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

炭火滋滋,屋內溫暖如春。

孫傳庭搓澡完畢,換了一身乾淨衣服,幾杯老酒下肚,漸漸開始傾訴心中不平。

一說朝中奸臣當道,二說崇禎政策朝夕令改,三說……長長令他有心無力,難以發揮所長,殊爲可惜。

秦浩明耐心不錯,始終笑瞇瞇的全程聽完,偶爾附和一兩句,愈發讓孫傳庭引爲知音。

說起來也是人家開始信任他,才吐露長期壓抑的心思,不再像前幾次一樣,時刻提防著自己,這是好事。

“楊文弱心中狹隘,無容人之量,經常對人不對事。高起潛則貪婪無厭,索賄軍中將領,令人不勝其煩。

而天子又寵信二人,孫督和盧督過去俱都深受其害,破虜感同身受,只是……”

孫傳庭傾訴完畢,猶自長吁短嘆,憤憤不平。

秦浩明嘴角含笑,取過酒壺倒滿酒,推過去給他,淡淡的說了幾句便停下,不知是否繼續往下。

孫傳庭的性格和人生經歷,幾乎和盧象升如出一轍。皆生性耿直不善周旋,都遭到楊嗣昌和高起潛的雙方陷害。

早在孫傳庭還在陝西鎮壓叛軍時,就和內閣大學士楊嗣昌鬧得十分不愉快。

楊嗣昌雖然對大明朝忠心耿耿,但是書生氣太重,只能高談闊論,不懂得實際做事的變通。

他十分看不慣孫傳庭的作戰方式,認爲破壞了他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策,多次以內閣的名義想遙控孫傳庭。

奈何孫傳庭也看不上這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傢伙,對他的命令置之不理,這讓楊嗣昌十分惱火。

這種行爲在官場上是十分危險的,畢竟你在外作戰,而他的職位比你高,還在皇帝身邊活動行走。

還有,孫傳庭手下部隊的監軍是大太監高起潛的徒子徒孫。按照慣例來說,出來一趟應該會有大量的孝敬裝進他的口袋。

可孫傳庭治軍嚴明,這些太監們出來一趟幾乎是白乾,這就惹怒了他們的上級大太監高起潛。

高起潛雖然不能把孫傳庭怎麼樣,但是可以對付他手下的那些將軍們。

孫傳庭率軍征戰,立功無數,可朝廷卻沒有任何的賞賜,各級將士沒有任何升遷,甚至陣亡將士的家屬連撫卹金都得不到。

這就是監軍高起潛的“功勞”和“作用”。

崇禎十一年建奴大舉南下,崇禎皇帝命令洪承疇、孫傳庭二人立刻回援京師。

此時楊嗣昌和高起潛趁機黑孫傳庭,他們找了很多理由折騰孫傳庭。

沒有了錦衣衛的崇禎,就彷彿一個瞎子和聾子,下面說什麼就是什麼,最後下旨對孫傳庭嚴厲訓斥。

並表示孫傳庭不必進宮見駕,就在北京城外駐防。

而與他一起到來的洪承疇,其手腕和情商相當高,和楊嗣昌、高起潛的關係都不錯,崇禎皇帝立刻派高起潛出城迎接,讓洪承疇立刻進宮面談。

這一舉動搞得孫傳庭很鬱悶,以至於身心俱疲。因此上表稱自己兩耳已聾,無法繼續作戰,請求致仕還鄉。

按道理來說,孫傳庭已經服軟準備辭官歸隱了,楊嗣昌理應收手。

但是,崇禎皇帝雖然糊塗,但也知孫傳庭的本事,不同意孫傳庭的辭官請求。

並宣他進宮,準備讓他負責河北、河南、山東一帶的軍政事務,這個職務已經和孫傳庭的上級洪承疇平起平坐。

偏偏這時孫傳庭犯渾,也或許真的傷透心的緣故,居然辭而不授。

這時楊嗣昌抓住孫傳庭兩耳已聾的藉口,借題發揮說孫傳庭在欺君,是因爲他之前遭受的待遇,懷有不平之心。

崇禎皇帝的脾氣一向說風便是雨,眼裡揉不得沙子,最厭惡人家欺騙他。於是乎,立馬把孫傳庭下獄再說。

那個時候,正是秦浩明嶄露頭角的初期,勉強算是剛踏入大明官場,沒有能力管孫傳庭的事情。

但他的心裡,卻始終記掛著這位大明的擎天柱。

現如今,憑他的身份地位權勢以及和崇禎皇帝的關係,可謂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正是處理此事的最佳時機。

原本崇禎皇帝有意讓秦浩明挾著大勝建奴餘威,到西北幫助楊嗣昌剿滅李自成、張獻忠等叛賊。

但被秦浩明婉拒並且順勢舉薦孫傳庭,拍著胸脯保證,西北戰事有孫伯雅,請皇帝儘管放心云云。

秦浩明這番話自然不是信口開河,意圖矇騙崇禎皇帝,而是對孫傳庭真的有信心。

縱觀孫傳庭過往對李自成的戰績,真可用碾壓二字來說。

孫傳庭在鎮壓叛軍中可以說是戰功赫赫,不僅生擒了第一代闖王高迎祥,並且把新一任的闖王李自成打的抱頭鼠竄。

最後帶著十幾個親信狼狽逃進深山,如果不是此時關外建奴進犯,朝廷急調回防的話,李自成肯定難逃一死。

可以說,歷史上如果孫傳庭有足夠的機會,他完全有可能成爲安定大明帝國內外交困的王牌,輔佐崇禎皇帝再來一次大明中興。

當然,前提條件是他的個人性格必須改變。而這,就是秦浩明想和孫傳庭溝通的目的。

“痛快點,秦侯爺儘管暢所欲言,但說無妨,不要有所顧忌。”

秦浩明話說了半截便沉吟不語,孫傳庭心癢難耐,自顧喝了幾杯酒,摸著頜下的短鬚,大聲叫道。

他以文統武多年,早已不像大明的其他文官那樣喜怒不形於色或城府極深,大多都隨心所欲。

因爲文人帶兵將領分謀士和將帥兩種,謀士偏柔,但將帥偏剛,將帥若不夠剛強爽直,永遠帶不出虎狼之兵。

加上軍中的規矩向來講究直來直去,於是也就造成孫傳庭不拘小節的性格。

“那破虜便斗膽說說。

至目前爲止,孫督戰功赫赫,平生未嘗一敗,可爲什麼卻有牢獄之災?”

孫傳庭的軍人作風甚合秦浩明的意思,比朝堂那些口腹蜜劍的文人好打交道許多。

敬了一杯酒,秦浩明身體前傾,撐著案幾目光炯炯對孫傳庭說道:

“孫督早年出身楚黨,後和東林交好,卻只推重楊漣、左光斗數人,不肯俯就東林。

你以知兵事敢任事得天子看重,卻又以名臣自居不肯俯就皇權。孫督,我是鐵桿的天子近臣,而你又是哪一派系?

楚黨厭你,東林嫉你,天子煩你,閹黨恨你。你立場不明,敵友不分,委實不智啊!”

孫傳庭猶自憤憤不平:“可老夫此心只問是非,行事唯依對錯,又豈是那結黨營私之人可比?”

秦浩明長嘆一聲,擺手誠摯說道:“孫督可知,天子有錯仍是至尊,東林有過仍是宰執重臣,楊嗣昌有瑕卻可茍活,爲何?

說句實在話,就你這個性子,若無千古明君在位,哪怕鶴立雞羣,才華驚世,也難以存活官場。”

秦浩明話說得很透徹,理講得很直白,就差沒指著孫傳庭的腦袋說他迂腐,不知變通,不懂官場權謀之術。

“唉!”現在輪到孫傳庭長嘆一聲,酒杯遙敬眼前這位比他年輕許多的後輩,細細品味他說的每一句話。

看來,自己長期醉心於軍務,習慣和直爽的軍人打交道,已然不適應朝堂爭鬥。

卻是不知,文人相爭,明處無風浪,暗中藏鋒芒!

這軟刀子殺人,比之戰場廝殺也不遑多讓。

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四百四十二節 朕還有臉面嗎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第二百八十五節 國子監的辯論第一百七十六節 別有他用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二百五十五節 巡視水師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五十九節 斥候遭遇戰第二百四十節 初露崢嶸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二百八十三節 君臣相宜第四百七十一節 男人最怕有心無力第二百八十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六十節 困局第五百三十七節 渾水摸魚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三百五十九節 蛇蠍女人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四百六十三節 年底總結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五百八十一節 血染遼東(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成爲本書第一位盟主!)第五百三十九節 一力降十會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二百五十四節 國之利器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一百六十七節 大才第三百一十節 能做不能說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第一百九十七節 三年之期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三百五十二節 血色草原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二百四十二節 把事鬧大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第五百一十七節 長箭當空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一百五十節 機關算盡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三百二十三節 軍事第六百六十六節 有仇報仇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四百八十節 實屬無奈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二百三十五節 亂世來臨第二百三十六節 醉翁之意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四百四十節 海關總署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二百三十節 莫欺少年窮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一百九十一節 周皇后的智慧第五百三十七節 渾水摸魚第四百七十四節 彎彎繞繞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五百三十一節 軍中派系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六百三十九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四百四十二節 朕還有臉面嗎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五百九十五節 國之利器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四百四十七節 筵無好筵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二百零七節 吾心甚慰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六百零八節 下輩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二百一十七節 官商勾結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
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四百四十二節 朕還有臉面嗎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第二百八十五節 國子監的辯論第一百七十六節 別有他用第六十七節 楊嗣昌三計第二百五十五節 巡視水師第五百四十七節 先利其器第四百五十六節 重操舊業第五百八十七節 華夏英烈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五十九節 斥候遭遇戰第二百四十節 初露崢嶸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五百七十五節 擒拿鰲拜第二百八十三節 君臣相宜第四百七十一節 男人最怕有心無力第二百八十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六十節 困局第五百三十七節 渾水摸魚第四百九十節 斬草除根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二百一十五節 楊府密謀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二百四十四節 改變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六百零九節 狂妄的警告第五百六十九節 太子朱慈烺(感謝書友阿杰阿軒阿心六萬大賞!)第三百五十九節 蛇蠍女人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二百六十二節 衝突來臨第四百六十三節 年底總結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五百八十一節 血染遼東(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成爲本書第一位盟主!)第五百三十九節 一力降十會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二百五十四節 國之利器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一百六十七節 大才第三百一十節 能做不能說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第一百九十七節 三年之期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三百五十二節 血色草原第三百五十八節 還施彼身第二百四十二節 把事鬧大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二百七十七節 敲打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第五百一十七節 長箭當空第一百六十九節入彀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一百五十節 機關算盡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三百二十三節 軍事第六百六十六節 有仇報仇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四百八十節 實屬無奈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二百八十二節 振聾發聵第二百三十五節 亂世來臨第二百三十六節 醉翁之意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四百四十節 海關總署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二百三十節 莫欺少年窮第三百六十三節 多爾袞的才能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一百九十一節 周皇后的智慧第五百三十七節 渾水摸魚第四百七十四節 彎彎繞繞第九十三節 漢家雄風第五百三十一節 軍中派系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六百三十九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四百四十二節 朕還有臉面嗎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五百九十五節 國之利器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第三百五十一節 慘烈屠殺第四百四十七節 筵無好筵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二百零七節 吾心甚慰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六百零八節 下輩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二百一十七節 官商勾結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兴县| 电白县| 大方县| 海宁市| 吴川市| 逊克县| 昭苏县| 潼南县| 五大连池市| 万载县| 中卫市| 柯坪县| 莒南县| 海林市| 合阳县| 绵竹市| 元谋县| 出国| 北辰区| 吉林省| 大城县| 电白县| 平陆县| 顺义区| 富蕴县| 柏乡县| 牡丹江市| 铁力市| 夹江县| 比如县| 定襄县| 原平市| 三亚市| 大竹县| 阿勒泰市| 烟台市| 威远县| 昌都县| 姚安县| 廉江市|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