓聲似乎是在調(diào)和指揮著軍隊的腳步。
一聲鼓響就是好幾步出去,一步不多,一步也不少。其中還有無數(shù)面紅色的軍旗,迎風(fēng)招展,在夕陽之下熠熠生輝。
接著是兵器在太陽下的亮光,象是夜晚的繁星,只是比星光要霸道的多,熾熱的多。
這些光芒刺痛了衆(zhòng)人的眼睛,使城頭上的人如同冬天不小心跌入了海子裡,冰水瞬間把人淹沒。
縱然是夏天,在對面的軍陣刺激之下,蒙古人也是感覺渾身冰冷,甚至生出了絕望之感。
轟隆隆的鼓聲中,定南軍一直推進到城外三到五里處,幾個步兵方陣的主力形成了半包圍圈,兩翼是兩個騎兵千戶隊。
將瓦房店南面地域佔領(lǐng)了大半,只有往瀋陽的道路還有一些空隙。
幾個步兵方陣加上兩個騎兵隊,還有數(shù)千人的輜兵大隊,抵近城下的軍隊已經(jīng)超過一萬人。
在他們身後則是更多的輜兵和中軍所在,秦浩明已經(jīng)在路上,並且很快就到。
隔數(shù)裡,就是敵人的城池,將士們不約而同的一起怒吼起來。
張雲(yún)暫時沒有下令紮營,只是命令軍隊就地戒備,所有人用立正姿態(tài)站著,眼中的灼灼光華,全部落在眼前的這座城池之上。
“殺!”
……
不知道是誰吼了一聲,所有的戰(zhàn)兵也是跟著怒吼起來。
吼聲如悶雷一般,滾滾侵向前方,象徵著意志、決心、渴望,以及一切與男兒情懷有關(guān)的東西。
這一刻,三軍齊聲怒吼,不管是軍官、騎兵、步兵、槍手、銃手、輜兵……還有少量跟隨來的民壯,所有人都是目視著這座城池,怒聲而吼。
“這就是大明的軍隊?”
手裡還提著羊奶酒的圓臉小臺吉似乎有要哭出聲來的感覺,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軍隊,見到這樣的陣勢。
第一次感受到如山般的壓力,眼前的軍陣,如山之高,似海之深,叫人一見之後就生出一種無比絕望的感覺。
沒有人敢想著以騎陣衝向?qū)γ娴能婈牐强峙聲荒氤升W粉。
就連原先和大明軍隊交過手的蒙古韃子,也收起滿臉的傲氣,變得膽戰(zhàn)心驚,整張臉上,充滿了畏怯之感。
“他們跟別的大明軍隊不同。”
鰲拜不知道是在回答圓臉小臺吉,還是在自言自語。
他年紀(jì)雖然不大,但是跟明軍交手也久矣,卻從未見過陣容如此整齊,士氣如此高昂的大明軍隊。
眼前的軍隊,十倍於他們,從這一點來說,城裡守軍不要說不敢主動出擊來打壓對方的氣勢,就算是龜縮守城,恐怕也是十分危險的事。
城下,張雲(yún)瞇著眼,看向瓦房店城門的方向,若有所思的道:“不怕他出來,就怕他不出來?!?
傍晚的遼東半島,不似中午時陽光那麼熾熱。
從張雲(yún)等人所在的地方看向城池,只能看到城牆上密密麻麻的站滿了人,似乎在城堞之間,還有一些架設(shè)好炮臺的火器。
對這些火器衆(zhòng)人沒怎麼放在心上,這些老火器估計是大明時留下的,年紀(jì)怕是比在場所有人都要大的多,最少有幾十年歷史了。
這些老掉牙的玩意,也虧韃虜擦了又擦,鄭重其事的搬到城頭上,當(dāng)寶貝一樣供奉起來。
張雲(yún)的話沒有人立刻回答,軍官們都是各有各的位置,軍政官在戰(zhàn)事上不發(fā)聲,軍法官也不過問打仗的事兒。
只有侍從室的參謀官一直跟在中軍裡頭,好隨時拾遺補缺,可眼前的事情再簡單不過,不是一就是二,韃虜出來不出來,隨機性很強。
“銃騎兵也就是嚇唬人還行?!崩钕氪蟠筮诌值牡溃骸敖兴麄儙驮蹅冋湛粗笥覂梢?,防著被韃虜突襲也就是了。
突騎衝刺,摧鋒破陣,還得看咱們甲子營夜不收的?!?
這話說的叫身邊所有軍官都是贊同,連軍政官也只是眼瞟了他一眼,並沒有勸阻或是斥責(zé)。
軍種之間別苗頭爭高低最常見,夜不收們自視甚高,難道銃騎兵們就是善男信女?
只要不影響彼此的配合,私底下說一兩句滿帶傲氣的話,並不爲(wèi)過。
張雲(yún)沒有理會,繼續(xù)用單筒望遠鏡觀察著城上的情形。
韃虜如果真的有底氣,應(yīng)該在這個時候出城來打一場。
驅(qū)除距離過近的大明哨騎,兩軍前鋒交一交手,給定南軍一些壓力,不使其過份迫近城下,無法距離過近的佈下營防,對城池形成真正的合圍態(tài)勢。
騎兵是破除敵人包圍的最佳利器,但需得有收有放,不能把本錢一古腦的賠上來。
就像當(dāng)年的瀋陽之戰(zhàn),明軍坐擁堅城,但爲(wèi)了不使敵軍順利合圍,總兵賀世賢還是帶著精銳騎兵出城邀戰(zhàn)。
但賀總兵勇則勇矣,親手殺死了二十多個建虜騎兵,其中不乏最精銳的白甲,可想而知賀總兵的個人武力有多高?
可身爲(wèi)守城的主將,把精銳全帶出來浪戰(zhàn),最終自己被包了餃子,死在城外。
這導(dǎo)致守城兵馬大敗,諸將無主,自己一團混亂下又被潛藏的奸細打開城門,一座無比堅固,耗費巨資修成的堅城,就這麼被建奴輕鬆拿下。
古來爭戰(zhàn),不管是攻城還是守城都有一定規(guī)則。
大家都有相當(dāng)?shù)慕?jīng)驗,可惜從城頭的動靜來看,韃虜是不會出來送死了。
“準(zhǔn)備紮營吧?!?
眼看太陽從一團光果真變成了大火球,張雲(yún)神色不動,並沒有明顯的失望之色。
瓦房店就在眼前,不急一時,跑不了。
從韃虜不敢出城來看,他們兵力不多。否則,心高氣傲的韃虜如何能忍受大明軍隊耀武揚威?
ps:感謝書友爻釋的打賞,銘感盛情,故土難離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