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二十一節 怎地一個了得

金州,後世大連熱鬧繁華的金州區,此時只是一個衰敗的小衛所。

可隨著定南軍退守金州,收容遼東半島漢人,以及大量定南軍將士的涌入,掀起了一輪開發熱潮。

四處的建築拔地而起,輜兵、民夫幹得熱火朝天,所有的這一切,都意味著金州要提前崛起。

當洪承疇滿懷激情的找上秦浩明時,他正帶著老丈人戚綱在工地上四處指指點點。

“組建閩人詩社?”

秦浩明聽完洪承疇的來意,歪著腦袋疑惑的問道。

“正是!”洪承疇負手傲然道:“想我八閩大地人傑地靈,數千年來英才俊傑無數。

前朝往事暫且不提,單是在大明近期,前有葉向高、黃道周珠玉在前,現有秦督、鄭芝龍在後,並不遑多讓半分。

然長久以來,八閩大地羣龍無首,或各自苦苦拼搏,或投入其他黨派,以至於任人欺凌而無半分奈何。

現如今,彥演心裡稍微羅列了八閩朝臣,你我二人自不必說。

鄭芝龍、黃道周、顏繼祖等人也或是一方豪強,或是天下大儒,或是地方督撫,何至於讓東林一家獨大?”

洪承疇這番話可謂說得"chiluo"裸,就差沒有直接說我們結黨營私吧!

秦浩明聽完明白了,他的第一反應是想當場拒絕。

開什麼玩笑,自己正在費盡心思想著如何除去洪承疇和吳三桂,跟他們撇清關係還來不及,怎麼還能攪在一起?

可見到他提到東林黨,秦浩明心裡好像觸動什麼。

說實話,別看秦浩明現在對東林黨採取強硬手段,目前來看效果好像不錯,但並沒有傷其根本。

除非造反換皇帝,否則東林就是一個無敵的存在。

其原因很簡單,他們既有財,又有才,還有取之不竭的豪門資助。

東林崛起於文風鼎盛的江南之地,他們可以源源不斷地複製科舉奇蹟,並一步步推動著士子走向廟堂中樞。

而在此循環往復的造神運動中,富貴、權勢、地位、名聲像毒品一樣,牢牢控制住萬千文人士子,並最終操縱了天下輿論。

東林開始於萬曆三十二年,從顧憲成的東林書院,到泰昌元年的衆正盈朝,他們只用了僅僅十六年。

雖然期間歷經萬曆皇帝和諸黨大臣的打壓,可是龐大的實力加上兩次立儲的運氣,他們終於力壓羣雄,成爲了天下無敵的第一大黨兼執政黨。

皇帝在他們眼中不過是個幌子,而百姓不過是用的時候拿來說說的工具,東林自己又何嘗真把黎庶放在眼裡?

也就是現在,他們碰到了一個怪胎。天子近臣,一品督師,不敗名帥,當代才子秦浩明,這才屢屢吃癟。

有了崇禎皇帝的寵信,司禮監一向都把彈劾秦浩明的奏疏當成垃圾。

有了百戰百勝的戰績,秦浩明一直牢牢控制著對定南軍的指揮權。

而且,秦浩明還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和衆多的粉絲,拉攏了復社部分士子,其中就包括他們的家眷和子弟。

可秦浩明一直以來,也能是被動防守,並不能徹底剷除東林黨。

爲什麼?

除了他們的強大,那就是範圍太廣,根本沒有辦法下手。

總不能把天下讀書人都殺光吧!

這是長期困擾秦浩明的問題。

當然,不好下手不代表下不了手。

所以,秦浩明通過分化拉攏復社士子,控制輿論喉舌,逐漸改變天下人對東林黨的觀念。

而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且要東林黨人犯下致命錯誤,方能搞臭他們,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之勢。

還有,最近天天在眼前晃動的洪承疇和吳三桂,也是短期困擾秦浩明的問題。

憑著現在勢力和位置,想要暗中殺死他們並不難,可秦浩明卻否定了這樣的方案。

這無疑成全了他們的名聲!

總不能因爲自己的穿越,讓這兩個漢奸賣國賊洗白吧!

所以,他們的身份不能變,漢奸賣國賊的罪名必須坐實。

這無疑很考驗人的智慧,增加許多難度!

或許,這是一個讓東林黨人和洪承疇兩敗俱傷的契機。

“洪督可是有什麼具體想法?”

一念及此,秦浩明眼中盡是精神一震的模樣,好像對洪承疇的提議頗有幾分心動。

洪承疇捻鬚微笑,到底是年輕人,爭強好勝,難以阻擋誘惑。

想到這裡,他眼中神采奕奕自得說道:“彥演以爲,由秦督牽頭舉辦閩人詩社,老夫尾隨其後複議。

再讓鄭芝龍、顏繼祖、黃道周等人加入,以壯聲勢。

若此,八閩士子必雲集其中,閩人詩社風聲雲動,不讓東林黨一家獨大,秦督以爲如何?”

“不可!本督畢竟年輕,難服衆望,理應由洪督牽頭纔是!”

聽完洪承疇的建議,秦浩明臉色一整,俯身對他行禮表示敬意。

“不然!秦督謙遜了!”洪承疇對秦浩明的敬意很是受用,微笑著搖搖手,高聲說道:

“且不說天下何人不識君?

就說此次,遼東盡失經年,天子憂懼,羣臣束手,百姓罹難之際,唯有秦督率強軍,揮勁旅,毅然渡海北上,浴血深入遼東!

名帥談笑定策,鐵騎橫掃遼東,光復金州、旅順,形成戰略要地。

以偏師獨撐遼東大局,旬月間鏖戰千里,縱橫遼東半島。一下旅順,二克金州瓦房店,三滅奴騎,四折名將,五屠建奴,六救萬民。

傳不敗之名於關外,逞天子之怒於蠻夷,統萬騎回師以誇功業,鑄建奴京觀以鎮四海。

天子祭天待之以國士,朝臣恭迎視之爲棟樑,百姓夾道頌之以泰山,史書巨筆錄之以千古。

煌煌大明二百載,悠悠秦督一片心,此何等榮耀也?

壯哉!

秦督若不是我八閩大地的頭羊,何人有此殊榮?”

他當然也想領頭,可沒有天子的寵愛,爲之奈何?

所以,他不餘遺力誇讚

受不了,真受不了。

洪承疇這老漢奸的口才和恭維人的水平真不是蓋的,饒是秦浩明對他觀感不佳,但也不得不承認他的才學。

這樣夸人,怎地一個了得。

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五百六十五節 鰲拜怎麼逃的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二百二十三節 一箭三雕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四百六十三節 年底總結第五百零七節 抵近偵查第二百一十二節 所圖甚大第一百七十五節 禍水東引第五百九十三節 伏擊圈第十九節 產品誕生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二百五十七節 舉賢不避親第五百一十七節 長箭當空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五百九十二節 總攻之前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一百二十五節 又是這套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五百八十五節 軍心士氣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五百二十一節 進擊第四百六十七節 公司和軍功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三百八十三節 回報、人心、規劃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九十四節 被激將的崇禎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四百三十三節 規矩第五百二十八節 誅心之言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二百一十七節 官商勾結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四百一十九節 無恥之尤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一百二十六節 嶽託授首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四百八十九節 三件大事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三百四十五節 此生無憾第二百五十七節 舉賢不避親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明之危,萬曆之始?謬矣!第五百六十二節 想要逃跑的鰲拜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二百一十二節 所圖甚大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二百八十八節 首輔之言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二百九十五節 大公無私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九十節 梟雄淚第一百六十三節 兩難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二百一十二節 所圖甚大第四百八十二節 難道去給別人賺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一百零一節 三餉禍明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三百六十節 誰的孩子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五百一十二節 此生無遺憾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
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五百六十五節 鰲拜怎麼逃的第六百六十九節 攻陷馬尼拉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二百二十三節 一箭三雕第三百二十一節 承包到戶第四百六十三節 年底總結第五百零七節 抵近偵查第二百一十二節 所圖甚大第一百七十五節 禍水東引第五百九十三節 伏擊圈第十九節 產品誕生第一百九十節 樂極生悲第二百五十七節 舉賢不避親第五百一十七節 長箭當空第二百一十一節 史上第一利器第五百九十二節 總攻之前第四百六十四節 銀幣的作用第一百二十五節 又是這套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五百八十五節 軍心士氣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五百二十一節 進擊第四百六十七節 公司和軍功第六百四十五節 齊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六百三十六節 成事必在人,人定則勝天第二百二十節 以弱勝強第二百六十五節 野心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三百八十三節 回報、人心、規劃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三百九十八節 不要折騰第一百三十三節 諜影第四百一十五節 滄海桑田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九十四節 被激將的崇禎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六百四十三節 點化孫傳庭第二百二十五節 天災將至第四百三十三節 規矩第五百二十八節 誅心之言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二百一十七節 官商勾結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四百一十九節 無恥之尤第五十七節 大捷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四百二十一節 囂張第二百七十節 德州府的變化第一百二十六節 嶽託授首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五百零二節 以夷制夷第一百七十八節 心懷不軌第八十三節 緣淺情深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四百三十六節 崇禎也分贓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四百一十六節 本末倒置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四百八十九節 三件大事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三百四十五節 此生無憾第二百五十七節 舉賢不避親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明之危,萬曆之始?謬矣!第五百六十二節 想要逃跑的鰲拜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二百一十二節 所圖甚大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六百零三節 政客心思第二百八十八節 首輔之言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二百九十五節 大公無私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五百九十八節 十五弟,糊塗第九十節 梟雄淚第一百六十三節 兩難第一百五十九節 漢家血脈第二百一十二節 所圖甚大第四百八十二節 難道去給別人賺第二百四十九節 收網第一百零一節 三餉禍明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三百六十節 誰的孩子第一百七十一節 明魂第三百八十七節 他們算個屁第二百九十六節 總督不好當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五百一十二節 此生無遺憾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州市| 齐齐哈尔市| 溧水县| 河池市| 乌兰浩特市| 合作市| 筠连县| 宁南县| 新建县| 峨边| 调兵山市| 鄱阳县| 阳高县| 新疆| 克东县| 自治县| 望城县| 蒲城县| 静海县| 南投县| 都匀市| 孟津县| 弥勒县| 札达县| 十堰市| 镇沅| 东至县| 建昌县| 垫江县| 柳河县| 保山市| 铜山县| 开平市| 永吉县| 洪泽县| 霍山县| 商城县| 正阳县| 新邵县| 郸城县| 虎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