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二十八節(jié)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

寒風(fēng)呼嘯而過,崇禎的心情卻激盪起伏,恨不能高歌一曲,以解心中的暢快。

曾幾何時,開疆拓土不正是他心中的願望。

不意,隨著時局崩壞,朝臣爲(wèi)一己之私相互爭鬥不已,加上天災(zāi)頻頻,建奴崛起,這一切彷彿鏡花水月,再不復(fù)矣!

今日,秦愛卿的一席話,讓他心中的激情重燃,這簡直就說到他的心坎裡。

校場冷寒,並不是談話的好場所。

在秦浩明的邀請下,一行人往永定門的帥帳走去。

剛剛落座,崇禎皇帝就迫不及待的要求秦浩明繼續(xù)起先的話題。

秦浩明莞爾一笑,崇禎皇帝是急性子,還果真是名不虛傳。

不過,這也是他希望的。

急性子的人沒有什麼陰謀詭計,當(dāng)面鑼對鑼鼓對鼓說開就好了。

畢竟,有些事情不說開,日後彼此猜忌隔閡,最終兵戎相見,生靈塗炭,反而不美,

“古時地廣人稀,先人刀耕火種,拓荒養(yǎng)民,以致民風(fēng)淳樸,文明始興。

至炎黃昌盛,人口繁多。地力不足,發(fā)展受限,於是西民東進(jìn),南人西上,則有逐鹿之戰(zhàn)。

黃帝滅蚩尤而沿黃河?xùn)|擴(kuò),遂有中原腹地也。此乃萬民求生之所願,豈是二三部族首領(lǐng)可爲(wèi)?”

見幾人點(diǎn)頭,秦浩明接著說道:“周王封建,西秦苦寒於雍州,望中原而生羨,遂有壯志雄心,乃有武勇之風(fēng)。

西滅犬戎,南爭諸侯,百戰(zhàn)之下,終成大國。

秦穆公用商鞅變法,雖觸怒權(quán)貴而遭車裂,可其法依存不改,乃至國力昌盛,威震六國。

穆公之後,其後代又豈是代代英主?

然西秦縱有起伏,仍不墜其勢,厲兵秣馬虎視眈眈,以窺視天下也!

反觀六國,趙武靈王、齊威王、齊桓公、燕昭王、魏惠王雄才輩出,又坐擁富庶之地,陣萬乘之軍,何以不能一統(tǒng)天下,竟合六國之力不敵一秦乎?

致始皇誅滅六國,雖止於兩代,然四十萬北擊匈奴,六十萬南下大海,得天下而不守成,又豈是千古一帝可搪塞之,實(shí)乃西秦代代野心所積聚而發(fā)也!”

縱觀歷史,秦國能得天下,絕不是秦始皇一人的功勞,而是整個大秦軍功集團(tuán)和大秦子民尚武的風(fēng)氣集聚而成。

一代不行,就祖祖輩輩傳承下去,終有始皇一統(tǒng)天下。

秦浩明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要激起鼓舞大明各階層的野心,唯有如此,漢人才能走出去,不再侷限於一個山頭爭王爭霸?

用一句話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必須出去走一走。

當(dāng)然,在秦浩明的眼中,他是帶著刀槍出去走。

只知家裡橫算什麼英雄?

殺來殺去都是殺自己的同袍族人,難道他秦浩明穿越回來,就是爲(wèi)了殺漢人,那和張獻(xiàn)忠、李自成之流有什麼區(qū)別?

澳大利亞,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英國佬拿來作爲(wèi)流放囚徒的地方,都可以自力爲(wèi)國,難道他一個後代人還不知道不成?

崇禎皇帝點(diǎn)點(diǎn)頭,又搖搖頭,沉吟片刻對秦浩明說道:“你之言雖有其理,卻也太過武斷。

秦滅六國,不止於征戰(zhàn),也在謀略及地利也。若非西秦居於函谷關(guān)外,坐視戰(zhàn)國相爭而耗盡其力,豈有始皇一統(tǒng)?”

秦浩明長嘆一聲蕭索說道:“燕獨(dú)據(jù)遼東,趙雄霸燕雲(yún),韓魏擁腹地,楚有長江險,齊有山海利,孰無地利乎?

秦有英主賢臣,六國豈無明君良相?何以六國居安厭戰(zhàn),唯獨(dú)秦以武勇開拓爲(wèi)榮?

皇上請聯(lián)繫實(shí)際想想,當(dāng)初建奴在黑山白水間,可有任何地利之說?

可現(xiàn)在如何?

東有朝鮮爲(wèi)腹心,西有漠南蒙古阻隔其他韃子部落,南取大明遼東全境爲(wèi)國土,北則是他們的祖先之地,可謂態(tài)勢已成。

這樣比較,皇上可覺得建奴跟當(dāng)初的秦國可有相似之處?”

崇禎低垂龍首,長嘆一聲,搖頭不已。

是啊,建奴生於苦寒之地,一飲一食皆要靠掠奪大明才能富足。否則,他們只是一個部落首領(lǐng),談何立國?

這也是當(dāng)初稱他們爲(wèi)奴的原因,可現(xiàn)在呢?

注視著崇禎皇帝略顯悲傷的臉神,秦浩明不依不饒繼續(xù)說道:“吾輩讀史,爲(wèi)漢武而壯懷激烈,爲(wèi)唐宗而拍案叫絕。

指點(diǎn)江山,激揚(yáng)文字,醉酒而歌,慨當(dāng)以慷,恨不得拔劍四顧,再復(fù)祖先榮耀於今。

敢問皇上,若您降旨揮師再徵西域,光復(fù)漢唐舊地,不知天下萬民,又有幾人雀躍以從?”

崇禎苦笑連連,坦然言道:“不能,不說百姓不知兵鋒之利,便是大明衛(wèi)所邊軍,要他們征戰(zhàn)苦寒之地,估計也不會應(yīng)承。”

秦浩明點(diǎn)點(diǎn)頭,這就是大明長達(dá)兩百多年來,重文輕武的窘境。

太祖成祖年間,手指所向,便是兵鋒所指,大軍立馬可以開拔。

現(xiàn)如今,能防守就不錯了。

秦浩明再對崇禎皇帝拱手問道:“皇上,皆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那微臣請問皇上心中,西域海外可真是王土,萬里之人可真是王民?”

崇禎搖頭苦笑,嘴裡猶自口硬,“說說而已,自然不是。蠻荒之地,化外之民,豈能與我大明相提並論?”

秦浩明起身長嘆道:“皇上,這就是微臣所說的,自秦之後,我華夏再無野心。

今之天下,傳自炎黃,成於大秦,歷代之下,雖有增補(bǔ),卻無開疆。

西至哈密西寧,北至九邊大漠,東至萬里海濤,南至兩廣福建,斯地斯人,固於天子,牢於萬民,四海之外,皆是蠻荒。”

崇禎兩眼炯炯,雙拳緊握,認(rèn)真說道:“請愛卿說重點(diǎn)!”

“想天地何其廣大?物產(chǎn)何等豐富?百姓何下億萬?”秦浩明心裡一喜,臉上卻是露出愁苦之色說道:

“可縱觀華夏曆朝歷代,帝王以至尊而守成一統(tǒng),王孫以血脈而吸骨食髓。

公侯以祖功而分享壟斷,世族以豪強(qiáng)而兼併土地,豪門以商賈而錙銖盈利,文人以科舉而弄權(quán)謀私。

重重威壓皆是對內(nèi),何曾有絲毫野心而染指域外?

唯百姓日受盤剝,而民生困苦久矣。

一朝初立尚不見其害,十代以內(nèi),則富者愈富、貧者更窮,以致民力枯竭,遂揭竿四起,又是新朝!”

崇禎恍然大悟,目光深邃盯著秦浩明說道:“民少地多,則見其興。民多地少,則見其衰,民力枯竭,則見其亡。

此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十代之內(nèi),二三百年,則改朝換代。愛卿繞了一個大圈子,原來落筆在此啊。”

秦浩明淺笑,臉上露出一絲捉摸不透的神情,“聖人曰,五百年必有王者興。

後世數(shù)百年,或有聖人。或有奇術(shù),可打破此循環(huán)之道,然此時卻無能爲(wèi)力。

皇上,自太祖高皇帝至今,我大明已有二百載矣。”

王承恩和秦浩明關(guān)係不錯,可聽到他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論,也不由臉色一變,對秦浩明高聲怒斥:

“大膽,竟敢映射皇明,詛咒皇爺!”

崇禎皇帝擺手制止王承恩,盯著秦浩明肅然道:“想來這就是你奏摺所說,要大力發(fā)展海軍,遠(yuǎn)赴萬里,經(jīng)營大海的目的?”

秦浩明點(diǎn)頭笑道:“陛下聖明!

崇禎皇帝鄭重起來,上前拉著秦浩明問道:“愛卿要怎麼做?想怎麼做?”

秦浩明緊緊握了一下崇禎皇帝的手。然後從軍帳中取出地圖,慢慢展開,竟是一副粗略的世界地圖。

崇禎皇帝、太子朱慈烺、王承恩連忙湊上前來,一齊看著這副地圖,不由一個個深深吸氣,渾身直抖。

秦浩明笑道:“微臣經(jīng)營海上,自然四處蒐集信息,此乃三年之得,今奉與吾皇。”

說完,指著地圖一一介紹,“皇上、太子,王公公,此乃我大明是也!

其南爲(wèi)安南、真臘、暹羅等藩屬之國,其西爲(wèi)天竺和天方諸國,其北越過草原大漠,即是俄羅斯。

俄羅斯之西,即是西洋諸國,我大明皆稱之爲(wèi)弗朗機(jī)是也。”

崇禎皇帝指著後世的非洲、美洲、大洋洲問道:“這又是哪裡,幅員如此遼闊,竟比我大明還廣?”

秦浩明笑道:“成祖年間,聽說鄭和曾去過此處,臣也對其知之不明,故暫稱爲(wèi)非洲吧。

此處乃是西洋諸國屬地,聽說盛產(chǎn)黃金糧食,就暫稱爲(wèi)美洲如何?至於這裡,乃是大洋彼岸,就叫做大洋洲吧。”

看著神思遠(yuǎn)馳萬里的三人,秦浩明再次笑著說了一句,“這些大多都是無主之地。”

“無主之地?”

崇禎低聲重複一句,呼吸驀然變重,眼中精光閃閃。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

秦浩明氣勢陡然高漲,傲然說道。

開什麼玩笑,取無主之地,那顯示本事嗎?

說什麼也趁著這個機(jī)會,替後代營造一個真正和平的安全環(huán)境。

“皇上適才問微臣之策,臣以爲(wèi)當(dāng)分爲(wèi)三步。

其一打造戰(zhàn)船訓(xùn)練水師,控制東洋至倭國海路,劫掠四海坐地分贓。

其二廣造戰(zhàn)艦炮船,壟斷南海至西洋航線。

其三同時威逼藩屬耕植食糧,反哺大明以暫解危機(jī)。”

崇禎皇帝拍案而起,雙目炯炯問道:“這就是愛卿曾言,不要朝廷一絲一毫,便可養(yǎng)百萬雄師?”

秦浩明點(diǎn)點(diǎn)頭笑道:“正是如此!

江南遍地工坊,以生絲、絲綢、瓷器聞名四海,兩廣、福建的海商販運(yùn)此物致富,其利何止數(shù)倍?其財何止千萬?

可曾給陛下和朝廷,上交過一兩銀子?臣不才,只收十之有一二,想來不多吧!”

四下無外人,崇禎也偶爾發(fā)狂哈哈笑道:“豈止不多,朕以爲(wèi),乾脆全搶了就是!”

秦浩明沒好氣道:“皇上,斷人財路、殺雞取卵,可不是智者所爲(wèi)。

海商雖貪,亦是大明子民,臣只是爲(wèi)國取利,可不想官逼民反。

更何況,此輩雖重利輕義,卻是我大明之未來,臣第三步主力也!”

崇禎鄙夷道:“一羣卑鄙貪婪的商賈,除了勾結(jié)贓官以漁利,又能有何作用?”

“不然!”秦浩明認(rèn)真說道:“建海上秩序,坐收萬金反哺大明,只能暫緩危機(jī),卻不能徹底解決王朝更替。

當(dāng)以武力爲(wèi)先驅(qū),以巨利爲(wèi)誘餌,導(dǎo)引海商殖民海外,攻略四海。

貪婪乃人之本性,貪婪乃野心之始,海商是第一步,然後就是世家豪門,勳貴皇親,以致華夏萬民!

臣願以四海之財富,激起天下之貪婪,攪動華夏之野心,以爲(wèi)萬世之基!”

望著崇禎不可置信的眼光,看著太子目光灼灼地對視,瞧著王承恩傻乎乎地側(cè)目,秦浩明傲然說道:

“炎黃二帝順萬民之利,挑動部族之野心,戰(zhàn)蚩尤以定中原。

秦始皇帝攜一國之利,振奮西秦之野心,摧殘萬民以吞天下,方有二代而亡。

臣願陛下學(xué)炎黃而不效始皇,不以一己之私,當(dāng)以百姓爲(wèi)念,奪四海物力而興華夏,以華夏萬民而開疆土,成就帝王偉業(yè),再造中華盛世!”

崇禎先是振奮,可過後卻忽然搖頭苦笑道:“愛卿,秦漢以後,國家一統(tǒng),儒道昌盛,已逾千載。

居中央以威蠻夷,處上國以恩藩屬,持操守而言仁義,行善舉而秉忠孝。

君子言於義,小人言於利,即便如今人心不古,你想以天下之利動盪萬民貪婪,以四海之財驅(qū)生華夏野心,恐怕難以登天啊。

更不用說誘其去國離家,背棄鄉(xiāng)土而經(jīng)營海外。

愛卿不見嘉靖年間的王直,稱徽王而爲(wèi)倭國太上,胡宗憲一紙招降文書,便毅然渡海來歸,以致身死名滅乎?”

秦浩明點(diǎn)點(diǎn)頭,崇禎說得沒錯。

到了大明年間,如今的漢人就是這幅吊性,以故土難離爲(wèi)重,不願出外闖蕩拼搏。

別說王直,便是鄭芝龍不也是如此。

否則,旦使有些許野心,坐擁十幾萬雄兵,何至於被大明督撫拿捏?何至於被多爾袞一個閩粵總督忽悠,落得身死人滅的可悲下場?

ps:感謝元寶媽媽111、把盞龍血熱、家裡窩囊家外雄打賞,銘感諸君盛情!故土難離敬上!

第五百三十七節(jié) 渾水摸魚第一百九十三節(jié) 奏對崇禎第一百八十四節(jié) 多爾袞,一生爲(wèi)何?第五百九十五節(jié) 國之利器第三百七十一節(jié) 圍三闕一第六百一十二節(jié) 決戰(zhàn)開始第四百四十七節(jié) 筵無好筵第五百二十七節(jié) 志不在此第六百三十一節(jié) 彼其娘之第三百五十二節(jié) 血色草原第四百一十四節(jié) 家事第一百六十七節(jié) 大才第五百七十七節(jié) 鰲拜慘死第五百七十一節(jié) 父子對談第一百七十九節(jié) 萬事俱備第二百二十七節(jié) 傷殘紀(jì)要第六百五十一節(jié) 調(diào)教太子第二百七十四節(jié) 分贓我做主第二百九十六節(jié) 總督不好當(dāng)第四百八十五節(jié) 事情做在明處第六百零二節(jié) 洪承疇第三百三十一節(jié) 大明無敵第五百零一節(jié) 首重軍功第四百四十六節(jié)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三百八十二節(jié) 好人沒好報第三百八十一節(jié) 不要怕,你也有後臺嘛第二百二十六節(jié) 心思難測第五百九十二節(jié) 總攻之前第四百七十五節(jié) 行動第十一節(jié) 各有算計第四百七十三節(jié) 何等之難第六百六十一節(jié) 流民安置第五十節(jié) 天雄軍第三百七十三節(jié) 戰(zhàn)略藍(lán)圖第四百五十一節(jié) 鐵血柔情第四百二十四節(jié) 忍一時風(fēng)平浪靜第六百五十三節(jié) 遼東漸定第三百七十六節(jié) 什麼夫人?第四節(jié) 悔不當(dāng)初第五百二十四節(jié) 搞一個無人區(qū)第五百七十五節(jié) 擒拿鰲拜第四百四十四節(jié) 到時滅了他第六百一十六節(jié) 鑄京觀第四百二十六節(jié) 功敗垂成第五百三十三節(jié) 丟臉第一百五十八節(jié) 柳暗花明第四百一十節(jié) 定南軍第一百五十三節(jié) 抽絲剝繭第三百九十四節(jié) 戰(zhàn)爭,和女人無關(guān)!第四百九十節(jié) 斬草除根第二百四十四節(jié) 改變第二百九十四節(jié) 與民爭利第三百零六節(jié) 張雲(yún)的心志第四百五十六節(jié) 重操舊業(yè)第一百五十二節(jié) 口腹蜜劍第六百零六節(jié) 來了,就別走第二百一十三節(jié) 另類連蒙第五百五十五節(jié) 炮仗第二百七十節(jié) 德州府的變化第二百五十四節(jié) 國之利器第四百五十八節(jié) 華夏一式第三百六十七節(jié) 一觸即發(fā)第二百四十二節(jié) 把事鬧大第四百二十八節(jié) 威脅第二十四節(jié) 男兒行,當(dāng)暴戾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diǎn)評第四百四十節(jié) 海關(guān)總署第三百一十六節(jié) 佳人風(fēng)情第四百七十節(jié) 視察慰問第六百四十八節(jié) 心思變化第四百二十三節(jié) 千金買馬骨第二百七十八節(jié) 琉球事件第四百七十一節(jié) 男人最怕有心無力第五百零五節(jié) 本督管不了第五百五十九節(jié) 對比第一百三十九節(jié) 自此而始第五百一十五節(jié) 戰(zhàn)前第七十三節(jié) 碰撞第五百六十九節(jié)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四百七十七節(jié) 欺人太甚第五百三十四節(jié) 內(nèi)外有別第五百六十節(jié) 人心第五百二十九節(jié) 變化第十八節(jié) 變廢爲(wèi)寶第二百九十七節(jié) 重啓錦衣衛(wèi)第一百五十六節(jié) 兩面三刀第四百四十三節(jié) 突發(fā)事件第二十九節(jié) 好友來投第四十二節(jié) 合則兩利第五十七節(jié) 大捷第三百八十二節(jié) 好人沒好報第二百四十一節(jié) 王樸伏罪第三百六十九節(jié) 慘烈廝殺第四百八十一節(jié) 無所不能第三百七十節(jié) 纏鬥第二十七節(jié)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五百五十六節(jié) 度日如年第五十節(jié) 天雄軍第六百五十八節(jié) 海軍戰(zhàn)略
第五百三十七節(jié) 渾水摸魚第一百九十三節(jié) 奏對崇禎第一百八十四節(jié) 多爾袞,一生爲(wèi)何?第五百九十五節(jié) 國之利器第三百七十一節(jié) 圍三闕一第六百一十二節(jié) 決戰(zhàn)開始第四百四十七節(jié) 筵無好筵第五百二十七節(jié) 志不在此第六百三十一節(jié) 彼其娘之第三百五十二節(jié) 血色草原第四百一十四節(jié) 家事第一百六十七節(jié) 大才第五百七十七節(jié) 鰲拜慘死第五百七十一節(jié) 父子對談第一百七十九節(jié) 萬事俱備第二百二十七節(jié) 傷殘紀(jì)要第六百五十一節(jié) 調(diào)教太子第二百七十四節(jié) 分贓我做主第二百九十六節(jié) 總督不好當(dāng)第四百八十五節(jié) 事情做在明處第六百零二節(jié) 洪承疇第三百三十一節(jié) 大明無敵第五百零一節(jié) 首重軍功第四百四十六節(jié)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三百八十二節(jié) 好人沒好報第三百八十一節(jié) 不要怕,你也有後臺嘛第二百二十六節(jié) 心思難測第五百九十二節(jié) 總攻之前第四百七十五節(jié) 行動第十一節(jié) 各有算計第四百七十三節(jié) 何等之難第六百六十一節(jié) 流民安置第五十節(jié) 天雄軍第三百七十三節(jié) 戰(zhàn)略藍(lán)圖第四百五十一節(jié) 鐵血柔情第四百二十四節(jié) 忍一時風(fēng)平浪靜第六百五十三節(jié) 遼東漸定第三百七十六節(jié) 什麼夫人?第四節(jié) 悔不當(dāng)初第五百二十四節(jié) 搞一個無人區(qū)第五百七十五節(jié) 擒拿鰲拜第四百四十四節(jié) 到時滅了他第六百一十六節(jié) 鑄京觀第四百二十六節(jié) 功敗垂成第五百三十三節(jié) 丟臉第一百五十八節(jié) 柳暗花明第四百一十節(jié) 定南軍第一百五十三節(jié) 抽絲剝繭第三百九十四節(jié) 戰(zhàn)爭,和女人無關(guān)!第四百九十節(jié) 斬草除根第二百四十四節(jié) 改變第二百九十四節(jié) 與民爭利第三百零六節(jié) 張雲(yún)的心志第四百五十六節(jié) 重操舊業(yè)第一百五十二節(jié) 口腹蜜劍第六百零六節(jié) 來了,就別走第二百一十三節(jié) 另類連蒙第五百五十五節(jié) 炮仗第二百七十節(jié) 德州府的變化第二百五十四節(jié) 國之利器第四百五十八節(jié) 華夏一式第三百六十七節(jié) 一觸即發(fā)第二百四十二節(jié) 把事鬧大第四百二十八節(jié) 威脅第二十四節(jié) 男兒行,當(dāng)暴戾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diǎn)評第四百四十節(jié) 海關(guān)總署第三百一十六節(jié) 佳人風(fēng)情第四百七十節(jié) 視察慰問第六百四十八節(jié) 心思變化第四百二十三節(jié) 千金買馬骨第二百七十八節(jié) 琉球事件第四百七十一節(jié) 男人最怕有心無力第五百零五節(jié) 本督管不了第五百五十九節(jié) 對比第一百三十九節(jié) 自此而始第五百一十五節(jié) 戰(zhàn)前第七十三節(jié) 碰撞第五百六十九節(jié)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四百七十七節(jié) 欺人太甚第五百三十四節(jié) 內(nèi)外有別第五百六十節(jié) 人心第五百二十九節(jié) 變化第十八節(jié) 變廢爲(wèi)寶第二百九十七節(jié) 重啓錦衣衛(wèi)第一百五十六節(jié) 兩面三刀第四百四十三節(jié) 突發(fā)事件第二十九節(jié) 好友來投第四十二節(jié) 合則兩利第五十七節(jié) 大捷第三百八十二節(jié) 好人沒好報第二百四十一節(jié) 王樸伏罪第三百六十九節(jié) 慘烈廝殺第四百八十一節(jié) 無所不能第三百七十節(jié) 纏鬥第二十七節(jié)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五百五十六節(jié) 度日如年第五十節(jié) 天雄軍第六百五十八節(jié) 海軍戰(zhàn)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附县| 慈溪市| 新巴尔虎右旗| 龙井市| 南开区| 田东县| 迁西县| 青阳县| 岳阳市| 榆林市| 乡宁县| 铜陵市| 庆元县| 安国市| 克拉玛依市| 乌海市| 连云港市| 溧水县| 高邑县| 南木林县| 安陆市| 天台县| 大邑县| 德惠市| 菏泽市| 佳木斯市| 迁安市| 光山县| 天柱县| 普洱| 德钦县| 桦川县| 大化| 肇东市| 巢湖市| 潞西市| 昭苏县| 林西县| 葵青区| 视频| 嵩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