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一十節 能做不能說

“正是此理!其實於國家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

秦浩明喟然而嘆。

“每一個國家,代表一方利益。國家越多,則利益糾葛越甚。長久以往,必是禍亂的根源。

唯有抓住機會,開疆拓土,把它們融入大明帝國,纔是今後避免糾紛的最好辦法。

先同國,再同族。然後由我們漢人建立規則秩序,唯餘如此,方是吾等漢人永遠屹立天下之首的不二法寶。”

說著說著,秦浩明的眼裡閃過一絲狂熱和堅定。

世界有永久的和平嗎?

答案是否定的。

唯有自身國力強盛,方能想和平就和平。否則,一切皆是無稽之談。

若不能趁此機會把南亞國家納入大明版圖,真是應了一句老話,天予不取,反受其害!

想想後世印尼、菲律賓、越南等猴子的行徑,秦浩明的心裡就已經做出決斷。

“放眼世界幾千年,何處英雄不殺人?

雲願爲兄長手中最鋒利的刀,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張雲一臉煞氣,猙獰的說道。

“一味的殺戮並不能解決問題,還需要拉攏、分化、打壓等手段,最好使他們融入,甘心爲我們所用。”

秦浩明知道張雲性格激烈,怕他今後沉迷於殺戮中,不動聲色勸解他。

“諾,多謝兄長提點。”

盧欣榮聽完,點點頭託著下巴,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秦浩明見狀,臉上閃過詭異的笑容,自己心中所想,他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體會。

今天有機會,倒是不妨透露一二。

“伯玉,依你之見,何謂王道?”

“君主以仁義治天下、以德政安撫臣民,無偏無黨,謂之王道蕩蕩。”

“何謂霸道?”

“以武凌弱、以武伐交、以武立國、以武治邦。”

“那何謂天道?”

“不爲堯存,不爲桀亡,謂以天道。”

看得出來,盧欣榮深受傳統儒學影響甚大,回答得非常從容。

“其實啊,伯玉所言皆已過時,不能適應今後形式的發展。”

盧欣榮洋洋自得間,卻被秦浩明潑了一盆冷水。

“哦?秦督有何新穎之言,請不啻賜教。”

若不是知曉秦督不會無的放矢,盧欣榮會當是他在開玩笑。畢竟千百年來,這一套理論早已深入人心。

秦浩明看著支起耳朵認真聽的三人,臉上不可自抑的露出微笑,有些惡作劇的感覺。

“所謂王道,便是不聽話的,殺掉!

霸道?聽話的,也殺掉!

天道?一邊殺,一邊高喊天誅之!

儒家之道?殺之前告訴對方一聲。

帝道?我要你死,你就必須死!

哈哈哈……”

三人目瞪口呆,看著哈哈大笑的秦浩明,竟然不知如何作答。

可盧欣榮細細一想,猛然發現秦督說得還真有道理,只不過這道理分外直白,被剝掉了那層用來遮掩真實的修辭外衣罷了。

半餉,董長青也回過神來,喃喃說道:“這總結,還真是精闢啊!

“霸道御國不長,王道御國不存。以王道治國民、以霸道拒外邦,以文治爲皮、以武治爲骨,秦督是想說這個意思嗎?”

盧欣榮思索一番後,纔對秦浩明問道。

其實他心裡清楚,孔孟之道中所謂的王道、霸道、帝道等等,根本不適合用於紛爭亂世,沒有武力、空有仁德,這有什麼用?

難道孔孟之說可以抵禦建奴幾十萬兵卒?

這也是他不看好大明朝廷的原因之一。

秦浩明深深的看了盧欣榮一眼,點點頭又搖搖頭,相當不錯,除了受到時代思想的束縛外,其他基本一語中的。

“文武並重,依法治國,內聖外王,纔是現在本督所尊崇的。

對於那些順的人,應該給予恩惠、賞賜、祥和,比如國內的百姓、臣子,應當給予他們嘉獎,不至出現民怨。

而對於敵對的外邦,就必須結交討伐並舉,豎起強國的威信,這才能在這繽紛亂世立足。

總結下來就是八個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陽光和煦,微風陣陣,秦浩明揹負雙手,銳利的眼神依次從盧欣榮、張雲、董長青臉上繞過,觀察他們的舉止神情。

不同以往,這是他首次向他們闡述自己的心聲。

他不僅需要志同道合之人,更需要能夠融會貫通,心思靈動的心腹之人。

如此,他所做所想的事情方能有一絲成功的可能。否則,一切皆是笑談。

“兄長此話真是霸氣!”

張雲撫掌而嘆。

於他而言,根本無需考慮。他想得簡單,作爲秦浩明唯一的兄弟,早已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休慼相關。

兄長無論說什麼做什麼,他都必須第一個表態支持。

“理應如此!看破千年仁義名,但使今生逞雄風。”

第二個出聲是董長青,他覺得秦督這番話簡直說到他心裡,令人熱血沸騰忍不住想仰頭長嘯,生出男兒當如是之感。

“秦督分明是想開疆拓土,建不世奇功,名流千古啊!伯玉願以秦督馬首是瞻,惟命是從,誓死追隨!”

盧欣榮眼裡閃過火熱的光芒,語氣中俱是激動,渾身不可自抑的顫抖著,心裡彷彿有一團火在燃燒。

應驗了,昔日在臨浦的龍脈是真的,只有如此雄心壯志,方能有如此帝王之語。

至於說什麼王道、霸道,對他來說,那是以後的事情,視情況而定則可,現在則未免有些言之過早。

三人的反應,讓秦浩明暗中鬆了一口氣,能接受自己的理念就好辦。

“本督沒有想什麼名流千古,但開疆拓土是必須的。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你們有所不知,現在大明人口才十千萬,一遇災年,田地的糧食已經無法裹腹。

若是等到大明子民有百千萬,千千萬時,那又應該如何?

所以,我們需要未雨綢繆多加考慮,哪怕現在實力未至,但夢想總是需要有的嗎?”

解決一件心事,秦浩明也是心情大好,爽朗的說道。

“明白,此事交給小弟,定讓南洋諸國的糧食源源不斷運往大明,否則……”

張雲摩拳擦掌,樂不可支笑個不停。

“雲哥兒注意些,有些事情能做不能說。”

第五百八十一節 血染遼東(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成爲本書第一位盟主!)第一百五十節 機關算盡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一百六十二節 敲詐勒索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六百二十一節 怎地一個了得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七十四節 焉能不亡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三百八十九節 也就那樣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第一百八十八節 這錢必須給第四百一十節 定南軍第一百二十八節 後宮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四百九十七節 鄭森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一百二十六節 嶽託授首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五百四十八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六百一十七節 奸猾吳三桂第三百六十八節 利劍出鞘第三百六十四節 水軍出擊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明之危,萬曆之始?謬矣!第一百二十六節 嶽託授首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四百二十八節 威脅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一百一十二節 第二誓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三百零七節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一百六十五節 基礎第三百七十九節 寒磣天子第六百三十二節 改造朝臣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五百一十六節 屁都不是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五百零八節 深入虎穴第三百五十九節 蛇蠍女人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三百四十三節 陽謀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十六節 別樣苦練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五百二十一節 進擊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一百六十四節 坑人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三百零六節 張雲的心志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二百九十五節 大公無私
第五百八十一節 血染遼東(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成爲本書第一位盟主!)第一百五十節 機關算盡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一百六十二節 敲詐勒索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六百二十一節 怎地一個了得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七十四節 焉能不亡第六百四十四節 國戰無英雄第二百四十七節 招募私兵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三百八十九節 也就那樣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第五百二十二節 兵不血刃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四百四十一節 見好就收第一百八十八節 這錢必須給第四百一十節 定南軍第一百二十八節 後宮第八十二節 殺俘第二十二節 考察謀劃第四百九十七節 鄭森第四百三十四節 形勢大好第六百五十五節 海上形勢第一百二十六節 嶽託授首新書《崇 禎 大 帝 國》前三章請諸君賞鑑一番,歡迎點評第一百五十五節 無妄之災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五百四十八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六百一十七節 奸猾吳三桂第三百六十八節 利劍出鞘第三百六十四節 水軍出擊第三百三十九節 鄭家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明之危,萬曆之始?謬矣!第一百二十六節 嶽託授首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三百五十四節 難忘今宵第五百一十三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四百四十三節 突發事件第八十節 不妥協不留情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四百二十八節 威脅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五百八十六節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一百一十二節 第二誓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三百二十二節 護衛隊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三百零七節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一百六十五節 基礎第三百七十九節 寒磣天子第六百三十二節 改造朝臣第三百五十七節 實戰演習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五百三十二節 得意門生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四百四十六節 一家哭總好過萬家哭第五百一十六節 屁都不是第七十三節 碰撞第六百二十二節 罪名第五百零八節 深入虎穴第三百五十九節 蛇蠍女人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三百四十三節 陽謀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三百一十七節 不負婉如不負卿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六百零五節 這是輔兵嗎第十六節 別樣苦練第四百二十七節 血腥洗牌第三百一十五節 歸家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一百三十二節 威望第五百二十一節 進擊第四十六節 情定終生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一百六十四節 坑人第四百八十五節 事情做在明處第三百零六節 張雲的心志第二百五十四節 碩果第四百節 不堪用第三百零一節 朝堂鬧劇第二百九十五節 大公無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西市| 水富县| 雅江县| 中山市| 临城县| 石柱| 沙田区| 阿拉善左旗| 峨眉山市| 永登县| 连州市| 海林市| 景宁| 桐柏县| 农安县| 广平县| 兰溪市| 明光市| 桃园市| 红安县| 浦城县| 凤翔县| 井陉县| 吉首市| 穆棱市| 白朗县| 尉犁县| 汪清县| 稷山县| 赤壁市| 五常市| 龙江县| 缙云县| 岱山县| 常德市| 聂拉木县| 景宁| 北碚区| 湖州市| 平乡县| 合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