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二十七節 野心(感謝書友abcd4869萬賞)

身份被揭穿,在秦浩明的建議下,崇禎皇帝和太子朱慈烺索性由微服私訪變成巡視定南軍。

寒風碩碩,擂鼓聲聲,五千鐵騎和千餘輕傷將士,還有數萬輜兵列成幾個整齊方陣,迎接崇禎皇帝和太子的檢閱。

秦浩明和崇禎父子三騎緩緩前行,宮廷侍衛左右牽馬護衛。

“張鬆榮,宣大副將,馬戰大師,微臣的騎兵隊伍全部由他訓練。

緲了左眼,那是薩爾滸戰役中被建奴射傷,僥倖存活。性格沉穩,有大將風範?!?

“殷雨昂,騎兵千戶,原宣大總兵王樸部下,無錢送禮,差點冤死牢裡。

後被微臣任命爲騎兵教頭,和宣大副將張鬆榮二人相得益彰,任勞任怨,替大明訓練無敵鐵騎縱橫遼東,居功至偉。

就是太過性格耿直,眼裡容不得沙子?!?

“李想,十三年的老兵,定南軍守備。

瓦房店之戰危機時刻,親率五百勇士捨命而出,身中三刀六箭,小腹差點被矛捅穿,幸好這小子命大,體質好,修養月餘居然又可重新上馬。

打仗沒的說,就是管不住褲襠下的東西,天天往洗衣局跑。

說起來也是被耽擱了,此次回到福州,說什麼也要幫他正正經經找一個婆娘,把英雄的後代留下來?!?

“微臣這裡都是輕傷員,重傷員移動不便,都在濟州島療養。

皇上別看他們長得兇神惡煞般,可正是他們托起大明的山河,他們,纔是最可愛的人。

所以,微臣要把他們的英雄事蹟流傳下去?!?

軍陣不動如山,秦浩明指著前面的帶頭將領,或嬉笑,或怒罵,一一點評過去,可任誰都看出他眼中的喜好。

順著秦浩明的指指點點,望著前方的傷殘將士,崇禎眼眶溼潤。

過往,他都是在皇宮中看兵部奏摺,上面的一串串傷亡數字,根本沒有什麼感覺。

現在,親眼目睹這些活生生的將士,他的內心震撼了!

誰都是爹孃生的,都是吃五穀雜糧長大,面對死亡不可能做到無所畏懼,之前的陣仗他和太子已經體驗一番,明白是怎樣的感受。

他緩緩下馬,甩開秦浩明,領著太子朝將士們走去。

是,軍漢是粗鄙。

大熱天要著三層甲,全身汗流浹背。大冷天行軍在外,亦無熱水可洗澡。

比不得文臣悠遊自在,講究臉面,日日在家休沐。

可他們有文臣沒有的東西,那就是傷疤。

崇禎皇帝放眼所及,發現定南軍將士臉上大多有刀疤,或者箭傷,還有火炮的燙傷。

總之,沒有幾個人臉上是光滑的,皆是坑坑窪窪。

這和他身邊執勤的侍衛,簡直有天朗之別。

終至此刻,崇禎心裡才明白秦愛卿爲什麼說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崇禎動情高叫:“將士們辛苦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軍將士握拳捶胸,高聲大呼!

能親口得到天子的認可,縱死而無憾!

他們的要求,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後方的秦浩明,默默地和將士們站在一起,這個時候,主角是崇禎皇帝。

爲了改變大明的文貴武輕,他已經盡了一切努力,目前看起來,似乎效果不錯。

喧囂過後,秦浩明解散將士,陪著崇禎皇帝和太子朱慈烺觀看他的建設。

只見遠處方圓數裡,溝壑重重,箭樓林立,校場廣大,千車陣列。

而靠近永定門一側,鐵騎奔騰,殺聲震天,無數民夫進進出出,一座巨大的圓形建築,正在拔地而起。

崇禎心情不錯,指著前方問道:“堪輿不錯,模擬不錯,軍心更不錯,朕心甚慰??!

不過你還沒告訴朕,前面搭建的那個圓樓是幹什麼的?

還有聽說四處召集全京師的戲班子和青樓琴娘,到底是要排什麼戲?

”秦浩明俯身答道:“圓樓乃是戲臺,傳音效果良好!新戲乃是戰爭大劇,名曰大決戰!”

崇禎愕然問道:“何謂大決戰?”

秦浩明肅然道:“是大明與建奴的決戰,是漢人與蠻夷的決戰,是遼東大戰!

此劇共分三部,一爲薩爾滸會戰,二爲遼瀋會戰,三爲遼東會戰。

將配合堪輿解說、實戰模擬,將遼東三次大戰,一一全景展示。

從戰役發起,戰役決策,戰役實施,戰役過程,戰役結果,以朝廷、建州、軍民的不同視角,完完全全展現在世人面前,讓京師中人如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太子身邊的一個少詹事皺眉道:“建奴,區區蠻夷,苔癬之患也,謂之決戰,似乎不妥吧?”

秦浩明鄙夷的看了這個腐儒一眼,冷笑道:“苔癬之患就連敗三任經略巡撫,區區蠻夷就攻佔了全遼,殲滅了數十萬九邊精銳。

讓百餘萬遼東百姓或是死難,或是爲奴,或是南逃,那除了國戰之稱,又當如何定位?”

崇禎揮揮手,讓這位面紅耳赤想要分辨的少詹事退下,他知道這個腐儒不是秦浩明的對手。這樣,損了太子顏面。

秦浩明見好就收,領著崇禎走到工地旁邊,指著開工不久的現場笑道:“皇上請看,那半圓形的高大建築,牆壁皆鑲滿了平滑的琉璃。

空中的橫樑皆是鏤空的竹筒,從舞臺至扇面坐席,地下皆是空桶瓷缸,舞臺邊緣再擺放一圈鐵製的大喇叭,效果雖不如近身聆聽,可是五百人當也能大致聽清?!?

崇禎笑意儼然道:“還有麼?”

秦浩明得意地點頭,指著圓形建築笑道:“半圓處的平臺即是舞臺,其後左右乃是百人規模的琴師及伴唱。

舞臺背景可隨著情節變換,拉開背景就是征戰模擬場地。從近到遠分別是陣列廝殺,騎兵衝陣,攻守城池?!?

崇禎點點頭讚歎:“愛卿費心了!”

秦浩明一臉陶醉地道:“隨著故事的**迭起,隨著衆多將士的悲歡離合,隨著華美樂曲和伴唱的鋪墊。

那一幕幕刀光劍影,那一場場鐵血廝殺,那一次次雄渾悲壯,那一場場烽煙瀰漫,從眼耳入心。

如身臨其境,當感同身受,這樣必能讓京畿百姓對建奴,對將士,有更深入的瞭解?!?

突然,秦浩明轉頭對王承恩說道:“還有兩事要麻煩王公公,一是此地至少要開放一年。

二,是我徵用了這麼多戲班和青樓,他們身後可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還需要東廠錦衣衛出力,幫忙協調一二?!?

“朕準了,何止是一年,要永遠開放下去。要讓朝中文武百官都來看看,都來體驗纔好,這樣,他們纔不敢大放厥詞?!?

不等王承恩回答,崇禎已經做出決定。

“天子聖明!”

秦浩明大義凌然說道:“堪輿、模擬、大戲,豈止是讓京師百姓知國事艱難,兵兇戰危哉?

當與其振奮,與其血勇,與其希望也!”

崇禎皇帝哈哈大笑,心情舒暢,往日心裡的想法類似開玩笑的說道:

“百姓振奮了,文人血勇了,國家有希望了,朕是不是也該順從民意,把你這閩粵總督往上提一提。”

秦浩明揮手命親衛等人退下,突然昂然說道:“微臣豈是戀眷權位之人?

旦使天子揚眉吐氣,旦使百姓知國事艱難,旦把建奴消滅,臣將帶著定南軍,從此遠赴海外,再不歸朝!”

聞聽秦浩明如此決絕之語,崇禎皇帝不由愕然,太子頻頻側目,王承恩更是大急。

這小子,講話怎麼如此沒輕沒重?

片刻,崇禎皇帝勃然大怒,指著秦浩明斥道:“無情無義!

相交三載,名爲君臣,實爲摯友。朕不過說了一句戲言,愛卿就要辭官離職,遠赴萬里麼?”

其實哪裡是戲言?

原本,他心中所想,是想把秦浩明調到中樞,先任太子少傅,然後執掌朝政,怎麼就變成這樣?

瞧見天子憤怒,王承恩連忙勸道:“皇爺息怒,聽聽他怎麼說?

秦督,還不向天子認罪,你這氣話既傷了天子之心,亦傷了我心?!?

秦浩明笑道:“皇上,您誤會微臣了。

臣非是孟浪之語,離職遠去更是深思熟慮之舉。非是真要離開皇上,乃是爲皇上而去,非是去國離家,而是爲我大明而去!”

崇禎皇帝眨眨眼,疑惑問道:“此話怎講?”

秦浩明長呼一口氣,凝重的問道:“請問皇上、太子、王公公,華夏以降,國勢綿長,動輒千年。周有八百。

何以自此之後,每況愈下,歷代王朝,享國不過十代,至尊不過兩三百年乎?”

王承恩憤然答道:“諸黨亂政,勢衆欺君,武將無能,庸臣誤國!”

太子沉思半晌,擡頭說道:“按帝師往日所言,乃是天家勳貴壟斷國利,世家豪門兼併土地,官商貪婪規避稅徭。

以致百姓賦稅日重不得養家,層層盤剝不得餬口,最終揭竿四起,改朝換代?!?

崇禎看了一眼秦浩明,說道:“他們不敢說,那就朕說!

這天子昏庸,權臣竊國,也是其因吧。

反正朕是不明白,只是瞧著皇爺爺和先帝在位時,皆深受黨爭之苦,以致國事頹廢民生困苦。

所以朕繼位之後,乾脆盡數啓用東林,以熄諸黨亂政之失。可如今瞧著,東林一黨持國,竟也讓人十分失望。”

秦浩明肅然道:“天子、太子、王公公之言,皆道出了朝代更換之因,而微臣不才,尚有一思之得,卻是另有一番見解?!?

崇禎皇帝笑道:“哦,愛卿儘管說來?”

秦浩明俯身鄭重說道:“乃是自秦之後,華夏便再無野心!

見三人似乎沒有聽懂,秦浩明揚聲說道:“傳於上古,載於史冊,縱觀桑海,始知滄桑。我華夏之張,雖經千載,細細思之,卻唯有兩次?!?

崇禎搖頭笑道:“愛卿此言倒是新穎,那依愛卿之見,不知卻是哪兩次?”

秦浩明負手肅然說道:“第一次始於炎黃,止於戰國,我華夏先祖歷經磨難,血火融合,出黃河,至瀚海,上遼東,下長江,遂有中原?!?

崇禎點點頭問道:“有些意思!依東海方纔之言,那這第二次就是秦始皇一統天下,罷封建而稱至尊了吧?”

秦浩明笑道:“正是如此!

西秦起於雍州,興於穆公,盛於商鞅,成於始皇,出函谷關平滅六國,代周而立,興兵黷武,南至大海,遂有今之天下!

自此之後,華夏便再無野心!”

崇禎擺擺手搖頭大笑,“愛卿此言大是偏頗!

漢武北驅匈奴,南吞百越,西征大宛,東並朝鮮,封狼居胥,通商西域,何其偉哉!

唐太宗滅突厥,聯姻吐蕃,西征萬里,三伐高麗,天可汗之尊,何其壯哉!

就是本朝,太祖高皇帝驅逐蒙元,設衛西寧,再復中華,何其英烈!

成祖皇帝五徵蒙古,西建哈密衛,收復安南。

建奴兒干都司於遼東,遣鄭和揚國威於西洋,何其恢弘也?

此皆千古光耀之偉業,愛卿何以避而不談?”

秦浩明一臉嚴肅反問,“天子之問,微臣願以反問駁之。請問皇上,今西域何在,安南何在,蒙古何在,高麗何在,鄭和又何在?”

崇禎驀然片刻,方唏噓道:“子孫不肖,文盛武衰,再無血勇,盡皆湮沒矣?!?

太子也立即幫腔:“秦督,此爲兩回事,同時也證明,你所言自秦以後,華夏便再無野心,乃是大錯特錯也。”

見引起他們的興趣,秦浩明心裡一喜,繼而歡笑道:“犬戎犯周,爲秦所滅。繼而匈奴,爲漢北驅。再而突厥,爲唐覆沒。百年蒙元,太祖逐之。

此皆遊牧部落縱惡於先,我農耕之國反擊於後,何談野心?

反擊之餘,縱有榮耀偉業,也皆是帝王雄心。豈是萬民所願乎?

華夏之野心,不在一代帝王,而在萬世之民。

民有野心,則國有野心,則帝王有野心!微臣不才,就是要窮極一生,推動大明百姓的野心,推動皇上的野心。”

到了此刻,秦浩明終於**裸的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五百九十四節 多鐸危矣第四百四十四節 到時滅了他第一百九十一節 周皇后的智慧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四百五十四節 崇禎有點變壞了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四百二十六節 功敗垂成第一百零三節 塵埃落定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一百七十七節 奪權用人第二百五十六節 水師革新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五百三十一節 軍中派系第二百九十五節 大公無私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三百零四節 試點第四百九十七節 鄭森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三百四十五節 此生無憾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五百五十二節 不必了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五百七十三節 奴才無能第四百八十二節 難道去給別人賺第三百一十八節 秦家族人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四百八十六節 船廠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五百七十三節 奴才無能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中計策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二百四十二節 把事鬧大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四百三十三節 規矩第二百七十五節 試探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二百二十八節 有妻婉兒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三百零四節 試點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六百五十九節 初臨臺灣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八十五節 二美初見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五百九十五節 國之利器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一百九十三節 奏對崇禎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一百零七節 立功授田第六百六十六節 有仇報仇第二百八十八節 首輔之言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七十四節 焉能不亡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五十九節 斥候遭遇戰第一百八十六節 曹家的罪惡
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五百九十四節 多鐸危矣第四百四十四節 到時滅了他第一百九十一節 周皇后的智慧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四百七十二節 衝突開始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四百五十四節 崇禎有點變壞了第四百六十八節 這是他們唯一的下場第四百二十六節 功敗垂成第一百零三節 塵埃落定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一百七十七節 奪權用人第二百五十六節 水師革新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五百三十一節 軍中派系第二百九十五節 大公無私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三百零四節 試點第四百九十七節 鄭森第三百二十節 負荊請罪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a>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三百四十五節 此生無憾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五百五十二節 不必了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五百七十三節 奴才無能第四百八十二節 難道去給別人賺第三百一十八節 秦家族人第二百二十六節 心思難測第四百八十六節 船廠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第五百八十二節 左右爲難第五百七十三節 奴才無能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二百一十節 圖謀馬市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中計策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二百四十二節 把事鬧大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四百三十三節 規矩第二百七十五節 試探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二百二十八節 有妻婉兒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三百零四節 試點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六百五十九節 初臨臺灣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二百九十七節 重啓錦衣衛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一百八十五節 初露鋒芒第二百四十五節 雞飛狗跳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一百三十八節 形勢突變第二百六十八節 逃脫第八十五節 二美初見第五百五十五節 炮仗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五百九十五節 國之利器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一百九十三節 奏對崇禎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一百零七節 立功授田第六百六十六節 有仇報仇第二百八十八節 首輔之言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七十四節 焉能不亡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五十九節 斥候遭遇戰第一百八十六節 曹家的罪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沐川县| 西乌| 农安县| 新安县| 澄江县| 新田县| 瑞金市| 黄浦区| 黑龙江省| 宣城市| 北安市| 平舆县| 新邵县| 卢湾区| 皋兰县| 岑溪市| 元氏县| 长治县| 会泽县| 新乡县| 湘潭市| 万源市| 宜兰县| 邯郸县| 张掖市| 大名县| 佛冈县| 宁远县| 清丰县| 分宜县| 栾城县| 扎鲁特旗| 务川| 郴州市| 信丰县| 九龙城区| 道真| 台北市| 梓潼县| 绥滨县| 汉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