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七節 逃之夭夭

“如此說來,今日負責防守的並不是秦浩明,而是他軍中的贊畫閻應元。”

多爾袞聽完曹迪成的彙報,臉上驚駭莫名,心裡猛然一顫,陡然間心亂如麻。

揮揮手先讓曹迪成退出賬外候命,多爾袞陷入沉思。

與以往攻打其它大明城池不同的是,閻應元和濟南府官員竟然把全城百姓組織起來,防禦大清進攻。

今天閻應元的表現他歷歷在目,無需他人贅言。大清勇士如此疾風暴雨的打擊下,濟南府依舊巋然不動,足以說明問題。

可讓他心悸並不是這個,而是身爲主帥的秦浩明緣何不見絲毫蹤影?

考慮他如其他大明將軍一樣,棄城而逃,無疑是侮辱他多爾袞的智商。那麼問題出現,秦浩明究竟在哪裡?

從他過往陰險狡詐的性格看,斷然不可能讓大清無驚無險安然撤離。

瞧目前的情形,即使有隱藏在城中的三百多內應幫助,濟南府沒有十天半個月,幾無可能攻下。

多爾袞的思路逐漸清晰起來,昨日夜半衝出大清防線的必然是秦浩明無疑,他這是聯絡被大清用速度遲滯的幾路大明軍隊而去,其目的不言而明。

無非是想讓大清背腹受敵,決一死戰。

若是往常時刻,明軍想和大清打野戰,多爾袞一定會悍然無懼並且略有期待。

奈何此一時彼一時!

一來人馬再也經不起損失;二來和戰略不符,他們的目的是保存自身,打擊明軍實力;可第三點纔是多爾袞最爲忌憚的,那就是大明軍隊居然敢主動求戰。

此乃近十年來大明軍隊從未有過的現象。

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大清先祖縱橫在深山老林中,環境惡劣猶可存活,自然算是橫的。

而大明漢人得天地之利,生活優渥,自然算是軟的。故而,在過去的戰鬥中,大清無往而不勝。

經常只要幾百人,便可在大明的土地上四處橫行,無人敢有其他想法。

可自從這個秦瘋子橫空出世後,對大清打了幾個勝仗,大明將士漸漸好像有些變化。

一向無利不起早的祖寬居然肯讓自己的部隊拼死攔截奕善大軍,要知道,他的部隊可是他保命的根本啊!

便是懦弱的王樸,之前也主動跟大清打了一仗,雖然是失敗。

但是,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敢戰,這纔是令他憂慮的地方。

毋庸置疑,大明人口千千萬萬,若是大明將士皆敢戰,大清將士即使再勇猛,也斷然無可匹敵。

他多爾袞自負勇猛,三五人不在話下,可若是三五十人呢?

這也是爲什麼大清對大明屢戰屢勝,皇太極和他卻要和大明議和的原因,實力還是有所不逮啊!

熊熊火光下,賬內杜度望著愁眉不展的多爾袞,感同身受。

他雖然衝動魯莽,但不是無腦之人。

不同於多爾袞只是聽說而已,他是親眼見到秦浩明的瘋狂模樣,重圍之下還要把鑲紅旗第一勇士庫勒斬首,是個瘋子。

“此子現在只是一個小小的指揮同知,便給我們造成如此大困擾。他日必是我大清禍害,不如行險一搏,一舉消滅他們。”

暗中計算過雙方兵力,以及盧象升、祖寬、陳新甲等人的反應,杜度覺得打敗他們還是有一定把握。

畢竟陳新甲的幾萬大軍給他們打怕了,關鍵時刻未必敢於拼命,故而才沉聲對多爾袞建議。

“那豈不是正中他下懷。更何況,我們能承受多大的損失呢?一萬?兩萬?值得嗎?”

多爾袞手撫著額頭,只是盯著腳下。似在回答杜度的話,又似在自言自語,計算之間得失。

是啊,委實兩難!

若是不消滅他,就怕養虎爲患,今後越來越棘手。

可若爲了一個小小的大明武將,損兵折將消耗大清勇士性命,似乎又有點得不償失?

何況自己貴爲親王,跟一個瘋子去計較,實在讓他下不了決心。

你再不要命,可終究有理智有判斷;你再不要命,也會覺得被瘋子弄死殊爲不值。

你再不要命,也不會比瘋子更百無禁忌,自己的小命他還是珍惜的。

而瘋子是什麼都能不要,一無所求,天下何懼!

縱觀秦浩明以往的表現,多爾袞毫不懷疑他敢於拼命,跟大清死戰到底。

“聽說此子飛揚跋扈,未經稟報便對範家下手。雖說範家有些嫌疑,可範家出於自保,一定不會束手待斃,可否借他們之力除掉他?”

杜度左思右想,眼前一亮,驀然記起德州範家的遭遇,有些興奮的說道。

“神來之筆!神來之筆!”

多爾袞驀然站起撫掌大聲讚歎,整個人一掃頹廢之勢,眼中精光屢屢,思潮滾滾。

“他現在勢力未成,大明朝堂沒有強援,斷無範家底蘊充足,鹿死誰手,尤爲可知?

更何況,範家的財物驚人,本王便不信他能清廉如水,分毫不拿?

單憑此點,他便脫不了干係。

若是再有人推波助瀾,這小子即使不死,怕也不能立足朝堂。沒有軍權,安排幾個死士便可以除掉他,豈不是任我們拿捏?

實在不行,今後再想其他方法對付他。總之,決不能讓此子繼續爲禍大清。

殺雞焉用宰牛刀!

一個小小的大明武將,如何要用高貴的大清勇士和他拼命?

本王差點誤入歧途啊!”

多爾袞繞著寬大的帥帳,越說越興奮,顧盼之間,不可一世。

他說的這些,並非空中樓閣水中之月,都具有一定的操作基礎。

這些年,昏聵的大明朝廷,自毀長城的事情幹得少嗎?

“只是我們損兵折將撤退關外,回去皇太極那裡不好交代呀?”

秦浩明的事情解決,杜度心裡也鬆了一口氣。可說實話,對皇太極的手段,杜度心裡還是有一些恐懼。

“無妨!漢人說得好,兵無常勢,水無常態。戰場變化莫測,縱偶有小挫,我們騷擾大明的戰略基本達成。

再說,天啓帝師孫承宗闔家背殺,足以讓我等稍爲******主要還是阿巴泰和嶽託之死,讓皇太極有些說道。然目前的形勢,卻不容我們思慮太多。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皇太極也不能一味苛求!”

多爾袞搖搖手安慰杜度,踱著方步,緩緩的沉聲說道。

對於皇太極,他心中是及其複雜的,很難以用喜惡來形容。

當然,在個人情感上,他恨不能生啖皇太極。

可對於皇太極把後金帶到如今蒸蒸日上的地位,他多爾袞還是佩服其謀略的,想來他應該不會如此不智。

多爾袞的話在情在理,杜度略爲安心,反正他不是主帥,板子也是先打在多爾袞身上。

“杜貝勒,安排兩百名精銳死兵,我們也不能大明如此輕鬆。”

多爾袞的臉上閃過絲絲猙獰,臨走前,他還要稍作安排。

作爲一名統帥,多爾袞無疑是合格的。戰與不戰,是多爾袞能夠控制和選擇的。

可積蓄自己的實力,削弱敵人的實力,從而達到不戰而勝,或者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纔是真正的戰略。

無疑,目前多爾袞的選擇符合戰略需求。

這也是大明和建奴的區別,領兵在外,多爾袞可以自己做主,而大明的將領卻不能。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一種策略,也是一種原則。

但凡明君聖主,只要頭腦清醒,對於征戰在外的將帥,只是遙相節制、賦予將領充分的自主權。

而非事無鉅細、事必躬親地干預前線兵務。結果往往是前者得勝,後者敗北。

因爲勝敗乃一瞬間之事,戰機不可失,需要雙方統帥對戰機的利用、轉換、把握能力。

而不是像大明一樣,僵硬的聽從兵部安排。

“正有此意!”

杜度明白多爾袞的心思,高興的領命出去。

雖然被迫撤退,可大清從來沒有吃過如此大虧,自然要報復纔是。

第五百九十二節 總攻之前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八十九節 西山大營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六百一十七節 奸猾吳三桂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二百三十八節 視察兵仗局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四百八十六節 船廠第六百二十八節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一百八十六節 曹家的罪惡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五百七十六節 黑心戰術第四百九十七節 鄭森第一百五十一節 刮目相看第二百九十節 朕不相信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六百二十七節 野心(感謝書友abcd4869萬賞)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一百九十一節 周皇后的智慧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四十節 別樣推銷第六十節 困局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六百五十三節 遼東漸定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一百七十節 豐收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二百零一節 崇禎的手段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七十節 籌備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五百二十八節 誅心之言第六百一十七節 奸猾吳三桂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六百五十二節 將士退役第四百九十二節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第五百三十八節 蛇鼠一窩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六百零六節 來了,就別走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二百五十節 悔之晚矣第三百二十五節 紅袖添香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四百四十九節 囂張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一百六十一節 曲意奉承第六十九節 防禦部署第三百零六節 張雲的心志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二百五十四節 國之利器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一百二十七節 天意說點什麼第八十八節 進京獻俘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六百二十一節 怎地一個了得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三百零五節 隻身許國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四百五十三節 各執一詞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
第五百九十二節 總攻之前第三十二節 客棧偶遇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八十九節 西山大營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四百一十四節 家事第五百六十一節 東廠和錦衣衛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六百一十七節 奸猾吳三桂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二百三十八節 視察兵仗局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四百八十六節 船廠第六百二十八節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一百八十六節 曹家的罪惡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五百七十六節 黑心戰術第四百九十七節 鄭森第一百五十一節 刮目相看第二百九十節 朕不相信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六百二十七節 野心(感謝書友abcd4869萬賞)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一百九十一節 周皇后的智慧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四十節 別樣推銷第六十節 困局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五百七十一節 父子對談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六百五十三節 遼東漸定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一百七十節 豐收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二百零一節 崇禎的手段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七十節 籌備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五百二十八節 誅心之言第六百一十七節 奸猾吳三桂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六百五十二節 將士退役第四百九十二節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第五百三十八節 蛇鼠一窩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六百零六節 來了,就別走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二百五十三節 聯手第二百五十節 悔之晚矣第三百二十五節 紅袖添香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四百四十九節 囂張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一百六十一節 曲意奉承第六十九節 防禦部署第三百零六節 張雲的心志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二百五十四節 國之利器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四百八十八節 不服就幹第一百二十七節 天意說點什麼第八十八節 進京獻俘第三百三十四節 全套班子第六百二十一節 怎地一個了得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三百零五節 隻身許國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三百九十三節 組建侍從室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一百五十四節 怒火中燒第四百五十三節 各執一詞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三百零三節 無恥之尤(再次感謝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明日加更回報!)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水县| 大渡口区| 吴忠市| 阿图什市| 荥阳市| 久治县| 阿拉善右旗| 祥云县| 双江| 镶黄旗| 肇州县| 安义县| 田阳县| 邢台市| 阿拉善左旗| 寿阳县| 诸暨市| 阿城市| 扎兰屯市| 自治县| 武安市| 宜宾市| 太保市| 汾阳市| 兴仁县| 馆陶县| 祁门县| 开远市| 曲松县| 承德县| 沙湾县| 沙坪坝区| 商河县| 柳林县| 策勒县| 卢湾区| 平遥县| 乌兰县| 溧阳市| 曲阜市| 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