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九十二節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四月細雨綿綿,天氣陰冷潮溼,一般情況不是讓人心情舒暢的日子。

可總督府衆人卻例外,每人步履匆匆冒著小雨進進出出,忙得腳不沾地。因爲,大家看到一股蒸蒸日上蓬勃發展的新氣象。

尤其是秦浩明,最近更是心懷大慰,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

一切都步入正軌,冶造局和兵仗局時有捷報傳來。而新開業的大明銀行,更是讓他充滿無窮的鬥志。

僅僅十天,吸納存款一千三百萬,而且還在不停的壯大中。這還是有些大海商對他不滿,或者有些人在觀望的情況下。

江南沿海之富裕,由此可見。

當然,這裡有一部分是總督府和鄭芝龍集團將士的功勞,作爲他們的老闆,將士們自然信任。因爲,俸祿都是他們發的。

見外面小雨稀疏,秦浩明叫過閻應元,朝總督府外走去。

于山酒樓離總督府不遠,步行一刻鐘即可。

如今,它是附近最有名的飯莊,譽滿福建,是總督府招待貴客的指定地點。

整個酒樓富麗堂皇,豪華氣派,比之京城的那些酒樓絲毫都不遜色,甚至猶有過之。

普通人想要在酒樓一飽口福,有些難度,特別是其中的高級雅座,每個人的最低消費都要在百兩之上。

外面的大堂的消費都不在少數,一頓飯吃掉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也只是平常事,它已經成爲了普通人羣高不可攀的符號。

今天,于山酒樓更加熱鬧非凡,原因無他,因爲總督大人在此宴請張溥、楊廷樞爲他四處網羅來的江南才俊。

秦浩明來的時候,酒樓裡已經坐滿兩桌人,福建一帶的名流大儒一個都沒有,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小年輕,年紀最大的都不會到四十歲!

“秦督,幸不辱命,你說的俊才乾度已經全部邀請到,這是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陳明遇、馮厚敦……

您沒來之前,乾度跟他們聊了一些您爲政的舉措和原因,正需要您本人來解惑啊……哈哈……”

秦浩明過來,衆人都站起來叫秦督好,而張溥一一爲秦浩明介紹來人。只是在介紹到陳明遇和馮厚敦,心裡有些疑惑。

今日來人可都是江南的俊傑,只有陳明遇和馮厚敦,一個是江陰的典吏,一個是江陰的訓導,和其他相比,似乎有點不般配。

不過想到他平常天馬行空的做事風格,又稍微釋然。

“好好好……”

張溥每介紹一人,秦浩明就哈哈大笑高聲叫好,甚至拍著對方手臂,彷彿熟悉至極。

到最後,更是招呼他們坐下,不要拘束,自己站著說道:

“諸位都是江浙一帶的年輕俊彥,此次本督在此設宴,原因無他,就是爲了給結識各位江南名士,希望日後可以得到各位鼎力相助纔是……”

洋洋灑灑講完,其中的一個年輕人站了起來答道:“總督大人客氣了,您親自設宴邀請我等與會,實在是學生等人畢生的榮幸。

秦大人是名動四方的將軍,在京畿、草原殺得建奴韃子聞風喪膽,落荒而逃,這份功業完全可以與戚爺爺相提並論了,令學生等人仰慕的緊……”

“是啊,是啊,秦督威震八方,當世之名將,不讓先賢啊!”

“秦督仁厚有加,乃是我等舉子的幸事啊……”

……

年輕人的話音剛落,四周圍阿諛奉承的聲音就如同潮水一般涌動起來,溜鬚拍馬的大有人在!

“秦督,學生顧炎武有話想問,不當之處,還請恕罪!”

恭維中,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響起。

衆人將眼光看向了說話的人,一個年輕人站在人羣之中,面色沉靜,高瘦的身材,看上去,卓然不羣,整個年輕士子之中的領袖人物,顧炎武!

“嗯,你有什麼問題只管問吧……”

秦浩明保持微笑,從容答道。

人才嗎,總有些與衆不同之處,今天,他也是做好準備的。

“秦督大人,學生想問您,如今大明民生凋敝,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爲何您還要慫恿皇上加徵商稅?這豈不是不顧百姓死活?

實在是有違治國之道!”

“寧人兄!”秦浩明的語氣淡淡響起。

顧炎武

臉色一變,自古尊卑有別,雖然他不是迂腐之人,但是秦浩明身爲堂堂的二品總督竟然直接呼自己爲兄,倒是讓自己有些難以接受了。

他連忙躬身道:“總督大人,學生實在是不敢當,您直呼學生的名字即可。”

Wωω?Tтka n?¢ ○

秦浩明搖搖手,示意不必如此,微笑著說道:

“看你的年紀,只怕是已經快要到而立之年,比本督還要年長幾歲,本督向來敬重你的學問人品,尊你爲兄,倒是應有之義。”

在衆人詫異的目光中,秦浩明接著說道:“你說現在民生凋敝正是需要休養生息之時,倒是不假,確實應該與民休息。

然則,如何休息?怎麼休息?讓什麼人休息?讓什麼人繼續繳稅?你有何見解?”

顧炎武一愣,沒有想到,秦浩明竟然反問,一連提了幾個問題!

“這個……”

顧炎武臉色一紅,不自信的答道:“秦督,既然是休養生息,自然是大明子民雨露均沾了,皇恩浩蕩,豈能針對某一個人?”

“哈哈哈……”

秦浩明一陣大笑,答道:“寧人兄,你的答案卻是錯誤的,不知道本督原來給皇上的條陳,你看過沒有?”

顧炎武點點頭。

“既然看過,那你應該很清楚,本督提出的條陳,首先是要免除農民的稅賦。

爲什麼要免除農民的稅賦?

很簡單,因爲農民的日子最苦,中原地帶連年乾旱,江南的某些地方又連遭雨澇,農民辛辛苦苦種上一年糧食,卻連吃的都不夠,當然要爲他們見減稅了!

如果不爲他們減稅,讓他們能夠生活的下去,那我們這些父母官,還不如回家種紅薯!”

哈哈哈……

桌上的衆位學子聽到秦浩明略帶幽默的回答,一個個笑了起來,這個秦督倒是沒有像其他官員一樣拒人於千里之外,倒是親和的很。

“諸位也都知道,川陝豫晉幾省的叛賊屢剿不滅,爲什麼?

朝中的名臣宿將,動用了一個又一個,單單是剿滅的叛匪已經不下五六十萬人了,爲什麼還會有農民叛亂,淪爲草莽?

還不是因爲沒有飯吃,活不下去了?我們再不給農民減稅,那跟隨叛賊造反的人會更多,如同這野草一般,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衆人紛紛點頭,雖然他們都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生,但是這個道理,還是很容易懂,所謂官逼民反,不得不反,這是顯而易見的。

“既然如此,那大人爲什麼還要給商人增加商稅呢?難道農民辛苦,商人們就不辛苦了嗎?”

顧炎武接著問道,這纔是他的重點所在。

對於大明的商稅,或者說反思,他一直顧慮重重。

感覺這樣做,對商人們就是一個巨大的打擊,自己見不到皇上,這一次與秦浩明這個始作俑者見到了,大好的機會,豈能交臂而失之?

秦浩明微微一笑說道:“想必在場的諸位,心頭也是這樣的想法吧?”

衆人紛紛點頭,他們其中可是有著不少富家子弟,一個個臉色凝重的看了過來,仔細聽著。

“首先,本督要說的是,這稅,必須要徵!爲什麼?

因爲,我們先不說朝廷需要養活官員,需要賑濟災民,需要修築水利,就是這邊關的三餉,每年都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朝廷沒錢,我們拿什麼鎮壓這些叛賊?

這些叛賊每攻下一處城池,就會大肆劫掠當地的巨賈豪商、地主老財,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我們能夠坐視不理嗎?

朝廷沒有錢,拿什麼抵擋滿洲韃子的侵略?

你們要清楚,一旦建奴韃子深入內地,那我們面臨的可不是改朝換代那麼簡單?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這個位子是給有大德的人準備的,只有天子有的,能夠給老百姓帶來安居樂業,誰做都一樣。

但是要是滿洲韃子佔據了我們江山,那就不是改朝換代了,而是亡族滅種,我們炎黃子孫,可能連祖宗牌位都給丟了!

秦浩明的話音剛落,整個屋子中就騷亂起來。

蓋因爲秦督的話太令人震撼了,先不說其他,單單是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這樣的話一旦說出口,那就是大逆不道,抄家滅門的重罪!

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六百五十三節 遼東漸定第四百九十二節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六百三十節 王師何在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二百三十七節 雛形初成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八節 忍無可忍第四百一十三節 大婚第四百二十九節 部隊變革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一百一十一節 將士歸心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一百九十九節 崇禎的步驟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二百四十八節 一舉兩得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七十六節 崇禎心思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二百零五節 歪理邪說說說感謝和感言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一百五十一節 刮目相看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四百二十節 軍工民用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三百一十八節 秦家族人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八十六節 一皁難求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三百四十六節 坦誠相待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四十九節 男兒殺人行第五百三十四節 內外有別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四百八十三節 漢人要變成虎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二百五十六節 水師革新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五百三十七節 渾水摸魚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二百七十三節 狗都不如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四百零七節 私鹽氾濫第六百二十九節 漢人至上第三百四十節 送禮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五百零八節 深入虎穴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二節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十九節 產品誕生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第四百四十二節 朕還有臉面嗎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四百四十八節 取捨之間第一百六十八節 能力第二百二十二節 漢蒙一家親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四百九十二節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第一百八十一節 壯哉,天雄軍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
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六百五十三節 遼東漸定第四百九十二節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第六百零一節 算計深遠第六百三十節 王師何在第六百三十八節 有他們在,就無大清(新年快樂!)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四百零六節 妾身不在乎第二百三十七節 雛形初成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八節 忍無可忍第四百一十三節 大婚第四百二十九節 部隊變革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一百一十一節 將士歸心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六十三節 形勢第一百九十九節 崇禎的步驟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二百四十八節 一舉兩得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七十六節 崇禎心思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二百零五節 歪理邪說說說感謝和感言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一百五十一節 刮目相看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四百二十節 軍工民用第十節 自取其辱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三百一十八節 秦家族人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八十六節 一皁難求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三百四十六節 坦誠相待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第一百四十八節 傷殘將士第四十九節 男兒殺人行第五百三十四節 內外有別第六十四節 論戰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四百八十三節 漢人要變成虎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九十四節 君臣相宜第二百五十六節 水師革新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五百三十七節 渾水摸魚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二百七十三節 狗都不如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四百零七節 私鹽氾濫第六百二十九節 漢人至上第三百四十節 送禮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三百三十七節 來了,就不走了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五百零八節 深入虎穴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二節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九十一節 漢家文化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十九節 產品誕生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第四百四十二節 朕還有臉面嗎第六百四十七節 離京之際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四百四十八節 取捨之間第一百六十八節 能力第二百二十二節 漢蒙一家親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四百九十二節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第一百八十一節 壯哉,天雄軍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山市| 鞍山市| 集安市| 克东县| 沂源县| 山东省| 鄂托克旗| 遂宁市| 清远市| 陇西县| 通渭县| 贺兰县| 明光市| 泾阳县| 文山县| 崇礼县| 紫云| 临猗县| 福海县| 石阡县| 江陵县| 安化县| 阿巴嘎旗| 应用必备| 邻水| 平谷区| 固镇县| 红河县| 临安市| 宁晋县| 东乡族自治县| 栾城县| 南溪县| 高碑店市| 郸城县| 荣成市| 永川市| 共和县| 柯坪县| 勐海县|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