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

充其量,這隻能作爲高級版的海盜船使用。

秦浩明這時已經確定了這就是赫赫有名的縱帆船,也是著名的船。

英荷戰爭期間,英國人開始允許國民用船掠奪荷蘭商船,視之爲戰爭行爲,而不算海盜。

後來太平洋上滿是英國人的船,並且出現了若干著名的船主。

由於其戰果碩碩,替英國女王掠奪了大量的財富,受封爵位的船主也不在少數。

這些人其實幹的就是海盜勾當,殺掉船員,掠奪船隻,搶走船上的黃金。

但由於是政府行爲,也受到英國政府的保護和支持,甚至英女王和權貴們都在船上投資。

儘管船並不完全是縱帆船,但也絕對是船的主力。

這種帆船輕便快捷,用來搶劫那些運貨的克拉克大帆船簡直太方便了。

茫茫大海,西班牙和荷蘭人的戰艦又能保護多少自己的商船呢?

在英國人的這種無恥勾當下,兩個傳統的海上強國很快被打服了。

他們大量失血,最終無力迴天。

英國人在百年之後成爲海上獨霸,其海上力量超過了其餘國家的總和,就是這種船制度幫助了英國人!

現在,來自後世山寨大國的秦浩明,又如何會錯過這樣的產品和制度?

想想看,當大明能夠自己生產這種船隻,當自己讓定南軍退役的海軍將士去掠奪,又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不說別的,秦浩明可以肯定,什麼大英日不落帝國就是一個笑話。

他們那可憐的人口,如何與大明相爭?

所以,只要自己堅持個十幾年,大明日不落帝國纔是妥妥的。

秦浩明內心很酸爽,可臉上卻不動聲色,甚至還有幾分不滿,“唉,聊勝於無,那這種船你能造嗎?”

“是的,尊貴的秦大人!”埃雷拉急忙爲金錢屈腰。

“行吧,我們會出盡全力,提供一切財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

只是,這價錢要有變化了!”

秦浩明的語氣愈發暗淡,又彷彿很無奈!

無奈埃雷拉失信的行爲。

“尊貴的秦大人,我願意減少三成的報酬。”埃雷拉彎著腰,急切的說道。

大明人真有錢,開出的報酬讓他無法拒絕,也跟怕失去這個賺錢的機會。

“唔!”秦浩明緊皺眉頭,口裡發出不置可否的聲音,臉色有些不悅,“五成,但你可以會澳門召集技工。

每五十人給你一成的獎勵,上不封頂,就看你自己的人脈了。”

“尊貴的秦大人,埃雷拉願意聽從您的安排!”

洋鬼子樂壞了,再次爲了金錢而折腰。

秦浩明內心暗自舒了一口氣,很好,中外合璧,大事可期矣!

這個世界,原本就是短視者多,而強者才知道什麼事情必須得做,而且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做。

而穿越者,有天然的優勢。

時下南洋海面和倭國海面,通行的船隻其實主要就是兩種,一種是福船,一種是西班牙過來的馬尼拉大帆船,也被稱爲蓋倫船。

不管是西國還是荷蘭等國,用的船隻都是這一種類型。

福船用的是硬帆,用來做戰搶上風不易,而且限於船身構造,不能多放火炮在船上,火力十分有限。

不象西方的商船都能裝十幾門炮用來自衛。

可福船的長處就是有水密艙,船身牢固平穩,易於遠航不是那麼容易沉沒,用來當商船十分適合。

而同時擁有這兩種船隻,秦浩明覺得三十年內可以無憂矣。

並且,這是彎道超車鄭芝龍的法寶。

雖然他現在和鄭芝龍的關係非常密切。

“兩位,盡情的在這裡享樂休息吧,我們過一陣就南下,確定沿途的補給點和兵站,確定貿易點。

我們總督府會盡量出人力物力,把貿易路線儘早的確定下來。

然後我們的瓷器,茶葉,絲製品,各種大明的特產會源源不斷的運往澳門,由你們再運回歐洲。

賣給那些端典人,荷蘭人,英國人,放心吧,我們大明的這些商品就是黃金和白銀!”

秦浩明轉向加西亞等人,淡淡的說道。

“哦,主啊!”加西亞完美的詮釋了什麼是由陰轉晴,湛藍色的眼眸裡涌上淚水,他對秦浩明道:“真是神蹟,主的庇佑!”

秦浩明笑笑,指著他說道:“記住,技師,造炮的技師,要很多,否則……”

“秦大人請放心,加西亞這就立馬回去招募,並且會寫信回國,一定讓大人滿意就是,願我們的合作……”

說完,他妄圖過來擁抱秦浩明,可惜被親衛攔住。

“就這樣吧,時間就是金錢,希望你們抓緊。”

擺擺手,打完招呼,秦浩明留下一句話就離開了。

沒辦法,時間有限,要見的人很多,要安排的事情更多,爭分奪秒啊!

“本侯爺的宗旨就是拿銀子砸。”書房內,秦浩明語氣很輕鬆的對鄭芝龍說道:“先多收木材,然後找造船的人才。

紅毛夷的船大炮多,爲什麼我們不能造這樣的船?

本侯爺知道鄭將軍打敗過紅夷,但那是以人多對人少,船多對船少,用火船衝角的打法擊敗了他們。

本侯爺的想法就是用同樣的堅船利炮來打他們的戰艦,這樣反而省時省力。”

秦浩明說到此,看著鄭芝龍道:“鄭將軍會助本侯嗎?”

鄭芝龍只覺得心裡有些慌亂,也有些堵。

鄭芝龍咽口唾沫,笑著道:“荷蘭人的東印度公司,商船有好幾百艘,都是夾板船。

小則百餘噸,大則二三百噸。一般都裝有十幾二十門火炮,如果是側重戰艦的裝炮就更多。

不過主力艦就是十三艘純粹的戰艦,也少量帶裝貨物,主要還是放著士兵和火炮,用來震懾海盜和南洋地面上的各方勢力。”

秦浩明道:“最大的戰艦是多大?”

鄭芝龍道:“是巴達維亞號,六百五十噸,桅桿高五十五米,長五十六米,寬十米,吃水五點一米。

船上有士兵三百餘人,有半蛇火炮二十四門,炮子重二十餘斤,可打十餘里遠……”

“十餘里遠?”秦浩明在一邊笑道:“那肯定不是有效射程,就算是半蛇銃也打不遠這麼遠。”

當時的火炮,氣閉性和火藥都還在原始狀態。

半蛇銃就是明軍仿製的紅夷大炮,重五六千斤,裝填十幾二十多斤的炮子,有效射程最多也就五六裡。

當然,十里遠可能可以打到,不過效果當然會很差。

“是,侯爺說的是。”

其實鄭芝龍是有意誇大荷蘭人戰艦火炮的威力,不料當場被堵回來,他定了定神,又繼續說道:

“巴達維亞是他們的旗艦,其餘十幾艘船也多半是這樣的規格,可能稍小些。

但有些戰艦上的火炮數量更多,巴達維亞號畢竟是老船,火炮數量不是很多,有一些新船已經是四十多門火炮了。”

說實話,他對現在的生活很滿足,真不想去招惹荷蘭人。

秦浩明默默點頭,歐洲那邊現在是大航海和風帆戰艦的大發展時期。

一百多年後就迎來了巔峰期,那時的風帆戰艦都有百門以上的大炮。

甚至有了風帆鐵甲艦,一直到蒸汽戰艦投入使用,風帆戰艦才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十幾年後,就有英國人造出了海上君主號。

爲了對抗荷蘭人,此時的英國人正在拼了老命的造艦。

海上君主號重達一千六百多噸,大炮就有一百多門。

但這還只是一個開始,往下去的戰艦越來越大,火炮也越來越多,威力也是越來越大。

秦浩明知道,此時的戰艦火炮數量不多,威力也不大,瞄準精度不高,因此給了小型戰船對抗的空間。

不管是鄭芝龍,還有後來的鄭成功都擊敗過西班牙人或荷蘭人,但他們的打法就是蟻羣戰法。

以人多和船多取勝,鄭成功與荷蘭人開戰時,擁有十餘萬衆,過千艘船,是鄭家兩代人幾十年的積累。

就算這樣,海戰打的堅苦無比,依靠衆多火船和水手們的犧牲才贏得了勝利。

這種打法,秦浩明用不起,也不會用。

鄭成功身後不到百年,英國人的堅船利炮又來了,那時候中國的海軍和水師在哪裡?

那些小船,看到龐大的風帆戰艦和黑洞洞的炮口,除了望風而逃,又復何用?

“鄭將軍,你精通各種夷語,可否去南洋地界,替大明招募能造船的人才?”秦浩明看著鄭芝龍說道。

不論是西班牙人還是荷蘭人,戰艦都是在本土製造,包括剛進入亞洲還沒有太大勢力的英國人也是一樣。

本土造艦需要的技術和人才,包括木料,資金都很方便。

在海外造船諸多不便,所以這些歐洲人在澳門和南洋有鑄炮的工場,卻是沒有造船的船廠。

更多的是維修廠,就算是小型的單桅帆船也是在本土製造,只有小型的舢板船可以在南洋製造。

鄭芝龍心裡清楚,嘴上答道:“造船的人還是以造福船和廣東船等各種船的爲多,那個要幾百人是很容易的事。

侯爺要造西式大艦,那麼要用的人就少的多,末將盡量去找便是。”

3

第二百八十一節 難道血已冷第五百一十六節 屁都不是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五百九十九節 惺惺相惜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四百零七節 私鹽氾濫第五百三十五節 不禁折騰第六十二節 考察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六百四十六節 家是他們的家,國不是他們的國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二百零七節 吾心甚慰第二百九十節 朕不相信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第一百四十六節 組建隊伍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二百零五節 歪理邪說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二百二十八節 有妻婉兒第一百二十五節 又是這套第十四節 葉家的惦記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四十二節 合則兩利第五百九十四節 多鐸危矣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五百九十節 大戰開幕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第一百六十四節 坑人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一百二十五節 又是這套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二百四十二節 把事鬧大第四百五十一節 鐵血柔情第一百一十二節 第二誓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三百二十八節 軍事會議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二百零六節 何處撈錢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九十七節 重塑漢魂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二百四十節 初露崢嶸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六百三十九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三百七十一節 圍三闕一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六百二十八節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二百三十五節 亂世來臨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五百七十六節 黑心戰術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三百六十四節 水軍出擊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三十八節 復社鉅子第二百零三節 宣府防衛第四百四十七節 筵無好筵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三百四十八節 三份密疏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七十節 籌備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八十九節 西山大營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五百零七節 抵近偵查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四十四節 發酵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
第二百八十一節 難道血已冷第五百一十六節 屁都不是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五百九十九節 惺惺相惜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四百零七節 私鹽氾濫第五百三十五節 不禁折騰第六十二節 考察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六百四十六節 家是他們的家,國不是他們的國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二百零七節 吾心甚慰第二百九十節 朕不相信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第一百四十六節 組建隊伍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二百零五節 歪理邪說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二百二十八節 有妻婉兒第一百二十五節 又是這套第十四節 葉家的惦記第四百八十四節 請秦督見諒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四十二節 合則兩利第五百九十四節 多鐸危矣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五百九十節 大戰開幕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第一百六十四節 坑人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一百二十五節 又是這套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二百四十二節 把事鬧大第四百五十一節 鐵血柔情第一百一十二節 第二誓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三百二十八節 軍事會議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二百零六節 何處撈錢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九十七節 重塑漢魂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二百四十節 初露崢嶸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六百三十九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三百七十一節 圍三闕一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六百二十八節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二百三十五節 亂世來臨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五百七十六節 黑心戰術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三百六十四節 水軍出擊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三十八節 復社鉅子第二百零三節 宣府防衛第四百四十七節 筵無好筵第三百七十二節 首戰告捷第三百四十八節 三份密疏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七十節 籌備第一百四十二節 蓄勢待發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八十九節 西山大營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五百一十五節 戰前第五百零七節 抵近偵查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四十四節 發酵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德县| 泰州市| 长春市| 策勒县| 酒泉市| 木里| 乌恰县| 报价| 太谷县| 东明县| 泗洪县| 天等县| 壤塘县| 阿拉尔市| 张家港市| 彭泽县| 千阳县| 阿坝县| 恩施市| 元氏县| 枣强县| 英德市| 揭西县| 堆龙德庆县| 平阴县| 崇左市| 长汀县| 乌鲁木齐市| 安化县| 琼结县| 丹凤县| 谢通门县| 华坪县| 镇平县| 鲁甸县| 嘉定区| 开封市| 海安县| 阿坝| 九寨沟县| 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