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五節 部署

第三通鼓堪堪響起,盧象升全身鎧甲,頭戴白網巾,從主帳走到帥案後坐下。

見面三次,秦浩明還是第一次看見盧象升作武將打扮,心裡暗自讚歎,果然不愧大明第一文人將領稱號。

一身鎖子甲外形美觀,穿著貼身,愈發顯出他儒將本色。

至於頭戴白網巾,秦浩明知道盧象升還是在服父喪之故。

他尚屬首次看見大明武將高級鎧甲,相對於其他普通將領的皮甲,鎖子甲其防護性更強,且透氣性好。

而且比板金甲要輕便靈活,鎖子甲的重量不超過15公斤,還可按需要配合其他鎧甲使用,以增加防護範圍和強度,還有修補方便、綜合防護能力強等優點。

但是由於其製作複雜,要量身定做,成本高昂。

只是作爲武官鎧甲和親軍甲冑,在基層將領中普及率不高。

盧象升看見衆將都已經來齊,滿意的點點頭,老調重彈說了一些當下的局勢,勉勵衆將奮勇殺敵莫負皇恩等等。

隨即拿出桌上的令箭徑自大聲說道:“大同總兵虎大威聽令!”

“末將聽令!”

甲冑在身,虎大威雙手抱拳膝蓋微屈算是行了軍禮。

“命你部負責趙縣城防,所需人手器械可要求趙縣林知縣全力配合。”

“遵令!”

“大名府守備戚綱聽令!”

“末將聽令!”

“命你部負責肅清趙縣附近韃子斥候,偵查軍情。”

“遵令!”

“天雄軍遊擊張鬆榮聽令!”

“末將聽令!”

“你負責通知天雄軍將士歸建,違令者斬!”

……

盧象升胸有成竹發號施令,衆將一一遵命,明顯是早有謀劃,現在只不過是按方抓藥而已。

“楊總兵和秦秀才留下,其他人按令行事!”

“遵令!”

衆將轟聲如雷,氣貫雲霄。

秦浩明站在隊尾,目睹這一切,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

通過自己的努力,事情總算邁出積極有利的一面,不管此戰結果如何,他相信一定會有所改變。

“楊總兵,宣府鎮歷來被稱爲九邊之首,其中防禦部署最爲嚴密,軍中器械頗多。

趙縣情況你也知道,原本不過河北內地一個小城,比之任何城池都頗有不如。

奈何風雲際會之下,不得已要據此城而守。

防禦部署需要地利和器械,地利尚且可以依靠人力,可軍用器械卻是無能爲力,可否……”

楊國柱是宣府總兵,從二品掛鎮朔將軍印。

盧象升雖說是他的上司,總督宣府大同山西等處軍務兼理糧餉,可是抽調防禦物資,還是要跟楊國柱商量才行。

不要看虎大威、王樸和楊國柱同爲九邊總兵,可是楊國柱的官階品軼是高於他們二人的。

宣府鎮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特別是明朝建都北京之後,宣府鎮更是保衛京都,防禦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和大同府爲京師西北屏障。

宣府鎮的職務設置級別較高。宣府鎮設鎮守宣府總兵官一人,駐宣府鎮城,並且總兵官掛印稱將軍。

九邊重鎮中總兵稱將軍者有六個,分別是:大同曰徵西前將軍,遼東曰徵虜前將軍,宣府曰鎮朔將軍,甘肅曰平羌將軍,寧夏曰徵西將軍,延綏曰鎮西將軍。

六大軍鎮將軍中以“鎮”字爲將軍號的只有兩個,規格上高於“徵”、“平”字打頭的將軍。

而宣府鎮被稱爲九邊之首,所以總兵位置也更重要。

“我親自走一趟,剛好可以運些糧食,順便抽調部分兵力,兵部也不會察覺。就是不知韃子是否如秦秀才所願?”

楊國柱對於盧象升的請求毫不猶豫答應下來。

雙方合作兩年,交情不錯,現在正是同舟共濟相互扶持的時候。

此次韃子寇邊,已經攻城略地十幾處,事後崇禎皇帝必然要追究失地之則。

作爲九邊之首,他也有部分責任。

只是對於秦浩明的判斷,尚有疑慮。事關重大,他也不藏著掖著,索性直言相詢。

“此戰的關鍵不是韃子是否會來,而是盧總督是否有能夠抵抗朝廷旨意的勇氣和決心?”

秦浩明沒有正面作答,而是一臉堅毅對盧象升問道。

“浩明所言何意?”

盧象升不明白秦浩明的具體意思,反問道。

“若是朝廷下旨要我們分兵支援其他縣城,或者放棄趙縣移防他縣,盧總督如何應對?”

此事大意不得,若是真發生這樣的情況,秦浩明所有的心血將付之一旦。

他必須知曉盧象升的決心,好提前安排。

盧象升對崇禎有些愚忠,他是知道的,所以纔有歷史上慨然赴死。

問題是自己對崇禎可沒有什麼感情而言,尚需留待有用之身,做他的事情。

作爲後世之人,他始終覺得華夏不能是一家天下,而是所有華夏漢人的天下。

楊國柱臉色稟然,面露憂色朝盧象升望去。

秦秀才言之有理,行軍打仗最忌朝夕令改,打亂主將的佈置安排。

可依目前朝堂的政局,完全有可能出現秦秀才擔心的情況。

盧象升臉上變幻莫測,擺在眼前的問題已經很清晰,可問題是如何選擇?

抗令不遵還是用於擔當?這其中的事情豈是一言而決?

“本督父孝在身,原本理應回家守節盡孝道。然今上奪情爲社稷,本督唯有從之。

孝之一道,定然是不能相全。要是忠上再有虧,本督還有何面目茍活於人世。”

思慮片刻,盧象升一臉的沉重,低著頭緩緩說道。

“但朝廷的旨意是對本督而言,與諸位將領毫無關係。

若真有猶疑不決之事,本督一力承當。諸位按照現在的佈置,該如何還是如何,不必顧忌。”

盧象升雙目炯炯看著二人,一臉的決絕,話語間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這是對他們和所有天雄軍將領的承諾!

秦浩明和楊國柱對視一眼,心裡沉甸甸的,並無半分驚喜。

盧象升話說到如此地步,相勸已然沒有意義。現在只能看朝堂各位大佬和崇禎的意思,一切唯有寄託他們的良心。

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一百六十二節 敲詐勒索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四百二十六節 功敗垂成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四百二十六節 功敗垂成第七十節 籌備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四百五十四節 崇禎有點變壞了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一百八十九節 倒算反攻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第二百六十三節 私鹽之利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九十節 梟雄淚第一百四十五節 拳拳維護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三百四十八節 三份密疏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四十九節 男兒殺人行第四百七十四節 彎彎繞繞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三百二十五節 紅袖添香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二十八節 改變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三百四十二節 入彀矣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六百二十四節 秦愛卿壞著呢第一百零二節 風雨飄零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第一百七十九節 萬事俱備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三百二十五節 紅袖添香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四節 悔不當初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八十一節 官職在身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三百零五節 隻身許國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一百八十九節 倒算反攻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五百零九節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第二十七節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四百四十五節 聰慧之女第十二節 性格大變第三百一十三節 邵武路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三百一十八節 秦家族人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六百零二節 洪承疇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二百八十一節 難道血已冷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三百五十二節 血色草原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六百一十七節 奸猾吳三桂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三十六節 義女柳如是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一百四十七節 血腥暗衛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六十節 困局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四百二十節 軍工民用
第三百零二節 刀砍首輔(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敏感盛情!)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一百六十二節 敲詐勒索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四百二十六節 功敗垂成第四百零三節 又是與民爭利第四百九十九節 前因後果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二百五十一節 所獲頗豐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四百二十六節 功敗垂成第七十節 籌備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兄弟一,他日屠百!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四百五十四節 崇禎有點變壞了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一百八十九節 倒算反攻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第二百六十三節 私鹽之利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三百三十五節 接風洗塵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九十節 梟雄淚第一百四十五節 拳拳維護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三百四十八節 三份密疏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四十九節 男兒殺人行第四百七十四節 彎彎繞繞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三百二十五節 紅袖添香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二十八節 改變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三百四十二節 入彀矣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六百二十四節 秦愛卿壞著呢第一百零二節 風雨飄零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第一百七十九節 萬事俱備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三百二十五節 紅袖添香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四節 悔不當初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八十一節 官職在身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三百零五節 隻身許國第四百九十五節 山雨欲來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一百八十九節 倒算反攻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五百零九節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第二十七節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四百四十五節 聰慧之女第十二節 性格大變第三百一十三節 邵武路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三百一十八節 秦家族人第三百五十六節 絞殺建奴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六百零二節 洪承疇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六百零四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二百八十一節 難道血已冷第二百一十八節 你擋路了第一百五十八節 柳暗花明第五百四十四節 鳥槍換大炮第三百五十二節 血色草原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八十四節 佳人遠至第六百一十七節 奸猾吳三桂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三十六節 義女柳如是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二百六十六節 靠海吃海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一百四十七節 血腥暗衛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六十節 困局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四百二十節 軍工民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功县| 荣成市| 丹江口市| 沙坪坝区| 怀化市| 玉山县| 翼城县| 古浪县| 阳江市| 花垣县| 大洼县| 屏东市| 富民县| 福鼎市| 兴和县| 皮山县| 旬邑县| 南宫市| 临湘市| 偏关县| 新建县| 咸丰县| 清涧县| 通榆县| 白河县| 桃园县| 巧家县| 紫阳县| 嘉义县| 宜兰县| 永年县| 广灵县| 阿合奇县| 福鼎市| 驻马店市| 镇宁| 临城县| 平顺县| 剑阁县| 射阳县| 和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