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九十三節 就看你們願不願意

“不至於,不至於如此。理就是這個理,天子也是明白人,諸位也是通達之士,本督纔沒必要掩耳盜鈴遮遮掩掩,是不是?”

秦浩明擺擺手,好像渾不在意般。

實則內心無比懊惱,見到這些歷史牛人,一時管不住嘴,今後要多加註意。

包廂內的黃宗羲卻是眼前驀然一亮,漲紅著臉問道:“秦督,難道農民是人,商人就不是人了?

聖人有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講解衆生平等啊?”

秦浩明微微點頭,雖然黃宗羲現在還年輕,但是這原始的民主思想卻是有了,衆生平等,不就是民主思想嗎?

秦浩明沉聲道:“太沖兄,你說的不錯,農民是人,商人也是人,這沒有什麼兩樣,一視同仁,方纔爲上策。

但是,有一點你要清楚,百姓沒錢,如果收不到糧食,他們就得餓死。但是商人有錢,即便是他們沒有糧食,還能買來吃!

所以,本督有一個想法,就是按照收入規模來確定稅率的辦法。

一個商戶,一年收入十萬兩銀子,利潤在兩三萬兩白銀左右,我們按照十稅一的辦法徵稅,繳納一萬兩銀子,他們還有一兩萬銀子可以支用,可以再投入發展。

但是小型的商戶一年收入兩百兩銀子,其中利潤不過數十兩,我們如果也按照十稅一徵稅,那繳納二十兩銀子的稅收,他們剩餘的不過三五十兩銀子,度日就略顯艱難了。

如果是小型商戶一年收入百兩以內,按照十稅一,他們剩餘的利潤,不過二十餘兩,那就只能艱難度日了。

所以針對不同的商戶分階梯收繳稅收,纔是最合理的。

多掙的多納稅,少掙的少納稅,這樣,國中的豪商巨賈繳納十分之一的稅收,也不會傷筋動骨。

小型的商戶,卻也可以安然度日,你們說不是嗎?這其中可有不合理的地方?”

衆人眼中皆露出思索,聽上去對於富商來說,有些不公平,但是一旦執行下去,對於中小商戶來說,卻是真正的福音,至少他們不會有那麼大的壓力!

“而且你們別忘了,這些大商家可是享受著大明特權的,和朝中諸位無良大人相互勾結,上下其手。

不用本督說你們也知道,這其中的齷齪令人觸目驚心啊……

來來,都舉起筷子,邊吃邊聊……元亨,你坐到拱辰、培卿中間,你們三人應該有共同話語,他們今後就是你的副手……”

聽到最後一句,負責作陪和排位的楊廷樞朝陳明遇和馮厚敦二人頻頻側目,不明白秦督緣何對江陰的兩個小吏如此厚待和禮遇?

他自然清楚,總督府侍從室每個人,都是秦浩明留在身邊刻意栽培的對象,而作爲第一司的司長,閻應元的位置更是名列前茅。

而現在二人初來乍到,就被提拔到如此重要的地位,這裡面絕對不簡單。

“元亨、拱辰、培卿,本督敬你們一杯,希望你們今後精誠合作,再……續寫一段屬於你們的傳奇。”

端起酒杯,秦浩明滿懷敬意麪向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三人。同時,心裡有些感慨,穿越就是好,可以改變他人的命運。

歷史上,他們是赫赫有名的江陰抗清三公。

閻應元自不必說,建奴破城,陳明遇命令全家男女四十三人自焚死,而他復持刀與清軍殊死作戰,身負重創,身死僵立牆邊。

馮厚敦,江陰的一個訓導而已,卻和閻應元、陳明遇率領十萬義民拒二十四萬建奴於城門之外,城破後於明倫堂帶冠向南自縊殉節,妻王氏,與其孀妹結衽投水死。

中華自古多壯士,可殺不可辱。正是危難之際總有仁人志士,才使得華夏文化五千年不斷絕。

但是,歷史卻沒有給他們應有的殊榮和香火,連任何記載都給抹去,委實讓人無語悲哀。

“當不得秦督如此,拱辰感謝厚愛!”

排在末座的陳明遇惶恐起身,話語說得不是太利索,不知秦督爲何這麼看重他。

馮厚敦還好一些,雖然是不入流的訓導,可畢竟是文人。而他只是一個小縣城的典吏,和兩省總督何止相差千里。

復社鉅子楊廷樞找到他說明來意時,他一路來都是雲裡霧裡,實在不明白自己和近來威名赫赫的兩省總督有何交集。

若不是有好友馮厚敦陪同,說什麼他也不敢和同桌的其他江南才俊同行至此。

“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拱辰切不不可妄自菲薄。

秦浩明舉著酒杯,目光隨著八仙桌朝陳明遇、馮厚敦、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新人一一望去,心中充滿成就感。

時至今時今日,自己終於有能力和威望,可以徵召這些大明俊才爲己服務,甚至改變他們的命運。

本督知道你們每一人都是有清名、賢名、才名之人,皆是江南一帶的翹楚,缺的只是一個平臺,一個機會而已。

適才本督說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但是,沒有一班才幹與德行出衆的人幫襯是不行的,是以本督只能選擇你們了……”

王夫之卻是皺皺眉頭,有些疑惑的問道:

“秦督大人,閩粵兩省人傑地靈,這裡的父母官雖然不敢說個個兢兢業業,然則才能還是有一些的,大人難道就這樣將他們棄之不用?

學生等人雖然不敢妄自菲薄,但是畢竟年輕,缺少了閱歷,只怕難孚總督大人重望……”

秦浩明微微一笑,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走到包廂中的書案旁,拿起毛筆,飽蘸墨汁,在一張宣紙上隨意的畫了兩筆,說道:

“而農,早就聽聞你才華橫溢,詩書畫印無所不通,本督如果請你在這張紙上花上一副水墨牡丹或者山水,你能夠畫得好嗎?”

王夫之一怔,若有所悟,但還是說道:“秦督,這張紙已經被您塗抹過了,再叫學生畫幅作品出來,除非是吳道子再世才行……”

“那如果本督給你預備一張白紙呢?”

“謝秦督指點……”說到這裡,在場衆人大多明白其意。

將毛筆輕輕的放在筆架之上,秦浩明笑道:“諸位,這就像剛纔本督想要邀請你們出仕一樣,你們是年輕,缺乏閱歷,治國的經驗幾乎沒有。

但是正是如此,本督纔可以對你們量才而用,將你們的潛能一點點的挖掘出來,就像在這張白紙上,畫出一副絕佳的山水一樣。

那些現成的官吏,他們也許很有才能,也許有的也兢兢業業,也許在官場上左右逢源,長袖善舞。

但是,他們就想被我塗抹過的白紙,再想畫成一幅世間神品,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了,你說我選擇你們好呢,還是選擇他們好呢?”

王夫之一躬到地,口中說道:“秦督真知灼見,發人深省,學生拜服!”

秦浩明呵呵笑道:“現在你們每個人的經學都已經很深厚了,只怕都要遠在我之上,但是,經世致用之學,卻是差了許多。

本督希望你們儘快能夠拋開這些四書五經,想要治理國家,致力民生,非經世致用之學不可,機會本督是給了你們,就看你們願不願意了?”

:,,!!

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一百一十一節 將士歸心第二百八十一節 難道血已冷第三百二十五節 紅袖添香第二百零九節 挖牆腳第三百四十五節 此生無憾第三百四十三節 陽謀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五十二節 事有可爲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四百八十節 實屬無奈第三百九十二節 讓他們全部趴下第一百二十九節 希望第三百四十五節 此生無憾第三百四十二節 入彀矣第三百一十節 能做不能說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四百零五節 要狠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六百三十三節 許以專斷第二百五十八節 無敵水師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五十一節 無奈的英雄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三百二十三節 軍事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二百四十節 初露崢嶸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七十四節 焉能不亡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七十九節 劫殺韃虜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第四百零一節 軍令如山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五百三十四節 內外有別第六十節 困局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一百二十七節 天意第六百二十一節 怎地一個了得第五百二十八節 誅心之言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二百二十三節 一箭三雕第一百二十三節 戰敗第一百六十五節 基礎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二節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五百零八節 深入虎穴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五百八十三節 建奴詭計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二百零五節 歪理邪說第一百九十三節 奏對崇禎第二百七十三節 狗都不如第四百九十八節 出兵濟州島第五百三十五節 不禁折騰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二百九十八節 殺猴駭雞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二百節 大朝會
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一百一十一節 將士歸心第二百八十一節 難道血已冷第三百二十五節 紅袖添香第二百零九節 挖牆腳第三百四十五節 此生無憾第三百四十三節 陽謀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三百五十節 練兵練將第六百一十六節 鑄京觀第五十二節 事有可爲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四百八十節 實屬無奈第三百九十二節 讓他們全部趴下第一百二十九節 希望第三百四十五節 此生無憾第三百四十二節 入彀矣第三百一十節 能做不能說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四百七十八節 揚名立萬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四百零五節 要狠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六百三十三節 許以專斷第二百五十八節 無敵水師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六百三十五節 什麼人帶什麼兵第二百二十四節 國無界,界無疆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五十一節 無奈的英雄第二百四十三節 快刀斬亂麻第五十五節 改變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三百二十三節 軍事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二百四十節 初露崢嶸第二百節 大朝會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七十四節 焉能不亡第三百四十四節 醉夜迷情第三百八十六節 講武堂第四百七十節 視察慰問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九十八節 帝王心術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四百六十節 爲建奴做事,斷子絕孫!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二百八十四節 空話、套話、屁話!第二百一十四節 謀奪牧場第七十九節 劫殺韃虜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三百三十三節 赴任第四百零一節 軍令如山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五百三十四節 內外有別第六十節 困局第五百四十六節 鼓舞士氣第一百二十七節 天意第六百二十一節 怎地一個了得第五百二十八節 誅心之言第五百七十二節 豫親王多鐸第二百二十三節 一箭三雕第一百二十三節 戰敗第一百六十五節 基礎第六十一節 震撼第一百二十一節 較量第二節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二百九十九節 兩手準備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三百八十二節 好人沒好報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五百零八節 深入虎穴第三百三十二節 衆志成城第五百八十三節 建奴詭計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十三節 規章制度第二百零五節 歪理邪說第一百九十三節 奏對崇禎第二百七十三節 狗都不如第四百九十八節 出兵濟州島第五百三十五節 不禁折騰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五十三節 對策第一百四十節 不負此生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二百九十八節 殺猴駭雞第九十六節 欺軟怕硬第一百一十六節 亂戰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二百節 大朝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康市| 英德市| 普洱| 修水县| 文昌市| 蒙阴县| 璧山县| 洛浦县| 尤溪县| 香港| 巨野县| 东港市| 房产| 枣阳市| 五莲县| 容城县| 博爱县| 临西县| 屏边| 安福县| 和平县| 八宿县| 华蓥市| 密云县| 始兴县| 隆尧县| 花莲县| 思茅市| 科技| 班戈县| 洞口县| 宜丰县| 清水河县| 安徽省| 阿拉善盟| 涡阳县| 金湖县| 正宁县| 崇文区| 通辽市| 石楼县|