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四十八節 心思變化

太子朱慈烺接過奏摺,遞給崇禎皇帝。

“秦愛卿忠體爲國,勞心勞力,朕深感欣慰。”

出乎意料,崇禎皇帝接過奏摺,並未翻看,只是置於茶幾上,面對有些困惑的秦浩明,目光柔和的看著他說道:

“奏摺所言,應是愛卿嘔心瀝血,字字珠璣,朕當擇日細細觀看體會。

只是愛卿今日離去,想來又是數月不得見,朕不忍浪費如此良辰。知曉你貪杯,不如朕陪你小酌一二,權當爲你踐行。

順便請教當下最爲急迫之事,如何?”

說完,也不等秦浩明同意,自顧吩咐身邊當值的大太監王德化去傳膳。

“微臣叩謝皇恩!”

這一刻,秦浩明是發自肺腑真心感動,沒有絲毫做作。

或許,這就是真實的崇禎,一個感性淳樸的人。

信任一個人,就毫無保留掏心掏肺。

之前有袁崇煥、溫提仁、楊嗣昌,現在則是自己。

雖然有用錯人,但只能說他識人不明,卻不知有些磚家說他生性多疑從何而來?

至於說剛愎自用、刻薄寡恩更是他媽的扯淡,純屬那些跪舔的文人討好建奴,極力抹黑崇禎皇帝。

老實說,崇禎並非一個溫和的人。

他很急躁,很用力,用後世的話說,叫用力過猛。但這個爛攤子,不用力過猛,那隻能提早收攤。

刻薄寡恩,又是另一個更加操蛋的奇葩說法。

賞賜已經全部給了勳貴文臣士子,堂堂一國之君,自己窮得跟乞丐一樣,衣服、襪子,都打了補丁,皇家用度比不上京城的殷實之家。

哪裡還有餘錢賞賜?

可就這樣,人家工作依舊非常努力。

每天白天上朝,晚上加班,累得半死不活,第二天接著幹,一干就是十七年,從未間斷。

明面上他是大明皇帝,九五至尊,一言斷生死,號令天下威風凜凜莫敢不從。

可是內地裡各級官員陽奉陰違上下其手,朝廷更是無錢無糧天災雪上加霜。

想重開海禁加收商稅之舉更是舉步維艱,被全國官員所抵制,這腐朽的國家更是無法被他所指揮運轉。

平日裡撤銷鹽稅等利於各級官員的政令是順風順水,不利於官員權貴的聖旨,便是有違祖制寸步難行。

偷偷越過內閣所發的中旨,各地官員更是有權拒絕奉旨,就算是不聽奉勸強行下旨也只會被內閣再三駁回。

簡單地說,崇禎同志乾的是這樣一份工作。

沒有工作範圍,沒有工作界限。

什麼都要管,什麼也管不著。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就是看人吵架。

穿得破爛,吃得也少,跟老婆睏覺也少,每天只睡五六小時,時不時還有噩耗傳來。

什麼北邊打來西邊打去,祖墳被人燒了,部將被人殺了,東西被人搶了,每年都有的天災等等。

勳貴大臣嘴上說得好聽,文臣士子與天子共天下。

可出了事情,跟其他大臣無關,全部是他的責任。

在位十七年,六下罪己詔!

這樣的工作,誰幹得了?

這樣的人,有什麼好說?

再看看後繼的事情,叛軍圍攻京城,太監王廉急告,崇禎在宮中飲酒長嘆:“苦我民爾!”

太監張殷勸降,被一劍刺死。

之後崇禎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勳戚周奎、田弘遇家。回宮後寫下詔書,命成國公朱純臣統領諸軍和輔助太子朱慈烺。

然後哭著對周皇后說:“你是國母,理應殉國。”

周皇后也哭著說:“妾跟你十八年,從未忤逆一句,現在陛下命妾死,妾怎麼敢不死”說完解帶自縊而亡。

崇禎轉身對袁貴妃說:“你也隨皇后去吧!”袁貴妃哭著拜別,也自縊。

接著崇禎又砍死了妃嬪數人,並命令左右太監去催大嫂懿安張皇后自盡。張皇后隔簾對朱由檢拜了幾拜,自縊身亡。

崇禎又召來十五歲的長平公主,流著淚說:“你爲什麼要降生到帝王家來啊!”

說完左袖遮臉,右手拔出刀來砍中了她的左臂,接著又砍傷她的右肩,一而再再而三,終究不忍心,讓長平得以存活。

同時也揮劍刺死了自己年僅六歲的麼女—昭仁公主。

此時天色將明,崇禎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

崇禎帝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爲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最後自己在景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

可在臨死前,這個自尊心非常強的君王,還要用劍把自己毀容,留下千古絕唱;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

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這個骨頭剛硬得到骨髓裡的君王,親自殺死家人,至死卻還是牽掛著大明子民,勿傷百姓一人。

當年明月如此評價:一個了不起的人。

秦浩明也想說,努力過,縱然失敗,亦是精彩,更是無悔!

淚水流過臉頰,模糊了雙眼,秦浩明的心裡浮起莫名的傷感,既爲眼前千古第一悲情皇帝,更爲漢人幾百年後的悲慘遭遇。

堂堂炎黃子孫,領先幾千年的大漢文明,被建奴殺得毫無自信,毫無骨氣。

後世精英叫獸言必稱西方如何如何,語必說國外怎樣怎樣,連現在大明百姓不屑一顧的崑崙奴,也有人叫道:哇,外國人!

想到這裡,秦浩明心裡第一次升起,或許,自己要做得更多一些的念頭。

原本在這之前,秦浩明是有私心的。

在對付建奴的同時,他心裡也防著崇禎皇帝。

防著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畢竟,人心都是複雜的,不復雜就不是人。

尤其是現在這麼多人跟著他混飯吃,一個處理不好,那可就是人頭滾滾,絕非虛言!

所以,過去他很少過問朝堂上事情。只是有人擋在他面前,他纔出手清除。

其他的大明弊端,也只有在自己的地盤裡,他才大刀闊斧進行改革,或者叫改良。

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有力有不逮之故,另一方面卻是不想陷入太深,以免越陷越深。

在他的心裡,始終想帶著他的隊伍在海外爲王,另起爐竈自由自在。

因爲他覺得,那樣更簡單。

可在今天,他的想法動搖了。

對比崇禎把天下攬在自身的行爲,秦浩明不得不承認,自己受到後世利己自由化的荼毒太嚴重。

尤其是通過兩年多的接觸,逐步瞭解到真實的崇禎之後,秦浩明發現自己被歷史欺騙得太厲害了。

首先不說以自己目前的實力,崇禎根本拿他無可奈何。

就說崇禎本人,在位十七年,有濫殺過什麼好人嗎?

沒有,真的沒有。

至少秦浩明通過自己身臨其境的瞭解,得出這個結論。

有人可能要說袁崇煥,那可是“民族英雄”。

狗屁!

這就是建奴的一個圈套,一個陰謀。

建奴僥倖奪得大明江山,出於安撫百姓的需要,必須抹黑崇禎。

可要解決這件事,絕不能揮大錘猛敲,只能用軟刀子背後捅人。

因爲,崇禎做得不錯,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

要詆譭崇禎,無需謾罵,無需污衊,只需要誇獎一個人——袁崇煥。

袁崇煥是建奴選擇的一個最好道具,因爲他是被崇禎幹掉的。

所以只要死命地捧袁崇煥,把他說成千古偉人,越偉大越好。

而如此偉人,竟然被崇禎幹掉了。所謂自毀長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把崇禎與歷史上宋高宗殺岳飛之流歸爲同類。

之後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把袁崇煥樹立爲英雄,沒有缺點,戰無不勝,只要有他在,就有大明江山。

再適當渲染氣氛,編實錄,順便弄個反間計故事,然後,在戲劇的最"gaochao",偉大的英雄袁崇煥被崇禎殺掉了。

多麼愚蠢,多麼自尋死路,多麼無可救藥。

就這樣,在袁崇煥的嘆息聲中,崇禎的形象出現了:一個很有想法,很有能力,卻沒有腦子,沒有運氣,沒有耐心,活活被憋死的皇帝。

最後,打出主題語:如此皇帝,大明怎能不亡?

這,就是建奴的陰謀。這,就是袁崇煥的作用。包括之後的史可法,都是建奴的道具。

是的,他們就是一個道具,也僅僅是一個道具。

跟能力、作用、貢獻都無關,不用說太多,心知肚明即可!

當然,說太多也沒用,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簡單一句話,滿滿的血淚史。

ps;諸君,新書開頭片段一部分,有看頭嗎?

行文,語言都有一些變化,不再正經,偏向諧趣,不知對錯。

喜歡的朋友,可否留言,希冀指點一二,感謝!

第二百零六節 何處撈錢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四十五節 臨行之際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三百三十一節 大明無敵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四百七十九節 說漏嘴了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一百四十六節 組建隊伍第四百四十八節 取捨之間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一百六十二節 敲詐勒索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三百四十五節 此生無憾第一百三十一節 挑釁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一百七十九節 萬事俱備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一百八十八節 這錢必須給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一百八十九節 倒算反攻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二百五十六節 水師革新第五百一十七節 要開打了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四百三十一節 醉紅樓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三百二十七節 搶手的流民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四百三十八節 去去火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一百二十九節 希望第一百六十八節 能力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二百四十二節 把事鬧大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五百三十四節 內外有別第五百四十八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七節 敗家少爺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五百二十八節 誅心之言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五百九十九節 惺惺相惜第一百四十六節 組建隊伍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二十四節 男兒行,當暴戾第三百七十九節 寒磣天子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明之危,萬曆之始?謬矣!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
第二百零六節 何處撈錢第三百六十五節 敵跡初現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四十五節 臨行之際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三百三十一節 大明無敵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六百六十五節 兵發呂鬆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四百七十九節 說漏嘴了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一百四十六節 組建隊伍第四百四十八節 取捨之間第六百六十四節 動員大會第一百六十二節 敲詐勒索第一節 再回首恍然如夢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三百四十五節 此生無憾第一百三十一節 挑釁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一百七十九節 萬事俱備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一百八十八節 這錢必須給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一百八十九節 倒算反攻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二百五十六節 水師革新第五百一十七節 要開打了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四百三十一節 醉紅樓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三百二十七節 搶手的流民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四百三十八節 去去火第五百零六節 翻雲覆雨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一百二十九節 希望第一百六十八節 能力第三十七節 詩詞歌賦的表演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二百四十二節 把事鬧大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五百三十四節 內外有別第五百四十八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三百八十節 大明第一人第七節 敗家少爺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五百二十八節 誅心之言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五百九十九節 惺惺相惜第一百四十六節 組建隊伍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三十五節 秦淮河畔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二十四節 男兒行,當暴戾第三百七十九節 寒磣天子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明之危,萬曆之始?謬矣!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六百一十九節 說出去誰信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隆县| 汝阳县| 郑州市| 江城| 昌宁县| 婺源县| 黄浦区| 沙田区| 治县。| 常熟市| 西盟| 资溪县| 拜城县| 滨海县| 岳普湖县| 呈贡县| 保德县| 西青区| 从江县| 互助| 崇义县| 琼结县| 凤山市| 贡山| 宜城市| 夏邑县| 九龙城区| 涞源县| 牡丹江市| 当阳市| 宁南县| 广河县| 台东市| 咸阳市| 瓦房店市| 英山县| 东兴市| 自治县| 喀什市| 黄浦区| 革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